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論西藏佛塔的起源及其結構和類型▪P3

  ..續本文上一頁級、功能、用途、作用及其概念、意義和內涵等作了具體的界定,並予以深入細致的研究和符合邏輯的诠釋,爲西藏佛塔按佛教理論予以規範化定型提供了較爲科學的理論依據。此後建造的西藏佛塔基本遵循了他們製定的建塔尺度和建塔准則。以藏傳佛教基本原理爲依據,西藏佛塔可分爲身、語、意叁種。身之塔代表佛陀、菩提薩埵或高僧活佛的化身;語之塔代表佛陀的教誨;意之塔代表佛教最基本的精神思想和佛陀所持有的空寂明淨。據藏傳佛教經典記載,佛祖釋迦牟尼涅槃後,他的遺體火化,弟子們將其舍利分成8份,分別建塔供養。西藏佛塔就是仿照古印度8大舍利靈塔建造的,因而出現了8種類型的佛塔。藏傳佛教典籍中,通常把這8種類型的佛塔分別稱“蓮聚塔”,藏語“八邦曲丹”,是爲紀念佛祖釋迦牟尼誕生後在大地上行走七步,步步生出蓮花的故事而仿照古印度迦毗羅衛蘭毗尼園(今印度奧德省接近尼泊爾邊境)的佛塔建造的;“菩提塔”,藏語“香曲曲丹”,是爲紀念佛祖釋迦牟尼獲得大徹大悟,得道成佛而仿照摩揭院尼連畔的瑪格達佛塔建造的;“轉*輪塔”,藏語“紮西果莽曲丹”,是爲紀念佛祖釋迦牟尼初轉*輪(第一次講經),宣講“四谛”要義而仿照波羅奈城鹿野苑的佛塔建造的;“神變塔”,藏語“喬赤曲丹”,是爲紀念佛祖釋迦牟尼降伏外道魔怪的種種奇迹而仿照舍衛國宰祗陀園的斯拉瓦斯蒂佛塔建造的;“神降塔”,藏語“拉帕曲丹”,是爲紀念佛祖釋迦牟尼踏著金銀琉璃化作的寶梯自天而降的奇迹而仿照桑迦屍國曲女城桑卡斯亞的佛塔建造的;“息诤塔”,藏語“嚴敦曲丹”,是爲紀念佛祖釋迦牟尼平息佛教僧侶內部的爭論而仿照王舍城拉傑格裏的佛塔建造的;“殊勝塔”,藏語“南嘉曲丹”,是爲紀念佛祖釋迦牟尼在廣嚴城測算自己壽數,他的弟子和信徒們祝願釋迦牟尼佛長壽而仿照毗耶離城的佛塔建造的;“涅槃塔”,藏語“娘堆曲丹”,是爲紀念佛祖釋迦牟尼向衆生顯示萬物無常入于涅槃狀而仿照拘屍那迦的佛塔建造的。這8種類型的佛塔代表了佛祖釋迦牟尼一生從誕生到涅槃的8大成就,或者說佛陀8個不同的精神境界。藏傳佛教信仰者常以建造八靈塔來紀念佛陀一生爲拯救萬物有靈而建樹的無量功德。我國西藏佛塔,乃至內地佛塔、西域佛塔和雲南傣族佛塔均起源于佛陀涅槃後在印度及尼泊爾各地建造的8大靈塔。佛陀一生的8大功德是最初形成佛塔建築藝術的實質性內涵,亦是世界各地的佛塔賴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礎,具有一定的佛教現實性。建造八靈塔朝拜禮佛,是當時西藏佛教信仰者的共同心願,亦成爲一種時尚。因此,按直線排列的八靈塔,在西藏乃至全藏區比比皆是,數不勝數。

