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華嚴經持驗紀(周克複)▪P3

  ..續本文上一頁六百卷。何不爲大。而八十卷華嚴經獨得大乎。孫曰。華嚴法界。具一切門。于一門中。可演出大千經卷。般若經乃華嚴中一門耳。太宗方悟。乃受持華嚴。見英師感應傳。

  唐李長者

  諱通玄。初至太原。寓高山奴家。每旦唯食棗十顆。柏葉餅一枚。後舍去。路逢一虎。馴伏如有所待。長者語之曰。吾將著論釋華嚴經。汝當爲吾擇一棲止。虎負長者囊缽。行叁十余裏。至一土龛蹲住。長者入龛。虎便孚尾而去。龛素無水。是夕風雷拔一老松。松下出泉。清冽甘美。時人號爲長者泉。長者著論之夕。心窮玄奧。口出白光。照耀龛中。以代燈燭。時有二女。容華絕世。以白巾幪首。爲長者汲水焚香。供給紙筆。卯辰之際。辄具淨馔。甘珍畢備。齋罷徹器。莫知去來。曆五載。著論將終。便爾絕迹。見長者華嚴論事迹。

  唐永徽中。樊玄智。安定人。弱歲即知修道。皈依杜順和尚。順令誦華嚴爲業。仍依此經修普賢行。每誦經。口中頻獲舍利。前後數百粒。慧英法師感應傳雲。居士有時夜誦。口放金光明。照及四十余裏。遠近驚異。年九十二。無疾而終。茶毗時。牙齒變爲舍利。得百余粒。悉放光明。數日不歇。于是僧俗豎塔供養。

  唐鄧元爽

  華陰人。證聖中。有親故暴卒。經七日複蘇。說冥中欲追爽。爽懼。其人教寫華嚴經。寫竟。爽母墓側。先種蜀葵。至冬已瘁。忽花發。燦然榮茂。鄉闾異之。聞于朝。旌爲孝門。又華嚴志雲。鄒極繕寫華嚴經。至半部。忽香案前。見一比丘。鄒問汝何人至此。答曰。吾乃華嚴侍者。感君至誠。特來研墨耳。鄒方禮謝。遂不見。寫經之靈應如此。

  唐永隆中。長安人郭神亮。梵行清淨。忽一日暴卒。有天人引至兜率天宮。敬禮彌勒。一菩薩謂郭曰。何不受持華嚴。對曰。以無人講演故。菩薩曰。有人現講。何以言無。既而郭蘇。向薄塵法師述其事。始知賢首之弘轉*輪。其感通神異若此。見會玄記。

  宋眉州中岩華嚴祖覺禅師

  幼過目成誦。著書排釋氏。忽見惡境。悔過出家。依慧目能禅師。未幾。疽發膝上五年。醫莫愈。因書華嚴合論畢。夜感異夢。旦即舍杖安步。一旦誦至現相品曰。佛身無有生。而能示出生。法性如虛空。諸佛于中住。無住亦無去。處處皆見佛。遂悟華嚴宗旨。府帥請講于千部堂。詞旨宏放。衆鹹歎服。見五燈會元。

  宋圓淨法師

  名省常。錢唐顔氏。十七歲出家受具。戒行謹嚴。習天臺止觀法門。淳化中住錫昭慶。慕廬山之風。結社西湖。以華嚴淨行品。乃成聖之宗要。自刺指血。和墨書之。每書一字。叁拜叁圍繞。叁稱佛名。又刊板印施千卷。易蓮社爲淨行社。預會者。皆稱淨行弟子。王文正公旦及相國向公敏中爲社首。一時士大夫百二十人。比丘千人焉。翰林蘇易簡。作淨行品序。至謂予當布發以承其足。剜身以請其法。猶尚不辭。況陋文淺學而吝惜哉。天禧四年正月。端坐念佛而寂。爲蓮社七祖雲。

  宋釋善本

  試華嚴得度。居恒誦持不辍。奉诏住法雲。賜號大通禅師。後歸杭州象塢寺。修淨業。定中見彌陀佛示金色身。一旦告門人曰。吾叁日後行矣。至期。果趺坐念佛西向而化。

  宋元祐中。蜀僧智超法師。常誦華嚴經已叁十年。偶見一童子。風神爽異。舉手高揖。超問何自。曰自五臺來。超曰。何遠至此。曰有少事欲相導故。吾師誦經。固可嘉矣。但失在登廁洗淨時。觸水淋其手背。而未嘗用灰泥洗之(或用皂角丸亦可)。所用灰泥。律製七度。今但二叁。緣此觸尚存。禮佛誦經。悉皆得罪。言訖不見。超慚而改過。識者曰。此文殊化現。示警于超也。故知洗手必須依法。至在家誦讀者。亦須如法行持。若不能。必持偈咒。方免亵慢之罪。登廁偈雲。大小便時。當願衆生。棄貪嗔癡。蠲除罪法(入廁時先鳴指叁下)。

