..續本文上一頁大家都能夠受到正面的聖賢教誨,這問題不就解決了!
我們在早年,二00五年的年底,好像0五年十一月,0六年的年初,我們在廬江湯池做了個實驗。不到四個月,效果卓著,讓我們大家感到驚訝,人民怎麼是這麼好教的!讓我們肯定老祖宗一句話,人性本善,《叁字經》上所說的,「人之初,性本善」。就是沒有人教,一教他就學好了、就學會了。所以這個世界不是沒救,有,真能有救,問題就是你肯不肯幹?最重要這兩個人,國家領導人跟媒體主持人。這兩個人要都有覺悟,全世界人都有福了。這兩個人要有覺悟,他們所做的功德,我相信他們來生不是人王,是天王。爲什麼?福報太大了,人間沒有那麼大的福報,他在天上做天王。所以深信因果,中國講因果最早的在《易經》裏頭,《易經》裏頭告訴人,「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殃就是災難。我們今天全世界積的是什麼?是善還是不善?我們很清楚。顯現出來的果報,果跟因決定相應,善因善果,惡因惡報。這是天理!是自然的道理,不是哪個人發明的,不是哪個人控製的,不是。這種果報與天地鬼神沒有關系,全是自己業力感召。佛經典裏面說得很多,佛只是勸導人、教導人,佛沒有權主宰,他不是上帝,他不是神。
我們看到極樂世界,佛天天在說法、天天在教學,「故應發願往生」。我們想學佛,不能不學經教,學經教到哪裏學最好?極樂世界最好,阿彌陀佛親自教給我們。「禮觐聽法,依法修行,速補佛位」,這就是爲什麼到極樂世界去。只有到極樂世界,你禮拜,禮拜恭敬這是福報,這修福,聽法是修慧,福慧雙修,依法修行,很快你就證得補處菩薩。補處菩薩,觀音、勢至、文殊、普賢,跟他們平等了,這些都是補處菩薩。下面引「彭際清居士曰:不唯爾時」,就是釋尊說法的時候,「名爲現在。乃至于今,以及後後無盡,同名現在。以佛壽無量也」。這個意思前面我們講了。今天也是現在,今現在說法,明天還是今現在說法,永遠是今現在說法,極樂世界時間、空間都沒有。何況佛無量壽,往生的人每個人都無量壽,所以往生到極樂世界決定一生圓滿,一生證得妙覺果位。省事,不必來生後世繼續去學,不必,到極樂世界念念相續。「故知此非叁世遷流之現在,而言後後無量,直是常住,故永稱現在」。這把現在的精義說出來了,這才精彩!叁世遷流是講的有過去、有現在、有未來,西方極樂世界沒有叁世,就是時間沒有了、空間沒有了。空間沒有,距離沒有了;時間沒有,先後沒有了,永遠是現在。這就是告訴我們,我們真的想聽經聞法,到極樂世界去,極樂世界確確實實是常住,它沒有變化,永遠稱現在。
「且無論今後若幹久遠時劫,凡有人讀到今現在說法,則正指此時此刻,彌陀正在說法。因彼佛說法無間也。」阿彌陀佛說法從來沒有間斷過,所以無論什麼時候都是今現在說法。這個機會難得,真正想求佛法的,不到極樂世界你到哪裏去求?而且到極樂世界,每個人決定有分。爲什麼?經裏頭講得很清楚,這世尊告訴我們的,「自性彌陀,唯心淨土」。這兩句話說明什麼?阿彌陀佛跟我什麼關系,極樂世界跟我什麼關系,一體,哪有不能去的道理!他跟我們不是一體,咱們去就難了。中國跟美國不是一體,我們到美國去拿個簽證好不容易。極樂世界跟我們是一體,不要簽證,想去就去。我現在想回國回不去,境外人士,到極樂世界可以去得了,不算是境外人士。每個人跟極樂世界都是一家,所以你到極樂世界什麼障礙都沒有。在這個地球上不方便,到每個國家都要辦簽證,這麻煩,啰嗦。你生到極樂世界去了,再告訴你,十方一切諸佛剎土,你無論到哪個世界去,那邊的佛都歡迎你。爲什麼?一聽說你是阿彌陀佛的學生,彌陀弟子,對你就特別恭敬,爲什麼?沾阿彌陀佛的光。阿彌陀佛,一切諸佛都尊重他,稱他爲「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做阿彌陀佛弟子多光榮、多有面子!一定要去,不能不去,不去就錯了!所以我們念到,今現在說法,正指此時此刻,彌陀正在說法,彼佛說法無間。
後面有人有這麼個疑惑,「至于說法者是何身」,佛有叁身,這說法的是法身、是報身、還是應身?「據《彌陀疏鈔》意,說法者,當是應身。然亦兼報」。《彌陀疏鈔》蓮池大師作的,蓮池大師這個意思,說法是阿彌陀佛的應身,爲什麼?是專講凡聖同居土。前面我們讀過,法身阿彌陀佛是體,法身沒有相。實報土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感,法身阿彌陀佛就現身,現報身,所以報身佛是度實報土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的。因爲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全是報身,佛現報身去幫助他們。同居土跟方便土都是應身,這兩土的衆生,就是往生的人,與佛當然有感,因爲都是念阿彌陀佛去往生的,阿彌陀佛在這兩土是現的應身。至于化身,什麼時候用?接引的時候化身。每天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的衆生往生到極樂世界,去接引他們的全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化身無量無邊。這說叁身。
