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離了控製,像一匹脫羁之馬,自由馳騁,這就表現出酒精的現象。
由于血液中酒精濃度的高低不同,中樞神經所受的影響也輕重有異。經過科學實驗,血液中不同分量的酒精,其影響的後果如下:
一、血液中酒精濃度在百分之○.○叁至○.○六時,可以使飲酒者視力減低,體表血管擴張。
二、血液中酒精濃度在百分之○.○六至百分之○.○九時,飲酒者的肌肉不協調,駕車時方向盤把不穩,說話時口齒不清——舌頭大了。
叁、血液中酒精濃度達到百分之○.一二至○.一五時,飲酒者反應遲鈍,走路不穩,注意力和肌肉協調功能都顯著降低。
四、血液中酒精濃度達到百分之○.二以上,一般酒量的人都會沈醉;沈醉的人,有的倒頭大睡,有的喧鬧不已。
五、血液中酒精濃度達到百分之○.叁或○.四的時候,飲酒者意識模糊,昏迷不醒,更嚴重的則失去知覺,體溫下降。
六、血液中酒精濃度達到百分之○.六以上時,這是酒精中毒的致死量,這時生命中樞的延腦受到麻痹,使呼吸中樞受到抑製,終因呼吸中止而死亡。
酒精可使皮膚血管擴張,飲到中等量的時候,飲者面紅耳赤,頸部也會發紅,由于體表血管擴張,連帶著血流量、血壓和脈搏都較正常爲高爲快。酒精的影響主要在于中樞神經;除非經常酗酒,中等量的酒對于心髒無重大影響,但對心髒和循環系統的疾病,亦沒有任何治療的效益。
對消化道方面,小量的酒,可使胃液增加,刺激食欲,惟常喝烈酒的人,易罹患慢性胃炎。
肝髒是酒精新陳代謝的器官,在急性酒精中毒——大醉時,肝髒會發炎和腫大,惟在酒精氧化完畢後,肝髒也就自行複原。在不斷喝酒而又常醉的人,會有肝功能不良的現象,進一步會造成脂肪肝,甚而會演變成肝硬化;酒徒患肝硬化的,較一般人高出八倍。
九、酒對心智功能的影響
酒對生理功能有影響,對心智功能也有影響,當然,這都是酒精的作用。對心智的影響,包括著智慧功能、感覺功能、運動技能,以及反應功能等。
飲酒之後,心情感覺到輕弛、舒適,但隨著酒意的增加,其心智功能也逐漸減低。大約在血液中酒精濃度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一的時候,心智功能減低的現象就顯現出來,如對工作技能的協調、速度、准確性、以及記憶力、學習能力、工作表現等,與其在未飲酒之前相較,則顯得減低或變壞。
感覺功能方面,首先影響視覺,即所謂“醉眼模糊”。對痛的感覺降低,嗅覺也變得遲鈍,反應能力也降低了;如球員接球,駕駛人遇到事故的反應和煞車,都較常人爲慢。
在操作技能方面,如軍人打靶、打字員打字、速記員書寫、技術工人裝配機件等,都顯著變壞。
現在以開車爲例來加以解說。由于酒精破壞了肌肉協調,因而影響了操作技巧和反應時間,所以酒後駕車,極易造成交通意外。因爲當一個人血液中酒精濃度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一的時候,他的肌肉協調、判斷力、視力和聽力都顯著減低,尤其是在反應時間上,較正常人延遲了百分之十到十五。這時他如果駕車,車速每小時四十五公裏,也就是每秒鍾前進十二.五公尺,若突然遇到意外情況,他因飲酒而反應遲緩了一秒鍾,那麼車子已前進了十二.五公尺,這樣不是迎面撞上來車,就可能撞上了安全島。若再加上肌肉不協調、握不牢方向盤、視力模糊諸因素,就更增加了肇事的機會。