  咒雲。

  唵狠噜陀耶娑诃(叁遍)。

  洗淨偈雲。

  事訖就水。當願衆生。出世法中。速疾而往。

  咒雲。

  唵賀曩蜜栗帝娑诃(叁遍)。

  去穢偈雲。洗滌形穢。當願衆生。清淨調柔。畢竟無垢。

  咒雲。

  唵室利曳婆醯娑诃(叁遍)。

  淨手偈雲。

  以水盥掌。當願衆生。得清淨手。受持佛法。

  咒雲。

  唵主迦啰耶娑诃(叁遍)。

  宋文忠歐陽公

  將易箦時。呼子弟誡曰。吾少以文章名世。力诋浮圖。迩來于諸經忽聞奧義。方將研究正果。不料赍志以殁。汝等毋蹈吾轍。輕言叁教異同也。令老兵于近寺。借華嚴經。莊誦至八卷。安然坐逝。

  宋孫良

  錢塘人。隱居閱大藏。尤得華嚴之旨。居恒誦持不廢。後依大智律師。受菩薩戒。日誦佛萬聲。幾二十年。一日命家人請僧念佛。方半饷。望空合掌雲。諸佛已荷降臨。退坐而化。

  宋秦氏淨堅

  家松江。自厭女身。與夫各處。精持齋戒。常披誦華嚴。及法華光明般若等經。無虛日。晨昏禮佛。修彌陀忏。久之有光明入室。面西安坐而化。

  金蘇陀室利

  中印度那蘭陀寺僧。誦持華嚴。年八十五。航海來禮五臺。每一臺頂。誦華嚴十部。禅寂七日。定中見金城绀殿。寶蓮香水。珠網交輝。諸天童子。遊戲其中。後于靈鹫峰化去。得舍利八合。璀爛如珠。見雲棲感應略記。

  元華嚴菩薩

  諱正順。尉州高氏子。從五臺壽甯用公祝發。結廬深樹。惟閱華嚴。數盈千部。每入華藏觀。叁五日方起。世號華嚴菩薩。將示寂。門人乞偈。師曰。曆劫本無去住。應用何思何慮。轉身踏破虛空。一切是非莫顧。言訖而逝。是日靈幾上。現龍五彩。飛光燭于庭宇。見雲棲感應略記。

  明萬曆間。辨融禅師。以蜚語下獄。獄卒以辨公名重。必多金。索其厚賄。師雲。僧家那得有錢。一無所與。獄卒置師大匣床中以困之。匣竟。師向空唱雲。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會上佛菩薩。忽滿匣床聒聒作響。鎖斷床碎。事聞提牢。遂達禦前。奉诏請出。雲棲竹窗二筆雲。予入京師。與同輩詣辨融師參禮請益。融教以無貪利。無求名。無攀援貴要之門。惟一心辦道。既出。數年少笑曰。吾以爲有異聞。何寬泛乃爾。予謂此老可敬處。正在此耳。渠縱呐言。豈不能掇拾先德問答機緣一二。以遮蓋門戶。而不爾者。其言是其所實踐。舉自行以教人。正真實禅和。不可輕也。

  明戈以安

  法名廣泰。錢塘人。性至孝。素積善行。而深自韬晦。晚歲精誠奉佛。與靈芝僧玄素。結春秋二社念佛。誦華嚴五經。繼忽謂人曰。吾大限將至。當爲西歸資糧。遂掩關課誦。昕夕不辍。預定歸期于臘月二十一日。前二夕。妻子環視悲哽。戈笑曰。生必有滅。奚悲爲。吾方凝神淨域。若等慎勿以情愛亂我。至期。寂然而逝。未幾有僧入冥。見孫晏坐靜室。經籍盈幾。庭多紫竹石峰。清絕如洞天雲。見雲棲往生集。

  明譚工部貞默母

  嚴太夫人。居恒治家課子。俱有法度。雖夫貴子貴。而布衣蔬食。不樂華侈。性好浮圖言。晨夕禮誦金剛法華不辍。晚年尤尊崇華嚴經。每日加持一卷。又能爲子婦講解大義。生平無疾。崇祯壬申暑月。忽得疾。即知垂殁。起沐浴更衣禮佛曰。我一生敬佛。果有佛緣。當令遺體氣息不穢。隨跏趺端坐。合掌而逝。七日顔色含笑如生。香氣時時飄拂。喪次無一飛蠅。見者莫不歎異。工部自有傳紀。

  

《華嚴經持驗紀(周克複)》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