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玛噶举黑帽系第十六世活佛为日必多杰,他于1924年出生在西藏江孜地方,七岁时受沙弥戒,八岁时荣登黑帽系第十六世活佛宝座,十岁时举行金刚宝冠仪式,从十三岁开始云游尼泊尔、印度、不丹,1954年去我国内地参观访问。1958年,日必多杰携带许多珍贵宗教用品和宗教经典,并率领不少僧侣悄然逃往印度,后来得到锡金皇宫的邀请前往锡金,1962年在锡金首都附近建造一座寺院,成为驻锡地。日必多杰曾三次去美国传教,1981年11月5日病故于美国,享年五十七岁。
噶玛噶举黑帽系第十七世活佛为赤列多杰,全名为伍金卓堆•赤列多杰,他于1985年5月l日出生在西藏昌都地区昌都县拉多乡巴果山区的一个贫苦牧民家庭,原名叫阿波嘎嘎。父亲叫顿珠,母亲叫洛嘎,赤列多杰有二个哥哥、六个姐姐、一个弟弟,他们家包括他在内共有十个兄弟姐妹,从人数上看,可谓一户大家庭。据说,赤列多杰出生时,在该地区出现了许多奇妙的瑞相,因此,附近嘎莱寺的堪布阿多•次旺巴丹前去看望这位不平凡的孩童,等长到四岁时,便接到嘎莱寺精心培养,1990年跟随父母前往八蚌寺朝拜,遂得贡都活佛取名为赤列多杰。
楚普寺噶玛噶举黑帽系第十七世活佛寻访小组,根据第十六世活佛日必多杰生前立下的遗嘱中所示方位、特征等线索,于1992年5月在西藏昌都地区寻访到与遗嘱完全相符的第十六世活佛日必多杰的转世灵童,这位灵童就是上述赤列多杰,当年赤列多杰已经八岁。于是楚普寺寻访小组将这一消息及其情况,向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作了详细汇报,西藏分会又召集活佛高僧以噶玛噶举黑帽系活佛的惯例和仪轨审核无误后,报请中国佛教协会认定,中国佛教协会认真审查后正式认定赤列多杰为噶玛噶举黑帽系第十六世活佛的转世灵童,并上报国务院宗教局审批。同时于1992年6月15日将赤列多杰迎接到楚普寺,6月25 日国务院宗教局下发了批准函。函中写道:“……同意认定西藏自治区昌都县拉多乡巴果牧民顿珠与洛嘎夫妇之子伍金赤列为第十六世噶mb转世灵童。特准继任为第十七世噶mb,并在适当时候举行坐床典礼……”根据这一指示,于1992年8月2日在拉萨大昭寺为藏传佛教噶玛噶举黑帽系第十七世活佛伍金赤列举行剃度出家仪式。这天凌晨,第十七世噶mb活佛在大昭寺僧众仪仗队的簇拥下被迎至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前,剃度出家,取法名为“白恰达让琼伍金杰瓦牛古卓堆赤列多杰则恰列朗巴尔杰瓦德”,并选定四川八蚌寺的司徒活佛以及西藏楚普寺的杰曹和卓本活佛等为师。这一庄严肃穆的宗教礼仪举行完毕之后,大昭寺和楚普寺的僧众向噶玛噶举黑帽系第十七世活佛敬献哈达,表示祝贺;而噶玛活佛也为在场的广大僧俗信徒摩顶赐福,开始履行这一活佛的法定事务。从此伍金赤列多杰正式继任了噶玛噶举黑帽系第十七世活佛的法位,目前,他正在距离拉萨古城七十公里、海拔在四千三百公尺的楚普寺,专心修习噶玛噶举派之教法,为今后的宗教事业打下坚实的佛学知识。
F、噶玛噶举红帽系活佛
噶玛噶举红帽系活佛是继噶玛噶举黑帽系活佛之后产生的噶玛噶举派的又一大活佛系统。同时,噶玛噶举红帽系活佛也是藏传佛教主要活佛系统之一。从这一活佛系统产生的年代看,它在藏传佛教史上又属于历史最为悠久的活佛系统之一。然而,噶玛噶举红帽系活佛在西藏实际存在的时间并不很长,从十四世纪产生至十八世纪中断,只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噶玛噶举红帽系活佛的创立者为札巴僧格。札巴僧格于藏历第五饶迥之水羊年(1283年)出生在今四川甘孜藏族地区,父亲叫达琼,母亲叫阿果萨。札巴僧格十三岁时拜一位名叫洛哲札巴的高僧为师,在那里受戒为僧,开始专心学习佛法,在此期间他主要修习噶举派密法“那若六法”和“拙火定”,取得很大成绩;札巴僧格二十三岁那年赴桑浦寺学习《波罗蜜多》和《因明学》等显教经论达七年之久。之后,札巴僧格又去拜见噶玛噶举黑帽系第三世活佛让琼多杰,在这位著名活佛前受比丘戒,并修习噶玛噶举之密法。就在这时正好法王让琼多杰兴建德钦登寺,从此札巴僧格利用绝大多数时间就在这座噶玛噶举寺里专心静修,并取得极佳悟境和很深功力,成为一名噶玛噶举高僧。因此,1333年札巴僧格在楚普寺以东单独创建了一座属于自己的寺院,即乃囊寺。乃囊寺的建成为噶玛噶举红帽系活佛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比如札巴僧格在住持乃囊寺期间总有众多的求学弟子围绕着他,从而使札巴僧格的名气渐渐地推广起来,甚至当时的元朝皇帝也注意到此人,并为他赐封灌顶国师之称号,同时赠一顶红色僧帽。这顶红色僧帽就是噶玛噶举红帽系活佛名称的最初由来。
