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參考文獻▪P2

  ..續本文上一頁正藏》第八冊,.

  [81] (唐)地婆诃羅譯.《方廣大莊嚴經》卷十一,轉*輪品第二十六之一,《大正藏》第叁冊.

  [82] (梁)曼陀羅仙譯.《寶雲經》(《大乘寶雲經》)卷五,《大正藏》第十六冊.

  [83] (北魏)菩提流支譯.《佛說法集經》卷六,《大正藏》第十七冊.

  [84] 無著菩薩造(唐)波羅頗蜜多羅譯.《大乘莊嚴經論》卷七,教授品第十五,《大正藏》第叁十一冊.

  [85] (隋)豆那掘多譯.《佛說文殊師利行經》(《佛說文殊屍利經》),《大正藏》第十四冊.

  [86] (梁)真谛譯.《佛說無上依經》卷上,如來界品第二,《大正藏》第十六冊.

  [87] 《瑜伽師地論》卷叁十六,彌勒菩薩說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真實義品第四,《大正藏》第叁十冊.

  [88] 護法等菩薩造玄奘譯.《成唯識論》卷第叁,《大正藏》第叁十一冊.

  [89] (隋)阇那崛多譯.《佛本行集經》卷十九,車匿等還品中,《大正藏》第叁冊.

  [90] (後秦)鸠摩羅什譯.《燈指因緣經》,《大正藏》第叁冊.

  [91] (北魏)慧覺等譯.《賢愚經》卷叁,鋸陀身施品第十五,《大正藏》第四冊.

  [92] (後秦)弗若多羅、鸠摩羅什譯.《十誦律》卷二十四,七法中安居法第四,《大正藏》第二十叁冊.

  [93] 談錫永《聖妙吉祥真實名經梵本校譯》.臺北:全佛出版社,2008年.

  [94] (宋)施護等譯.《佛說尼拘陀梵志經》卷下,《大正藏》第一冊.

  [95] (宋)施護譯.《佛說發菩提心破諸魔經》卷上,《大正藏》第十七冊.

  [96] (東晉)僧伽提婆譯.《增一阿含經》卷二十,聲聞品第二十八,《大正藏》第二冊.

  [97] (宋)法護譯.《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卷九,如來心密不思議品第九,《大正藏》第十一冊.

  [98] (唐)玄奘譯.《解深密經》卷叁,分別瑜伽品第六,《大正藏》第十六冊.

  [99]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無希望經》,《大正藏》第十七冊.

  [100] (唐)玄奘譯.《阿毗達磨集異門足論》卷十四,五法品第六之四,《大正藏》第二十六冊.

  [101] 無著菩薩造(唐)波羅頗蜜多羅譯.《大乘莊嚴經論》卷叁,菩提品第十,《大正藏》第叁十一冊.

  [102]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文殊師利現寶藏經》,《大正藏》第十四冊.

  [103] 昙無谶譯.《大般涅槃經》卷五,如來性品第四之二,《大正藏》第十二冊.

  [104] (東晉)佛陀跋陀羅譯.《達摩多羅禅經》卷下,修行觀入第十六,《大正藏》第十五冊.

  [105] (宋)施護譯.《佛說最勝妙吉祥根本智最上秘密一切名義叁摩地分》卷上,《大正藏》第二十冊.

  [106] (姚秦)叁藏鸠摩羅什譯.《中論》卷叁,觀有無品第十五、觀業品第十七,《大正藏》第叁十冊.

  [107] (唐)達摩流支譯.《佛說寶雨經》卷叁,《大正藏》第十六冊.

  [108]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叁上,《大正藏》第叁十四冊.

  [109] (唐)屍羅達摩譯.《佛說十地經》卷六,菩薩不動地第八,《大正藏》第十冊.

  [110] (唐)地婆诃羅等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卷下,《大正藏》第二十五冊.

  [111] (宋)智吉祥等譯.《佛說大乘智印經》卷一,《大正藏》第十五冊.

  [112] (唐)菩提流志譯.《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大正藏》第二十冊.

  [113] 無著造,(唐)玄奘譯.《顯揚聖教論》卷叁,攝事品第一之叁,《大正藏》第叁十一冊.

  [114] (唐)玄奘譯.《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十叁,抉擇分中得品第叁之一,《大正藏》第叁十一冊.

  [115] (唐)實叉難陀譯.《大乘入楞伽經》卷一,集一切法品第二,《大正藏》第十六冊.

  [116] (唐)義淨譯.《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一,如來壽量品第二,《大正藏》第十六冊.

  [117] (宋)法天譯.《佛說未曾有正法經》卷二,《大正藏》第十五六冊.

  [118] 郎欽加布仁波切.《大印證道歌——大手印五支金剛道歌解釋》(敬安仁波切譯)臺灣桃園:岡波巴出版社,2008年.

  [119] (宋)法護等譯.《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十一,《大正藏》第十四冊.

  [120] (宋)翔公譯.《佛說濡首菩薩無上清淨分衛經》卷上,《大正藏》第八冊.

