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孔雀經音義上卷▪P7

  ..續本文上一頁反。託付也。昌樹所。協韻音也。眷梵雲娑□蘇賀。

  憂惱。憂音於求反。慮也。愁也。惱音奴股反。所恨痛也。憂梵雲塢泥□。惱梵迦羅舍。疾病。疾音秦悉辭栗二反。病也急也。病音波柄反。疾其病也。疾眾病之通名也。四大違反。為病體。

  饑饉。飢音居脂反。殼不熟曰飢。一谷不熟曰饑饉音渠鄰反。菜不熟曰饉。叁谷不熟曰饉。飢梵雲布乞叉。

  獄囚。獄音。虞挶反。卿日行國曰獄。囚音似由反。禁罪人也留也。

  系縛。系音古詣反。拘束也留滯也連綴也。又口奚反。踴絮也。縛音戶攫反。系束也。

  之處。之音止而反。至也往也。處音昌暑反。居也止也安也息也留也定也。正作處。又曰翥反。居所也。

  解脫。解音佳買反。曉悟也脫也。又佳賣反。除也。又古隘反。除也又加買反。胡懈反。曲也。脫音徒活反。免解脫也。解脫梵雲耶羅羅。又雲本叉。剃頭著染衣。當於生死疾得解脫也。

  壽命。壽音視柳反。福壽也。又酬□反。久老也。又視雷反。以灑歡人所尊敬者萬歲為上壽也。命員映反。性令一曰教令也。梵曰河庚婆。此雲壽命。能持身心故名為壽。亦名命根。壽取一期之名。命取人之生分。俱異名耳。

  百歲。百音已白反。數十之十也。歲昔細反。星名。又相芮反。年也。芮音而稅反。百歲者。十歲曰幼。十五曰志學。二十曰弱冠。叁十四壯強。又雲二毛。四十曰不惑。五十曰芨。又雲知天命。六十曰老。又雲時製。又雲耳順。七十曰耆。又雲鳩杖。又雲呂望。又雲從心。八十曰耆。又雲耋。九十曰耆。百歲期順也。十住心論雲。閻浮踰樹下有閻浮那壇金聚。高二十由旬。南贍部州。北廣南狹。叁邊量等。各二千克繕那。南邊唯廣叁踰繕那半。人面亦然。智度論雲。持下品五戒則生其中。身長叁肘半。凡肘量長一尺八寸。即六尺叁雨。或長四肘七尺二寸。壽命百歲雲。研神章雲。如是四州。及八中州五百小州之中。今我住處。何州何處。南州之中。有二中州。二中州中。遮未羅州。北雲貓牛者。當於日本之國也。西域記雲。或有唯學小乘。如佉沙國等。或有唯學大乘。如瞿薐且那國等。或有大小兼學。如奔那代禪那國等。或有宗事天神不信佛法。自佛興以迄於今。尚未建立伽藍。如迦摩縷婆國等。又普並有外道。誹謗佛法。害生祠天。以此因緣。多墮地獄。又大唐國等。多有道士欲興自法。亦謗佛法。信不具足。然我日本聖朝都無此類。傾舍國封建立諸寺。多度僧尼。兼復大小經論及章疏等多分皆來。所以叁學之輩。年年不少。四部之徒。歲歲良多。權現聖人。和光垂跡。感應土人。同塵利生。凡所住之地。不可不知。猶如父母之年不可不知雲。雖雲百歲。壽命不定。依此經威力。全令滿本數。所以雲壽命百歲願見。百秋矣。

