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受苦,此誠邪思維,
亡者他體故,生者亦複然。
若謂自身苦,應由自防護,
足苦非手苦,何故手護足?
若謂此非理,執我故如此,
執自他非理,唯當極力斷。
相續與蘊聚,假名如軍鬘,
本無受苦者,誰複感彼苦?
既無受苦者,諸苦無分別。
苦故即當除,何需強區分?
不應有此诤,何需除他苦?
欲除悉應除,否則自如他。
悲心引衆苦,何苦強催生?
若愍衆生苦,自苦雲何增?
一苦若能除,衆多他人苦,
爲利自他故,慈者樂彼苦。
妙花月雖知,國王有害意,
然爲盡衆苦,不惜殉自命。
如是修自心,則樂滅他苦,
惡獄亦樂往,如鵝趣蓮池。
有情若解脫,心喜如大海,
此喜甯不足?雲何唯自度?
故雖謀他利,然無驕矜氣,
一心樂利他,不望得善報。
微如言不遜,吾亦慎防護,
如是于衆生,當習悲護心。
如親精卵聚,本非吾自身,
串習故執取,精卵聚爲我。
如是于他身,何不執爲我?
自身換他身,是故亦無難,
自身過患多,他身功德廣,
知已當修習,愛他棄我執。
衆人皆認許,手足是身肢,
如是何不許,有情衆生分?
于此無我軀,串習成我所,
如是于他身,何不生我覺?
故雖謀他利,然無驕矜氣,
如人自喂食,未曾盼回報。
微如言不遜,吾亦慎防護,
如是于衆生,當習悲護心。
怙主觀世音,爲除衆怖畏,
湧現大悲心,加持自聖號。
聞名昔喪膽,因久習近故,
失彼竟寡歡,知難應莫退。
若人欲速疾,救護自與他,
當修自他換,勝妙秘密訣。
貪著自身故,小怖亦生畏。
于此生懼身,誰不似敵嗔?
千般需療除,饑渴身疾者,
捕殺魚鳥獸,伺機劫道途。
或爲求利敬,乃至殺父母,
盜取叁寶物,以是焚無間。
有誰聰智者,欲護供此身?
誰不視如仇,誰不輕蔑彼?
若施何能享?自利餓鬼道,
自享何所施?利他人天法。
爲自而害他,將受地獄苦,
損己以利他,一切圓滿成。
欲求自高者,卑愚墮惡趣,
回此舉薦他,受敬上善道。
爲己役他者,終遭仆役苦,
勞自以利他,當封王侯爵。
所有世間樂,悉從利他生,
一切世間苦,鹹由自利成。
何需更繁敘?凡愚求自利,
牟尼唯利他,且觀此二別。
若不以自樂,真實換他苦,
非僅不成佛,生死亦無樂。
後世且莫論,今生不爲仆,
雇主不予酬,難成現世利。
利他能成樂,否則樂盡失,
害他令受苦,愚者定遭殃。
世間諸災害,怖畏及衆苦,
悉由我執生,此魔我何用?
我執未盡舍,苦必不能除,
如火未抛棄,不免受灼傷。
如爲止自害,及滅他痛苦,
舍自盡施他,愛他如愛己。
意汝定當知,吾已全屬他,
除利有情想,切莫更思余。
不應以他眼,成辦自利益,
亦莫以眼等,邪惡待衆生。
故當尊有情,己身所有物,
見已鹹取出,廣利諸衆生。
易位卑等高,移自換爲他,
以無疑慮心,修妒競勝慢。
蒙敬彼非我,吾財不如彼,
受贊他非我,彼樂吾受苦。
工作吾勤苦,度日彼安逸。
世間盛贊彼,吾之身名裂,
無才何所爲?才學衆悉有,
彼較某人劣,吾亦勝某人。
戒見衰退等,因惑而非我,
故應悲濟我,困則自取受。
然吾未蒙濟,竟然反遭輕,
彼雖具功德,于我有何益?
不愍愚衆生,危陷惡趣門,
向外誇己德,欲勝諸智者。
爲令自優勝,利能等我者,
縱诤亦冀得,財利與恭敬。
極力稱吾德,令名揚世間,
克抑彼功德,不令世間聞。
複當隱吾過,受供而非他,
令我獲大利,受敬而非他。
吾喜歡望彼,淪落久遭難,
令受衆嘲諷,競相共責難。
據雲此狂徒,欲與吾相爭,
才貌與慧識,種姓甯等我?
故令聞衆口,齊頌吾勝德,
毛豎心歡喜,渾然樂陶陶。
彼富吾奪取,若爲吾從仆,
唯予資生酬,其余悉霸取。
《入菩薩行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