根據美國研究機構的報告,血液中酒精濃度增加到百分之一的時候,發生交通事故的危險,較常人增加六倍到十倍,若酒精濃度在百分之○.二,意外危險增加二十五倍到五十倍。所以美國的許多州,法律規定血液中酒精濃度若超過測驗標准——多數訂在百分之○.一五以下——就不得駕車,違則處以重罰。
工廠中的工人若常喝酒,意外事故也將增加,美國耶魯大學作過研究,酒徒的意外致死率,每十萬人中爲叁百二十一人,是正常人的二倍以上。
一個人對于酒精的耐受量,與他的體重、健康情況、飲酒的習慣,和新陳代謝的功能都有關系。人貴自知,了解自己的酒量,適可而止,才不至于因飲酒使心智功能減低,而發生意外事故。
十、酗酒
飲酒是韻事,除了祭祀、婚喪、慶典等,酒爲禮儀所必須外,工作余暇,叁五好友,相聚小酌,喝到叁分醉意,上下古今聊上一陣,也算是人生一樂。因此,酒可以增進人際關系,增加生活樂趣,是人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適量的酒,對健康無礙,使精神快樂,倒也不必刻意去排斥它,惟若縱酒無度,嗜酒成癖,甚而藉酒裝瘋,沈溺醉鄉,那已超出了飲酒的範圍,而成爲酗酒了。
什麼叫酗酒?“通俗文”上說:“耽酒曰酗”。“尚書微子”稱:“我用沈酗于酒”,釋文是:“以酒爲凶曰酗”。過去農業社會,崇尚儉樸,酗酒的人極少。但在目前工業社會中,酗酒者多;在有些國家中,酗酒且成爲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因爲酗酒者多數是一家之主或重要成員,一人酗酒,直接影響到他家人子女的生活,若衆多的人酗酒,就影響到社會的生産力和經濟;美國目前有約數百萬的酒徒,其中女性占六分之一,這些男女酗酒者,常日醉生夢死,置家庭子女生活于不顧,毀滅自己,贻害社會。所以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給酗酒下的定義是:
“酗酒是一種精神上或身體上的慢性病,它表現自己是一個行爲的混亂者。”
喝醉酒時對于生理功能的影響,本文第八節已有敘述。若偶而一醉,酒醒後也就恢複正常。惟若日沈醉鄉,經常都在酒醉狀態下,則自我約束力蕩然無存,繼續喝酒的念頭愈來愈強,這一來,因嗜酒而沈醉,因沈醉而嗜酒,就變成一種惡性循環了。
飲酒成癖之後,身體對酒精的“耐力”愈來愈強,非喝更多或更烈的酒不足以過瘾。因果相續,酒量有增無減,而腦細胞的基礎代謝改變,非酒不足以維持其正常機能,到了身體內缺乏酒精的時候,酒徒會感到手足抖顫,及谵妄幻覺,這時他惟有繼續喝酒,直到沈醉。
酒精是一種強烈的化合物,酒精經常存在于血液和體液之間,勢必影響組織受到傷害,終至使組織細胞不能發揮它應有的功能。
酗酒成癖的人,自尊喪失,其對于個人人格、社會地位、家庭責任、全棄之于不顧。
在美國的大都市中,不時會遇到胡子不刮、頭發不理、衣服褴褛、邊幅不修的酒徒,手持酒瓶,踉跄而過。在寒冬季節,酒徒凍斃街頭的新聞也時有所見,這實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臺灣目前還沒有這種美國式的酒徒,但黑社會的不良分子,血氣方剛的青少年,藉酒滋事,鬥毆傷人者,也時有所聞,這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十一、宿醉
