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叁十忠告論要義簡疏▪P3

  ..續本文上一頁也說過:大菩薩需要精通五明,獲得佛果也需精通工巧等明。但從一個初業修行人的角度看,這些是不必要的,因爲臨死之時除正法外對己無益。這一切對我們修習禅定都是障礙,皆爲散亂靜慮之因,所以應該放下一切所知,觀修大圓滿心性是我忠心的教言。末法時代要真正精通大圓滿,需要精通聞思,但不能只沈緬于理論中,應該多加實修。衆生分別念非常多,爲了對治各種根機衆生的分別念,所以應該對各法門均有所了解,根據自己的智慧抉擇哪一法門對治自己分別念較有力,便爲主學修此法門。

   住家之時致力嚴飾屋,寂靜山間尋求圓滿福,

   瑣事令自人生虛耗因,斷盡諸事即是吾忠告。

   出家人已離紅塵俗家,若安住在寺廟蘭若中,仍然如同俗人專心致志于裝飾自己的房屋,以各種裝飾材料嚴飾,使住房如同宮殿一般,這無有任何意義。在寂靜山林中修行時希望生活條件優越,能獲得世間的圓滿安樂,爲了這些生活瑣事會虛耗自己寶貴的人生,失去修行之機緣。《蓮苑歌舞》中說過:到寂靜處不是爲求安樂,爲求安樂則意樂不清淨。所以斷除一切與修法無關之生活瑣事,專心聞思修持妙法是我忠心的教言。

   雖以精進博學淨行等,某種功德縱然已超越,

   貪執何法自心受縛故,不墮邊執即是吾忠告。

   雖然有些人通過精進,博學經論獲得了智慧,具有清淨的戒行,某種功德已經超越了常人,比如因明學得很好,在世間推理等智慧已超過衆人,但自己若因爲功德超勝而生起貪執,則自心會受到束縛。比如清淨戒律者,認爲在衆人當中我的戒律持守最清淨,這種執著會障礙自己的解脫。法王如意寶在尼泊爾時所寫的《金剛橛贊頌》中曾說:不論你是鐵的還是金的鎖鏈,都會瑣住人;同樣,好的執著與壞的執著都是究竟解脫的障礙,會使自心受到束縛。所以,不論你有無量的學問,還是無有絲毫功德,都不應該去執著。修行人不應該墮入邊執,這是我忠心的教言。

   種種伏勝令受雷雹等,雖思能調難度之事業,

   焚燒他續自入惡趣因,當居卑處即是吾忠告。

   修學密法者大都知道伏勝法,在伏藏品中有很多種伏勝儀軌,如對怨恨的敵人,將其一小塊衣服或指甲埋藏于地下,則此人則會出現很多不吉祥。還有通過打雷而使他人喪命,以及降冰雹摧毀莊稼等。如果隨意使用種種伏勝法,認爲是行持密宗調伏難以度化者之殊勝事業,但不了知必須具有無僞大悲心,且不能將被降伏者攝受爲內道弟子或使其往生淨土。自己不具此能力,而行持降伏法,便會因此而焚燒他衆相續,使自己墮入惡趣。所以我們應時時居于卑位,如南傳比丘之威儀,不假裝高僧大德行爲,這是我忠心的教言。

   典籍教言以及記錄等,雖聚種種所需深義書,

   若無修持臨死書無利,當觀心性即是吾忠告。

   釋迦牟尼佛與大成就者們的佛經論典,高僧大德的精辟教言,以及我們聽聞佛法時的記錄等,雖然聚集了如是種種修學佛法所需要之甚深意義的書,但自己如果沒有實際修持,在臨死之際這些法本對你也無有利益。如般若經論,你聽聞後沒有修持,則不會證悟大空性,經書對你也未起任何作用。《入行論》亦雲:“法應躬謹行,徒說豈獲益?唯聞療病方,疾患雲何愈?。”所以,我們應首先將經論之意義了知,然後通過修持而去實證其義,臨死時或遇到違緣之時,才會起到作用。修行人應當觀察心的本性,這是我忠心的教言。

   一緣修時討論與覺受,著作論典唱誦道歌等,

   雖是力顯而增分別因,當護離心即是吾忠告。

   此頌勸誡我們修習遠離一切分別念的大圓滿心性。修習禅定時,有時不執著任何法相一緣安住,此時會有各種各樣的覺受和驗相,有時感覺本尊現前賜予加持,有時會想與他人討論法義,一些修法儀軌也會自然顯現,有時會想著作論典、唱頌金剛道歌等,這些實際上是覺性的一種力顯。在《實相寶藏論》中雲:“形象是覺性中的一種覺受和驗相。”此時不能執著,否則是增上分別念之因。在修持大圓滿自知自明的境界時,應該對上師指示心的本體認清,當護持此心遠離一切執著的心性,是我忠心的教言。

   心生分別之時直視要,已得定解之時安住要,

   修行安住無修是爲要,修習無散即是吾忠告。

   此頌宣說大圓滿最深之修法。當內心生起不論是貪心還是嗔心等分別念時,應直視分別念的本體,將一切分別都消融于法性中,這是一種殊勝竅訣要點。通過智慧觀察本性,已獲得真實的定解後,在此定解上安住爲要。修行正行安住于無所緣執的無修爲秘要。修習時護持內心不散亂,使內心不離大圓滿自知自明的覺性,在此境界中入定,而且無有出定入定之分別,即爲智慧與方便雙運的光明覺性,如是修持是我忠心的教言。

   空性之中行持諸因果,證悟無作護持叁律儀,

   無緣大悲精進爲利衆,二資雙運即是吾忠告。

   真實證悟法界本性之瑜伽士,在因果取舍方面會非常認真,蓮華生大士說:“是故見比虛空高,取舍因果較粉細。”菩提薩埵大論師也如實說過:如果口中言說證悟了空性,但對因果取舍不詳細,則其所證悟令人生疑惑,恐怕並非真實證悟。《定解寶燈論》中說:以現證空性之功德,會對無欺的緣起因果生起決定不變之信解,嚴格取舍業因果。證悟無有任何勤作的法界無作本性之成就者,他們對于叁律儀(別解脫戒、菩薩戒和密乘戒)會護持如眼,非常重視。法王如意寶也常強調:外之行爲如南傳比丘之威儀,內證大密金剛乘法義。證悟空性與生起大悲是同時的,具有無緣大悲,則會精進地利益衆生,同時無誤取舍因果,積累善法,如是修持智慧與方便二資雙運,是我忠心的教言。

   依止勝師亦聞深教授,有閱甚深經續觀內心,

   嗚呼雖知無修自欺自,爲我如我者說卅忠告。

   雖然我依止了很多如佛一樣非常殊勝的上師,聽聞了如大圓滿等甚深教授與竅訣,也曾經閱讀過甚深的經續論典,與觀察內心的修行方法。嗚呼!雖然我懂得很多佛法道理及許多修法,但沒有好好去修行,自己欺騙了自己(此爲尊者謙虛之語),因此爲了我自己與同我一樣之人宣說了此叁十忠告。

   由厭離心造此之功德,願諸有情解脫得大樂,

   叁世諸佛菩薩聖者後,吾等隨行願成彼長子。

   結尾回向功德。由厭離之心而並非他人勸請造了此論,所獲之功德願一切有情解脫叁有痛苦,獲得究竟大樂;在叁世諸佛菩薩聖者之後,願吾等隨行其足迹並成爲諸佛之長子!

   此叁十忠告論,由厭離心稍所觸故,慈誠羅珠(即無垢光尊者)所造也。

  

《叁十忠告論要義簡疏》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