  成就。成音市征反。熟也。就音疾秀反。往也成也從也。

  卷上。卷音九媛反。其□反。奇圓反。曲也。又膝曲也。我心匪席。不可卷是也。一音眷書卷也。

  如是。決擇記雲。外道經初先標兩字。所謂阿憂然劫初之時。本無文字故。梵王下來而施說有七十二字。以訓於世教化眾生。後時眾生。轉薄梵王因前吞啖。在口兩角各有一字。是其阿。阿之言無。二是其嘔。嘔之雲有。以此二字。置於廣主經首。佛經不爾。但置如是等句冠之前。末代觀其緣起。以為可信。為簡外道。置如是等。戒於如是等。有六種之所由。一如手‧二如箱‧叁如乳‧四如財‧五如根‧六如力。言如手者。花嚴經雲。如人有手。入寶山中。自在取寶‧有信亦爾。入佛示中。自在取無漏法寶。言如筋者。如人用師子筋。以為琴弦。音聲一奏。一切餘弦。皆悉斷滅。若人發一念信心。一切煩惱惡業。皆悉消滅。言如乳者。如人攝取牛馬諸乳置之一器。若將師子乳一渧。投之一切諸乳。悉皆變為清水。若人發信心。一切惡魔諸罪障業出。變為清淨法水。言如財者。譬如世間財物。皆益眾生色身。信心亦爾。能益行者惠命。言如根者。如世樹根能生花□。信心亦爾能生菩提果。言如刀者。如世壯人能伏剛強。信心亦爾。能摧一切惡不善法。如是者。所謂結集之時如是者信順之辭。又如者真如之理也。是者真如之體也。於如是等。亦有二意。顯句義如常說。密義者者。顯雲如是。則決定義。密雲佛性義。無言說義。即是大日如來種子真言。顯雲我密我者真如。我無我大我即自在義。者乘義。大自在乘者。秘密真言乘。若得秘密意者。內外一切教法。皆悉為秘密乘。能率此乘早詣。所詣所詣則心王大我。顯雲聞。密雲字本體。字則諸法寂靜義。次多字如如義。如來大意。寂一切眾生煩惱塵據。欲入真如寂靜。故次我乘明所證寂如。顯雲時。即平等時句。密雲平等持者。叁平等句身口意叁種平等。無能所別。平等叁密。遍滿法界。不斷不盡。此叁密則分叁部。所謂佛部‧蓮花部‧金剛部。今此經則叁部中蓮花部。亦名法部證此等叁密故。得究竟佛。

  薄伽梵。大日經疏雲。薄伽梵者。謂師所解具有六義。今此宗中薄伽是能破義。如人執持利器。多所摧伏。其本末有此名。世議觀其事蹟。故號為能破者。世尊亦爾。以大智明。破一切識心無明煩惱。此等本自無生。亦無相藐。然惠日出時。晴惑自除。是故義名為破。釋論雲。婆伽名破。婆名能破。能破淫怒癡故。名婆伽婆。二乘雖破叁毒。亦不了盡。如盛香器。餘氣故在。又如草木薪火以力薄故。灰炭不盡。如來如劫燒火。一切都盡。無煙無炭。故名婆伽婆。複次帝釋聲論。謂女人為薄伽。是欲求因緣能息煩惱義。又是所從生義。金剛頂宗則翻此義雲女人者。是般若佛母。無礙知見人。皆悉從是生。其有志求因緣得與相應煩惱戲論皆悉永息。非如世間欲熱雖少止息。而實更增也。以密教不可直宣故。多有如是隱語。學者當觸類思之。又薄伽梵者即帶有聲。如人多有資財。名持資財者。以有金故。名持金剛者。以如來具殊勝德故。名持眾德者。釋論亦雲。婆伽言德。婆伽言有。是名有德。婆伽名聲。聲者言有。是名有名聲。一切世間無有德名聲。如佛者則其義也。

  在顯雲在。在者住義居義止義。

  室羅伐城。具雲室羅筏悉底。古舍衛國城。梵雲布羅。中印土之都域之名也。國名憍薩羅。為別恆河南憍薩羅故。以城名標別也。其憍薩羅國城無有別名號。即以國為名故也。

  逝多林。從豐德城南五六裏有逝多林。或雲誓多林。古雲只陀林。又雲祇樹。此雲勝林。是逝多太子之林也。逝多此雲戰勝也。林梵此樹義矣。梵雲。

  給孤獨園。給孤獨者。勝軍王大臣蘇達多。此雲善施長者。又雲須達多。仁而聰敏。積而能散。極乏施貪哀孤恤老。時人美其德。號給孤獨焉。佛告阿難曰。園地善施所買林樹逝多所施。二人同心或崇功業。自今已後應謂此地為逝多林。給孤獨在者隨化居止義也。遊化在城。居止在園。園梵雲。古譯經等多翻祇樹。隨文對者。皆呼義聲。今案悉曇。隻字是字第叁轉也。然則可呼至。所以者何。此經翻逝多事者。同字第七轉也。則逝字是也。學者知之。

