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 它是神佛的護佑,
教法聚集的精要,
一切利樂的本源,
各種成就的根本,
登上善趣的階梯,
防墮惡趣的關隘,
脫離輪回的舟船,
驅除黑暗的明燈,
摧毀五毒的勇士,
焚燒魔障的火焰,
砸掉苦難的鐵錘,
調伏邊地的緣主,
邊地雪域的法緣,
各部經論的民集。
聞思修習的心要,
最爲尊勝的神佛。
牢記誦念的六字真言,
六字真言的護佑,
將使邊地雪域衆生,
走上成熟解脫正道,
佛教教法光大弘揚。(注:參見《西藏王統世系明鑒》)。
可見,六字真言的功德自始至終是由無量光佛來講述的。這樣,六字真言不僅神通廣大、而且具有了權威性。
更重要的因素,還是藏族人民接受了這一神聖的六字真言,甚至奉爲自己的“救世主”。一千多年來,藏族人民一直虔誠地供奉它,崇拜它,信仰它,將一切獻給它。因此,六字真言才有了風靡全藏區的盛況,現在只要是藏區無處不看到六字真言那五彩缤紛的形象,無處不聽到六字真言那牽動宇宙的音聲。
C、聖字功法
藏密發聲功有順、逆之分,順者爲正音,逆者爲變音。六字真言爲正音,其發聲方法及其功效簡介如下:
1、“唵”字屬梵文阿字門,爲一切字母之頭,占發音之首,即六字之始,爲智慧快樂之本源,其聲發自氣海穴,沿任脈上升至喉部,張口微聚,出鼻腔,有嗡嗡之聲,這聲音上升到頭部,在日內回旋,充于七竅。如有目疾,則睜眼出氣;如有耳背,則震耳祛聾;如有鼻炎,可掩鼻孔出氣;至于頭昏腦脹、頭痛、偏頭痛,則引氣上頭部,再向下出氣。
2、“嘛”字是開口喉音,起音時,雙唇先合後開,聲震喉部,天突發麻,波及雙臂,以至兩掌心部都發麻,可治療喉炎,咳嗽、肩牌炎、兩臂酸痛等。
3、“呢”字是舌尖音,注于心,心地光明。發此音時,兩臂環抱對胸部,聲震于胸,反射手心,兩勞宮穴發麻。治療心悸、胸悶、肺病、高血壓及橫隔以上之內髒疾患。
4、“叭”字是唇音,發此音時,先閉口,後開口,兩手心對腹前,內氣自前丹田入,後丹田出,命門及脊背均有溫暖之感。可治腰痛、腎炎、脊椎炎等疾病,強筋固髓,精力充沛,養精安神。
5、“咪”字,發音時口微開,舌下音、聲向下。內氣沿帶脈轉動,小腹有振動感。可治肝炎、腸炎、腹痛、腹瀉等疾病。
6、“吽敕”(敕爲另加尾音),在此兩聲聯結使用,吽同精氣發聲法,引氣上行,抵達喉部即轉向下發“敕”聲,是卷舌音,口微開,氣沿兩腿下行,直抵湧泉穴,兩膝微屈。可治腿痛、關節炎等疾病。
六字真言,一字一音,各有所屬,針對人體相應的部位,從頭到腳,層次分明。發聲之大小,也有所不同,如精、氣、神之聲,可大一點。而六字真言,一般要柔和,可取中等發音,有時也可默念或小聲念。一般發聲時間長,效果就好。
藏語六字真言發聲有回旋性和顫性,這是它的特點,較其它語言有很大優點。
總之,六字真言發聲法從健身方面說,是防病、治病、延年益壽的功法,同時也是開發人體特異功能的方法之一。至于它的精神效能,前面已多有涉及,在此不贅。
二、功德的源泉──對佛教叁寶的信仰
藏族廣大信徒對佛教叁寶的信仰,由于天時地利人和之緣故,無論從整個民族的普遍性,還是從每個人的虔誠度來講,在當今世界民族之林中,恐怕還沒有一個與之相比的。正可謂是人類宗教信仰中獨樹一面的旗幟。那麼,這面信仰的旗幟是怎樣樹立起來的呢?這裏有其深道的理論依據和頗具奧妙的現實意義。
衆所周知,佛教叁寶,即佛、法、僧。而佛、法、僧是構成佛教龐大體系的最重要的叁種要素。就一般而言,“佛”是指已覺悟的人,特指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也泛指普渡衆生的十方一切佛;“法”是指佛教正法,特指釋迦牟尼所說的對治貪欲等八萬四千種煩惱的教法彙總;“僧”是指信奉佛陀教法的僧團,特指繼承或宣揚佛教教義的出家僧衆。藏傳佛教認爲,人們的精神比其軀體更爲重要,尤其強調諸如人們的言語、身軀等都受精神的左右,精神就其本質而言,是純潔無暇的,一切罪惡或過失的行爲只是精神的外殼缺陷而矣。在這種唯心主義的理論說眼下,精神上的修煉便成爲廣大藏族信徒的頭等大事。然而,人們希望自己的精神被引向純潔的正確的佛教之道,首先就得認識佛教叁寶。正如法尊法師所言:“由此認識唯有皈依叁寶、修四谛理者,乃能真正離苦得樂。若能依此正知正信皈依叁寶,是爲成就出世正因的皈依。”(注:詳見《法等法師佛學論文集》,174頁,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印行,1990年于北京)。這裏闡明了皈依佛教叁寶的重要性。
