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孔雀经音义上卷▪P7

  ..续本文上一页反。託付也。昌树所。协韵音也。眷梵云娑□苏贺。

  忧恼。忧音於求反。虑也。愁也。恼音奴股反。所恨痛也。忧梵云坞泥□。恼梵迦罗舍。疾病。疾音秦悉辞栗二反。病也急也。病音波柄反。疾其病也。疾眾病之通名也。四大违反。為病体。

  饥饉。飢音居脂反。壳不熟曰飢。一谷不熟曰饥饉音渠邻反。菜不熟曰饉。三谷不熟曰饉。飢梵云布乞叉。

  狱囚。狱音。虞挶反。卿日行国曰狱。囚音似由反。禁罪人也留也。

  系缚。系音古诣反。拘束也留滞也连缀也。又口奚反。踊絮也。缚音户攫反。系束也。

  之处。之音止而反。至也往也。处音昌暑反。居也止也安也息也留也定也。正作处。又曰翥反。居所也。

  解脱。解音佳买反。晓悟也脱也。又佳卖反。除也。又古隘反。除也又加买反。胡懈反。曲也。脱音徒活反。免解脱也。解脱梵云耶罗罗。又云本叉。剃头著染衣。当於生死疾得解脱也。

  寿命。寿音视柳反。福寿也。又酬□反。久老也。又视雷反。以洒欢人所尊敬者万岁為上寿也。命员映反。性令一曰教令也。梵曰河庚婆。此云寿命。能持身心故名為寿。亦名命根。寿取一期之名。命取人之生分。俱异名耳。

  百岁。百音已白反。数十之十也。岁昔细反。星名。又相芮反。年也。芮音而税反。百岁者。十岁曰幼。十五曰志学。二十曰弱冠。三十四壮强。又云二毛。四十曰不惑。五十曰芨。又云知天命。六十曰老。又云时制。又云耳顺。七十曰耆。又云鳩杖。又云吕望。又云从心。八十曰耆。又云耋。九十曰耆。百岁期顺也。十住心论云。阎浮踰树下有阎浮那坛金聚。高二十由旬。南赡部州。北广南狭。三边量等。各二千克缮那。南边唯广三踰缮那半。人面亦然。智度论云。持下品五戒则生其中。身长三肘半。凡肘量长一尺八寸。即六尺三雨。或长四肘七尺二寸。寿命百岁云。研神章云。如是四州。及八中州五百小州之中。今我住处。何州何处。南州之中。有二中州。二中州中。遮未罗州。北云猫牛者。当於日本之国也。西域记云。或有唯学小乘。如佉沙国等。或有唯学大乘。如瞿薐且那国等。或有大小兼学。如奔那代禪那国等。或有宗事天神不信佛法。自佛兴以迄於今。尚未建立伽蓝。如迦摩缕婆国等。又普并有外道。诽谤佛法。害生祠天。以此因缘。多堕地狱。又大唐国等。多有道士欲兴自法。亦谤佛法。信不具足。然我日本圣朝都无此类。倾舍国封建立诸寺。多度僧尼。兼復大小经论及章疏等多分皆来。所以三学之辈。年年不少。四部之徒。岁岁良多。权现圣人。和光垂跡。感应土人。同尘利生。凡所住之地。不可不知。犹如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云。虽云百岁。寿命不定。依此经威力。全令满本数。所以云寿命百岁愿见。百秋矣。

