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离了控制,像一匹脱羁之马,自由驰骋,这就表现出酒精的现象。
由于血液中酒精浓度的高低不同,中枢神经所受的影响也轻重有异。经过科学实验,血液中不同分量的酒精,其影响的后果如下:
一、血液中酒精浓度在百分之○.○三至○.○六时,可以使饮酒者视力减低,体表血管扩张。
二、血液中酒精浓度在百分之○.○六至百分之○.○九时,饮酒者的肌肉不协调,驾车时方向盘把不稳,说话时口齿不清——舌头大了。
三、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百分之○.一二至○.一五时,饮酒者反应迟钝,走路不稳,注意力和肌肉协调功能都显着降低。
四、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百分之○.二以上,一般酒量的人都会沉醉;沉醉的人,有的倒头大睡,有的喧闹不已。
五、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百分之○.三或○.四的时候,饮酒者意识模糊,昏迷不醒,更严重的则失去知觉,体温下降。
六、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百分之○.六以上时,这是酒精中毒的致死量,这时生命中枢的延脑受到麻痹,使呼吸中枢受到抑制,终因呼吸中止而死亡。
酒精可使皮肤血管扩张,饮到中等量的时候,饮者面红耳赤,颈部也会发红,由于体表血管扩张,连带着血流量、血压和脉搏都较正常为高为快。酒精的影响主要在于中枢神经;除非经常酗酒,中等量的酒对于心脏无重大影响,但对心脏和循环系统的疾病,亦没有任何治疗的效益。
对消化道方面,小量的酒,可使胃液增加,刺激食欲,惟常喝烈酒的人,易罹患慢性胃炎。
肝脏是酒精新陈代谢的器官,在急性酒精中毒——大醉时,肝脏会发炎和肿大,惟在酒精氧化完毕后,肝脏也就自行复原。在不断喝酒而又常醉的人,会有肝功能不良的现象,进一步会造成脂肪肝,甚而会演变成肝硬化;酒徒患肝硬化的,较一般人高出八倍。
九、酒对心智功能的影响
酒对生理功能有影响,对心智功能也有影响,当然,这都是酒精的作用。对心智的影响,包括着智慧功能、感觉功能、运动技能,以及反应功能等。
饮酒之后,心情感觉到轻弛、舒适,但随着酒意的增加,其心智功能也逐渐减低。大约在血液中酒精浓度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一的时候,心智功能减低的现象就显现出来,如对工作技能的协调、速度、准确性、以及记忆力、学习能力、工作表现等,与其在未饮酒之前相较,则显得减低或变坏。
感觉功能方面,首先影响视觉,即所谓“醉眼模糊”。对痛的感觉降低,嗅觉也变得迟钝,反应能力也降低了;如球员接球,驾驶人遇到事故的反应和煞车,都较常人为慢。
在操作技能方面,如军人打靶、打字员打字、速记员书写、技术工人装配机件等,都显着变坏。
现在以开车为例来加以解说。由于酒精破坏了肌肉协调,因而影响了操作技巧和反应时间,所以酒后驾车,极易造成交通意外。因为当一个人血液中酒精浓度在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一的时候,他的肌肉协调、判断力、视力和听力都显着减低,尤其是在反应时间上,较正常人延迟了百分之十到十五。这时他如果驾车,车速每小时四十五公里,也就是每秒钟前进十二.五公尺,若突然遇到意外情况,他因饮酒而反应迟缓了一秒钟,那么车子已前进了十二.五公尺,这样不是迎面撞上来车,就可能撞上了安全岛。若再加上肌肉不协调、握不牢方向盘、视力模糊诸因素,就更增加了肇事的机会。
根据美国研究机构的报告,血液中酒精浓度增加到百分之一的时候,发生交通事故的危险,较常人增加六倍到十倍,若酒精浓度在百分之○.二,意外危险增加二十五倍到五十倍。所以美国的许多州,法律规定血液中酒精浓度若超过测验标准——多数订在百分之○.一五以下——就不得驾车,违则处以重罚。
工厂中的工人若常喝酒,意外事故也将增加,美国耶鲁大学作过研究,酒徒的意外致死率,每十万人中为三百二十一人,是正常人的二倍以上。
一个人对于酒精的耐受量,与他的体重、健康情况、饮酒的习惯,和新陈代谢的功能都有关系。人贵自知,了解自己的酒量,适可而止,才不至于因饮酒使心智功能减低,而发生意外事故。
十、酗酒