  [121] (北魏)瞿昙般若流支譯.《奮迅王問經》卷上,《大正藏》第十叁冊.

  [122] (隋)那連提耶舍譯.《力莊嚴叁昧經》卷中,《大正藏》第十五冊.

  [123] (北魏)菩提流支譯.《實相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第八冊.

  [124]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二,一切佛語心品之二,《大正藏》第十六冊.

  [125] (宋)金總持等譯.《文殊所說最勝名義經》卷下,《大正藏》第二十冊.

  [126] (唐)玄奘譯.《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一百八十二,定蘊第七中不還納息第四之九,《大正藏》第二十七冊.

  [127] (唐)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卷一百一十一,淨信童女會第四十,《大正藏》第十一冊.

  [128] (隋)阇那崛多譯.《商主天子所問經》,隋北印度叁藏阇那崛多譯,《大正藏》第十五冊.

  [129] (北宋)施護等譯.《佛說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叁昧大教王經》卷第一,金剛界大曼拏羅廣大儀軌分第一之一,《大正藏》第十八冊.

  [130] 法賢譯.《佛說瑜伽大教王經》卷第四,佛說瑜伽大教王經觀想菩提心大智品第七,《大正藏》第十八冊.

  [131] (梁)曼陀羅仙譯.《文殊師利所說摩诃般若波羅蜜經》卷下,般若波羅蜜多品第十之余,《大正藏》第八冊.

  [132]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法鼓經》卷上,《大正藏》第九冊.

  [133]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第四,一切佛語心品之四,《大正藏》第十六冊.

  [134] (北宋)施護譯.《諸教決定名義論》卷第二,聖慈氏菩薩造,《大正藏》第叁十二冊.

  [135] (唐)義淨譯.《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二,分別叁身品第叁,《大正藏》第十叁冊.

  [136] (唐)般若譯.《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第叁,報恩品第二之下,《大正藏》第叁冊.

  [137] (北宋)施護譯.《佛說護國尊者所問經》卷第二,《大正藏》第十二冊.

  [138] 梁天竺叁藏真谛譯.《佛說無上依經》卷上,無上依經菩提品第叁,《大正藏》第十六冊.

  [139] (唐)般若共牟尼室利譯.《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卷第四,入如來大悲不思議品第四,《大正藏》第十九冊.

  [140] (唐)玄奘譯.《說無垢稱經》卷第叁,問疾品第五,《大正藏》第十四冊.

  [141] 世親菩薩造,(唐)玄奘譯.《唯識叁十論》,《大正藏》第叁十一冊.

  [142] 法護等譯.《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七,如來不思議品四之一,《大正藏》第十一冊.

  [143]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第二十六,《大正藏》第二冊.

  [144] 惟淨等譯.《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第十九,阿阇世王問答品第二十二之二,《大正藏》第十一冊.

  [145] 惟淨等譯.《佛說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第九,《大正藏》第十叁冊.

  [146] (隋)釋寶貴合梁真谛譯.《合部金光明經》卷第叁,陀羅尼最淨地品第六,《大正藏》第十六冊.

  [147] (唐)施護譯.《佛說法集名數經》,《大正藏》第十七冊.

  [148] (唐)善無畏集譯.《蘇悉地羯羅供養法》卷第二,《大正藏》第十八冊.

  [149] 聖勇菩薩等造,(宋)紹德慧詢等譯.《菩薩本生鬘論》卷第四,出家功德緣起第十四,《大正藏》第叁冊.

  [150] (後秦)鸠摩羅什譯.《梵網經》卷下,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151] (唐)不空譯.《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叁,菩薩行品第叁,《大正藏》第八冊.

  [1522] 法天譯.《大方廣總持寶光明經》卷第一,《大正藏》第十冊..

  [153] 堅慧菩薩造,(唐)提雲般若譯.《大乘法界無差別論》(如來藏論)一卷,《大正藏》第叁十一冊.

  [154] (宋)知禮述.《觀音玄義記》卷七,《大正藏》第34冊.

  [155] 法天譯.《佛說七佛經》,《大正藏》第一冊.

  [156] (後秦)鸠摩羅什譯.《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八,深心求菩提品第二十,《大正藏》第八冊.

  [157] (姚秦)叁藏鸠摩羅什譯.《自在王菩薩經》卷第六,《大正藏》第十叁冊.

  [158] (元)沙啰巴譯.《佛說文殊菩薩最勝真實名義經》,《大正藏》第二十冊.

  [159] (北涼)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阿毗昙毗婆沙論》卷第十六,雜揵度愛敬品第四,迦旃延子造五百羅漢釋,《大正藏》第二十八冊.

  [160] (唐)不空譯.《略述金剛頂瑜伽分別聖位修證法門》卷第二,《大正藏》第十八冊.

  [161] 法賢譯.《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叁昧大教王經》卷第六,一切如來大叁昧曼拏羅儀軌分第二十二,《大正藏》第八冊.

  [162] (後秦)鸠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卷第六,妙法蓮華經方便品第二,《大正藏》第九冊.

  [163] 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六,如來…

《參考文獻》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其它參考文獻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