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蓮花生與吐蕃密教

  蓮花生與吐蕃密教

  索南才讓(許得存)

   1.蓮花生的事迹

   在西藏,蓮花生的地位極其祟高,甯瑪派尊他爲祖師,藏族人民親切地稱他爲“邬堅仁波且”,或“格如仁波且”,意爲“邬仗那的寶貝”或“寶貝上師”,其他別名有二十幾個。蓮花生梵名的漢文音譯爲“巴特瑪撒木巴瓦”,或“巴特瑪傘巴罕”、“巴摩娑盤婆”等。相傳,印度河的一條支流裏長出一朵蓮花,花心中間有一幅四輪,四輪上面端坐著一位年僅八歲的英俊男孩。西印度邬仗那的自在慧王是一位虔誠的密教信徒,因無子嗣,整天禮供佛像,念誦《寶雲經》等,希望能有一個孩子。

   有一天,大臣慈拉尊(Krishnavdzin)向他彙報水中發現男孩的事,木猴年北鬥月(農曆六月)初十日,自在慧王和衆臣一起來到湖邊觀看,果然看見一位男孩端坐湖中蓮花上,問:“你的父親是誰?母親是誰?什麼地方人?吃何種食物?從事何業?”男孩回答說:“我父親名叫自證智,母親是明界普賢佛母,家住法界,食用二有之證,以調治煩惱爲己任”。

   自在慧王非常高興,把男孩帶到宮中撫養,因其出生于蓮花中,取名“蓮花生”或“蓮花金剛”。蓮花生成年後,繼位治理朝政,自在慧完全退居後宮修煉密法。蓮花生生性好勝,一次在處理政務時和大臣發生矛盾,一氣之下舍棄王位,離宮出走,訪師學習小乘教法,後來學習大乘理論和其它技術,掌握了流行的民間方術和咒術,並且學得持明藏密法和無上瑜伽部父續法,到處找外道辯論,規勸他們改修佛法。

  藏文資料《金剛座授記經》中的預言:阿難問:“世尊涅磐後,猶如黑暗,大悲如何生?”佛陀授記:“當我涅磐後,時至八百年,邬仗那西北部,達那俱咤湖,蓮花花心中,出生勝童子”,《妙吉祥幻網經》說:“吉祥佛蓮生,持遍知智藏”,以此引出蓮花生的不凡來曆,說明蓮花生淵博的佛學知識和深厚的密法功底,這對于虔信佛法,崇拜佛、菩薩和神靈的藏族人來說就是曆史事實,即便有矛盾也是合理的。在一般人的眼裏,哪些是曆史事實,哪些是神話已經顯得不重要了。

   蓮花生的傳記,娘

  尼瑪歐色的掘藏文《阿奢黎蓮花生本生傳記法源寶鬘——赤銅洲遺教》和多羅那他著的《大阿奢黎蓮花生傳》介紹得相對客觀全面。蓮花生的一生可以分爲叁個階段,第一,在邬仗那的活動。蓮花生是西印度邬仗那歐訖耶那(Otriyavna )地方人,日本的矢崎正見先生考證說,歐訖耶那是今巴基斯坦西部的卡普利斯坦;《大唐西域記注釋》說是今巴基斯坦的斯瓦特地區,也有人說在今阿富汗喀布爾附近。

   多羅那他認爲,蓮花生出生時波羅王朝由提婆波羅(Dewapavla)王攝政,邬仗那國由诃耶梨羅(Hayalivla)執政。劉銳之先生考證,提婆波羅王在位時間約爲706-753年,相當于吐蕃赤德祖贊王在位時期。比較一致的觀點是蓮花生爲自在慧王的養子。邬仗那前後出現過九位名叫自在慧的人,大自在慧和瞿波羅王同時代,現在很難斷定收養蓮花生的是哪一位自在慧。《金剛橛疏黑供》記載:“西方邬仗那地方,釋迦王與王妃奢爛達(Dzalantha )之子(蓮花生)生于龍年(728?)陰曆九月二十一日,金曜日,觜宿日出之時”。

