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第七章 第一節 大圓滿法修行成果介紹▪P2

  ..續本文上一頁淨,開悟自然智慧。

  五、龍欽饒降巴尊者談叁身光明(注:作爲以上第叁部分的補充)

  法界窮盡通徹無障礙,一切歸于一界現量證,廣大平等虛空自性中,覺明赤裸無礙成一味。大圓滿之見行者,與修因果不相同,此即見修行菩提,猶如虛空之本性,誰對虛空超思度,若有作起思度心,菩提如空無有成(筆者注:因爲本自元成)。又《一切如來大密意續》雲:“叁身光明性空寂,非是常有無有實,非斷而是光明身,非異亦無有外內,空寂通徹虛空身,現空無別無觸對,是無生死轉變身。語者無生義之語,字不能說而意顯,是即超過言說字,意者覺性淨如空,無意無心無明顯,無有受故無能受,無有想故無我執,無有行故無生處,無有識故無迷亂,無五境故無能取,無欲求故無愛著,無善惡故無異熟(受報輪回),不見有我無我執,真智五門無迷顯,一切自性等同佛,身語意中本無垢,無見無修無所行,無地無道無踐履。[13](筆者注:非想非非想處、無色界之天界境界,由此再進一步窮盡法性相)。《普作續》雲:大圓滿者本超因果故,尋求而修、無修,修不成的。修行勤勞不能成就大,大者本來就是“自然智”(注:本然覺知)。[14]以上尊者所提法報化叁身光明也是大圓滿法修行究竟解脫的成果,輪涅不二,超越輪回,本超因果,實修實證以形成自然智,而覺性澄明赤裸。

  六、龍欽饒降巴尊者對修行大圓滿法菩薩道十地的解說

  見真谛時産生喜樂者,已登菩薩十地中之第一地歡喜地,認知此爲自現者,已登第二地無垢地,彼串習者已登第叁地發光地,由串習于彼且見大光明者已登第四地焰慧地,由串修而所見智慧境界,則見煩惱皆自性清淨而成妙智慧者,是已登第五地極難勝地,變成光身現前者,已登第六地現前地,串習到達究竟,煩惱遠行者已登第七地遠行地,明現功德圓滿、分別心不動者已登第八地不動地。壇城圓滿者(筆者注:成就圓滿次第無上密法大圓滿)已登第九地善慧地,自己認識(本覺、直覺)智慧境界後而境界不斷顯現(窮盡法界),即是觀見諸法如雲(平等),而串習者,則已登第十地法雲地。此爲已見補特伽羅真谛,然未棄其軀殼而登地者。[15]這裏,十地分法是龍欽饒降巴祖師的一種方便講法,與其它佛經分法比較有些微差異。可以參考《佛說十地經》[16]、世親造的《十地經論》[17]。此外,大圓滿法正行(徹卻與脫噶)修行與習慣陀羅尼咒語、曼荼羅壇城、手印、灌頂等的密教修行,完全不同,運用了十無有自性:(一)正見;(二)叁昧耶;(叁)灌頂;(四)曼荼羅;(五)地(注:種種境界);(六)道(注:種種方法);(七)事業;(八)智;(九)果;(十)法性。且通達此十無有,即是大圓滿之見。[18]所以甯瑪派九乘之頂的大圓滿法與傳統密教所謂事部、行部、瑜伽部、部分無上瑜伽部的確不同,空性成就,由虛空顯現,跟大乘佛法描述的文殊菩薩修行,還有《般若經》系列、《華嚴經》、《維摩诘所說經》比較接近,究竟無住、無相、無所得、無有、無念、虛空、無自性、無爲無不爲、中道實觀等等,可以說大圓滿法的解脫境界是獲得大乘佛法的真正心髓,直接傳承。

  --------------------------------------------------------------------------------

  [1] 智悲光尊者.《大圓勝慧本覺心要修行次第》(劉立千譯).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63頁.

  [2] 洛桑傑嘉措.《圖解大圓滿》.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276頁.

  [3] 堪珠·貢覺丹增仁波切.《甯瑪派源流》(克珠群佩譯).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31頁~32頁.

  [4] 洛桑傑嘉措.《圖解大圓滿法:西藏的頓悟之道》.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278頁~279頁.

  [5] 智悲光尊者.《大圓勝慧本覺心要修行次第》(劉立千譯).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88、186頁.

  [6] 龍欽饒降巴.《句義寶藏論廣講》(劉立千譯).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435~436頁.

  [7] 同上,第438~439頁.

  [8] 同上,第448頁.

  [9] 龍欽饒降巴.《句義寶藏論廣講》(劉立千譯).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435~461頁.

  [10] 同上,第312頁.

  [11] 同上,第312頁.

  [12] 同上,第313頁.

  [13] 龍欽饒降巴.《句義寶藏論廣講》(劉立千譯).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39頁.

  [14] 同上,第150頁.

  [15] 同上,第323~324頁.

  [16] 《佛說十地經》,《大正藏》第十冊.

  [17] 《十地經論》,天親菩薩造,北魏菩提流支譯,《大正藏》第二十六冊.

  [18] 龍欽饒降巴.《實相寶藏論詳釋》(劉立千譯).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47頁.

  

《第七章 第一節 大圓滿法修行成果介紹》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