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身心清涼的打坐方法▪P2

  ..續本文上一頁 宿命通:可以看到過去世

  5. 天眼通:再遠都能看見

  (有這五種的能力會産生)

  再進一步會再有八種能力産生:

  1. 第一初禅定

  2. 第二禅定

  3. 第叁禅定

  4. 第四禅定

  (四空定)

  5. 空無邊處定

  6. 識無邊處定

  7. 無所有處定

  8. 非想非非想處定

  在初禅當中,禅修者已徹底斷除貪欲的粘附,以安穩安住心,遠離不善之法,以喜悅和快樂安住于第一禅定(pathama-jhana)。

  在第二禅定當中,禅修者以初禅安穩之心,內心安祥,製心一處,伺尋因禅定絕止,以喜樂爲住就處于第二禅(dutiya-jhana)。

  在第叁禅定當中,禅修者斷除喜,正念住安穩,專心的觀察身體,究竟以喜舍之正念住于極樂,這樣進入第叁禅(tatiya-jhana)。

  在第四禅定當中,禅修者已經除去樂想和苦想,忘卻過去喜悅和悲傷,非苦非樂,圓滿舍離,充滿正念,以第四禅悅爲住(catuttha-jhana)。

  當禅修者已經徹底超越色想,無感官之伺尋,遠離散亂意念。這樣思惟:虛空無限,以無限虛空住(akasanancayatana),這是空無邊處定。

  在徹底超越無限虛空之後,意識無邊,以識無邊處爲住(vinnanancayatana)。

  超越識無邊處之後,達到無所有處,以無所有爲住(akincannayatana)。

  超越無所有處之後,以非想非非想爲住(n”eva sanna n”asannayatana)。

  禅定的修習方法

  

  打坐時所用的方法,我們由修定法和觀法中禅修,<清淨道論>中有提到40種的修定方法,而從其它的資料中有介紹49種的修定方法,更有的資料呈現了75種的修定方法。

  現在我們要介紹<清淨道論>中40種修定的方法:

  一、十遍處(kasinas)

  

  (1)地遍(2)水遍(3)火遍(4)風遍(5)青遍(6)黃遍(7)赤遍(8)白遍(9)虛空遍(10)光明遍。

  二、十不淨(asubha)-屍體的十種相

  

  (1)膨脹相(2)青瘀相(3)膿爛相(4)斷壞相(5)食殘相(6)散亂相(7)斬斫離散相(8)血塗相(9)蟲聚相(10)骸骨相。

  叁、十隨念(anssati)

  

  (1)佛隨念(2)法隨念(3)僧隨念(4)戒隨念(5)舍隨念(6)天隨念(7)寂止隨念(8)死隨念(9)身至念(10)安般出入息念。

  四、四無量、四梵住(brahmavihara)

  

  (1)慈(2)悲(3)喜(4)舍

  五、一想:食厭想(ahare patikkulasanna)

  

  六、差別(catudhatuvavatthana):地、水、火、風 四大差別

  

  七、四無色界禅那

  

  (1) 空無邊處(akasanancayatana)

  (2) 識無邊處(vinnanancayatana)

  (3) 無所有處(akincannayatana)

  (4) 非想非非想處(n”eva-sanna-n”asannayatana)

  如何找到禅修的法門

  

  那種特質的人適合怎樣的禅修法門?世間上有種種不同根基的人,相應不同根基的人由這四十種方法中去找到適合個人根基法門的禅修方法。找到相應個人根基的打坐方法,會使禅修的很容易進入修定的狀況。

  依衆生的根基可分爲六種根性:

  1. 貪愛性-ragacarita

  2. 瞋恚性-dosacarita

  3. 愚癡性-mohacarita

  4. 虔信性-saddhacarita

  5. 有覺性-buddhicarita

  6. 散亂性- vitakkacarita

  第一種、貪愛性根器的人

  

  這種根性的人,走路非常慢,腳底是內彎的,每個人都很喜歡他的感覺,睡覺之前,床鋪會整理的非常整齊。睡眠的姿勢很正,不會翻來翻去或睡相不雅。而這種人喜歡吃好吃的食物,穿比別人漂亮的衣服。看到別人的優點,他也會馬上學習。別人即使說他壞話,他也不理睬。可能他有行爲上的缺點時,他會馬上隱藏缺點不讓人知道。所以他也喜歡將住所整理得很漂亮,做事情都很有計劃、有條理、不會混亂。

  第二種、瞋恚性根器的人

  

  這種根性的人,走路速度非常快,行走時像挖的感覺,睡覺時身體蜷曲,睡眠時臉部呈現不舒服的感覺,床鋪簡單整理,比較喜歡鹹的食物,喜歡狼吞虎咽,沒有品嘗食物的習慣,容易因小事情生氣。感情很淡薄,住在一起很久的人要離開,他也不會有任何一點難過。他也不喜歡聽講別人的好處,只會找別人的缺點批評,見不得別人好。

  第叁種、愚癡性根器的人

  

