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西藏佛教神秘文化——密宗 第二章 藏傳密宗的興起、發展及其現狀▪P11

  ..續本文上一頁80年六世班禅赴京慶賀乾隆皇帝七十大壽,不幸的是于當年在北京突然患病圓寂。當時擔任紮什倫布寺總管的仲巴呼圖克圖,遂將乾隆皇帝以及在京的滿、蒙、漢各族王公大臣向六世班禅饋贈和赙儀的大量金銀財寶據爲己有,以教派不同爲借口,沒有給自己的弟弟——噶瑪噶舉紅帽系第十世活佛曲朱嘉措分任何東西。對此,曲朱嘉措憤憤不平,並記恨在心。後來曲朱嘉措借機勾結尼泊爾的廓爾喀人,導致廓爾喀軍隊于1790年第二次入侵後藏,將紮什倫布寺的金銀財寶洗劫一空。同時還趕走後藏的大批牲畜。西藏地方政府及時通報清廷,並要求派兵,1791年清軍進藏擊敗廓爾喀侵略軍,曲朱嘉措畏罪自殺。乾隆皇帝下令今後禁止噶瑪噶舉紅帽系活佛轉世,並勒令羊八井等紅帽系寺院及其僧人改宗格魯派。從此,噶瑪噶舉紅帽系在藏族地區消失。

  

   G、女密宗大師——瑪久拉珍

  

   瑪久拉珍是藏傳佛教史上出現的一位著名的女密宗大師,她以淵博的佛學知識和堅韌不拔的進取精神,在雪域高原不僅創立了藏傳佛教中獨具特色的宗派,即女系覺域派,而且爲藏傳佛教尼姑團體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所以,瑪久拉珍作爲一名女性出家人的優秀代表,在藏傳佛教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瑪久拉珍于公元1049年出生在西藏的一個被稱爲措買的村鎮,其父親叫卻吉達哇,心地善良,崇信佛法,在當地頗受人們的尊敬,母親叫奔江,小時候受過教育,有一定的學問。由于家庭的良好熏陶,瑪久拉珍自幼喜歡習文識字,從五歲開始她就在母親身邊學習藏文。至八歲時,瑪久拉珍可在一天之內將《般若八千頌》誦讀二遍,而且能領會其要義。她的這種神速的誦讀能力和對般若經義的不同尋常的理解天才,在本地引起較大的反響。從此,瑪久拉珍的聰明才智在當地及其周邊地區廣爲流傳。

   當瑪久拉珍在學業上、特別在佛學知識上蒸蒸日上的時候,不幸的人間災難降臨在這位聰慧、熱愛佛學的女孩身上。瑪久拉珍十叁歲時母親逝世,十六歲時父親又與世長辭,二十歲時姐姐頓措仁青奔突然去世。這一系列人間悲歡離合的經曆,雖然給瑪久拉珍的心靈或情感上以沈重的打擊,但是瑪久拉珍對佛學的追求不但沒有受到絲毫影響,反而更加堅定了信念。瑪久拉珍十六歲時在姐姐頓措仁青奔的陪同下在約日劄唐寺內親近一位叫鵝西堅的喇嘛,主攻般若經,比如她前後修習了《十萬般若》、《二萬般若》、《般若八千頌》等。之後,瑪久拉珍又相繼拜覺頓索南、夏買巴、白頓、亞唐巴、帕•丹巴桑傑等著名學者爲師,系統修習了《般若八千頌》、《慈氏五論》、《大圓滿》等佛教主要經典,同時還受到諸位大師的密宗灌頂,爲修煉密宗鋪平了道路。因此,瑪久拉珍很快掌握了大乘佛教般若性空思想,爲創立女系覺域派的思想體系打下了理論基礎,同時,在宗教實踐上也開始探索自己獨特的體驗途徑。

