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人生及動物生機之動源,而含有和氣無所不容,具寬大和善性。氧具有潤澤性,萬物莫不悅其滋潤,具溫良喜悅性)
和子=3X+6電質+9H°(氫的精華)+12O°(氧的精華)+溫度。
另天帝教民國82年3月15日清虛宮弘法院教師聖訓(公元1993年)
電子=Z元素+2電質微粒+3H°(氫的渣末)+4O°(氧的渣末)+溫度。
Z元素:具有意識及記憶能力,是可以與和子産生相互引合作用之特殊元素。
電質微粒:具引合能力,可達到與其它電子産生同引化合作用之功能。
H°渣末:可引合較高能階之電子,並具改善原子結構之功能特性。
O°渣末:除保持各元素間之作用能力,並具維持電子應有的活動功能。
另根據萬有動力論原則,大空之中和子體在輪回中修行曆練,行功立德,修出分身布化宇宙,依智慧無我相而解脫。(筆者注:可參考西藏密宗甯瑪派留下大圓滿心髓,在宇宙能中,以太陽心,太陽能19爲修行交互作用的最高原則,以自然宇宙能量一體,普照大地蒼生,救護每一太陽系爲救劫使者使命。另修行即層層回溯,智慧能量回歸宇宙中心,損之又損或滿之又滿各化其妙。)
2.日本足立育朗先生得自宇宙的訊息20:以調和爲自然法則的行動綱領,愛爲動力。
(i)基本上在調和的狀態下,原子核之集合體(EXA PIECO)進行STUDY,周波數隨之上升,進而接近自然法則——本質。控製著全體宇宙之時空間的“本質”,亦是作爲“意識”與“意志”之振動波,它位于宇宙的重心,是最調和的存在。稱做終極之宇宙意識(EHKO)。約距地球8個能量層級,161.8億光年。(注:臺灣天帝教稱爲鐳炁星的金阙上帝及無生聖宮等上聖高真意識,重心並非無生聖宮在各宇宙行宮而是總部總意識體稱終極宇宙意識)
現今時空間所有存在物體的原子核之集合體(EXA PIECO),正以此宇宙重心周波數爲依歸,邊進行STUDY邊向調和的方向邁進著。(筆者注:不斷調整提升共振頻率以接近宇宙重心)
不僅是人類、動物、植物、還有礦物也都是如此,當然星球像地球、太陽、月亮亦不例外。所有的存在物體都有原子核之集合體(EXA PIECO)的存在。“意識”與“意志”,即中子與質子透過各種STUDY而成長,朝向構成調和時空間之方向在前進(注:中子即意識,以調和之振動波發射接受訊息,質子即意志,來發射愛的振動波。陰陽兩種電子功用在協調現實化)。而在于STUDY之階段,選擇物體來做STUDY事據說就是輪回轉世。
“時間”是以誇克的振動波來傳達著“空間”的擴展。所謂誇克,是充滿于宇宙中,遍布萬物。不管是在太陽中、真空中或星球裏、外、大氣中,或者是在人類的體內、原子核之集合體(EXA PIECO)內,誇克遍布在其中,也可說宇宙就像誇克(注:能量誇克的約10-94~10-54cm的球體,約有10400種類)的海洋。
例如大家在做時空間移轉時,因爲GIMANEH波的振動波(注:互換波)使其存在,一旦重回誇克的能量即消滅(注:一般時間觀念)。而且以存在于宇宙中任何地方的誇克振動波來傳達,在某時點,若是一千光年,就在一千光年時之誇克振動波上,雖非瞬間但會傳達到。(注:誇克能量振動旋轉,質子、中子、電子、物質互換)
譬如,以PLEIADES星團(金牛座昂宿星團)的水平來說,一千光年大概要花約60至70分,又以CASSIOPEIA星座(注:仙後座)的水平來說,則須花30至40分左右。因是約那樣之速度,若在近處時瞬間即可傳達到。若是一光年、兩光年的距離,在地球上是無法相信之瞬間就傳達到的。(注1:扭場傳遞。注2:傳遞速度與李嗣涔教授計算不同,因爲要實體再生比單純念力波的傳遞慢)
爲了要在之前的目的地重生,誇克的振動波會瞬間地發射GIMANEH波(注:從誇克形成中子、質子、電子而又將中子、質子、電子還原爲誇克任務的波動形態),讓其存在重回誇克的狀態。這時實際上必需要有從時空間移轉(TELEPORTATION)之目的地來的支持。若無其支持的話,是無法以能量實際進行時空間移轉(TELEPORTATION)的。
因此,重回誇克的狀態,看起來如同消失了的狀態,是因爲産生了移轉之後在一千光年後的目的地再生的結果。在那樣遙遠距離的時空間移轉,除了用這種方法外是無法達成的。並且,要將其可能化,如無本質性地理解“時間”和“空間”的話,是不可能達成。(筆者注:時間空間互換擴展,能量波動才是主角)