札巴僧格住持乃囊寺十几年之后,于藏历第六饶迥之土牛年(1349年)三月十四日身患疾病、三月十九日正午圆寂,享年六十七岁。临终时,札巴僧格向众多弟子作了极为详细的口嘱。由于札巴僧格在世时得到元朝皇帝的册封及其官帽(红色僧帽),后来的追随者将他认定为噶玛噶举红帽系第一世活佛。
噶玛噶举红帽系第二世活佛为喀觉旺布,他于藏历第六饶迥之金虎年(135O年)出生在西藏北方的喀那郎瓦地方,父亲叫拉加,母亲叫卓姆。相传,喀觉旺布三岁时能说出知晓他人内心之言语;六岁时自称是札巴僧格的转世,而且喀觉旺布聪明过人。为此乃囊寺僧人将他迎请到该寺进行培养,成为红帽系第二世活佛。喀觉旺布先后拜许多著名高僧学习噶举派的一切教法,特别在噶玛噶举黑帽系第四世活佛乳必多杰前专门学习了噶举派的最高大法《那若六法》和《大手印》等密法。后来喀觉旺布成为一名佛学知识极为渊博的著名高僧,从而任过噶玛噶举黑帽系第五世活佛德银协巴的导师。喀觉旺布于藏历第七饶迥之木鸡年(1405年)七月二十九日示寂,终年五十六岁。
噶玛噶举红帽系第三世活佛为却贝益西,他于藏历第七饶迥之火狗年(1406年)出生在西藏娘波地方,父亲叫桑智,母亲叫贝萨。由于却贝益西幼年时相貌英俊、头脑机灵,被喀觉旺布大师的门徒们认定为喀觉旺布的转世灵童,成为红帽系第三世活佛。却贝益西小时候还得到当时在世的法王德银协巴的关心和培养,后来又得到明朝皇帝赠送的佛像、法器等许多贵重宗教用品。
如果说却贝益西的前半生主要在于苦苦求法、在佛教的知识海洋中畅游,获取更多佛学营养;那么却贝益西的后半生则在云游藏区各地,进行宣讲佛法、利益众生这样一种发挥个人作用的过程中渡过。却贝益西于藏历第八饶迥之水猴年(1452年)七月圆寂,享年四十七岁。
噶玛噶举红帽系第四世活佛为曲札益西,他于藏历第八饶迥之水鸡年(145年)出生在多麦(康区)哲雪康玛地方。父亲叫敦贡巴嘉,母亲叫札萨索南卓玛。曲札益西幼年时被迎请到当地的康玛寺,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从十岁时开始云游青海、四川藏族地方,一边拜各方名师求法,一边为广大信徒传法。其间曲札益西于1462年拜见噶玛噶举黑帽系第七世活佛却札嘉措,由他赐法名为曲札益西,还赠一顶红色僧帽,正式认定为红帽系第四世活佛。后来曲札益西在乃囊寺塑了一尊弥勒佛像,在嘎丹玛摩寺(该寺最初由红帽系第三世活佛却贝益西创建)兴建一座有九十四根柱子的大经堂;并塑造了一尊金身释迦牟尼像。另外还兴建了隆智寺经堂。特别指出的是,曲札益西得到地方官仁蚌巴•敦悦多杰的大力支持,于1490年在拉萨西北的羊八井地方兴建了羊八井寺,仁蚌巴还为该寺专门划分谿卡(庄园)和佃农,作为寺院的经济基础或供养。羊八井寺建成之后,噶玛噶举红帽系活佛的驻锡地从乃囊寺迁至羊八井寺,从此羊八井寺成为红帽系的主寺。因此,曲札益西为噶玛噶举红帽系的不断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这位大师于藏历第九饶迥之木猴年(1524年)示寂,终年七十二岁。
噶玛噶举红帽系第五世活佛为官却延拉(1524—1583年),第六世活佛为却吉旺秋(1584—1635年)。这两位活佛所处的年代正是格鲁派的大发展时期,格鲁派的兴旺发达,使整个噶玛噶举派在藏族地区的影响或势力受到巨大冲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致使噶玛噶举派陷入危机关头。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噶玛噶举派的诸位活佛也无能为力,更没有施展个人才华的良好机遇,因而他们都在各自的驻锡地或静修处,默默无闻地度过一生。
因此,其后的红帽系第七、第八、第九世活佛也如同前两世一样,无声无息地度过了各自的短暂人生。红帽系第十世活佛是这一活佛传承的最后一位继承人,同时又是断绝这一活佛传承的当事人。因此,他在藏传佛教史上有一定的影响。
噶玛噶举红帽系第十世活佛为曲朱嘉措,他于藏历第十二饶迥之水鼠年(1733年)出生后藏扎西孜地方,父亲叫德巴唐拉,母亲叫宁达旺姆。曲朱嘉措五岁时,被认定为红帽系第九世活佛的转世灵童,遂取法名为曲朱嘉措,在德格司徒活佛处开始学习佛教显、密宗经典。之后,曲朱嘉措继承前世活佛们的传教传统,云游藏区各地,讲经说法,宏扬佛法。他曾到过德格、那曲、当雄、拉萨、楚普、羊巴井等地,在藏族地区有一定的知名度。
值得说明的是,曲朱嘉措是第六世班禅班丹益西的同母异父兄,六世班禅的另一位哥哥也是一位活佛。即仲巴呼图克图,又名洛桑金巴。这三位活佛的一个侄女又是当时香巴噶举派的寺庙活佛,即桑顶寺的女活佛多杰帕姆。这无论当时,还是现在,都称得上是一个活佛之家。
公元17…
《西藏佛教神秘文化——密宗 第二章 藏传密宗的兴起、发展及其现状》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