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西方發願文白話解釋▪P2

  ..續本文上一頁成的池裏頭,七種寶貝裝飾成的蓮華裏頭(蓮華,也是七寶的,所以叫“勝蓮華”。“勝”,就是好)。等到華開了,就見到了阿彌陀佛同了各位大菩薩,聽到了很好的法音(“法音”,就是講佛法的聲音),就可以得到無生忍(“獲”字,本來是“捉”的意思。用在這裏,是得到的意思。“無生忍”,是能夠把這個心安住在真如實相上邊,覺得絲毫沒有凡夫的情念可以丟棄,也沒有聖人的見解可以取得的意思。一切衆生,本來沒有生,也沒有滅。所以大家看見生生死死,都因爲貪瞋癡種種虛的假的亂念頭太多了,就現出這種生滅的形相來。講到真如實相的道理,的確是沒有滅,也沒有生的。說的沒有生,那沒有滅就包括在裏頭了,所以只說“無生”。“忍”字,本來是忍耐的意思,現在是拿忍耐來比那得無生忍的人,心裏頭很安逸舒服,沒有一些念頭發生的意思。“無生忍”,是證得心念沒有生滅的道理,就是能夠不動心的意思。證得了心念沒有生滅的道理,就能夠見到一切法都沒有生滅的形相,所以又叫“無生法忍”。這是要真正見到了真如實相的道理,才能夠得到這種忍的。得到了這種無生忍,就永遠不會被外面的境界,迷惑搖動他的心,使得他再退回轉去了。“無生忍”在《佛法大意》裏頭,也講到過的,可以一同看看)。就可以永遠脫離生死,真正的自由了。

   ○若是要曉得往生西方的詳細情形,只消看《阿彌陀經白話解釋》,就可以明白了。

   于須臾間,承事諸佛,親蒙授記。得授記已,叁身、四智、五眼、六通、無量百千陀羅尼門,一切功德,皆悉成就。

   “須臾”,是一刻兒功夫。“承事”,是伺候的意思。“授記”的“授”字,是給他的意思;“記”字,是記名,就是記名成佛。在沒有成佛的前,先受佛的記名,將來成佛後,叫什麼名號。把名號先記好,等到成了佛,就稱這個名號。像釋迦牟尼佛,沒有成佛的時候,燃燈佛爲釋迦牟尼佛記名,說道:“你下一世,應該成佛了,名號叫釋迦牟尼。”到了下一世,釋迦牟尼佛真是成佛了,就把燃燈佛所給的“釋迦牟尼”四個字,當作名號。

   “陀羅尼”,是梵語,翻譯中國文,是“總持”兩個字,是把住了不放他失去的意思。就是常常想念各種的佛法,不放他忘卻的意思。也可以當做“法”字解釋的。

   這一段,是說在一刻兒功夫,就可以伺候到許多許多的佛,親自受著佛替我記將來成佛的名號。等到記了成佛的名號後,所有叁身、四智、五眼、六通、無量無邊的法門(叁身、四智、五眼、六通,在《佛法大意》,同了《阿彌陀經白話解釋》裏頭,都有詳細解釋的),一切的功德,完全都可以成功了。

   然後不違安養,回入娑婆。分身無數,遍十方刹。以不可思議自在神力,種種方便,度脫衆生。鹹令離染,還得淨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

   一切功德,都已經修成了,那末可以本體不離開西方極樂世界(“違”字,是離開的意思。“安養”,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本體,是原來的身體),用化身來回到娑婆世界。化出多得數不清的身體,遍滿十方刹土。用不可以心思來想、說話來講的自由自在的神力,行出種種的方便法門,來度脫衆生。使得他們一齊離開這汙穢的妄心(“鹹”字,就是一齊的意思),回複他們本來有的清淨心(“還”字,就是回複的意思。實在清淨心是個個人本來在的,因爲被妄心染汙了,所以清淨心顯不出來了。現有既經離開了這種汙穢心,那末清淨心自然回複了。實在是回複,並不是本來沒有的,現在才得到的。所以“還得”兩個字,只可以當他回複解釋的),一同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到那個不會退轉來的地位(西方極樂世界有種種的好處,有種種的上等善人,所以去的人,只有向前進步,不會退步的。不退轉的地位,在《阿彌陀經白話解釋》裏頭,“皆是阿鞞跋致”一句底下,有詳細解釋的。○種種的上等善人,是菩薩、阿羅漢,一切的修行人,都包括在裏頭的)。

   如此大願,世界無盡,衆生無盡,業及煩惱一切無盡,我願無盡。

   像上邊所說的種種大願心,世界沒有窮盡,衆生沒有窮盡,衆生的業同了煩惱都沒有窮盡,我的願心也就沒有窮盡。

   這幾句的意思,就是要世界沒有了,衆生度盡了,衆生的業同了煩惱都消滅清淨了,我的願才算滿足。要曉得世界多到無窮無盡,哪裏會完全沒有。衆生無量無邊,哪裏會完全度盡。衆生的業同了煩惱,那就更加多到了不得的。一個人所造的業,照《華嚴經》上說,若是業有體的,那就盡虛空也裝不下去。一個人的業,已經這樣多了,何況無窮無盡的衆生,各各所造的業,那還了得麼?哪裏會消滅清淨呢?這幾種都是不能夠完盡的。那末所發的願,也永遠沒有完盡的時候了。

   蓮池大師所發的願,大不大呢?不是同了普賢菩薩所發的願,差不多麼?所以能夠上品上生到極樂世界去,就因爲願心大的緣故。我們怎麼可以不學蓮池大師,快快的勇猛精進,發那樣的大願心呢!

   願今禮佛發願,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總報,叁有齊資。法界衆生,同圓種智。

   我現在情願拜佛發願,修行種種的功德(“修持”,就是修行。因爲修行不可以間斷的,要像捏住了一件東西不放手一樣,所以用一個“持”字),回轉來把這種種的功德,布施給所有的有情衆生。四種恩德,一齊要報答的。叁界衆生,都要使得他們得到我的幫助(“資”,是幫助的意思)。九法界的衆生,一同圓滿一切種智,一同成佛。

   ○念到這裏末了再加念一句“弟子某某發願”。念完了,拜叁拜,功課就圓滿了。

   ○發願的話頭,本來可以照了自己的願心,自己做一篇文,或是做一個偈來念的。不過自己做的,恐怕終沒有像從前的大德所做的好(大德,是有很大的功德的人)。所以還不如把舊時候現成的發願文,或是偈,至誠懇切的念,覺得更加容易得益。

  

《西方發願文白話解釋》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