當人們能夠排除導致自己精神上的雜念的動機和傾向,且超越時空一切現象而邁向完美無缺的知識境界時,他就像一名醫生令病人恢複健康一般,能爲衆生謀福利。至此的每位衆生已獲取最高境界,成爲“佛寶”。
佛教信徒可以用一種正確的方法或手段清除自身的一切罪惡和過失,而這種方法或手段則是實現“法寶”的最高的解脫之道,也就是人們皈依佛教叁寶的唯一目標。唯有依照佛陀所說八種正道、叁增上學、修清淨行,乃能對治惑、業,正確認識佛教叁寶,解脫生死輪回。其中叁學很重要,因爲念根、定根和慧根是廣大僧衆所要通過的叁個次第階段:念根是認識世界萬物本質的階段;定根是經過修煉才能獲佛果的階段;慧根是無須任何努力而最終圓滿的階段。因此,僧侶可視爲指導人們准確無誤地認識“佛寶”和“法寶”的領路人。但更重要的是,廣大信徒應該在今世努力從實際上創造實現佛教叁寶的條件。爲了做到這一點,必須遵循“叁學”,即戒學、定學和慧學,正如“第一自皈依佛寶後,應當思維佛如來是我大師,其余世間天神如大梵天王、忉利天王等皆非真皈依處,故皆不應再行皈依。第二自皈依法寶後,應對一切衆生常起悲憫心,不應故意損惱有情。第叁自皈依僧寶後,應與正知正見之善友共往共學,不應與邪知邪見不信叁寶外道邪衆共往。”(注:詳見《法尊法師佛學論文集》,178頁)。但是佛學家們在他們崇高同一的目標前提下,對佛教叁寶的理論依據和現實意義,在不同的時間以不同的方式又作了精湛而廣泛的諸多闡釋,在此不作一一述說。
至于佛教叁寶何時被藏族信徒所全面接受或在雪域高原真正紮下根。我們應從雪域高原上出現的第一座大僧院桑耶寺說起。公元八世紀,赤松德贊繼承前輩弘揚佛教的事業,經過五年的不懈努力,終于在778年完成了興建大僧院桑耶寺的工程,外籍高僧菩提薩埵(又名寂護)和白瑪迥乃(又名蓮花生)還爲桑耶寺舉行開光安座儀式。同時,爲試驗藏民族中有無能充當出家僧人者,從印度迎請講說一切有部和中觀分別說的比丘共十二人,由菩提薩埵擔任堪布,爲七名藏族青年剃度並授比丘戒,史稱“七試人”或“七覺士”。桑耶寺和藏族僧侶的出現,標志著佛教在雪域高原真正紮下根,也就是說佛教叁寶被藏族信徒所全面接受。從此,佛教叁寶在雪域高原廣爲流傳,並成爲藏族人信仰的重要宗教對象。目前,雪域高原是世界上少有的一大佛教樂土,比如數不清的各類佛塔、浩如煙海的佛教典籍、富麗堂皇的寺廟殿堂,以及數不勝數的僧侶集團都說明了這一事實。特別是各寺院殿堂裏都供養著“佛教叁寶”,以佛像代表“佛寶”,以經典代表“法寶”等,這些都是專爲廣大信徒頂禮膜拜“佛教叁寶”而設製的。由于廣大藏族信徒如此信仰和厚愛“佛教叁寶”,佛教叁寶在雪域高原才能夠神采飛揚,從而大大影響了藏族人的心理,最後彼此融爲一體。正如有人曾指出的那樣:欲知喇嘛教之教旨,不可不知西藏人;欲知西藏人,不可不了解西藏人的心理。誠然,廣大藏族信徒自接受佛教以來,與佛教叁寶結下了深深的因緣,稱得上彼此相依爲命。換句話說,廣大藏族信徒在其精神上似乎不能沒有佛教叁寶的時常洗禮,否則會沾染上邪氣;反之,佛教叁寶也需要廣大藏族信徒的虔誠供養,否則會失去它的無窮魁力。
廣大藏族信徒自接受或信仰佛教叁寶以來,對它的信仰始終是堅定不移的。正如《土觀宗派源流》中的一段記載:
叁寶慈悲對衆生一視同仁,如同陽光普照;
護法的感應非常及時,如同大海的波濤;
由緣起的力量所欲均能如願滿足,
如同如意寶樹;
這真實不虛的法力,誰發什麼願,一切皆能如願成就。
可見,佛教叁寶在藏族信徒的心目中占據著無所不能的全能地位;同時佛教叁寶又成爲一種在日常生活中有求必應的十分貼近生活的大救星。在這樣的信念和利益下,廣大藏族信徒信仰佛教叁寶實際上是在實踐自己的佛教理想,即做大善事。
廣大藏族信徒在虔誠信仰佛教叁寶的漫長道路上,對佛教叁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且形成了自己對佛教叁寶的系統解釋或觀點。比如,廣大藏族信徒普遍認爲,“佛教叁寶”是佛教的全部或整體,其中缺一不可。如要全面繼承和發揚佛教,就得向佛教叁寶敬禮膜拜、盡心供養。絕大多數藏族信徒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口誦六字真言外,就念“禮敬佛教叁寶”的頌詞來表達自己對佛教叁寶忠貞不渝的信念。這也是廣大藏族信徒皈…
《西藏佛教神秘文化——密宗 第七章 藏密特異信仰》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