  西藏佛塔多采用“八靈塔”中的殊勝塔和菩提塔等形式,舉世矚目的布達拉宮五世達賴靈塔就是按菩提塔模式建造的。除上述“八靈塔”外,西藏佛塔中還有聲聞塔、梵天塔、獨覺塔、通卓塔、貢當塔、時輪塔、蓮花合瓣塔、噶當覺頓塔等名目繁多、造型迥異的佛塔,但它們的基本形製均未超出“八靈塔”形製的範圍。西藏佛塔中還有一種特殊的塔型,那就是佛陀結跏趺坐姿被喻爲佛塔形狀,佛塔結構各部位相應代表佛陀身體各部位。這種喻體與喻意的表現手法比較特殊,充分體現了“塔即是佛,佛即是塔,修塔如修佛,禮塔如禮佛,佛塔一體”的佛教信仰觀。西藏佛塔建造者按照佛教關于世界形成的結構原理,以及佛教對宇宙學說的解釋,在寺院四隅往往建造代表佛教四大方位的佛塔。如東勝身洲塔、南贍部洲塔、西牛貨洲塔、北俱盧洲塔等。西藏佛塔絕大多數是以瓶形覆缽式塔的面目出現,常以獨塔傲立,但也有八塔和群塔等。覆缽式瓶形塔和噶當覺頓式佛塔是西藏常見的佛塔類型。西藏夏魯寺門樓第叁層布頓塔是爲紀念一世布頓大師而建的,此塔造型與噶當覺頓式佛塔風格迥然不同,這種塔興建于藏傳佛教“後弘期”早期,流行于薩迦派後期,特別是爲格魯派所沿用,成爲15世紀中葉西藏常見塔型之一。覆鍾式佛塔如桑耶寺黑塔;圓形佛塔如桑耶寺紅塔,甘肅肅南馬蹄寺和敦煌莫高窟壁畫均能看到上述諸類佛塔的蹤影。覆缽式佛塔在西藏流行多年,而且成爲高僧活佛圓寂後的主要靈塔形製,達賴、班禅靈塔就是以覆缽式塔作模型的。藏式佛塔中也有過門塔,像青海塔爾寺過門塔就是其中之典範。從建築材質來看,西藏佛塔又有石塔、土塔、木塔(檀香木、旋檀木、紅木、樟木等雕刻之塔)、銅塔(黃、紅銅鑄造的塔)、金塔、銀製镏金塔、銀塔、象牙镂雕塔、玉塔、陶塔、泥塔、磚雕塔等。一般佛殿外建造的佛塔大多爲石塔、磚塔、土塔、泥塔等。殿內建造的大多爲金屬塔、琺琅塔、珍珠塔、瑪瑙塔、木質塔、玉塔、骨塔、陶塔等。佛殿內建塔是西藏佛塔所特有的一種建塔形式,如布達拉宮曆輩達賴肉身靈塔、紮什倫布寺曆輩班禅靈塔、哲蚌寺措飲大殿形製較古的藥師銀塔、薩迦寺佛殿曆代法王和本欽的靈塔、聶塘度母堂噶當銅塔等。西藏許多地方還將巨大的石塊雕琢成佛塔形狀,上面雕刻梵文六字真言或佛像等,供奉在清潔高顯之地或寺院和嘛呢堆旁,在岡底斯山區域就有這種用石塊雕琢的佛塔,虔誠的信徒們繞塔朝拜,祈求來世。

  西藏佛塔無論名目多麼繁多,造型多麼不同,但均源自爲紀念佛陀功德而建的“八靈塔”形製,其建塔意義和目的均未超出“八靈塔”,所涵蓋的意義和內容,是八靈塔形製的異變,屬同源異流。如果說有所突破,那也是對“八靈塔”內涵意義的擴延,乃是對藏傳佛教義理及其佛陀精神和佛塔象征體系的新的感悟。有所改造,有所發展,有所創新也是合乎事物發展之客觀規律。 [責任編輯 德吉卓瑪]

  注釋:

  ①載《西藏研究》1992年第1期,第145頁。

  ②《桑耶寺簡志》,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4頁。

  [作者簡介]索南才讓,副編審,現任青海民族出版社藏文編輯室主任、青海民族出版社副總編輯。

  

《論西藏佛塔的起源及其結構和類型》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