   ⑿《大阿奢黎蓮花生傳》記載:在西印度,“歐訖耶那語叫娑多,印度語叫那娑達羅(Nasrigthara),即在持花鬘的地方出生了一位具相、膚色白裏透紅,無名指有蓮花圖紋,眼睛和嘴唇象盛蓮一樣,具有幾種青蓮、鐵鈎、繩索等肉相的孩子”。⒀

   由于蓮花生長相奇特,被當地人看成是異種,又因爲具有蓮花相,故名“班瑪阿波巴斯”(ababhasi)。他自幼學習語言文字、邏輯學、醫學、工藝技術等,熟習相地、相寶、相依、相樹、相男、相女、相馬、相象等古印度流行的八種相術;在娑惹若城的一座寺院中,從持律大師受五學處,學習對法和經部;從寶生寂(Shintirivba)受密法灌頂,聽講事部、行部和瑜伽部密法;在成就師嚴喜(Sukhathari )跟前聽受密教口訣,常在園林靜修四念修,獲得成就。

  即王位後,由于在施政意見上和大臣發生分歧,加上原是他的侍從現任秘書和大臣的拔弄是非,他棄王位離宮出走,隱居寒林專心修法。據載,當時西印度有著名的八大寒林,住著八位阿奢黎,各獲絕技,蓮花生從東方大猛寒林的阿奢黎達諾訖多(Thanuskrita )學修劍成就;從稠叢寒林的阿奢黎薩耶布(Sayibu火曜)學習藥丸成就;

   從金剛焰寒林的阿奢黎尼瑪布(Nyimavibu土曜)學習眼藥成就;從怖畏顱寒林的阿奢黎解脫光(Amritaprabha)學習神行成就;從阿紮哈薩寒林的阿奢黎濕婆迦羅(Shibamkara)學習消除一切疾病的藥成就;從吉祥林寒林的阿奢黎毗羅縷閣(Birarutsi)學習長壽金丹成就;從具音寒林的阿奢黎赤裸學習寶瓶成就;從猛厲寒林的阿奢黎棄惡學習金汁成就,掌握八種成就意味著獲得了持明成就。

   第二,在中、東印度的活動。邬仗那被譽爲金剛乘密法的發源地,公元七世紀以後,由于受外來伊斯蘭軍的入侵,佛教受到沖擊,大乘顯教的繁鎖理論逐漸被冷落,印度教和濕婆教等相對比較發達,民間巫術盛行,促使密教進一步大衆化,通俗化。中南印度一度是古印度文化的中心,波羅王朝建立以後,東印度成爲密教發展中心,這樣以來,在邬仗那興起的密教,其重心逐漸轉移到中、東印度和南印度。

  作爲已經掌握基本佛教理論和密法魔術,獲得持明成就的蓮花生來說,要想發展就得去文化比較發達的中印度。據多羅那他的《大阿阇黎蓮花生傳》記載,蓮花生受夢中無量光佛的授記決定遊學中印度的。《赤銅洲遺教》認爲是山空行母加持赴摩羯陀的,這些僅是宗教傳說。從蓮花生的個人願望分析,他去中印度的主要目的是學習大乘佛教的空性理論,希望通過實踐得到驗證。

   多羅那他說,蓮花生到達中印度摩揭陀時正值達摩波羅王攝政。達摩波羅是提婆波羅的次子,繼兄長羅娑波羅(Ravsapavla)王之後攝理國政,在位六十四年,主持修建了著名的毗訖羅摩屍羅寺,使佛教尤其是密教得到了廣泛發展。