   值得一提的是,瑪久拉珍在二十叁歲時,遇見來藏傳教的印度班智達巴劄亞,並在這位大師前進一步研習佛法,最終由于因緣業力的牽引,瑪久拉珍與這位印度大師結爲夫妻,而且生有二子一女,其中長子陀巴桑智後來成爲瑪久拉珍的得意門徒,爲覺域派的發展作出過貢獻。瑪久拉珍叁十四歲時與家庭徹底脫離關系,又重新全身心地投人到自己所追求的宗教事業之中,這時瑪久拉珍主要依止帕•丹巴桑傑,研習希解派的哲學思想,由于瑪久拉珍天資聰穎,佛學功底深厚,很快掌握了該派的思想體系,並對此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從而使她那別具特色的佛教哲學思想已臻成熟。與此同時,瑪久拉珍遊方寂靜聖地,進行禅定修煉,在密宗實踐上取得很高成就,並形成自己獨特的密宗修煉方法,因而瑪久拉珍被譽爲女密宗大師。從此,瑪久拉珍便開始了廣收門徒、宣揚自己所體悟到的佛教學說的傳教生涯。由于瑪久拉珍所宣揚的不僅是融合顯、密二宗的高深學說,而且符合大乘佛教的學術觀點,很快得到廣大僧衆的認可或贊同,女系覺域派隨之成立。

   瑪久拉珍在傳播女系覺域派的學說時,培養了大批尼姑學者,爲提高藏傳佛教尼姑的整體素質和地位起到了巨大作用;尤其是瑪久拉珍本人那淵博的佛學知識和在密宗實踐上所取得的特殊成就,在高原雪域塑造了一尊極爲引人注目的女性出家人的形象。後來許多藏族著名佛學家對瑪久拉珍在佛學上取得的偉大成就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比如,土觀•卻吉尼瑪在他的名著《土觀宗派源流》中就親切地稱瑪久拉珍爲偉大的母親,這不僅僅向瑪久拉珍表以崇高的敬意,而從一個側面對藏傳佛教整個出家尼姑應有的地位作了肯定。

   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人的一生是極爲有限的,瑪久拉珍這位藏族婦女的優秀代表,于公元1144年與世長辭,享年九十五歲。瑪久拉珍雖然去世了,但她所獨創的宗教理論與實踐活動在整個藏傳佛教界産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尤其是瑪久拉珍被後來從事密宗修煉的僧衆奉爲智慧空行母的化身而加以崇拜,從而使瑪久拉珍在藏傳佛教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

   在此值得特別一提的是,在瑪久拉珍的巨大影響下,在雪域高原終于誕生了女活佛,這是繼藏傳佛教活佛(男性)之後産生的又一偉大創舉,它在世界文化園林中是一種具有濃厚雪域高原特色的文化形態。第一世女活佛叫傑增•卻吉卓美(?一1489年),法名稱多傑帕姆(即金剛亥母)。她于1439年創建了著名的桑頂寺,該寺位于西藏山南浪卡子縣境內的羊卓雍湖西南一座險要陡峭的山頂上。從此,桑頂寺成爲曆代多傑帕姆女活佛的駐錫地,其傳承迄今沒有中斷,現已傳至第十二世。除上述第一世外,第二世爲貢嘎桑姆(1490—1533年);第叁世年劄桑姆(1534一1574年);第四世烏堅措姆(1575—1584年);第五世喀覺貝姆(1585一1640年);第六世丹增德慶赤列措姆(1641—1707年);第七世卻卓旺姆(1708—1752年);第八世格桑德慶旺姆(1753—1802年);第九世卻央德慶旺姆(?一1856年);第十世阿旺仁青貢桑旺姆(185蔔一1897年);第十一世阿旺洛桑土丹卻央貝姆(1898—1937年);第十二世德慶卻吉卓美(1938一?),目前,她擔任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人大副主任、全國政協常務委員等職。

  

   五、活躍在當今世界的藏傳密宗

  

   藏傳密宗作爲藏傳佛教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在國內外依然十分盛行。就拿國內來說,幾乎所有的藏傳佛教寺院都對藏傳密宗倍加重視,其中許多規模較大的寺院在寺內專門建有密宗學院,比如位于西藏拉薩市北郊的色拉寺、甘肅夏河縣城西郊的拉蔔楞寺、青海西甯市西南二十六公裏處的塔爾寺等寺內均設有密宗學院,對藏傳密宗進行系統研究,包括對密宗的理論探討和實際修煉。這些寺院皆屬于格魯派,與藏傳佛教其它諸多宗派相比較,格魯派對密教的態度還比較冷靜、穩重,它提倡顯密圓融、見行並重,也就是說,既要重視顯宗的理論學習,又要奉行密宗的實踐修煉,即顯密兼顧。而其余藏傳佛教宗派卻比格魯派更突出密宗的特殊作用,因此,目前在諸如甯瑪派、薩迦派、噶舉派、覺囊派等宗派寺院裏,其密教氣氛十分濃厚,這主要表現在他們對密法的執著追求或實際修煉。比如位于青海果洛什舊德縣境內的覺囊派寺院龍加寺,凡是入該寺的新僧,首先都必須花費叁年時間,專門修習密法,主要修煉“那若六法”。叁年的密法修煉完成之後,才有資格成爲一名正式的出家僧人。可見,在這裏密法成爲進入佛門的必修課或基本功,這與格魯派的先學習顯宗理論,後進人密宗修煉的程序截然不同。另外,四川甘孜州德格縣境內的八蚌寺,是康區最大、最有權威的一座噶舉派寺院,該寺對藏傳密宗極爲重視,目前寺內常有閉關靜修的衆多青年僧人,這批青年僧人不久將成爲藏傳密宗的發揚光大者。

