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百日共修 發心(九)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我們已經講了很多發菩提心的內容,今天做以總結。
一、爲什麼要發菩提心
我們首先要明白爲什麼要發菩提心?爲什麼要利益衆生?我經常給大家講,學佛要明明白白地學,修行要明明白白地修。
信佛不能盲目,修行不能麻木。現在這種狀況很普遍,信佛很盲目,根本不知道什麼叫佛,也不知道什麼叫信佛;修行很麻木,沒有任何感受,沒有任何境界,沒有任何成就。聽別人說念這個咒好,就糊裏糊塗地念這個咒;聽另一個人說念那本經好,又稀裏糊塗地念那本經,這都是不如法的。這樣信佛、學佛叫盲修瞎煉。盲修瞎煉不但沒有功德,反而還有罪過。會給自己帶來暫時和究竟的傷害,暫時會給自己帶來很多的不便、煩惱和痛苦,將來還要墮落惡趣,感受地獄的痛苦。
都信佛,都修行了,這是好事,但是一定要如理如法。學佛應該是越學越明白,越修越輕松,越修越自在,越修越容易。若信佛不如法,迷信;修行不如法,盲修瞎煉,結果只能是越學越糊塗,越學越沒有信心,越修煩惱越多,越修越困難。
萬事開頭難,學佛修行也是一樣。剛開始時很難,但真正入門,走上正道了,一點都不難。學佛不難,那是一種享受;修行不難,那是一種快樂。誰不願意享受,誰不喜歡快樂啊?這種快樂是無法形容、無可比擬的。入門後就好了,就知道正確的路了;入道後就好了,沿路堅持走就行了。你真正入門以後,法門無量,海闊天空,你可以自由自在地飛翔;真正入道以後,那是金光大道,越走越光明。但就怕你入不了門,就怕你入不了道。
爲什麼現在越學越糊塗,越修越難?就是沒有入門,沒有入道,甚至連皈依都沒有做到。還說自己是修顯宗,修密宗,修淨宗,修禅宗的。還是先皈依入門,然後再說吧!不皈依就得不到戒體,不入門不可能有道,連人天的道——善趣的安樂都得不到。
先入門然後再入道,道有小乘道和大乘道,小乘的聲聞和緣覺二者也不一樣。皈依進入佛門以後再選擇修小乘或是修大乘,選擇成羅漢還是成佛。你要成佛就要入大乘妙道,發菩提心是入大乘妙道。所以要先觀察自己有沒有入門。
有人認爲:我已經皈依了,家裏放著好幾個皈依證。那不一定是皈依,有一摞的皈依證也不一定是入門。很多人都是這樣,今天到這裏皈依,明天又到那裏皈依,家裏的皈依證已經堆積如山了,一個人就有幾十本皈依證。你跟著一位上師或師父念幾遍皈依頌、領本皈依證,這就是入門了?
皈依分因皈依和果皈依,皈依的本體是一種決心。你有沒有這些?如果你從內心深處下定決心,立下誓言了,做到了因皈依和果皈依,相續中獲得了戒體,才叫進入佛門,但還不是入道。在皈依的基礎上發菩提心了,才是入道了。
發菩提心就是不能自私自利,要利益衆生;不能爲自己,要爲衆生。爲什麼要這樣呢?就是爲了解脫,爲了成佛。
(一)什麼叫解脫,什麼叫成佛
我們首先要明白什麼叫解脫,什麼叫成佛?如果連這些都不知道,那你怎麼希求,怎麼追求這種果位啊?
什麼叫解脫?超越欲界、色界、無色界這叁界叫解脫。怎樣才能超越叁界?就是對世間法沒有絲毫的貪戀,看破、放下了。這是最低層次的看破放下,就是看破紅塵,看破世間的瑣事,放下對世間的一切欲望,這是一種心態,這就超越了叁界。超越不是身超越,而是心超越。我們現在在人道,肉身還在人間,還在叁界裏,但是我們的心、思想與境界可以超越人道、超越叁界,這叫解脫。
那什麼叫成佛?超越了輪回和涅槃二邊就是佛,福德圓滿了,智慧圓滿了,斷證功德圓滿了就是佛。佛有本性清淨的佛,還有斷證圓滿的佛。一切衆生都是本性清淨的佛,都有佛性,但不等于成佛。要成佛就要圓滿斷證功德,斷是斷除所斷,證是證悟所證。心靈上所有的疑惑都斷掉了,這叫斷圓滿;證得了所有諸法的實相和真理,這叫證圓滿。斷是斷惑,證是證覺、證悟。
以上是佛法裏講的解脫、成佛。下面我們用生活化的語言來簡單解釋。永恒地擺脫了煩惱,永恒地脫離了痛苦,這叫解脫;福報圓滿了,智慧圓滿了,達到圓滿的極點了就是佛。現在這些人根本不了解、不明白這些道理,一說學佛、解脫、成佛,都當作與己無關的一種神話。“我要不要解脫,要不要成佛,還得仔細想一想。”這說明你根本不明白什麼叫解脫,什麼叫成佛。
暫時沒有煩惱痛苦,不叫解脫;暫時沒有煩惱痛苦,不等于沒有煩惱痛苦。這只是暫時沒有生起或感受這些粗大的煩惱痛苦而已。很多人暫時沒有感覺到這些,就認爲自己沒有煩惱痛苦了。其實世人始終沒有離開過煩惱痛苦。只是有時候沒有粗大的痛苦,但是有微細的痛苦。解脫是永久地脫離煩惱、擺脫痛苦。佛是福德圓滿,智慧圓滿。如果你現在明白了,就會發現這正是自己從小到大,不擇手段所追求的境界,想得到的結果。