   劉銳之先生考證,達摩波羅在位時間爲766——829年,說明從提婆波羅王去世的753年到達摩波羅開始執政的766年之間,由羅娑波羅攝政,在位十二年。達摩波羅攝政期間,正好是赤松德贊王執政的鼎盛期。蓮花生來到中印度,先于達瓦蔡(月園)佛殿分別從措協循努(耆婆)、班智達遍友、吠奢友(Bishamitra)、釋迦仙人悉多學習醫學、聲明學、因明學、工藝學和曆算,基本上掌握了五明學。

   在劄瑪恰窮園林(Bragdmarbyakhyung紅岩鵬園)從阿奢黎聚光(Prabhahasti)受戒出家,聞習瑜伽法,得名“釋迦獅子”。伏藏文說,在阿修羅岩洞和阿羅漢日怙主一起從阿難受出家戒,又說是從釋迦菩提或佛智足受戒。

   另一種說法是,他從中印度來到南印度拜見了阿奢黎妙吉祥友,學得共同成就法,然後,返回中印度的摩揭陀從佛智論師學習《集密根本續》、《幻網經》、《月秘明點續》、《佛平等加行續》、《羯摩鬘》等五部密典;從佛智論師的弟子佛密受瑜伽部灌頂;從歡喜金剛、妙吉祥友和吉祥獅子叁位論師學習大圓滿教法,和五百名外道僧人辯經獲勝,聲名遠揚。

   在這段時間裏,他先後獲得了蓮花金剛、長壽蓮花生、蓮花明、蓮花王、獅子吼等稱呼。從此以後,輾轉于東印度、尼泊爾和西、南印度之間,收服外道,弘揚密法,表現出了非凡的才能。在東印度的薩霍爾(即藩伽羅——孟加拉)傳法期間,他結識了寂護論師,娶其妹曼達羅婆(Mantalaba)爲妻。藏文資料中把他的這段生活描寫得十分神奇。

   在藏史中,蓮花生是傳奇式的人物,他一生足迹遍布印度的大部分地區,所到之處都受到尊敬。《大阿阇黎蓮花生傳》記載說其足迹遍于印度的東西南中廣大地區以及恒河北岸、尼泊爾等地。《甯瑪教派源流》提到的地方有杜魯梨奢、斯伽達羅、達那俱咤、盧摩羅和印藏交界的止多,東印度邊境小鎮俱耆,南印度的劄彌多巴、達那室利洲、旃陀羅乞波,北印度的格孜羅塔,尼泊爾以及中印度的大部分地方,在印度,在那爛陀寺,或者其他地區,蓮花生都是當時密教中屈指可數的學者。

   第叁,進藏伏魔,建寺弘法。八世紀中葉,赤德祖贊去世後,年僅十叁歲的王子赤松德贊即位,由于年幼,行政實權掌握在輔佐他的大臣手中,一些熱衷于苯教的貴族大臣采取了各種禁止佛教流行的措施,大肆破壞法律,搗毀廟宇,驅逐外僧,造成政治上王室和貴族相爭,宗教上佛苯相互排擠。赤松德贊成年後,在一批信佛大臣的輔佐下,滅除了苯教勢力的代表人物,從權臣手中奪回了政權,並采取了尊重佛教的立場,製定了一系列興佛措施,從吐蕃的近鄰唐朝、印度、尼泊爾和迦濕彌羅等地延請佛教名僧大德幫助吐蕃恢複和發展佛教。

   先于蓮花生被延請入藏的寂護論師來到吐蕃後,多次發生地震、雷電等災害,苯教勢力派借口指責是寂護來藏所致,而只掌握佛教理論的寂護對此又無能爲力,藏王迫于無奈只好派人將他送回尼泊爾,答應以後適當的時候再請他入藏傳法。寂護臨行時向赤松德贊建議說:

   “藏王,在你祖先父王的朝代,雖說曾經作過修建寺廟,塑造佛像、佛塔,和翻譯經典等善業,但是那時未能將此間凶惡鬼降伏,因此一些藏王遭到夭壽的厄難,佛法也遭遇中斷的災障,爲了要用威猛法力來降伏此間大地之上所有…

《蓮花生與吐蕃密教》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