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六)。初自他俱滅。二法門常住。叁利他事畢。四總顯已度。五示得因緣。六因果住持。初自他俱滅
汝等比丘勿懷悲惱若我住世一劫會亦當滅會而不離終不可得 會亦當滅者。住世雖久時會亦滅。會而不滅終不可得。上明自滅此雲他滅。豈唯我然一切皆爾。會聚也。既有聚會必歸離散。聚散有二。一師資聚散。二五陰聚散。是則一切皆無常也 [補注]師資者。言一衆聚散。未有主常領伴伴常隨主者也。五陰者。言一身聚散。色陰則四大合而必離。四陰則妄念起而必滅。故曰一切皆無常也 二法門常住
自利利他法皆具足 自利者修因得果。利他者說法化生。至聖流慈宣說法門。無不具足。此法常在世間。衆生自可修學。不須我住也 叁利他事畢
若我久住更無所益 法既具足我住何爲 [補注]無益有二。一者諸佛住世。止爲說法利生。法既足矣。故無益。二者佛若久住。則衆生不生難遭之想。故無益 四總顯已度
應可度者若天上人間皆悉已度 于彼彼衆自利事訖。則是令彼彼天人修因得果也 五示得因緣
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緣 其未修習者。依不滅法門能作得度因緣。則是已爲下種未來熟脫。法門在世可修學故 [補注]熟脫者。善根純熟得解脫也 六因果住持(二)。初對因。二對果。初對因
自今以後我諸弟子展轉行之 弟子行之者。因分住持不壞。滅後弟子常依修習。展轉傳授不斷絕也 二對果
則是如來法身常在而不滅也 法身常在者。果分住持不壞。以弟子所行之法不斷絕。即是如來五分法身。常在世也 [補注]佛身雖滅佛法常存。依法修行是佛住世 叁重說有爲無常相(二)。初正示有爲。二引己作證。初正示有爲(叁)。初無常求脫。二以智滅癡。叁觀身不淨。初無常求脫
是故當知世皆無常會必有離勿懷憂惱世相如是當勤精進早求解脫 論雲。示現于此處勸修世間生厭離行故。當勤精進者。于有爲相中得解脫故 二以智滅癡
以智慧明滅諸癡暗 複示如實觀滅我我所見根本故 [補注]癡暗即無明也。凡夫見有我及我所。此見從無明生。非智不滅 叁觀身不淨
世實危脆無堅牢者 陰等諸法悉皆虛妄 二引己作證(二)。初略示己滅。二廣辯患相 初略示己滅
我今得滅如除惡病 陰身如惡病。得滅如病差 [補注]佛妙色身即是法身。而喻惡病者。示同凡夫作警省也 二廣辯患相
此是應舍之身罪惡之物假名爲身沒在老病生死大海何有智者得除滅之如殺怨賊而不歡喜 唯有智人能厭能喜 [補注]見身存則悅而不厭故貪生。見身滅則憂而不喜故避死。此愚人所爲也。智人反是 七離種種自性清淨無我分(二)。初對治自性障。二明清淨無我。初對治自性障(叁)。初正明實慧。二勸勤修習。叁叁界無常。初正明實慧
汝等比丘常當一心 知五陰法中種種妄想悉從心起故以心爲主則令製之一處也 [補注]一心二字。總結上來誨示多種法門。良由一心爲萬法主。故雲製之一處無事不辦 二勸勤修習
勤求出道 以一心如實慧難可得故。勸令精進 [補注]亂心者違實理之妄知也。一心者如實理之真知也。故雲如實慧。得如是慧甯是易事。故應勤求也。複有二義。一者事。據上文當是一其心以求出道故。二者理。以一心如實慧即是出道故 叁叁界無常
一切世間動不動法皆是敗壞不安之相 世間總標叁界。動即欲界。不動即色無色界。敗壞不安者結指無常 [補注]上二界壽命長遠。外道以爲不動。不知叁界皆屬無常故。經雲。叁界無安猶如火宅 二明清淨無我(叁)。初勸止叁業。二示將歸滅。叁正顯遺訓。即是于甚深法中寂滅故。初勸止叁業
汝等且止勿得複語 淨口業也。口業淨故則意亦淨也。論雲。示叁業無動。是寂滅無我相應器故 [補注]問此中何缺身業。答凡侍于所尊有問則從座起。承問則起而對。是身口常相須。故口不動兼身亦不動也。叁業不動是與寂滅無我。相應之法器也 二示將歸滅
時將欲過我欲滅度 已當中夜。所以不過表中道也。中道二種如前說。今顯表離斷常之中。亦密表佛性中也。我有叁種。一見二慢叁名字。如來見慢已盡。隨順世間名字稱我。今當灰滅假身則名字亦無。即是無余涅槃真無我法也 [補注]是知佛以中爲命。中存佛存中滅佛滅。安住中道。即是十方常住佛也 叁正顯遺訓
是我最後之所教誨 小乘訓世凡五十年。今將涅槃更略教誡。故雲最後。論雲。于住持法中勝以具遺教故也 [補注]最後者。猶著述家所謂絕筆也。又前所謂臨終之語語必切要。是也。故如來末後殷勤。必欲萬世遵而守之也。問此既雲小乘訓世。何前言不得約小機屬藏教。答論雲。此經每說比丘者。示遠離相故。複示摩诃衍方便道。與二乘共故。則知此經正爲二乘。傍兼菩薩。雲小乘訓世者舉多分也。此馬鳴深旨也
佛遺教經論疏節要(終)
佛雲。吾言如蜜中邊以甜。又雲。治世語言以即實相故。叁祖不難至道而嫌揀擇。有以也。今時人喜玄。一大藏教。凡入理深談兢互傳誦。至平易切近處或弁髦之。抑揀蜜于中邊而實相顧不遍耶。嗟乎。最後叮咛言猶在人耳也。镂骨銘肌共報恩。于是乎刻遺教。古杭雲棲袾宏跋
《佛遺教經論疏節要》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