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一节 大圆满法修行成果介绍
第一节 大圆满法修行成果介绍
除了第一章第七节的描述之外,这里笔者再对大圆满法的修行成果作介绍。
一、四种道力
大圆满法不立一切果,不求证果而果自证。晋美林巴尊者在《大圆胜慧本觉心要修行次第》中提到四种道力彻底即成就正等正觉。《宝积经》云:“具不变不坏四种见宗道力者,得至不退智慧之地。”三恶道无间痛苦,自心无苦乐,闻亦无畏。(三恶道等句,按原意为“自心本无惑乱,以无惑乱故,不起所知苦乐,以决不起,故不怖恶道苦”。)是第一道力。自性得见,轮回名字都无,亦不求因惧果,是第二道力,自性得见,成就不生欢喜,不取相,不求证果,是第三道力。自性得见,诸佛功德,平等视之,无求无取,亦无可得,是第四道力。[1]
二、上中下三根成就
(一)中上根者有缘修炼之后,会坚持不懈,抓紧一切时间精进于密法。在共加行中,他的信心得到坚定、业障得到清净,而且还获得了上师的殊胜加持。在不共加行中,他体内的气、脉、明点得到净化,身、口、意三业也得到了适应性的训练,然后在此基础上顺利趋入正行彻却。在上师的指导与灌顶下,直修正行的上根者刹那开悟,本觉智光刹那显现,圆满三身,进入了解脱境界,涅槃时也可以身化细微,归空不见。中上根者也达一定悟境在彻却巩固的基础上,修脱噶就水到渠成,四步境界随观光逐步显现[2],即四相、六灯逐步进展,最终虹化,成就不死虹身,长久住世,以五身五智,饶益众生。此即利根勤奋的行者,尽身体之处、界等方面的所有漏,可以不舍肉身而成佛,成就无转之金刚身,如第二佛莲花生大师。另外,获得任运圆满的普贤佛地,眼下趋于究竟,在原始地得到解脱。[3]
(二)中根者在有生之年的修行中未能获得证量,没有能够成就虹身或虹化涅槃。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生前所修之法全部白费,更不代表大圆满法全无功用,因为修行者已经有了生前修行所打下的基础,这使他仍然有更多的机会在死亡的中阴阶段获得解脱。
在藏密的理论中,死亡前后有三个中阴阶段(临终中阴、法性中阴、转生中阴),临死时是临终中阴,死者的肉体逐渐失去机能,但意识仍然存在。在这段时间中,根本光明有两次显现的机会,如果修行者能加以把握,将自己的意识和根本光明融合,则会在当下得到解脱。在临终中阴之后是法性中阴,大约有十四天,在此期间,死者的意识将渐次和文武坛城本尊的光明相遇,如果二者融合,死者也可获得解脱。
(三)在中阴阶段法性光明显现时,下根者由于证量较浅而未能认持,错过之后,就开始进入将转生中阴,即投胎中阴。
这时如果能够忆念上师及其所传授的法要,则有机会依靠法性加持力,亲见诸佛菩萨,得以闻法、灌顶、授记。在诸佛菩萨的开释下,烦恼缠缚被解开,修行者于一刹那间得见明体,当下开悟解脱,成就自性化身佛。并随机缘投胎转世,显现应化身可成为宣示佛法的根器[4],转世再度学大圆满法,弘扬大圆满法。即使智慧尚不能成就自性化身佛,转世后仍有机会再修习大圆满法。
(四)此外有下根修习自然化身刹土法。下等根器使用“化生莲花”(莲花化生)法:由金刚萨埵法性加持之力即可往彼刹土(东方金刚萨埵化身佛土位于东方妙喜佛国)于莲苞中变化而生。日月合明经云:“生处能忆念,下根者亦得往生自然化身净土。”[5]
三、最终究竟果
依据龙钦饶降巴尊者在《句义宝藏论》的见解,三身任运与三身智慧显现为最终究竟果,分述如下:
(一)三身任运
1、三身解说:要在身、智不即不离之法界中证得菩提,则于近边之世间,庄严炬光,法身不动而证得报身及化身,任运成就二利者,如此方为证得究竟之果位。法身自体离思虑言诠,乃为本净之地;报身自体者,为自明,远离分别,本元成就;化身自体者,乃从大悲现源而分,是随类示现。《觉性自起续》中说:“没有怖畏空和明,所做知事皆成办,这是法身之释名。”《狮子妙力圆满续》中说:“报身释名明辉灿。”化身者,示现各种性相而作饶益之事。《觉性自起续》中说:“顺应化机诸众生,与彼随顺而示现。”《狮子妙力圆满续》中说:“法身性相离思念,报身性相无分别,化身性相各种现。”《声应成续》中说:“所谓性相或法成,或由诸种欲所成,或由各方便成。”[6]这里,菩提自然智形成的空性法界,由彻却脱噶正行实证元成自明,自性光明灿烂照宇宙,大幻化网光光相映。(请参考第二章)