   藏傳佛教甯瑪派也是很重視藏傳密宗的一大宗派,曆史上出現過許多甯瑪派密宗大師,他們爲繼承和發展藏傳密宗曾做出過巨大貢獻。目前,甯瑪派寺院也可謂遍布整個藏族地區,其著名寺院主要分布在西藏和四川地區。在西藏主要有山南地區紮囊縣境內的桑耶寺和敏珠林寺,以及位于雅魯藏布江北岸的昌果鄉境內的多傑紮寺;在四川主要有甘孜州白玉縣境內的噶托寺和白玉寺,以及位于甘孜州德格縣境內的佐勤寺,這叁座寺號稱爲康區甯瑪派“叁足鼎立”之寺院。

   目前,藏傳密宗除了在西藏、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藏族地區盛行之外,還傳播到內蒙、新疆、山西、河北、北京等部分內地省市地區。特別是山西五臺山的藏傳密宗佛塔及其修行洞、河北承德的外八廟、北京的藏傳密宗寺院雍和宮以及西黃寺內的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這些藏傳密宗的聖地或寺院,每天都在迎接國內外的衆多觀光旅遊者,其中還有不少國內慕名前來皈依或學習藏傳密宗的人士或信仰者。通過這些人士的傳媒作用和藏傳密宗本身的獨特魅力,藏傳密宗已在我國內地産生較大影響,並占有一定的市場。由此可得,藏傳密宗在中國內地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藏傳密宗在國外也有一定的市場,比如外蒙、尼泊爾、不丹、錫金、印度、拉達克,以及歐美的不少國家都有傳播藏傳密宗的寺院,而且藏傳密宗在這些國家或地區還具有一定的影響。值得特別指出的是藏傳密宗以東方人特有的思維方式和神秘功法,已進入一向崇尚科學技術的西方社會,並在那裏占據了一席之地。比如有一位取藏名爲貢桑的比利時人,曾在印度大吉嶺的一座甯瑪派寺院裏學習甯瑪派教法,學成後于1972年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市創建了一座甯瑪派金剛學院;于1973年又在布魯塞爾市興建歐洲第一座甯瑪派寺院部金貢桑曲林,後來在希臘雅典創立一座甯瑪派寺院。在美國,有一位名叫塔唐的甯瑪派活佛于1969年在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附近的山坡上興建了一座甯瑪派坐禅中心。這些學院或寺廟都以傳授藏傳密宗及其特異靜功爲主要特色,向對藏傳密宗感興趣或具有強烈信仰心的西方人士,全面灌輸藏傳密宗中比較簡明扼要的實踐功法。

   除了上述甯瑪派外,藏傳佛教其它教派都在西方社會建有自己的活動中心、,並有著各自的不同程度的影響。例如在美洲有一位名叫創巴的噶舉派大師在美國佛蒙特州設立了一個噶舉派的坐禅中心。這個中心原先稱“虎尾坐禅中心”,後又改名爲“噶瑪噶舉佛法中心”,據說,這一名稱是由噶瑪噶舉黑帽系第十六世活佛日必多傑更改的。另外,薩迦派也已在美國的西海岸灣、西雅圖和紐約,一以及英國、法國都設有自己的傳教中心。這些宗教活動中心仍然依靠藏傳密宗的唯力擴大自己在異國他鄉的勢力或影響。其次,藏傳佛教諸多宗派都在西方社會爭得各自生存發展的市場之後,格魯派也不甘示弱,紛紛進軍西方社會。目前,格魯派在歐美、特別在美國社會有很大的市場和勢力。

《西藏佛教神秘文化——密宗 第二章 藏傳密宗的興起、發展及其現狀》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