  成就。成音市征反。熟也。就音疾秀反。往也成也从也。

  卷上。卷音九媛反。其□反。奇圆反。曲也。又膝曲也。我心匪席。不可卷是也。一音眷书卷也。

  如是。决择记云。外道经初先标两字。所谓阿忧然劫初之时。本无文字故。梵王下来而施说有七十二字。以训於世教化眾生。后时眾生。转薄梵王因前吞啖。在口两角各有一字。是其阿。阿之言无。二是其呕。呕之云有。以此二字。置於广主经首。佛经不尔。但置如是等句冠之前。末代观其缘起。以為可信。為简外道。置如是等。戒於如是等。有六种之所由。一如手‧二如箱‧三如乳‧四如财‧五如根‧六如力。言如手者。花严经云。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取宝‧有信亦尔。入佛示中。自在取无漏法宝。言如筋者。如人用师子筋。以為琴弦。音声一奏。一切餘弦。皆悉断灭。若人发一念信心。一切烦恼恶业。皆悉消灭。言如乳者。如人摄取牛马诸乳置之一器。若将师子乳一渧。投之一切诸乳。悉皆变為清水。若人发信心。一切恶魔诸罪障业出。变為清净法水。言如财者。譬如世间财物。皆益眾生色身。信心亦尔。能益行者惠命。言如根者。如世树根能生花□。信心亦尔能生菩提果。言如刀者。如世壮人能伏刚强。信心亦尔。能摧一切恶不善法。如是者。所谓结集之时如是者信顺之辞。又如者真如之理也。是者真如之体也。於如是等。亦有二意。显句义如常说。密义者者。显云如是。则决定义。密云佛性义。无言说义。即是大日如来种子真言。显云我密我者真如。我无我大我即自在义。者乘义。大自在乘者。秘密真言乘。若得秘密意者。内外一切教法。皆悉為秘密乘。能率此乘早诣。所诣所诣则心王大我。显云闻。密云字本体。字则诸法寂静义。次多字如如义。如来大意。寂一切眾生烦恼尘据。欲入真如寂静。故次我乘明所证寂如。显云时。即平等时句。密云平等持者。三平等句身口意三种平等。无能所别。平等三密。遍满法界。不断不尽。此三密则分三部。所谓佛部‧莲花部‧金刚部。今此经则三部中莲花部。亦名法部证此等三密故。得究竟佛。

  薄伽梵。大日经疏云。薄伽梵者。谓师所解具有六义。今此宗中薄伽是能破义。如人执持利器。多所摧伏。其本末有此名。世议观其事蹟。故号為能破者。世尊亦尔。以大智明。破一切识心无明烦恼。此等本自无生。亦无相藐。然惠日出时。晴惑自除。是故义名為破。释论云。婆伽名破。婆名能破。能破淫怒痴故。名婆伽婆。二乘虽破三毒。亦不了尽。如盛香器。餘气故在。又如草木薪火以力薄故。灰炭不尽。如来如劫烧火。一切都尽。无烟无炭。故名婆伽婆。复次帝释声论。谓女人為薄伽。是欲求因缘能息烦恼义。又是所从生义。金刚顶宗则翻此义云女人者。是般若佛母。无碍知见人。皆悉从是生。其有志求因缘得与相应烦恼戏论皆悉永息。非如世间欲热虽少止息。而实更增也。以密教不可直宣故。多有如是隐语。学者当触类思之。又薄伽梵者即带有声。如人多有资财。名持资财者。以有金故。名持金刚者。以如来具殊胜德故。名持眾德者。释论亦云。婆伽言德。婆伽言有。是名有德。婆伽名声。声者言有。是名有名声。一切世间无有德名声。如佛者则其义也。

  在显云在。在者住义居义止义。

  室罗伐城。具云室罗筏悉底。古舍卫国城。梵云布罗。中印土之都域之名也。国名憍萨罗。為别恆河南憍萨罗故。以城名标别也。其憍萨罗国城无有别名号。即以国為名故也。

  逝多林。从丰德城南五六里有逝多林。或云誓多林。古云只陀林。又云祇树。此云胜林。是逝多太子之林也。逝多此云战胜也。林梵此树义矣。梵云。

  给孤独园。给孤独者。胜军王大臣苏达多。此云善施长者。又云须达多。仁而聪敏。积而能散。极乏施贪哀孤恤老。时人美其德。号给孤独焉。佛告阿难曰。园地善施所买林树逝多所施。二人同心或崇功业。自今已后应谓此地為逝多林。给孤独在者随化居止义也。游化在城。居止在园。园梵云。古译经等多翻祇树。随文对者。皆呼义声。今案悉曇。隻字是字第三转也。然则可呼至。所以者何。此经翻逝多事者。同字第七转也。则逝字是也。学者知之。