2、三身特质:《声应成续》中说:“法身本性之法性,本性空寂和灵明,以及觉智不灭现。身之法性得圆满,即不退转无来去,言语道断心行灭。”法身超越形相而住,犹如虚空;报身离弃质碍之身而住,形若虹霓;化身应化无定,显示各种往相,犹如幻化游戏。《声应成续》中说:“佛身住相共有三,从有相法解脱故,并非色相和形色;光明自性圆满故,因此虽现而无性;悲净所化化机故,身住大定而不动。”法身剎土具本净,超诸思维;报身剎土,五身明现为五智;化身剎土,示现各类化机之情器世间,如同虚空宽阔无边。[7]这里,尊者解释三身自现,法身进入普贤空性法界;报身消融粗糙肉体,光蕴虹身而住世;大悲化身,三界任运而现,游戏诸佛国。显现五方五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金刚体,不生不灭,妙用无边。
(二)三身智慧各论
法身住本根之智;报身住持相之智;化身住周遍之智。法身智犹如日轮,报身、化身之智慧犹如太阳之毫光,做为现源;报身智能犹如明镜,显示智能圆满之影像,性相不杂而明现;化身智慧如水中月,与情器世间相随顺而做利益众生之事。此外《根分别论》中说:“轮回恶趣为智慧之游戏,在法身时,八门(注:宁玛派前八乘)隐没于法界,则只有现源。”[8]由于自性放光犹如太阳普照一切,利益三界一切有缘众生,而且前八乘的渐进修持,在大圆满法成就三身自现时,完全消融,不再有任何执着,只有虚空法性存在,轮回涅槃没有差别。这里,龙钦饶降巴尊者又分为三点讨论:
1、法身住本元智。解脱果位的法身,与若虚空之本净成为一味。此刻,安住有三种智:(1)心体本净之智,不落戏论之二边,犹如晶球,晶莹透明;(2)本性元成智,明分功德之现源,深透而细微,而无实有法;(3)大悲周遍智,因本体之妙用,现源不灭,安住于智慧对境,不作计度之分。
尊者在这一点讨论了明空赤露,觉性犹如水晶球晶莹剔透,因菩提智慧的开悟产生众生一体、大悲周遍。
2、报身持性相智。分成五种:(1)法界智。(2)大圆镜智。(3)平等性智。(4)妙观察智。(5)成所作智。
尊者在这一点说明了报身修行成就,达到五身五智的妙用。
3、化身周遍智。“《声应成续》中说:“摄集所知之智慧,应知则有此二种。”
(1)为通达如所有本智:能正确领悟一切法之自体以及了悟胜义谛,离生灭戏论,其法性状若虚空,能正确领悟一切法之实相。
(2)尽所有智。《第六界续》中说:“一切所知尽皆知,所谓大悲即本智,能知化机之意乐。”《声应成续》中说:“变化身所有之智分,自现境中得圆满。”总之,三身究竟果,如《第六界续》中所说:“法身如虚空,报身如星群自现,化身如云丛自聚,无遮灭地作利益众生之事。”[9]
尊者在这一点讨论了种种化身成就、化身智慧、化身大悲运作,应众生的需求,慈悲喜舍度化。
通过以上三点,尊者完整描述了宁玛派修持三身任运的成就,是大圆满法正行(彻却与脱噶)终极成就,也是整个佛教界所追求的开悟后的终极目标。
四、法性穷尽之果
在龙钦饶降巴尊者著作《句义宝藏论》中提到大圆满法四相修持成就最终法性穷尽此事实之果;其尽规有二,其“渐尽”者,则为四境界达量之时,“顿尽”者,则为从现见法性现量,且由串习之故,遂有未达到验相增长和觉性达量之境界时而尽者亦有,彼谓“聪慧顿悟者”。无论如何,当法性遍尽时,便可产生质碍之躯、烦恼、境界三者自性消失的情况,并且自然安住于法性三摩地,故名为“得智圆满之身”。《声应成续》云:“自地消失之法性,大种消失质碍灭,究竟遮灭诸极微,仅仅少分亦不留。烦恼去故迷乱去,离分别心贪着消,因此随眠与现行,微尘之大亦不存。尘粗细分消失已,五蕴亦可渐变细,四大和后之身尽,成诸智慧圆满身。无分别定自然住,一旦超出造作时,名法一词亦不存。”[10]尊者在这一段讨论了,当四相成就,法性穷尽时,会产生肉体、烦恼、外境消失的状态,甚至穿墙而过,一切外相没有分别,融合在虚空性中。
尊者认为:“最后,得相者。如是而尽之时,生起二种得相:因得受生自在而起大往生,专事利益有情,尤其能使三千得人身之有情,皆无余得到解脱;因得进入自在则于本原清净中刹那进入法界,如同烟雾消失于虚空之中也。”[11]这一段讨论了究竟解脱虹光化身与大迁转身,得到无余解脱。
尊者还认为:“起现往生身之法,谓在境界渐尽之时,觉心专注于五指伸展之光相中,因而使彼境界退转,则见六道众生之相如水中月影,如梦中幻境一般之相。他人只见其此前之身,又现变化或实际身往六道众生各自之处,作利生事,且使三千同愿者无余得到解脱,后复返法性本净之地,犹如古印度大论师无垢友之事迹相同,又进入者,为彼身于彼时,设若不作广大利生之事,亦可使三千有情与已一同证得解脱,于刹那顷则回到本净之地,则以身智无合无离之事业,作诸饶益之事业。”[12]这一段描述了童子瓶身,光光相映,融入法界,长久住世不灭,利益众生,使众生有机会修行大圆满法,回归本…
《第七章 第一节 大圆满法修行成果介绍》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