宿醉,輕者就是酩酊大醉,重者就是急性酒精中毒。
一個本來不善于喝酒的人,一下喝了大量的酒;或一個本來酒量不錯的人,某次喝了過量的酒,而適巧你也是同席的共飲者,你慢慢欣賞吧!許多難得一見的鏡頭就要出現了。
剛開始的時候,自然是杯酒聯歡,賓主融洽;繼之主角人物面紅耳赤,高談闊論;再喝下去,他狀似豪興勃發,自作曠達;再下去,聲音變得高而響亮,有點像與人爭吵;再不停的喝下去,主角已由醉而進入深醉,他會出現動作抖顫,且顯得笨拙。
到酒精對中樞神經抑製加深的時候,這位主角由高談闊論變爲好爭、好辯、愠怒、光火,進一步感到力不從心,口讷、笨拙,繼續下去則會喧鬧不已,或哀傷哭號,深醉的人,往往發生嘔吐。
醉者的主觀症狀,是耳鳴、複視——看對面的人有兩個鼻子、四只眼,醉者自己的瞳孔也放大,顔面潮紅,脈搏充沛,心跳加快,如果醉到中毒的程度,則醉者木僵昏睡,呼吸深重,人事不醒。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發生體溫調節紊亂,體溫下降,或心髒衰竭,而在昏睡中趨于死亡。
如果中毒不深,雖醉尚未到嚴重程度,則往往産生一種“自動的行爲”,其根本的性格特點和內心沖突俱告外露,這時由于理智喪失,判斷力減弱,行爲不檢,犯罪者,性亂行者,往往在此時發生。古人說,“酒能亂性”,聽起來是老生常談,實有經驗累積的至理。
宿醉者經過一段較長久的昏睡後,醒來時往往將自己醉後的作爲完全忘掉。此時惟感到頭痛、口渴、乏力,也有醒來後繼續嘔吐的。
這種急性酒精中毒的人,多數在大睡一覺後,醒來逐慚恢複。但如果醉後乏人照料,睡倒街頭者有之,跌入水溝者有之,亦有在昏睡中受風寒侵襲,引起肺炎者。
如果醉者昏睡不醒,皮膚冷濕,體溫下降,甚而呼吸深慢而帶嘈雜聲,瞳孔放大者,要趕快送到醫院中去急救。
急救的原則,不外洗胃、保暖、注射中樞神經興奮劑,大量輸入液體以稀釋體內的酒精濃度,如呼吸抑製過深,用一種氧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氣體以改善之。
十二、慢性酒精中毒
急性酒精中毒,是偶而飲酒過量所引起的症狀,而慢性中毒,卻是長期酗酒所導致的後果,俗諺說:“冰凍叁尺,非一日之寒。”慢性中毒也不是短期飲酒即能造成的。研究機構根據兩千多名酒徒的生活史,做了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這種慢性中毒症狀,是按部就班出現的。
最初,一些個性內向的人,在一時失意的情況下,可能想借酒澆愁;一些驕傲自大、自以爲懷才不遇的人,可能以飲酒來孤芳自賞;而多數的酗酒者,是藉酒來逃避他內心的憂慮。一些心理不平衡的人,在尋找逃避他內心沖突的方法,及至他發現酒精能夠使別人看不出他內心的失意、恐懼,和敏感的病態時,他就樂此不疲了。
由偶而喝幾杯,到經常找理由喝,以至于喝成離不開酒的習慣,常要經過一兩年到叁五年的時間,以後發展到心理上對酒有了依賴。由于不斷的喝,身體對酒精的耐受性逐漸增加,而酒量也愈來愈大。他不再自誇對酒有把握,有時在赴宴會前,會悄悄的先喝上幾口;在失望或抑郁時要喝酒,在緊張或疲勞時也要喝酒,有時在喝酒後會暫時性失去記憶——突發性的記憶空檔,到了暫時喪失記憶一再發生的時候,他已進入了酒精中毒的中期了。
