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與信息網站
(1)保守的研究者往往堅持認爲,人們只有通過手勢,面部表情和語言才能進行交流,也就是以“標准的方式”進行交流。然而有證據表明,交流也可以顯然是非標准的方式進行。只要這些方式在眼、耳和其它感覺器官的範圍以外接受和發送信息,就屬于超越個人的交流。這種交流似乎涉及某種形式的超感知覺(extrasensory perception簡稱ESP)。
精神感應是超感知覺最普通的形式,可能在所謂的原始文化中廣泛流行。看來,在許多部族社會中,薩滿能夠通過精神感應來交流,他們利用各種手段進入所需要的不同意識狀態,其中包括隱居、專注、禁令以及吟唱、跳舞、擊鼓和利用致幻香草等。不僅薩滿,而且整個部族似乎都有精神感應的能力。直到今天,許多澳大利亞原始居民甚至在超出他們的感覺交流範圍之外時,似乎也能知道家庭和朋友的命運。人類學家A.P.埃爾金斯指出,一個遠離家鄉的人“有一天會突然宣布他的父親死了,他的妻子分娩了,或者他的國家出了某種麻煩。他對自己所說的事實深信不疑,以致于如果有可能的話,他立即打道回府。”
除了人類學的材料和主要是不可重複的奇聞轶事之外,超越個人的接觸和交流的科學證據來自基于對照實驗的實驗室研究。
對超感知覺的科學研究可以追溯到J.B.萊因30年代首先在杜克大學所做的猜撲克牌和骰子數的實驗。最近的實驗已經變得更加複雜,實驗的對照更加嚴格;物理學家經常和心理學家一起設計測驗方案。盡管把根據隱蔽的感覺暗示、機器的誤差、被試者的欺騙和實驗者的錯誤或不勝任所做的各種解釋全部考慮在內,但是人們仍然發現這些解釋不能說明許多從統計學的意義上看有意義的結果。(注:1930年代尚是初期摸索)
1970年代,斯坦福(史丹佛大學)研究所的兩位物理學家R.塔格和H.普索夫進行了一些關于思想和意象傳遞的著名實驗。他們希望弄清不同的個人(其中一人作爲“發送者”,另一人作爲“接受者”)之間進行精神感應傳遞的真實性。科學家把接受者放在密封的、不透明的和有電子屏障的房間裏,而發送者則在另外一個房間裏,在這裏他(或她)每隔一定時間受到強光的照射。腦電圖(EEG)記錄器同時記錄他們兩人的腦電波圖形。正如所希望的那樣,發送者正常地伴隨著強光的照射顯示出有節律的腦電波。但是過了一會兒,接受者也開始産生相同的波形,盡管他(或她)並沒有受到強光的照射,也沒有接受到來自發送者的可感知的信號。8 這證明能量波快速交互作用,此外遙視也屬此類功能。
(2)遠距離診斷現在相當普遍。在美國,神經外科醫生N.希利在他的《創造健康》這本書中提供了給人深刻印象的證據。他坐在密蘇裏他的辦公室裏用電話把病人的姓名和出生日期告訴住在遙遠的新罕布什爾州的有超人洞察力的診斷者C.米斯,在那裏她給他提供診斷。希利醫生說,在對第一批100個病例的診斷中,她的准確率是93%,那麼,一個人是不是也可能在千裏之外“看透”另一個人,並說出他(或她)得了什麼病嗎?
另一種超越個人的交流涉及到一個人實際身體效應傳遞給另一個人,這種傳遞現在被稱之爲“異地身體效應傳遞”(telesomatic)。(注:感應治療法)
歐文·拉茲洛(Ervin Laszlo)本人也親身體驗過遠距離診斷。1993年,他在英國接觸過一批經鑒定合格的醫生,他們都屬于“ψ粒子醫學協會”。他們的治療方法叫做“ψ粒子醫學”(psionic medicine),用一種複雜的“魔杖”來診斷,用順勢療法來治療。但是他們的方法的有關特點不在于診斷,也不在于治療,而在于這樣的事實:診斷不是根據對病人機體的生化特點所作的分析,而是根據醫生認爲與病人機體有關的“ψ場”。“ψ場”(也叫“活力場”)據說在懷孕時或接受懷孕時進入個人的體內,一直至死。在個人的一生中,它給他或她體內的細胞提供形成與它們所在位置有關的組織的信息:機體發育成ψ場中所規定的形狀和結構。這個場不是一個自我封閉的系統:它對來自個人環境和他或她的過去的影響十分敏感。它攜帶著幾代祖先遺傳下來的特點。場中的某些弱點(用標准的順勢療法的術語來說叫做“不良影響”)似乎不是由于病人所得的疾病,而是由于父母或祖父母所得的疾病。
ψ粒子治療是通過對病人的ψ場起作用來進行的,而不是直接對他或她起作用。這就順便證實了診斷是如何作出的。它不是直接影響病人,而是影響一個所謂的“對象”,這個對象可以是病人機體上的任何樣本,例如一縷頭發或者一滴血。對目擊者可以在任何時候、離病人任何距離來加以分析。它所産生的信息不僅限于取樣本時病人的健康狀況,而且反映他或她在診斷時的健康狀況。樣本不斷提供于病人不斷變化著的情況的信息。9 (筆者注:這也是中國醫學傳統中醫,21世紀愈來愈被尊重與接受的主因,中醫有部分是超感知覺)