  苾□。六波罗蜜教疏云。西国草名也。草具五义。兼有四德。佛圣弟子。本无名相。由具五义。復有四德与草相似。从喻立名。故曰苾□。言五义者。一此草未生诸草竞长。喻圣弟子未出世时。外道六师竞兴於世。二此草生已。诸草皆枯。枯已还生。喻圣弟子出兴於世。诸外道等悉皆摧伏。后还归佛名曰还生。三此草不為尘垢之所染污。喻圣弟子不為破戒烦恼垢污。四此草假使猛风。不能倾动。喻圣弟子世间八法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不能倾动五此草所至之处。掩诸臭秽。喻圣弟子所至之处息诸諍论。言四德者。一此草柔软香气远腾。喻圣弟子身口柔软戒香远引。二引蔓傍布鉤锁相连。喻圣弟子。递相度脱。师资不绝。三如来所住之处。草头悉向如来倾注。况弟子围绕如来。白马驮经东度草头尽向东倾。四涅槃。尽皆变白。况佛子佛灭度后。无復精光。苾音频必反。草名。又^7□蔑反。芬也。今皆不用。但此借^7□翼反。玄应云。今用此音也。苾音侧俱反。稗所^2□决择记云。苾□者上好药草。此生处纵逢天旱亦常滋茂。傍诸草木亦敷荣。苾□亦尔。若一人持戒。令无量人受诸果报。纵逢难事。亦无忧畏。

  名曰。名音武并反。号也。借音亡名反。西京赋伯益不能名也。礼记词识不问名也。说文夕从口也。意言入於日暮。何谁间时称所以也。曰音王越反。於月反。言说也。

  莎底。此苾□名也。所说未详。后可捡之。莎音苏和反。草名。叶似菲而细坚也。底音如前。梵语集云。底沙比丘名也。又云佛名也。為之说经。名底沙经。此亦星名也。因星立名。西国多此依。颇相似书也。

  出家。落髮染衣。舍俗入真。背有恩入无為。此云出家。出音本音□□反。进也生也。借音尺遂反。时云出言有章也。又尺类反。家音贾遐反。居也宅也。

  未久。未音微沸反。未然也。将拟也。久音鳩友反。长也。又举有反。多时也。凡未久者。未几之义也。

  新受。新音迷津反。息怜反。初也。受音植酉反。承也。容纳相付得。

  近圆。近圆者。此律相也。声闻行相也。近音勤谨反。说文近附也几也。勤靳反。信於义也。音谱亲近也。圆王权反。规也。圆圆天体。

  毗奈耶。旧云毗尼。此翻调伏。又云灭。无性摄论第七卷云。或一切善能灭眾恶。或大涅槃。灭除生死名毗奈耶。今此戒经。正治恶行。远同涅槃。名毗尼法。

  為眾。為音於媯於偽二反。治也施也成也為助也。天子為卫君也。见论语也。眾音之充切多也。又之中反。又之銃反。

  破薪。破音普卧反。坏也。薪音新。大可折曰薪。细合束為柴也。

  营澡浴事。营音戈倾反。卫也為也造。澡音遭造反。洗手。浴音容束反。余蜀反。洗身也。事音□侧反。摇也。又锄吏反。职也作也。

  大黑蛇。黑音呼克反。玄色也。又呼德反。蛇音。式车反。毒虫也。夷柯吐何食遮三反。蝮也。韵銓云。托為反。它…

《孔雀经音义上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孔雀经音义下卷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