饮酒是韵事,除了祭祀、婚丧、庆典等,酒为礼仪所必须外,工作余暇,三五好友,相聚小酌,喝到三分醉意,上下古今聊上一阵,也算是人生一乐。因此,酒可以增进人际关系,增加生活乐趣,是人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适量的酒,对健康无碍,使精神快乐,倒也不必刻意去排斥它,惟若纵酒无度,嗜酒成癖,甚而藉酒装疯,沉溺醉乡,那已超出了饮酒的范围,而成为酗酒了。
什么叫酗酒?“通俗文”上说:“耽酒曰酗”。“尚书微子”称:“我用沉酗于酒”,释文是:“以酒为凶曰酗”。过去农业社会,崇尚俭朴,酗酒的人极少。但在目前工业社会中,酗酒者多;在有些国家中,酗酒且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因为酗酒者多数是一家之主或重要成员,一人酗酒,直接影响到他家人子女的生活,若众多的人酗酒,就影响到社会的生产力和经济;美国目前有约数百万的酒徒,其中女性占六分之一,这些男女酗酒者,常日醉生梦死,置家庭子女生活于不顾,毁灭自己,贻害社会。所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给酗酒下的定义是:
“酗酒是一种精神上或身体上的慢性病,它表现自己是一个行为的混乱者。”
喝醉酒时对于生理功能的影响,本文第八节已有叙述。若偶而一醉,酒醒后也就恢复正常。惟若日沉醉乡,经常都在酒醉状态下,则自我约束力荡然无存,继续喝酒的念头愈来愈强,这一来,因嗜酒而沉醉,因沉醉而嗜酒,就变成一种恶性循环了。
饮酒成癖之后,身体对酒精的“耐力”愈来愈强,非喝更多或更烈的酒不足以过瘾。因果相续,酒量有增无减,而脑细胞的基础代谢改变,非酒不足以维持其正常机能,到了身体内缺乏酒精的时候,酒徒会感到手足抖颤,及谵妄幻觉,这时他惟有继续喝酒,直到沉醉。
酒精是一种强烈的化合物,酒精经常存在于血液和体液之间,势必影响组织受到伤害,终至使组织细胞不能发挥它应有的功能。
酗酒成癖的人,自尊丧失,其对于个人人格、社会地位、家庭责任、全弃之于不顾。
在美国的大都市中,不时会遇到胡子不刮、头发不理、衣服褴褛、边幅不修的酒徒,手持酒瓶,踉跄而过。在寒冬季节,酒徒冻毙街头的新闻也时有所见,这实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台湾目前还没有这种美国式的酒徒,但黑社会的不良分子,血气方刚的青少年,藉酒滋事,斗殴伤人者,也时有所闻,这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十一、宿醉
宿醉,轻者就是酩酊大醉,重者就是急性酒精中毒。
一个本来不善于喝酒的人,一下喝了大量的酒;或一个本来酒量不错的人,某次喝了过量的酒,而适巧你也是同席的共饮者,你慢慢欣赏吧!许多难得一见的镜头就要出现了。
刚开始的时候,自然是杯酒联欢,宾主融洽;继之主角人物面红耳赤,高谈阔论;再喝下去,他状似豪兴勃发,自作旷达;再下去,声音变得高而响亮,有点像与人争吵;再不停的喝下去,主角已由醉而进入深醉,他会出现动作抖颤,且显得笨拙。
到酒精对中枢神经抑制加深的时候,这位主角由高谈阔论变为好争、好辩、愠怒、光火,进一步感到力不从心,口讷、笨拙,继续下去则会喧闹不已,或哀伤哭号,深醉的人,往往发生呕吐。
醉者的主观症状,是耳鸣、复视——看对面的人有两个鼻子、四只眼,醉者自己的瞳孔也放大,颜面潮红,脉搏充沛,心跳加快,如果醉到中毒的程度,则醉者木僵昏睡,呼吸深重,人事不醒。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发生体温调节紊乱,体温下降,或心脏衰竭,而在昏睡中趋于死亡。
如果中毒不深,虽醉尚未到严重程度,则往往产生一种“自动的行为”,其根本的性格特点和内心冲突俱告外露,这时由于理智丧失,判断力减弱,行为不检,犯罪者,性乱行者,往往在此时发生。古人说,“酒能乱性”,听起来是老生常谈,实有经验累积的至理。
宿醉者经过一段较长久的昏睡后,醒来时往往将自己醉后的作为完全忘掉。此时惟感到头痛、口渴、乏力,也有醒来后继续呕吐的。
这种急性酒精中毒的人,多数在大睡一觉后,醒来逐惭恢复。但如果醉后乏人照料,睡倒街头者有之,跌入水沟者有之,亦有在昏睡中受风寒侵袭,引起肺炎者。
如果醉者昏睡不醒,皮肤冷湿,体温下降,甚而呼吸深慢而带嘈杂声,瞳孔放大者,要赶快送到医院中去急救。
急救的原则,不外洗胃、保暖、注射中枢神经兴奋剂,大量输入液体以稀释体内的酒精浓度,如呼吸抑制过深,用一种氧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以改善之。
十二、慢性酒精中毒