叁身關系是什麼?關系是一體。《華嚴經》上說,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我們可以說報身就是法身、就是應身,應身就是報身、就是法身,一即是叁,叁即是一。現身不一樣是什麼?我們自己業報不一樣。我們如果能夠把起心動念放下,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是生實報土,見報身阿彌陀佛,聽報身佛說法。如果我們起心動念沒有斷掉,還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斷掉了,那是方便有余土,見到什麼?勝應身,應身有勝劣,勝應身。小乘裏頭的二乘,大乘別教的叁乘,他們往生方便有余土。六道凡夫去往生的,功夫成片去往生的,全都在凡聖同居土,凡聖同居土也是應身。釋迦牟尼佛在我們這個世間示現的應身,劣應身,爲什麼?只有叁十二相八十種好。但是阿彌陀佛那個應身不是的,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他那個應身跟報身差不多。因爲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到極樂世界,也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薩,提升了,提升到跟實報土的法身菩薩平等。所以這個應身跟報身沒有什麼兩樣。所以說當是應身,然亦兼報,也兼有報身,這個能講得通。
「如《觀經》雲: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沙由旬之身」,這是大身!佛的身相很大,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之身。我們要記住,在極樂世界佛的身多大,我們往生的人跟他的身一樣大,所以它是平等的法界。極樂世界是平等的法界,相貌完全一樣,身體高大也完全相同,這是阿彌陀佛早年參學裏面所發的大願。因爲他看到許多世界,人的果報不一樣,所以身高矮不相同,面貌有好醜不一樣。身體強健,身體高大,面貌莊嚴,就有傲慢心;身體矮小,面貌不好,就有自卑感,這就生煩惱。佛如何叫一切衆生不生煩惱,大家個子一樣高,相貌都一樣,就不生煩惱了。完全跟佛相同,佛是什麼樣的相,往生到極樂世界就是什麼樣的相。所以極樂世界平等法界,你不會生起煩惱的。這就是「報身說法」。
「《疏鈔》又雲」,這還是蓮池大師的,「有謂說法是應身報身」,或者也有個說法,「叁身齊說,各隨機見」。「叁身齊說則說法者雖是應身報身,實亦兼法身」,這講得通。爲什麼?法身是體,報身、應身都是相。相從哪來?相從體現出來的。換句話說,縱然是劣應身,也不能離開理體,離開理體它不能現。惠能大師講得很好,「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是自性生的,自性是法身,它怎麼能離開自性?化身的體也是自性,離開自性無有一法可得。大乘經裏佛常說「萬法唯心」,這個心是真心,心現識變,心是真心,識是妄心,妄心能變成十法界,真心就是一真法界,就是實報莊嚴土,真心現的。真心沒有變化,所以實報土裏頭的人沒有變化,壽命雖然很長,永遠年輕,他不老。爲什麼?他是真心。如果是阿賴耶相分變的,他就有老,有老、有病、有死。自性所變的、真心變的,沒有,沒有生老病死,所以叫一真法界。
「各隨機見」,這句話說得好,衆生根性不相同,你見到的身相不一樣。但是西方極樂世界,雖然衆生根性不相同,到那邊去,阿彌陀佛給你整理了一番,不同全變成相同。這就是四十八願、五劫修行功德的加持,把你提升了,變成平等。這在一切諸佛剎土裏頭沒有,只有極樂世界有。我們搞清楚、搞明白,就得下定決心,極樂世界非去不可,不能不去!而且決定得生,一個都不會空過。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五叁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