(3)臺灣大學校長(原電機系主任)李嗣涔教授帶領的手指識字實驗小組,提出:(注:李教授是美國史丹福大學電機博士,曾任臺大教務長)
“古代和中世紀的玄秘主義者曾經備受敬重,被認爲是有超凡智慧的人,可是現代西方理性主義即經驗科學興起之後,玄秘主義者卻被當做妄想症或心靈受創者,弗羅伊德甚至把玄秘體驗視爲一種精神官能症。1960年代美國”新時代“運動中有名的《賽斯資料》(Seth Materials)一書,是美國一位珍·羅勃慈女士經由心靈與一個自稱“賽斯”的“人”溝通而寫下的。“賽斯”自稱沒有肉體,是一個以能量構成的個體。賽斯談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特性,處在的空間,也談人的死亡與轉世、物質空間、曾經存在的文明、夢的永恒性、不同空間的交通方法等等。現代精神科學就認爲羅勃慈女士有了幻聽幻視的精神病症狀。
然而1999年8月26日在十多位物理、心理學家的見證之下,臺大物理系的陳教授以一個“佛”字打開了一扇門,讓我們從此踏進了信息場的世界。多年以來做手指識字的時候,功能人T小姐都能看到正確的字,但是當日第一次看“佛”字的時候,卻沒有看到字,而是看到了一個「亮人在對我笑」。接下來的“佛”字,又看到了亮的銀幕、聽到了洪亮喜悅的笑聲,還看到亮人出現在實驗室裏。後來以“菩薩”、“耶稣”等特殊名詞進行測試,功能人的天眼裏也分別出現了亮人、亮的十字架等等異象。但是只要換上普通的字眼則異象消失,仍然看到正確的字。這些異象到底是大腦內部産生的幻象,還是由外來的信息所激發的?會不會是她的潛意識認爲這些名字具有神聖性而産生了幻覺呢?(注:物理系陳教授還是水晶氣場能量的實驗專家)
決定性的證據來自半年後針對藏文、希伯來文的神聖字彙以及回教神聖圖案所做的測試。實驗者及功能人完全不懂這些文字,但是當功能人以手指去讀藏文的“蓮花生大士”、“瑪哈嘎拉”(密宗白教的守護神)、希伯來文的〔I am that I am〕(上帝)、回教的代表“阿拉”的圖案等字條的時候,天眼裏都出現特異的景象,看到各式各樣的光芒。證明這些異象不是潛意識的認知所産生的幻覺,而是神聖字彙本身就像一個網址,不管你認不認識,只要接通就能連上相關的網站。就如同目前的因特網,即使是不識其義的外國文字,只要網址正確就可以接上對應的網站一樣。由此證實了在我們四度時空的物質世界之外,有一個信息場存在,它好比一個龐大的網絡世界,裏面存在著各式各樣的網站。這就是我們文化裏、宗教裏所講的“虛空世界”、“無色界”、“形而上”、“靈異世界”或“天堂與地獄”。而這些神聖字彙就是一個頻道或網址,讓功能人的天眼接上了信息場的電臺或網站,看到了信息場的世界。”10
(4)經由信息場遨遊宇宙(注:李教授研究重點之一)
信息場的世界如果沒有時間及空間的限製,那麼信息場的神靈應該對于外星文明的是否存在,在哪一個星球以及如何聯系都很清楚才對。2001年1月1日我們用手指識字實驗的方式,向T小姐的師父提出了關于外星文明的問題:(注:T小姐是菜單現最出色一位)
“請開示:地球人類何時可以和外星文明接觸?”
T小姐腦中屏幕第一次打開時,整個問題以包裹方式送給了她在信息場的師父,第二次屏幕打開時,師父的回答就來了:
“不是已經有了?”
我頓時呆住了,努力地想從現有的知識整理出一個頭緒來:地球形成只有四十六億年,而宇宙已經有一百叁十七億年的曆史,是地球的叁倍長。現在地球上既然已經演化出高智慧的人類,宇宙中其它星球上當然有可能演化出更高等的生物。他們之中也一定會出現像釋迦牟尼、耶稣等具有強大功能的生物,因而發現了信息場。而且很可能已經發現了信息場的物理實質,以及直接與信息場聯系,甚至進出信息場的方法了。而任何一個具有進出信息場能力的外星文明,都可以突破時空的障礙隨時來到地球,而不只是通信而已。
這個推理是不是太瘋狂?不過也可以當成思想的一個大突破。過去我們不認爲四度時空之外還有信息場的存在,因此在研究宇宙學時,都是測量宇宙各處所發出不同波段的電磁波來組成宇宙的圖像。科學家在觀念上總以爲外星智慧生物也只能靠電磁波來傳遞信號,因此只想到利用偵測電磁波來搜尋外星智慧。至于到外星探險則只能發射小型的探空船飛出太陽系,但是即使要飛到距離太陽最近約四光年的半人馬座α星,恐怕也要幾百年甚至千年,因此人類想要到別的星系探險,以目前的科技而言是非常非常困難的。但是一旦知道有信息場,一切便爲之改觀。只要我…
《郭耀華談科學與宗教》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