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京便有叁十余萬人死于屠刀之下,屍積如山,血流成河,人的生命被亵渎得一文不值。所以人們渴望和平,再叁呼籲世界和平,各國君主皆應互利互助,友好往來,切不可因小小的爭端而發動大規模的戰爭。慈憫的首腦人物們更應當顧全子民的生命與幸福,免去無義的傷亡。麥彭仁波切說:做爲君主對胎、卵、濕、化之四生有情以及地水火風空的器世界皆應愛護,更何況與自己息息相關的子民呢?曆史上那些反對戰爭,爲了人民的幸福平安而舍棄王位之賢良君主的做法確實令人贊歎與敬佩。
財富智慧勢力等,有福之人即助緣,
倘若無有福澤者,彼等亦成毀己因。
財富、智慧和權勢等等,這一切若被具足福報之人擁有就會成爲其實行自他二利的助緣;倘若沒有福報的人獲得卻會成爲毀滅自己之因。
因往昔廣行衆善積累資糧使今生成爲具足福報之人,若其財富充盈智慧深廣勢力強大,同時也懂得運用這些殊勝助緣成辦自己與衆生的利益,那麼他的福報就會不斷地增上圓滿。比如釋迦牟尼佛時代的一些賢善施主,心地善良,樂善好施,且對叁寶深具信心,故將己財不遺余力地供佛及僧,同時布施許多貧苦的衆生,這樣有福德的人財富即已成爲自利利他的極大助緣。有位名叫滾蒙熱雄的施主,他每一次供養佛及僧衆的黃金和珍寶等皆以馬車運載,並將自己的庭院也全部供養給叁寶使用,而他的財富卻好象永遠也用不盡似的。智慧也是如此,無論藏地還是漢地,許多高僧大德以自己出世甚深的智慧廣作弘法利生的事業,如近代持律上首弘一法師,禅門宗匠虛雲大和尚等,他們的一生即是對這一道理最好的說明。同樣,具足福德的人身居高位,其勢力也能成爲自他二利的助緣。比如泰國的國王和僧王、不丹的國王以及曆代賢善的國君等大人物,他們不但擁有強大的勢力,並且能利用自己的權勢倡導眷屬臣民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以仁治天下,且對佛法大加推崇。如此正確運用權勢也體現了福德的真正含義,並能使之增上圓滿,直至菩提永遠具足不缺。
反之,沒有福德的人若得到了上面所說的財富、智慧和勢力,則只能成爲毀壞自己的根本原因。沒有福德的人因往昔未曾積累善法資糧,而心性惡劣,脾氣暴躁,他們以非法手段牟取錢財後,便開辦養魚場、賭場、妓院等專門積累罪業的行業,如此利用財富真不知傷害了多少衆生,造了多少孽。有些邪慧惡智的人,如果在科研領域,他們就會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明創造許多高強度的殺生武器。誰能計量這些武器對衆生的傷害有多大,他們的這種邪惡的智慧又會將自己引向何方呢?有的自食其果,反喪命于自己研製的殺生機器。勢力也是如此,沒有福份的人若地位顯赫,貴爲總統、元首或掌握某些實權,他們便仗勢欺人,只顧個人的欲樂,全然不管衆生的死活,一聲令下就可以令無數的生靈慘遭塗炭,至少也會使無數人都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們不知傷害衆生、損毀佛法的同時也是在摧毀自己之理。某縣肉聯廠的廠長,自稱信佛,卻大量地收購牦牛,每日宰殺幾十頭。愛生護生的佛教徒欲以重金贖買牦牛放生,而以廠長爲主的領導們卻死活也不同意,竟大言不慚地宣說“廠興我榮,廠衰我恥”的惡言罪語,他們自以爲給人們做了利益之事,理由是“改善了人們的生活……”。這種缺福少慧的愚人在權力之光的照耀下,正走向通往惡趣深處的不歸路。
智者無論爲何事,觀察自福而行之,
诤時圓滿福澤者,百人之中亦難得。
具足智慧的人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觀察自己的福德而行動。末法诤劫之時,一百人中也難以找出一位福德圓滿者。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觀察,本論也是以觀察貫穿了全文,如雲:“智者自己能觀察,愚者總是隨他行。”又雲:“智者事前先觀察,愚者事後再觀察。”智者和愚者之間的差別從來都是如此的鮮明。當今時代有許多人做事不經考慮,別人做什麼都跟隨而行,自己沒有一個堅定的主張,往往敗事毀己。抉擇事情時聽取別人的意見固然重要,但自己應該有一個比較穩定的見解才行。成辦事情除了聰明才智外,還需要具備福德資糧,也是人們所說的“天命、福運”。所以智者事前側重觀察的便是自己的福報和能力,其次再決定是否該做。如果該做且有利于衆生則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險阻都要進行下去,如果自己沒有福報和能力則一開始就應放棄。比如一些高僧大德,在創辦道場之時,首先會觀察自己的福報以及攝受衆生的能力。若福報具足則可大興土木修建佛殿、寶塔,廣收徒衆,其資具和錢財都能具足不缺,同時也能得到社會各階層的支持;如果福報欠缺則隱于寂靜山林,以另一種方式度化有情,或量力而行僅辦一小道場。