在地球上很方便地分類著動物、植物、礦物,也用同樣的方式分離了“時間”和“空間”,而製作了像時鍾那樣的道具。根據自然法則,只將“時間”分離而存在是不可能辦到的(筆者注:地球時間觀念太執著,尚不能以能量變化作考慮依據,時空穿越就困難。修行生命長久性以波動調和度爲准,不只看外表外相變化,而應忘記時鍾符號);這始終和地球同水平,或是比其未成熟之文化的星球才會使用時鍾這種道具。聽說在能以UFO進行時空間移轉水平的文化,就不會如此。將時間分離,想去理解它而製造了時鍾的文化,是對自然的理解還處在非常淺階段的星球。地球如運作了時空間移轉後,將是時鍾消失時代的來臨,而這的確是在不遠的將來就會發生。(筆者注1:希望21世紀末前,人類能理解本科技運用,翺遊宇宙,不再在地球內耗內鬥。注2:足立育朗在其著作50頁地方提到,他直覺的認爲所謂冥想,大概是變換周波數來調整顯在意識,變成與平常不同的周波數。有了冥想(靜參),對自然現象的解釋看法就是不一樣,且會産生不同的能力,由于了解這件事,幾千年來在很多的地區,冥想已成爲一種習慣。他理解的中子波動=意識=調和。而質子波動=意志=愛。而電子的功用在現實化。物質是借旋轉動作來産生能量,能量再經由旋轉而形成物質,一切本質是波動。而交替收發的路線是從尾骨至腦脊髓的脊椎骨,潛意識收發在胰髒)
3.美國新時代運動(New Age)蓬勃發展,在臺灣有翻譯幾個美國靈媒(例如李卡羅……)寫的數據。例:不要以人類的方式思考(臺灣世茂出版社出版),Seth數據等,有專門執行地球文明邁向宇宙星際文明的使者,不斷保護地球磁場,修行者的啓蒙導師。地球需要更關注靈界訊息,特別高科技宇宙訊息。至于傳統宗教的道德理性修養,在宇宙文明架構中,是初級也是最高級條件。(注:參考附錄二)我們要多注意內涵知識的充實,我們也要敞開心胸,不要一直認爲地球就這萬年文明史,那亞特蘭提斯文明,穆大陸文明就不管了,日本的“幸福的科學”領導人大川隆法,在其著作“太陽之法”21就提出地球文明史曆程。臺灣天帝教提出地球文明已經曆13次盤古,地殼變動。不要只沈溺于神學思維或地球五大宗教的教義思維。科學的創見、靈界新訊息正帶領地球的智能生命往宇宙修行邁步。未來地球人的學習功課還很多,也不要老是分成哲學科學神學宗教叁大區塊,宇宙中只有自然法則真理的學習,假如那個教派的原始教義更接近宇宙實相真理,將來就會有更多地球人學習,教派並不能完全阻擋智者的追求。如果修行人不懂科學基本語句,那麼未來進入宇宙動力時代,將成爲很難溝通成長的一群,21世紀出生的地球人將面對知識的翻新,宗教的革命,科學的騰飛。心物合一是當代人愛提的道路,在波動的宇宙時空中,會很自然使用,不必常挂嘴上了。那是心的意志驅動的時代來臨(念力時代),念力時代的下一步就是宇宙逍遙遊,宇宙中學習溝通與救度其它星球的靈性生命時代來臨。(注:地球的教育要再度改革創新了,配合宇宙化進程,不只談全球化進程而已)(另注:天帝教禦心大法也是念力時代文明的一環)
五、總結:
在科學的發展道路上,20世紀人類使用核能、網絡、機器人、宇宙飛船,不可見光波望遠鏡,學會基因密碼等,將傳說與宗教神秘衣紗剝開,但尚未完全進入宇宙級宗教的心髓。科學愈來愈接近宇宙自然法則的動力運作中心思想,但是在波動下交互運作及溝通的念力、意志力、愛力等等力場,這種學習大部分人正要開始。傳統宗教教義將會逐漸習慣接近這新思潮。有的名詞其實不新穎,舊宗教早就有這些修行運作形式,但多數人並不理解,認爲玄奧莫測,不好把握,但時代變遷,時機正好,我們的智慧將向上一階了。科學正慢慢引出宇宙外星高級文明高級宗教修行的傾注,何其有幸,思維要寬廣,能量波動共振態將是未來口頭禅。(注:宇宙55代道統中的宗教有學崇數理者,如中國曾以河圖洛書解說能量變遷,不同波動能量性質的發現結合意識波,地球科學必躍進,各宗教靈域(靈獄)障璧,旋和系(太陽系)障璧必被解析破譯)
心中不禁呼喚,啊,神之光、神之愛、神之數理。
神(自然法則的運作)與我同在。
六、附錄(一)22:
(最後附上一篇孫維新教授的文章共賞,他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天文學博士)。
科學有邊界嗎?科學的邊界在何處?自近幾世紀理性主義擡頭以來,科學的疆域不斷擴張,而一般認爲站在科學對立面的宗教與玄學,就不斷地丟盔棄甲,失去疆土。久而久之,人們就有了一個印象,凡是無法放入科學框架進行檢驗的事物,就是“不科學”的,同時也就是“不正確”的;若有人試著用科學的語言建立架構,來解釋宗教或玄學的現象,就常被稱爲“僞科學”。而站在所謂“正統”科學一方在衛道之士,就常常不遺余力地打擊“僞科學”的流傳和擴散,並不斷地試著建立“正統”科學明確的疆界。
但是宇宙…
《郭耀華談科學與宗教》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