無始劫來我們一直是愚癡的、顛倒的:不明白什麼是解脫,不知道什麼是成佛,不懂得如何才能永遠地脫離痛苦和煩惱,不懂得如何才能圓滿福德與智慧。現在用通俗化、生活化的語言這樣講,你才明白這些都是自己一直想要的。誰不想遠離痛苦、煩惱啊!誰不願意福德、智慧圓滿啊!所以不要把佛當神,不要把佛法當神話。佛沒有講別的,講的正是我們最終的願望,講的正是我們所追求的東西。
佛講,人人都可以解脫,人人都可以成佛。也就是說,你現在特別想擺脫煩惱痛苦,特別想獲得圓滿的福報和智慧,這些都能做到。佛講,一切衆生都有如來智慧德相,都有佛性,就是這個意思。因爲煩惱痛苦都是暫時來的,都是自己給自己製造的,都是可以去掉的。這不是本具的,是偶爾來的,如同空中的雲一樣,天上的雲不是天,所以通過風吹等是可以散掉的。我們的痛苦、煩惱、業障也不是本具的,所以通過修行、忏悔可以清除掉。
每一個衆生,無論是人還是非人,無論是信佛的還是不信佛的,都一樣,都想解脫,都想成佛,只是不會用“解脫”、“成佛”這些詞,不敢用這些詞而已。他們不敢用,認爲這是迷信,是神話,認爲別人會有看法,認爲這樣不好。害怕別人對自己有不好的看法,這還是自私。實際上他就是求解脫的、求佛果的。
我已經給大家講清楚了,看看還有誰不願意解脫,不願意永久地遠離煩惱、痛苦?看看還有誰不願意福德與智慧圓滿、心想事成?誰不願意,可以站起來……不可能有。“我不想快樂幸福,我想煩惱;我不想有福報,我想貧困潦倒;我不想要智慧,我想傻乎乎的。”如果有這種想法,就是不正常,這是瘋子。
(二)要解脫,尤其要成佛,就要發菩提心
爲什麼佛講衆生是愚癡的?就是因爲沒有明白什麼是解脫,什麼是成佛。經剛才這樣一講,你明白了,“是啊,我也在追求解脫,我也在追求成佛啊!”這就不算愚癡了。
那爲什麼佛講衆生是顛倒的?我們都想解脫成佛,但以前所采取的方法是顛倒的,都是痛苦、煩惱的因,所想和所行背道而馳。你若是再采用那些方法,還要繼續感受煩惱、痛苦。
以前我們爲了掌握知識、圓滿智慧,爲了圓滿福德、發大財,想了很多,絞盡腦汁、挖空心思;也做了很多,坑蒙拐騙、不擇手段。什麼都想過、都做過,現在也有經驗了,但是你的福報還沒有圓滿,你的智慧還沒有圓滿,還不是心想事成啊!雖然有點錢,有點地位,可很多願望還是無法實現,很多欲望還是無法滿足,這是福德沒有圓滿。雖然有很多知識,國內外的都研究過,可還是沒有達到心無疑惑的境界,心裏不是很通達,這是智慧還沒有圓滿。這就說明你以前采取的方法行不通,現在就要換方法。
學佛就是改變思想、改變行爲,尤其是改變內心。我們要掌握命運,要改變命運,就要跟佛學。因爲佛已經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已經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佛的福德、智慧已經圓滿了。不僅是人,天界的衆生都皈依他、供養他,他成爲了人天的怙主與供養處。他給衆生指出了一條轉凡成聖的道路,衆生只要沿著這條道路走到底,就能脫離叁界,圓滿斷證功德。
現在有很多無法解釋的現象,科學家、哲學家只能用“幻覺”一詞來概括。在這個世界上發生的一切以及你心裏的一切疑惑,全部可以用佛法解釋,用佛法解決。我們現在依據佛的教言,依據佛的智慧,沒有解釋不通的,沒有解決不了的。這就說明佛的智慧圓滿了。佛還有一個稱呼,叫遍知。遍知就是智慧圓滿。現在我們皈依佛,跟佛學就是這個原因!不是因爲佛能力強,我們才皈依他。而是因爲佛已經解脫煩惱了,智慧圓滿了,他可以做我們的老師,可以把這個方法教給我們。
佛不是用他神奇的手把衆生的煩惱、痛苦全部拿走、扔掉,讓衆生解脫;也不是用某種洗滌劑把衆生的業障洗刷掉;更不是把他修行的成就和境界移植到衆生的相續裏。佛只能教給衆生解脫煩惱與痛苦的方法,教給衆生圓滿福德資糧與智慧資糧的方法,衆生按這些方法去做,就可以永恒地解脫煩惱、脫離痛苦,圓滿所有的福德和智慧。皈依佛,就是以佛爲究竟的導師。我們要解脫煩惱,脫離痛苦,要讓自己的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圓滿,就要…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內加行 發心(九)》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