如今已是末法的诤劫之時,人壽皆在百歲以下,衆生五毒煩惱異常熾盛,由煩惱而引發的身口意之惡業極難對治。此時,真正圓滿福德,具足一切能力的人是少之又少,一百個人當中也難以找到一位。故有智慧的人不會盲目行事,總會叁思而後行。經雲:“人生難得難值佛,幸會聞法難中難。”人生已屬難得,然遇佛法較其更難,特別是對佛法生起真正的信心,具足智慧,且能聽聞佛法,這樣的機緣就更是難中難了。放眼世界,能入佛門聽聞正法的人有多少?能出家修梵行的又有多少?比之惡業叢生的凡夫俗子實在是寥若晨星,那也應是具足福報的象征。幸甚哉!我等生于如來家族中的佛子,在具足修學佛法的福報之時就應珍惜,切不可虛度此生。若無少許修證功德,于己生死無力把握,一旦業際顛倒,縱得人生亦難值佛,何等的可憐啊!由此,百中出一的具福之人應猛勵地鞭策自己,修持正法勇往直前,精進不懈。
若于劣塘灌滿水,定有一處會崩潰,
何人具有財富時,其之種族極難旺。
如若將劣等的池塘注滿水,則定有一處會崩潰、決口,無論何人,如果不具足福報,在其擁有大量的財富之時,他的種族是極難興旺發達的。
劣塘是指質量低劣的水池,如爛泥砌成的或因修築者偷工減料敷衍了事而成的,或因年久失修,昔日的“良塘”如今變成爲“劣塘”……但不管其成因是什麼,只要往劣塘中注滿水,則肯定有一處會崩潰的,或者塘岸決口,或者塘底滲漏,總之無法存水,嚴重的還會漏得塘底朝天。
同樣,一些沒有福報的人也如劣塘一般存不住財富,雖因今世的某些因緣得到財富,其家族也難以興旺,終會日益衰損。此中“何人”非指以前世福德因緣獲得財富的人,而是特指前世未積善業資糧,缺福少慧之人。這種人因沒有福報的緣故,便以種種非法手段謀取不義之財,但所得的財産對他自己卻沒有多大的利益,還常受惡鬼的傷害。藏人常說:“黑心可惡獨角鬼,喜怒無常專害人,使諸富者不得子,反令貧者子成群。”獨角鬼即是一種極其卑劣的惡鬼,見到一些富裕而不具足福報的人,就故意斷絕其子孫後代,致使種族不能興盛,故其財富無人繼承管理,終致徹底的衰損。在富人勞累悲傷之時,獨角鬼卻在一旁拍手歡笑。相反,貧窮無福之人,獨角鬼偏要“加持”他們生育很多孩子,做父母的就象生孩子的機器一樣,生了一個又一個,看到貧窮的人子女成群且吃不飽、穿不暖,獨角鬼也是幸災樂禍地歡呼。這也許是獨角鬼的“業余愛好”,但也可能是“專職”,因緣如此,衆生的業力如此,故也怨不得他人。另外,美國黑人種族也有類似的說法:“富者生財,貧者生子。”所以福德才是真正的財富,不具福報的人財富越多越痛苦。有人說:“金錢象苦汁,太苦了!”英國一位大文豪曾說:“金錢是和肮髒相結合的。”龍猛菩薩也說過,財富首先有積累的痛苦,中間有守護等痛苦,最後有失去的痛苦,故財富是一切痛苦的根源。劣塘可用種種方法維修改造使其變爲良塘,那麼缺少福德的人了知此理後,即應努力積累福德資糧以自利利他。
有子之時無財富,有財之時受敵害,
若此一切圓滿時,往往衆人速死亡。
有子女的時候缺少財富,具足錢財的時候卻常常受敵人的傷害,如果子女及財富樣樣具備圓滿之時,這些人往往會迅速地死亡。
無盡的輪回,痛苦的叁界,苦因極多,樂因鮮少,一切皆爲有漏,哪有圓滿的人和事呢?如雲:“世間諸事般般有,豈能盡如吾之意。”前頌已講貧者常受獨角鬼的傷害,雖子女成群,但缺衣少食,又求財不得,這種現象古已有之,也是衆人有目共睹的。諸如乞丐以及窮鄉僻壤的貧民等,他們勞苦一生也得不到所欲的財富,雖然兒孫滿堂,但卻連基本的溫飽問題也難以解決。具足財富之人往往求子不得,並且常受怨敵的危害。怨敵有多種,有前世因緣累劫結怨的仇敵,也有今世新結的仇家,他們顯現爲人或非人,業果成熟之時便紛紛找上門來。他們不願你富足,總是有形無形地損害你,或令遭盜賊,或生惡疾,或受魔害,或遇天災……比如米拉日巴尊者的伯父,蠻橫無理地掠奪了米拉日巴的財産,使自己成爲暴發戶。雖然財産豐足,但在他爲兒子娶媳婦、籌備婚事之時,房子突然倒塌,傾刻之間,歡歌笑語的華屋就變成了淒慘悲涼的墳場。
整個世間都體現著無常的本性,有時表面上看來樣樣圓滿,其實已隱藏著更大的禍端。有的人大發橫財圓滿種種資具,且生兒育女,幸福美滿,此時主人就象完成了事業一樣,匆匆撒手西歸,或遭橫死,或壽終正寢。有的年紀尚輕就會無緣無故地死去,自己竟無享受快樂的機會,這就是沒有福報的緣故。如言:“財富不是屬于主人的,而是屬于享受者的。”能享用財富的人必定是具足福報之人。某些財物的主人僅僅是在表面上擁有財物,享用者才真實擁有財物,前者是後者之奴仆。同樣,一些修行人在佛法興盛的聖地求法之時,有的資財欠缺,有的身體欠佳,因而失去聞受甚深妙法的機會;有的人身體健壯,資財豐足,且修建了舒適的“寢宮”,不想…
《格言寶藏論釋(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