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再稍加說明,以便大家具足信心,如法地做好。
臨終前念佛求生淨土,須具自他二力。自力爲往生正因,他力爲生西助緣。因緣和合,必能成就往生大事。
就自力來說,平時要深信有西方極樂世界,深信阿彌陀佛悲願廣大,切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並至誠一心念佛求生淨土。行者臨命終時,世緣放下,正念不失,蒙佛接引,即得往生。
次者,自力未充,于臨命終時,旁人爲其助念。一者,可助病人提起念佛之心;二者,可助病人忏悔業障。若業障消除,聖衆接引往生西方。
以上二種人,臨命終時,能如平時之真信切願,有懇切的念佛往生之心,這個最後念佛的一念心,就是“自力的因”。
平時不知有信願念佛的人,或雖信淨土而功夫未能純熟者,于臨終前,遇善友開導而心生歡喜,正信發願,求生淨土,此亦爲行者的“自力的因”。
阿彌陀佛宏願普度衆生,極樂世界清淨莊嚴,是“他力的緣”。
淨友的善巧開導,令生正信,放下一切,念佛求生淨土。蓮友及家屬爲之助念佛號,以及終殁後12小時以內不移動、不哭泣等,也爲“他力的緣”。
若臨終時,具足自力的因與他力的緣,則感應道交,必蒙佛接引,凡符合以上因緣條件者,必萬修萬人去。
平時雖信願念佛,但臨終時爲病苦逼迫,念佛心提不起,或放不下世間情愛及關切子孫、財物的心,這就是“不具自力的因”。若臨終時沒有善友來開導,亦無人助念佛號,又遇無知家屬搬動、哭泣,破壞正念,痛若加劇的而口不能言,這是“不具他力的緣”。
若臨終時,雖有自力的因,而缺他力的緣,或功夫純熟,自有把握,不需助念,但爲家屬搬動、哭泣而使正念喪失。此是有因無緣,不能往生。
若臨終時,有家屬、淨友開導、助念,亦不搬動、哭泣,而亡者自己爲病苦所逼,或系戀世間情愛、財物等心放不下,提不起信願念佛的心。此是有緣無因,不能往生。
阿彌陀佛的宏願,猶如滿月,無所不照。衆生念佛,當如湛水,寂靜不動。水澄月現,心淨佛顯。念佛機熟,感通相應,承佛願力,悉皆往生。千念萬念,在臨終一念。助念即能助之往生,是人生最大的事!因爲臨終最後一念,是超升或墮落的關鍵,最後一念善,即生善道,最後一念惡,即生惡道,最後一念念佛求生淨土,即往生西方。一念念佛之心即是心力,佛的願力即是佛力,感應道交即是法力,叁種不可思議之力,融合于一句洪名——阿彌陀佛,自然在念佛者的心中顯現接引,故臨終最後一念念佛之心,即隨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家屬及親友的助念佛號,是希望病者最後念佛的一念心隨佛往生,所以臨終助念之妙用最爲殊勝。 回頁首
㈡ 助念前的准備
危重病的病室,宜供阿彌陀佛接引像,無論畫像塑像均可,佛像安放處所,以病危者能看到爲准。
像前宜放香爐,爐內燃上等檀香或沈香,若燃線香,則只需一炷即能使滿室生香,不宜多燃,免使香煙過于濃烈,至于蠟燭,則不用亦可,電燈亦代表燈供養。此外,佛前能供些素雅的鮮花更好,淨水、果品等亦不能少。
法器一般用引磬即可。木魚除病者喜用之外,一般因其聲濁,以不用爲好。
助念者在接到助念通知後,即須心系佛號,懇切至誠,身心肅穆,直至返家爲止,不得輕舉言笑,念誦時應穿海青。 回頁首
㈢ 助念規製與病家注意事項
助念者應先知助念之方法步驟,助念活動只有如法地進行,才能體現出助念的殊勝作用。
助念是代佛行化,應認真負責,切不可大意而誤了他人了生脫死的大事;到病家後應先召集家屬說明注意事項。作爲家屬,要使自己的親人超升,就必須聽從助念人的指導;助念者的態度必須誠懇,說話要更和藹,使病人聽到心生歡喜,助念者要把自己當成病者的親人,雖今生不是,過去世一定做過眷屬,這樣在助念時心就會更切,責任心也更強了,除對病講開示外,其余一切世事俗情之話一律不許與病人談。如遇親屬朋友來看望,則要問明原因,如來參加助念,則應服從統一安排,如果僅僅是看望慰問的,則請家屬帶至別室相談,以免妨礙病人的正念。
病人家屬,不管是佛教徒還是非佛教徒,既請助念佛友來助念,就要一切聽助念者的安排,同時要勸告其家屬在助念時,不要向病人噓寒問暖,或讓親友摸頭觸腳。總之,爲使病人能安詳往生,一切必須服從助念者的指導去做。
在醫院開出病危通知而無法醫治之後,病人與其家屬就應念佛以求往生,先可由家屬和親戚朋友一起念,至危急時(如脈搏微弱)請來的助念人員必須堅守崗位。此時如病者疼痛難忍,可打止痛針以緩解之,爲使病者能正念分明,腦部最好不要麻醉。
助念如果在病人不十分危急時就開始,則先念〈〈蓮池贊〉〉一遍,〈〈阿彌陀經〉〉一卷,〈〈往生咒〉〉七遍或廿一遍,〈〈贊佛偈〉〉一遍,接念“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阿彌陀佛”一句,再接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直到回向再念“阿彌陀佛”四字洪名。如果助念開始時病勢已極其嚴重的,就從“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直念下去,所用法器除病人喜歡加木魚之外,一律只用引磬即可。如助念開始時病者已亡故,則先念“南無西方極樂世界大慈大悲接引導師阿彌陀佛”一句後,接念〈〈往生咒〉〉四十九遍或一O八遍,以後再念佛。念時可引磬木魚同敲。