偶而有人在這段時期,會感到對酒有罪惡感,想到這樣喝下去不是辦法,但終因陷溺已深,對喝酒失去了控製,雖然對戒酒許下了諾言,但再以說謊來掩飾喝酒。在清醒過來時,也會感到懊惱和沮喪,但爲了解除這種懊惱和沮喪,只有再繼續喝酒。
到了酒精中毒的末期的時候,他已不再避著人喝了,他光明正大、理直氣壯的喝,他找出了一套喝酒的理由,把喝酒解說成合理化,對親友的勸告與譴責,都當作東風過耳。這時大腦的思考力受到損害,道德觀念倫喪,情緒不穩,易受刺激而大發脾氣。
而身體方面所受的損害也日益顯著,如食欲不振,營養不良,體重減輕,時有惡心嘔吐,或腹痛腹瀉的現象,多數慢性中毒者會發生多發性神經炎,兩手抖顫、下肢麻木,這是維生素B缺乏的症狀。
由于日沈醉鄉,失去工作能力,連帶著爲親友所不齒。他本人也自暴自棄,終至成爲社會的廢人。
參·毒品對身心的折磨
——本文摘錄自《鐵窗下的醒悟》一書,原名“往事不堪回首”,作者爲石同學。
自小就知毒品可怕,害人至深,不可沾染,曾親眼看到多人悲慘下場。有一次駕車送友人返家途中,卻見友人正吸食攙有海洛因的香煙,當時我忿怒並疾言厲色的勸他戒掉。友人面有慚色,嗫嚅而謂:偶一吸食,不至于成瘾。並問我是否願意嘗試?我受好奇心驅使,暗中索取二支藏在身上,將于返家就寢時嘗試。當我吸食後,第一次大吐特吐,第二次卻所有煩慮冰消,身體頓時輕松。
已知其味,頂多只可嘗試一次。正暗自慶幸不至于成瘾;但事實不然,卻有如遭毒魔控製,欲罷而不能了。每次總以再吸食一次、不至于成隱而自我寬解。但是一次又一次,不到十天光景,已漸漸成瘾,若有一日不吸毒,就感覺全身不舒服,但一經吸毒,身體又輕松了起來。
經過月余,毒愈陷愈深,抵瘾用量也日增,且吸毒已不像初染時之舒暢。有一夜晚,腦際突然出現鄰人吸毒之悲慘下場,悚然心驚,遂決心戒毒。
戒毒後第一天,全身疾疾如火焚,冷汗直冒,上吐下瀉,肝腸幾至嘔出,肢體酸麻,似若萬斤重物在壓榨,關節欲裂,軀體有如萬蟻啃齧,或坐、或臥、或躺都不適,輾轉在床,翻滾于地,雖已服用安眠藥亦不能隱,痛苦萬分。
時值深夜,臺風來襲,經不起毒瘾煎熬,就在那狂風暴雨之下,騎著機車四處找人購毒。藥瘾越陷越深,身體就愈見衰敗。而每此吸毒所耗費的金錢,已非最初染上時的區區數百元,最後一天要幾萬元以上。
我本從商,所經營商店生意興隆,經濟尚稱寬裕,夫妻恩愛,家庭生活幸福美滿。但自從沾染毒品後,精神萎靡,終日恍惚,無心事業,入不敷出。爲籌錢購毒,虧空貸款,變賣家産,生活從此陷入困境。
妻子曾淚水涔涔跪泣于前,嗚嗚哭勸我戒毒。我無言以對,因我一人吸毒而全家人受苦受累,自知罪孽深重,受良心譴責而哽咽應允。我亦曾獨白在祖母墳前,跪地忏悔,立誓戒毒,但終不敵毒瘾之魔而毀了諾言。
毒瘾雖不易戒,心瘾更難除。曾多次費數萬元在私人醫院戒除毒瘾。但因身體久經毒侵,未經調養,以致體力不濟,夫妻歡愛難諧。之後,自己誓願戒毒,一期爲十天。強忍戒毒之時,如斧锉筋骨,鼎煮軀體般的難受。因而讓我決定入監服刑,如今已渡過了數月。爲強化戒毒之決心,我還極力參予所裏舉辨的“佛學法會”,從中習得佛法真理,以端正己心,極盡掃除心中陰霾。
憶往日之沈溺毒海,如一場夢魇。耗盡家産,失去健康,並身陷囹圄。我奉勸世人,勿逞一時之氣,而嘗試吸毒食品,那將導致萬劫不複的黑暗深淵,我即最好的寫照。
《淨化心靈小叢書》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