急性酒精中毒,是偶而饮酒过量所引起的症状,而慢性中毒,却是长期酗酒所导致的后果,俗谚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慢性中毒也不是短期饮酒即能造成的。研究机构根据两千多名酒徒的生活史,做了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这种慢性中毒症状,是按部就班出现的。
最初,一些个性内向的人,在一时失意的情况下,可能想借酒浇愁;一些骄傲自大、自以为怀才不遇的人,可能以饮酒来孤芳自赏;而多数的酗酒者,是藉酒来逃避他内心的忧虑。一些心理不平衡的人,在寻找逃避他内心冲突的方法,及至他发现酒精能够使别人看不出他内心的失意、恐惧,和敏感的病态时,他就乐此不疲了。
由偶而喝几杯,到经常找理由喝,以至于喝成离不开酒的习惯,常要经过一两年到三五年的时间,以后发展到心理上对酒有了依赖。由于不断的喝,身体对酒精的耐受性逐渐增加,而酒量也愈来愈大。他不再自夸对酒有把握,有时在赴宴会前,会悄悄的先喝上几口;在失望或抑郁时要喝酒,在紧张或疲劳时也要喝酒,有时在喝酒后会暂时性失去记忆——突发性的记忆空档,到了暂时丧失记忆一再发生的时候,他已进入了酒精中毒的中期了。
偶而有人在这段时期,会感到对酒有罪恶感,想到这样喝下去不是办法,但终因陷溺已深,对喝酒失去了控制,虽然对戒酒许下了诺言,但再以说谎来掩饰喝酒。在清醒过来时,也会感到懊恼和沮丧,但为了解除这种懊恼和沮丧,只有再继续喝酒。
到了酒精中毒的末期的时候,他已不再避着人喝了,他光明正大、理直气壮的喝,他找出了一套喝酒的理由,把喝酒解说成合理化,对亲友的劝告与谴责,都当作东风过耳。这时大脑的思考力受到损害,道德观念伦丧,情绪不稳,易受刺激而大发脾气。
而身体方面所受的损害也日益显着,如食欲不振,营养不良,体重减轻,时有恶心呕吐,或腹痛腹泻的现象,多数慢性中毒者会发生多发性神经炎,两手抖颤、下肢麻木,这是维生素B缺乏的症状。
由于日沉醉乡,失去工作能力,连带着为亲友所不齿。他本人也自暴自弃,终至成为社会的废人。
参·毒品对身心的折磨
——本文摘录自《铁窗下的醒悟》一书,原名“往事不堪回首”,作者为石同学。
自小就知毒品可怕,害人至深,不可沾染,曾亲眼看到多人悲惨下场。有一次驾车送友人返家途中,却见友人正吸食搀有海洛因的香烟,当时我忿怒并疾言厉色的劝他戒掉。友人面有惭色,嗫嚅而谓:偶一吸食,不至于成瘾。并问我是否愿意尝试?我受好奇心驱使,暗中索取二支藏在身上,将于返家就寝时尝试。当我吸食后,第一次大吐特吐,第二次却所有烦虑冰消,身体顿时轻松。
已知其味,顶多只可尝试一次。正暗自庆幸不至于成瘾;但事实不然,却有如遭毒魔控制,欲罢而不能了。每次总以再吸食一次、不至于成隐而自我宽解。但是一次又一次,不到十天光景,已渐渐成瘾,若有一日不吸毒,就感觉全身不舒服,但一经吸毒,身体又轻松了起来。
经过月余,毒愈陷愈深,抵瘾用量也日增,且吸毒已不像初染时之舒畅。有一夜晚,脑际突然出现邻人吸毒之悲惨下场,悚然心惊,遂决心戒毒。
戒毒后第一天,全身疾疾如火焚,冷汗直冒,上吐下泻,肝肠几至呕出,肢体酸麻,似若万斤重物在压榨,关节欲裂,躯体有如万蚁啃啮,或坐、或卧、或躺都不适,辗转在床,翻滚于地,虽已服用安眠药亦不能隐,痛苦万分。
时值深夜,台风来袭,经不起毒瘾煎熬,就在那狂风暴雨之下,骑着机车四处找人购毒。药瘾越陷越深,身体就愈见衰败。而每此吸毒所耗费的金钱,已非最初染上时的区区数百元,最后一天要几万元以上。
我本从商,所经营商店生意兴隆,经济尚称宽裕,夫妻恩爱,家庭生活幸福美满。但自从沾染毒品后,精神萎靡,终日恍惚,无心事业,入不敷出。为筹钱购毒,亏空贷款,变卖家产,生活从此陷入困境。
妻子曾泪水涔涔跪泣于前,呜呜哭劝我戒毒。我无言以对,因我一人吸毒而全家人受苦受累,自知罪孽深重,受良心谴责而哽咽应允。我亦曾独白在祖母坟前,跪地忏悔,立誓戒毒,但终不敌毒瘾之魔而毁了诺言。
毒瘾虽不易戒,心瘾更难除。曾多次费数万元在私人医院戒除毒瘾。但因身体久经毒侵,未经调养,以致体力不济,夫妻欢爱难谐。之后,自己誓愿戒毒,一期为十天。强忍戒毒之时,如斧锉筋骨,鼎煮躯体般的难受。因而让我决定入监服刑,如今已渡过了数月。为强化戒毒之决心,我还极力参予所里举辨的“佛学法会”,从中习得佛法真理,以端正己心,极尽扫除心中阴霾。
忆往日之沉溺毒海,如一场梦魇。耗尽家产,失去健康,并身陷囹圄。我奉劝世人,勿逞一时之气,而尝试吸毒食品,那将导致万劫不复的黑暗深渊,我即最好的写照。
《净化心灵小丛书》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