助念時的佛號,如病者平時習慣念四字洪名者,則助念同人也就念四字好了,于病者來說字少反而易念,故印光大師亦是提倡用四字助念的。
助念開始時,如病者神智清楚的,應先說法安慰,勸其放下一切,一心念佛,說的內容大致爲:“某某居士,現在請你不要想其他方面的事,清楚地聽幾句佛法。佛說人生有生、老、病、死,這是必然的現象,是任何人也逃不脫的,有生必有死,但死並不可怕。阿彌陀佛發過大願,臨終十念、一念,他都會來接引行者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裏無有衆苦,但受諸樂,壽命無量可一生成佛。因此,你應當發願,用你一生中所做善事的功德,求生佛國,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如你陽壽未滿還不該去的,因阿彌陀佛是大醫王,他會使你很快恢複健康的。現在大家來爲你助念。你能念,就輕聲地跟我們念;不能念的話,就聽我們念的聲音,心裏默念,專心地聽著,其他什麼也不要想了,一心祈求阿彌陀佛來接引你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七寶蓮池中去!”“千萬要注意,要阿彌陀佛或西方叁聖來接你才跟著去,其他親戚朋友與任何人來接都別去。阿彌陀佛一定會來的!”
念佛開始後,助念者每個人都要專一其心,聲音要整齊清越,不要太快或過于緩慢,聲調也要適中,也不要悲戚或急躁,應以一種莊嚴、肅穆,而又和諧、安甯的聲音,輕輕地念。使病人能于安詳、恬靜、怡悅、自在的情況下往生。
病人將要斷氣的時候,眷屬應在佛像前跪念或拜念,所有參加助念的人都要在心中觀想,作阿彌陀佛放大光明接引亡人,亡人在佛光中間合掌往生西方,此時高聲念佛,直至斷氣後叁小時。在這階段中,主持助念的人必須特別注意,絕對製止撫摸亡人的身體,所有眷屬親人不應哭泣。大家如此助念,一直到亡人身體全部冷透才停止,隨後代亡人在佛前回向: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爲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爲伴侶。
助念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回向,普願沈溺諸衆生,速往無量光佛刹。
願以此功德,回向某某某(病者名),上報四重恩,下濟叁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注:後二偈爲助念者功德回向。
唱畢回向偈,如亡者生前未皈依叁寶,有法師同去,則由法師爲授叁皈依。如無法師,則念皈依時代亡者作觀想在佛前自誓求受。若有法師授叁皈依,當請亡人家屬或代表代爲接受。皈依詞是:
一、 我某某某(亡者名),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念叁遍,每遍結束一拜)。
二、皈依佛,不墮地獄;皈依法,不墮餓鬼;皈依僧,不墮畜牲。(念叁遍,每遍一拜)。
叁、我某某某(亡者名),皈依佛竟、皈依法竟、皈依僧竟。(念叁遍,每遍一拜)。
叁皈依畢,接念回向偈: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爲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爲伴侶。
對未受叁皈的亡者說叁皈依,聖來法師認爲是必須的,應該列爲助念的條件之一,故應遵守之。說完叁皈依和回向後,助念就結束了,一般助念的人可以離開了。但亡者遺體未火化前,最好靈前仍應佛號不斷。
助念雖是辛苦的事,但是助念者應明確,替代如來救度衆生,使人了生脫死就在這個時候,切不可爲著這短暫的辛苦而有失誤,使亡人的神識不能往生西方。因此,助念者須懇切發心,完成這真正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大事。我們若能發心幫助他人念佛往生西方,那麼將來我們自己到了臨終的時候,自然也會有人發心來爲我們助念。他人因仗我的幫助念佛而生西方,將來他決定會從西方隨阿彌陀佛同來接引我們,使我們不失正念。往生西方。即使我們送往西方的人還未花開見佛,因我們有此因,也會得佛力加被而順利往生。由于我們經常參加助念,送人往生,對于臨終人的種種情況及其對往生的利害關系,一定了解得更清楚,到了自己臨終時就可運用這些經驗,使一切更如法而安詳地往生。
我們現在幫助他念佛往生西方,是代佛荷擔度脫衆生的責任,是一種最大的功德。這個功德,就是我們成佛的因,將來我們也必可仗此功德,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用成佛的因感成佛的果,是助念者的最勝因果。
在這裏解釋一個民間的禁忌:有些人認爲由于生辰八字的關系,常去病家送往生、送葬,就會被“沖到”而“倒運”、“害病”,因此顧慮重重。對這個問題,一點不要害怕,在佛法中是沒有這種禁忌的。皈依了叁寶的人,便有四大天王派遣叁十六位善神隨身護衛,受了五戒的更加上二…
《臨終關懷手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