  苾□。六波羅蜜教疏雲。西國草名也。草具五義。兼有四德。佛聖弟子。本無名相。由具五義。復有四德與草相似。從喻立名。故曰苾□。言五義者。一此草未生諸草競長。喻聖弟子未出世時。外道六師競興於世。二此草生已。諸草皆枯。枯已還生。喻聖弟子出興於世。諸外道等悉皆摧伏。後還歸佛名曰還生。叁此草不為塵垢之所染汙。喻聖弟子不為破戒煩惱垢汙。四此草假使猛風。不能傾動。喻聖弟子世間八法利衰毀譽稱譏苦樂。不能傾動五此草所至之處。掩諸臭穢。喻聖弟子所至之處息諸諍論。言四德者。一此草柔軟香氣遠騰。喻聖弟子身口柔軟戒香遠引。二引蔓傍布鉤鎖相連。喻聖弟子。遞相度脫。師資不絕。叁如來所住之處。草頭悉向如來傾注。況弟子圍繞如來。白馬馱經東度草頭盡向東傾。四涅槃。盡皆變白。況佛子佛滅度後。無復精光。苾音頻必反。草名。又^7□蔑反。芬也。今皆不用。但此借^7□翼反。玄應雲。今用此音也。苾音側俱反。稗所^2□決擇記雲。苾□者上好藥草。此生處縱逢天旱亦常滋茂。傍諸草木亦敷榮。苾□亦爾。若一人持戒。令無量人受諸果報。縱逢難事。亦無憂畏。

  名曰。名音武並反。號也。借音亡名反。西京賦伯益不能名也。禮記詞識不問名也。說文夕從口也。意言入於日暮。何誰間時稱所以也。曰音王越反。於月反。言說也。

  莎底。此苾□名也。所說未詳。後可撿之。莎音蘇和反。草名。葉似菲而細堅也。底音如前。梵語集雲。底沙比丘名也。又雲佛名也。為之說經。名底沙經。此亦星名也。因星立名。西國多此依。頗相似書也。

  出家。落髮染衣。舍俗入真。背有恩入無為。此雲出家。出音本音□□反。進也生也。借音尺遂反。時雲出言有章也。又尺類反。家音賈遐反。居也宅也。

  未久。未音微沸反。未然也。將擬也。久音鳩友反。長也。又舉有反。多時也。凡未久者。未幾之義也。

  新受。新音迷津反。息憐反。初也。受音植酉反。承也。容納相付得。

  近圓。近圓者。此律相也。聲聞行相也。近音勤謹反。說文近附也幾也。勤靳反。信於義也。音譜親近也。圓王權反。規也。圓圓天體。

  毗奈耶。舊雲毗尼。此翻調伏。又雲滅。無性攝論第七卷雲。或一切善能滅眾惡。或大涅槃。滅除生死名毗奈耶。今此戒經。正治惡行。遠同涅槃。名毗尼法。

  為眾。為音於媯於偽二反。治也施也成也為助也。天子為衛君也。見論語也。眾音之充切多也。又之中反。又之銃反。

  破薪。破音普臥反。壞也。薪音新。大可折曰薪。細合束為柴也。

  營澡浴事。營音戈傾反。衛也為也造。澡音遭造反。洗手。浴音容束反。余蜀反。洗身也。事音□側反。搖也。又鋤吏反。職也作也。

  大黑蛇。黑音呼克反。玄色也。又呼德反。蛇音。式車反。毒蟲也。夷柯吐何食遮叁反。蝮也。韻銓雲。托為反。它…

《孔雀經音義上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孔雀經音義下卷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