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大手印教授》;满空译有《祝拔契合俱生大手印导引》,又与陈济博合译《俱生契合深导了义海心要》,与陈圆白合译《金刚亥母合修念诵略轨》、《大手印导引显明本体四瑜伽》;景戒光译出《大手印加行所摄上师相应》;张澄基译出了《大手印愿文》等。藏密精典《密乘法海》和《大乘要道密集》等也已被台湾学者译成汉文,影响极大。
总的来说,从本世纪初到十年“文革”之前的几十年里,藏密典籍汉译达到高潮,为一部分不懂藏文的研究者提供了方便,至今法尊等人所译的藏文密籍仍被学术界广泛引用。六、七十年代,中国大陆藏密典籍翻译工作基本中断,在港台地区仍有不少人致力于这项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思想得到了解放,学术界重新焕发生机,密典翻译随之进入一个新的高潮。许得存翻译了多罗那他的《金刚乘密法概论》 (《觉囊派教法史》附录二,西藏人民出版社,1993年),反映了觉囊派对金刚乘密法的看法。谢健译有隆庆·智美欧色的《深邃的金刚心—悟彻〈如意藏〉妙理之神功》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李钟霖译出了噶尔仁波且著的《藏密瑜伽修身论》 (《青海民族学报》1996年,第3期);容佑钊先生译有《藏密灵热功(拙火定)》 (《中华气功》1989年,第3期)。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了由佘万治、万果合译的《藏传密宗气功——那若六成就法 》 (1997年)一书, 这是一部以人体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依据,论述藏密气功的机制、原理、以及具体修习方法的气功典籍。全面系统地阐释了灵热、幻观、梦观、净观、中阴和往生等六成就法。详细介绍了人体的形成、脉道的分布、风息的运向、生命的本质、思维的定势等生命科学原理。译文通俗流畅,是近年来翻译质量较高的藏密典籍之一,它对研究那若六成就法乃至藏传密教无疑是一份十分珍贵的参考资料。
著名藏学家南卡诺布注释的《藏密气功日月合和》(藏文,毗卢遮那著,民族出版社,1993年)一书,专述吐蕃著名佛经翻译家、密教大师遍照护的日月合和法,图文并茂,还做了新的发挥,对研究吐蕃密教乃至宁玛派的大圆满法都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多识先生将藏密气功主要功法汇编成《藏密气功典籍选编》(民族出版社,1991年)。周绍良、吕铁钢编的《藏密修法秘典》也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
在密典研究方面,成果突出。刘锐之的《密宗道次第略科乃各章大要简述》是一篇阐释克珠杰的《续部总建立广释》(即《密宗道次第略论》)的论文,认为藏密传授首重心印传承 (即化身佛传承),到了后来只从口说传承。介绍了密教事部、行部、瑜伽部和无上瑜伽部的修法仪轨,并对个别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李冀诚发表于《世界宗教研究》上的《〈密宗道次第广论〉研究》 (1993年,第4期)一文,对宗喀巴这部著作的写作缘由、结构、要旨、特点作了精辟的分析。认为“该论是一部逻辑严密、论证有据的宣讲佛教密宗修习次第、方法、仪轨的论著。”在结构上先立论,次引经论详加证明。
许得存的《〈时轮根本摄续〉及其气功医学》(《西藏研究》1992年,第2期),首次详细介绍了该续的结构、内容特点和医药知识,认为《时轮根本摄续》是《时轮根本续》的浓缩本,藏文中所说《时轮根本续》就是指《时轮根本摄续》。《时轮根本续》从未有过藏译本。并对时轮乘的思想作了深刻分析,提出了新见解,肯定了时轮医学知识的科学性。另外,从历史学、思想史、哲学史角度,介绍考释密籍的论文还有很多。
6、其他研究
藏密研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试图挖掘藏密气功,揭示藏密气功的基本特点和科学关系的一面,从本世纪早期开始到现在从未中断,发表、出版了数量可观的论文和专著,成绩斐然。刘锐之曾于《康藏研究月刊》第25期上发表了《西藏密宗漫谈——破瓦法》 (1949 年)。 “破瓦法”意译“往生”、“识转”、“迁识”或“迁有”,是一种心识与光明接触的修行法,修行者依靠自力可以转移到光明界中。印度著名的密教大师那若巴有独到解释和实践,噶举派将它奉为主要法修炼,并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新的发挥,区分为三摩地往生、有戏论色身往生、运气往生、身精进往生、识往生、强力往生、无戏论法往生、受用身往生、化身往生、如意空行往生、修心往生等11种。刘先生毕生致力于藏学研究,在尊重原义的前提下,对往生法做了科学解释。
邱陵编的《藏密修法精粹》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1年),汇集了大手印、大圆满、大手印瑜伽等密法,用较通俗的语言解释它们的修行仪轨,颇受气功爱好者的欢迎。周伟和谢继胜在《中国西藏》上发表了《瑜伽师·盖当娃——西藏佛教密宗巡礼》 (1993年,夏季号)一文,重点从修行方法和功能上作了介绍。认为修行者进入密封的石窟,通过吐姆 (呼吸法)增加自身热量,均衡身体,开发身体的各种功能。胡军发表了《话说〈藏密气功〉》 (《西藏旅游》1996年,第1 期)。噶松泽仁的《密宗修道场》(《西藏民俗》1996年,第1期)从民俗学角度论述藏密及其修行场所的特点。
另外,有关藏密舞蹈方面的研究论文也发表不少,重点集中在“羌姆”上。边多的《藏传佛教密宗金刚神舞——兼谈萨迦夏季神舞》(《中国西藏》,1996年,第1期) 一文,把羌姆分为雅羌姆 (夏季舞蹈)、贡羌姆 (冬季舞蹈),它是由莲花生大师传入西藏。羌姆的乐队伴奏有鼓钹和铜管两种,服饰因教派不同而异。仁青贝桑在《西藏艺术研究》藏文版上撰文对噶举派主寺楚朴寺的羌姆的渊源、种类、表演方法与时间作了论述。
纵观一个世纪以来的藏密研究,在众多学科或文化研究中,它还显得非常薄弱,经过了许多学者,专家的提倡、介绍、探讨,仅取得了一些可观的成绩。这方面研究的队伍从弱到强,从寺内到寺外,从僧人到俗人,再到学者专家,打破了以前只有佛教界人士独挑重担的局面,变成了一个多结构、多层次的研究队伍。其研究方法,从传统的宗教解释,一般性的叙述介绍,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加以分析研究,逐渐深化和多样化。其研究内容,从早期的翻译教义教法与、修行仪轨、逐渐开展了对哲学思想、各种制度、历史渊源,文化艺术和与其他文化之间关系的比较研究,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拓宽。从目前情况看,藏密研究日益引起其他学科的重视,从人体生命科学和物理学研究的角度来研究藏密的时代已经到来, 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相信,随着藏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藏密研究成果必将不断涌现。
《20世纪西藏密教研究综述》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