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净,开悟自然智慧。
五、龙钦饶降巴尊者谈三身光明(注:作为以上第三部分的补充)
法界穷尽通彻无障碍,一切归于一界现量证,广大平等虚空自性中,觉明赤裸无碍成一味。大圆满之见行者,与修因果不相同,此即见修行菩提,犹如虚空之本性,谁对虚空超思度,若有作起思度心,菩提如空无有成(笔者注:因为本自元成)。又《一切如来大密意续》云:“三身光明性空寂,非是常有无有实,非断而是光明身,非异亦无有外内,空寂通彻虚空身,现空无别无触对,是无生死转变身。语者无生义之语,字不能说而意显,是即超过言说字,意者觉性净如空,无意无心无明显,无有受故无能受,无有想故无我执,无有行故无生处,无有识故无迷乱,无五境故无能取,无欲求故无爱着,无善恶故无异熟(受报轮回),不见有我无我执,真智五门无迷显,一切自性等同佛,身语意中本无垢,无见无修无所行,无地无道无践履。[13](笔者注:非想非非想处、无色界之天界境界,由此再进一步穷尽法性相)。《普作续》云:大圆满者本超因果故,寻求而修、无修,修不成的。修行勤劳不能成就大,大者本来就是“自然智”(注:本然觉知)。[14]以上尊者所提法报化三身光明也是大圆满法修行究竟解脱的成果,轮涅不二,超越轮回,本超因果,实修实证以形成自然智,而觉性澄明赤裸。
六、龙钦饶降巴尊者对修行大圆满法菩萨道十地的解说
见真谛时产生喜乐者,已登菩萨十地中之第一地欢喜地,认知此为自现者,已登第二地无垢地,彼串习者已登第三地发光地,由串习于彼且见大光明者已登第四地焰慧地,由串修而所见智慧境界,则见烦恼皆自性清净而成妙智慧者,是已登第五地极难胜地,变成光身现前者,已登第六地现前地,串习到达究竟,烦恼远行者已登第七地远行地,明现功德圆满、分别心不动者已登第八地不动地。坛城圆满者(笔者注:成就圆满次第无上密法大圆满)已登第九地善慧地,自己认识(本觉、直觉)智慧境界后而境界不断显现(穷尽法界),即是观见诸法如云(平等),而串习者,则已登第十地法云地。此为已见补特伽罗真谛,然未弃其躯壳而登地者。[15]这里,十地分法是龙钦饶降巴祖师的一种方便讲法,与其它佛经分法比较有些微差异。可以参考《佛说十地经》[16]、世亲造的《十地经论》[17]。此外,大圆满法正行(彻却与脱噶)修行与习惯陀罗尼咒语、曼荼罗坛城、手印、灌顶等的密教修行,完全不同,运用了十无有自性:(一)正见;(二)三昧耶;(三)灌顶;(四)曼荼罗;(五)地(注:种种境界);(六)道(注:种种方法);(七)事业;(八)智;(九)果;(十)法性。且通达此十无有,即是大圆满之见。[18]所以宁玛派九乘之顶的大圆满法与传统密教所谓事部、行部、瑜伽部、部分无上瑜伽部的确不同,空性成就,由虚空显现,跟大乘佛法描述的文殊菩萨修行,还有《般若经》系列、《华严经》、《维摩诘所说经》比较接近,究竟无住、无相、无所得、无有、无念、虚空、无自性、无为无不为、中道实观等等,可以说大圆满法的解脱境界是获得大乘佛法的真正心髓,直接传承。
--------------------------------------------------------------------------------
[1] 智悲光尊者.《大圆胜慧本觉心要修行次第》(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63页.
[2] 洛桑杰嘉措.《图解大圆满》.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76页.
[3] 堪珠·贡觉丹增仁波切.《宁玛派源流》(克珠群佩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31页~32页.
[4] 洛桑杰嘉措.《图解大圆满法:西藏的顿悟之道》.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78页~279页.
[5] 智悲光尊者.《大圆胜慧本觉心要修行次第》(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88、186页.
[6] 龙钦饶降巴.《句义宝藏论广讲》(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435~436页.
[7] 同上,第438~439页.
[8] 同上,第448页.
[9] 龙钦饶降巴.《句义宝藏论广讲》(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435~461页.
[10] 同上,第312页.
[11] 同上,第312页.
[12] 同上,第313页.
[13] 龙钦饶降巴.《句义宝藏论广讲》(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39页.
[14] 同上,第150页.
[15] 同上,第323~324页.
[16] 《佛说十地经》,《大正藏》第十册.
[17] 《十地经论》,天亲菩萨造,北魏菩提流支译,《大正藏》第二十六册.
[18] 龙钦饶降巴.《实相宝藏论详释》(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47页.
《第七章 第一节 大圆满法修行成果介绍》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