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大手印教授》;滿空譯有《祝拔契合俱生大手印導引》,又與陳濟博合譯《俱生契合深導了義海心要》,與陳圓白合譯《金剛亥母合修念誦略軌》、《大手印導引顯明本體四瑜伽》;景戒光譯出《大手印加行所攝上師相應》;張澄基譯出了《大手印願文》等。藏密精典《密乘法海》和《大乘要道密集》等也已被臺灣學者譯成漢文,影響極大。
總的來說,從本世紀初到十年“文革”之前的幾十年裏,藏密典籍漢譯達到高潮,爲一部分不懂藏文的研究者提供了方便,至今法尊等人所譯的藏文密籍仍被學術界廣泛引用。六、七十年代,中國大陸藏密典籍翻譯工作基本中斷,在港臺地區仍有不少人致力于這項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思想得到了解放,學術界重新煥發生機,密典翻譯隨之進入一個新的高潮。許得存翻譯了多羅那他的《金剛乘密法概論》 (《覺囊派教法史》附錄二,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反映了覺囊派對金剛乘密法的看法。謝健譯有隆慶·智美歐色的《深邃的金剛心—悟徹〈如意藏〉妙理之神功》 (《青海民族學院學報》),1996年,第2期)。李鍾霖譯出了噶爾仁波且著的《藏密瑜伽修身論》 (《青海民族學報》1996年,第3期);容佑钊先生譯有《藏密靈熱功(拙火定)》 (《中華氣功》1989年,第3期)。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了由佘萬治、萬果合譯的《藏傳密宗氣功——那若六成就法 》 (1997年)一書, 這是一部以人體科學和生命科學爲依據,論述藏密氣功的機製、原理、以及具體修習方法的氣功典籍。全面系統地闡釋了靈熱、幻觀、夢觀、淨觀、中陰和往生等六成就法。詳細介紹了人體的形成、脈道的分布、風息的運向、生命的本質、思維的定勢等生命科學原理。譯文通俗流暢,是近年來翻譯質量較高的藏密典籍之一,它對研究那若六成就法乃至藏傳密教無疑是一份十分珍貴的參考資料。
著名藏學家南卡諾布注釋的《藏密氣功日月合和》(藏文,毗盧遮那著,民族出版社,1993年)一書,專述吐蕃著名佛經翻譯家、密教大師遍照護的日月合和法,圖文並茂,還做了新的發揮,對研究吐蕃密教乃至甯瑪派的大圓滿法都有很好的參考價值。多識先生將藏密氣功主要功法彙編成《藏密氣功典籍選編》(民族出版社,1991年)。周紹良、呂鐵鋼編的《藏密修法秘典》也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
在密典研究方面,成果突出。劉銳之的《密宗道次第略科乃各章大要簡述》是一篇闡釋克珠傑的《續部總建立廣釋》(即《密宗道次第略論》)的論文,認爲藏密傳授首重心印傳承 (即化身佛傳承),到了後來只從口說傳承。介紹了密教事部、行部、瑜伽部和無上瑜伽部的修法儀軌,並對個別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冀誠發表于《世界宗教研究》上的《〈密宗道次第廣論〉研究》 (1993年,第4期)一文,對宗喀巴這部著作的寫作緣由、結構、要旨、特點作了精辟的分析。認爲“該論是一部邏輯嚴密、論證有據的宣講佛教密宗修習次第、方法、儀軌的論著。”在結構上先立論,次引經論詳加證明。
許得存的《〈時輪根本攝續〉及其氣功醫學》(《西藏研究》1992年,第2期),首次詳細介紹了該續的結構、內容特點和醫藥知識,認爲《時輪根本攝續》是《時輪根本續》的濃縮本,藏文中所說《時輪根本續》就是指《時輪根本攝續》。《時輪根本續》從未有過藏譯本。並對時輪乘的思想作了深刻分析,提出了新見解,肯定了時輪醫學知識的科學性。另外,從曆史學、思想史、哲學史角度,介紹考釋密籍的論文還有很多。
6、其他研究
藏密研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試圖挖掘藏密氣功,揭示藏密氣功的基本特點和科學關系的一面,從本世紀早期開始到現在從未中斷,發表、出版了數量可觀的論文和專著,成績斐然。劉銳之曾于《康藏研究月刊》第25期上發表了《西藏密宗漫談——破瓦法》 (1949 年)。 “破瓦法”意譯“往生”、“識轉”、“遷識”或“遷有”,是一種心識與光明接觸的修行法,修行者依靠自力可以轉移到光明界中。印度著名的密教大師那若巴有獨到解釋和實踐,噶舉派將它奉爲主要法修煉,並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新的發揮,區分爲叁摩地往生、有戲論色身往生、運氣往生、身精進往生、識往生、強力往生、無戲論法往生、受用身往生、化身往生、如意空行往生、修心往生等11種。劉先生畢生致力于藏學研究,在尊重原義的前提下,對往生法做了科學解釋。
邱陵編的《藏密修法精粹》 (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1991年),彙集了大手印、大圓滿、大手印瑜伽等密法,用較通俗的語言解釋它們的修行儀軌,頗受氣功愛好者的歡迎。周偉和謝繼勝在《中國西藏》上發表了《瑜伽師·蓋當娃——西藏佛教密宗巡禮》 (1993年,夏季號)一文,重點從修行方法和功能上作了介紹。認爲修行者進入密封的石窟,通過吐姆 (呼吸法)增加自身熱量,均衡身體,開發身體的各種功能。胡軍發表了《話說〈藏密氣功〉》 (《西藏旅遊》1996年,第1 期)。噶松澤仁的《密宗修道場》(《西藏民俗》1996年,第1期)從民俗學角度論述藏密及其修行場所的特點。
另外,有關藏密舞蹈方面的研究論文也發表不少,重點集中在“羌姆”上。邊多的《藏傳佛教密宗金剛神舞——兼談薩迦夏季神舞》(《中國西藏》,1996年,第1期) 一文,把羌姆分爲雅羌姆 (夏季舞蹈)、貢羌姆 (冬季舞蹈),它是由蓮花生大師傳入西藏。羌姆的樂隊伴奏有鼓钹和銅管兩種,服飾因教派不同而異。仁青貝桑在《西藏藝術研究》藏文版上撰文對噶舉派主寺楚樸寺的羌姆的淵源、種類、表演方法與時間作了論述。
縱觀一個世紀以來的藏密研究,在衆多學科或文化研究中,它還顯得非常薄弱,經過了許多學者,專家的提倡、介紹、探討,僅取得了一些可觀的成績。這方面研究的隊伍從弱到強,從寺內到寺外,從僧人到俗人,再到學者專家,打破了以前只有佛教界人士獨挑重擔的局面,變成了一個多結構、多層次的研究隊伍。其研究方法,從傳統的宗教解釋,一般性的敘述介紹,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方法加以分析研究,逐漸深化和多樣化。其研究內容,從早期的翻譯教義教法與、修行儀軌、逐漸開展了對哲學思想、各種製度、曆史淵源,文化藝術和與其他文化之間關系的比較研究,研究領域正在不斷拓寬。從目前情況看,藏密研究日益引起其他學科的重視,從人體生命科學和物理學研究的角度來研究藏密的時代已經到來, 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們相信,隨著藏學研究的不斷深入,藏密研究成果必將不斷湧現。
《20世紀西藏密教研究綜述》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