  這種根性的人,走路紊亂,喜歡東張西望,缺乏安全感。睡覺時床鋪一點也不整理,睡眠的姿勢不雅,會賴床不想起來,打掃、做事都沒有任何秩序和規劃,也不能完成別人交代的事情,做事紊亂,沒有條理。沒有思維的智能,容易起傲慢心,容易相信別人。

   第四種、虔信性根器的人

  

  這種根性的人,可以看到都很喜歡布施,他的貪、嗔、癡、慢、疑看起來都很少。很相信佛、法、僧叁寶,喜歡供養僧伽,聽經聞法,自己也喜歡誦經,面容安祥,看起來快樂的感覺。這種人身上不會找到悲傷,尊敬高貴的人。

  第五種、有覺性根器的人

  

  這種根性的人,第叁者的愚癡性很少了,很會聽別人的講話,對他的需要的建議他都很能接受,它會撿擇交的朋友。也不會隨意行事,一定要經過考慮和思維才做。他所接受的事物是需要的才接受,不會隨便接受。做事很努力、認真。

  第六種、散亂性根器的人

  

  這種根性的人,不停的講話,但這種說話卻不是經過思考或篩選過的,不喜歡聽經、打坐、做善事。這種人的心境時常翻轉,每件事都無法認真、專心的去完成。做事常常半途而廢。不能分析別人說的話是真的還是假的,一概都不接受。

  這六種根性,並不是一人一種,可能六種中混雜其中兩種或叁種…等等。因此要以特別明顯可以看得出來的特性,來區分禅修的法門。而這六種特性還可以再區分變化出63種特性的人,因爲人格特性的變化是多樣的,在世界上很難找到兩個人的特性是一樣的,每個人都有屬于個人不同的特性。

  所以我們了解一個人的特性,爲每個人找到屬于個人特性的打坐方法。由四十種的打坐的方法中,都可以找到相應個人特性的打坐方法。所以我們先前講的四十種打坐方法。

  第一種貪愛性根器的人,所適用的打坐要用十不淨(不淨觀)和十隨念中的第九項身至念的方法,這十一項的方法來修習。因爲第一種根器的人喜好六根對六塵都是好的境界,所以要用十一種方法來對治,來觀察世間的無常,這種的方法,是要讓他們了解世間一切的都是變化的、無常的,因爲佛陀在世時,就有這樣根器的出家人,所以佛陀就教導當時這種根性的出家人。去棄屍林中修白骨觀,一直觀察屍體青、瘀、濃、爛的變化,最後屍體化爲一堆白骨,然後他就會舍離第一種貪執愛性(ragacarita)。

  第二種瞋恚根性的人,要修慈、悲、喜、舍,四無量心的修行打坐方法,並要修青、黃、赤等叁種顔色的修行。

  (1) 慈:對衆生願他健康、快樂、安祥,對人如此法界衆生也如此修慈。

  (2) 悲:對一切痛苦、可憐的衆生,就發憐憫心。

  (3) 喜:看到富有、快樂的衆生,跟著他一起快樂。

  (4) 舍:對一切衆生都平等心看待、不分別。不分貧、富、貴、賤一律平等心去

  看待他。

  (5) 青遍:青色時就一直觀想青藍的顔色,把心一直放在青色上,一心不亂的專

  注在這個顔色上。

  (6) 黃遍:用黃色觀想時也是一心不亂的專注在這個顔色上。

  (7) 紅遍:同上。

  第叁種愚癡根性的人,要修十隨念當中安般出、入定的數習方法。

  第四種虔信性根性的人,比較適合這類根性的人要修十隨念中的前六項打坐方法:(1)佛隨念(2)法隨念(3)僧隨念(4)戒隨念(5)舍隨念(6)天隨念

  第五種有覺性根器的人,所需要的打坐,是修十隨念中的(8)死隨念 和(9)身至念,外加十遍處的(1)地遍(2)水遍(3)火遍(4)風遍 的觀法,還可以修無常法。

  第六種散亂性根器的人,所需要的是觀自己呼吸的打坐方法,也就是十隨念中第(10)項安般出入息念法。

  這樣介紹這六種根器,所適用的打坐方法,並不是限定上述六種人這樣修,除了十遍處中顔色的觀法和四無色界禅那是限定配合需要的人以外,其它的方法都是適用每個人都能修的。從打坐方法當中,修習的人自己會選擇一種方法讓心容易定下來的方法,做爲修習定的方法。

  釋迦牟尼佛爲了MEGHIYA這位出家人而說了這部MEGHIYA經。MEGHIYA 這位出家人有一種貪愛根性,因此佛陀教導他觀無常打坐,他另外有一種瞋恨心,因此佛陀又教導他用慈悲的打坐法;散亂時,用安那般那的數息法;要去除他的傲慢心時,用觀諸行無常的打坐法。

  佛陀在教導羅侯羅時,也用過下列的打坐方法,用過四無量心(慈、悲、喜、舍)的打坐,還有十不淨的打坐法,還有十隨念中的第九種至身至念的打坐法。從這兩個例子當中我們可以看出佛陀所教的打坐方式並不是單一種或一成不變的方法,而是在各種情況下針對個人不同的根基而有不同的打坐方法來做練習。

  在打坐修行當中最重要的注意事項

  

  我…

《身心清涼的打坐方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四無量心的修習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