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福德與智慧。佛菩薩的化身,即以福德和智慧來作莊嚴。
【福業】 召感福報的業因。見叁福業條。
【福慧】 福德和智慧,此二者是佛菩薩的二種莊嚴。
【福田】 田以生長爲義,人若行善修慧,猶如農夫于田下種,能得福慧之報,故名福田。
【福田衣】 袈裟的別名。
【福德】 修人天善行所感得的福分。福德與功德不同,外修事功的有漏善是福德,內證佛性無漏智才是功德,福德功德俱修俱足,才是出離生死苦海乃至成佛作祖之道。
【福德莊嚴】 二種莊嚴之一,即修福德之善行以莊嚴佛果。
【種性】 各種的根性。
【種智】 一切種智的簡稱。見一切種智條。
【種識】 種子識的簡稱,是第八識的別名。
【種覺】 佛證一切種智之後,便能大覺圓滿,故名種覺。
【種子】 法相宗將阿賴耶識中,能生一切法的功能,叫做種子,說它好像植物的種子能開花結果。
【種子識】 阿賴耶識的別名。
【種種界智力】 十力之一。
【種種勝解智力】 十力之一。
【稱念】 稱名念佛。
【稱名】 稱念佛的名號。
【稱名正行】 見五正行條。
【稱名雜行】 見五雜行條。
【精舍】 寺院的別名。
【精進】 又叫做勤,即努力向善向上。
【精進根】 五根之一。
【精進覺支】 見七覺分條。
【精進如意足】 四如意足之一。
【精進波羅蜜】 又名勤波羅蜜,見六波羅蜜條。
【維摩】 維摩诘的簡稱,華譯爲淨名,淨是清淨無垢之義,名是聲名遠揚之義,相傳是金粟如來的化身,自妙喜國化生在此世上,以居士的身份輔助釋迦教化衆生。
【維摩诘】 見維摩條。
【绮語】 說無禮義不正經的話,是十惡之一。
【缁素】 缁是紫黑色,素是白色,僧著紫黑衣,俗人多著白衣,故號僧俗爲缁素。
【聞慧】 聽聞佛法能生智慧,爲叁慧之一。
【聞法】 聽聞佛的教法。
【聞法難】 很難有機會聽到正法,是四難之一。
【聞持】 聞佛的教法而憶持不忘,即陀羅尼。
【聞持陀羅尼】 簡稱聞陀羅尼,是四陀羅尼之一。
【聞思修】 見叁慧條。
【聞成就】 見六成就條。
【蓋】 煩惱的別名,因煩惱能覆蓋行者的清淨心,使善心不能開發。
【蓋纏】 五蓋與十纏。
【誓願】 立誓和發願。諸佛菩薩都有總別的二種誓願,如四弘誓願是總誓願,如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與藥師佛的十二願是別誓願。
【誓願安樂行】 見四安樂行條。
【語密】 如來叁密之一。見叁密條。
【語業】 叁業之一,即口之所語,如妄言绮語等是惡語業,如愛語實語等是善語業。
【說法】 演說佛的教義。
【說通】 能隨順衆生的根機,以巧方便爲之說法,叫做說通。
【說因部】 說一切有部的別名。
【說假部】 小乘二十部之一,于佛滅後二百年間由大衆部中分出。
【說轉部】 經量部的別名,小乘二十部之一。
【說出世部】 小乘二十部之一,于佛滅後二百年由大衆部中分出。
【說一切有部】 簡稱有部,別名說因部,爲小乘二十部之一。
【說障法無所畏】 見四無畏條。
【說障道無所畏】 見四無畏條。
【說出苦道無所畏】 見四無畏條。
【輕安】 輕松安祥。
【輕安覺支】 見七覺分條。
【遠師】 慧遠法師。
【遠行地】 菩薩十地中之第七地名。
【銀輪王】 四輪王之一。見轉輪王條。
【銅輪王】 四輪王之一。見轉輪王條。
【銅鍱部】 上座部的別名。
【障】 煩惱的別名,因煩惱能障礙聖道。
【障盡解脫】 見二解脫條。
【魂神】 心識的別名,俗稱爲靈魂。
【魂魄】 心身的別名。魂是心識,有靈用但無形;魄是有形的身體,是心識的依處。
【鼻入】 十二入之一。
【鼻根】 六根之一。
【鼻識】 六識之一。
【嘉祥】 隋會稽嘉祥寺吉藏大師,以寺名稱爲嘉祥,是叁論宗之祖。
【漉水囊】 比丘六物之一,即濾水去蟲的器具。
十五畫
【增劫】 人壽由十歲起,每百年增一歲,增至八萬四千歲之間,叫做增劫。
【增悲】 在菩薩的種性中,有悲增和智增的二種,速斷煩惱而證佛果,叫做智增,不斷煩惱而永利衆生,叫做悲增。悲增智增又名增悲增智。
【增上】 增強其向上之勢。
【增上緣】 見四緣條。
【增上慢】 見七慢條。
【增上心】 1.強盛的心。2.定心的別名,因定心的勢力很強盛。
【增上心學】 即定學,叁學之一。
【增上戒學】 即戒學,叁學之一。
【增上慧學】 即慧學,叁學之一。
【增長】 增進長大。
【增長天】 四王天中南方天之名。見四天王條。
【增長廣目】 增長天與廣目天。
【廣目天】 四天王天之一。
【廣果天】 色界四禅八天中之第叁天名。
【廣長舌】 佛叁十二相之一,佛舌廣長,而且柔軟紅薄,能覆面至發際。
【廣長輪相】 大日如來要說真言時,必先現其周遍法界之廣長舌,以證明其言誠實非虛,叫做如來廣長輪相。
【廣博身如來】 大日如來的別名。
【廣狹自在無礙門】 十玄門之一。
【影向衆】 見影響衆條。
【影響衆】 又作影向衆,爲四衆之一,諸佛與法身菩薩,爲了贊助釋迦如來的教化,于是應現如影如響之身,以擁護釋迦如來的道場。
【德號】 表現佛功德的名號。
【慧】 睿智的意思,也就是確知諸法真相的智慧。
【慧力】 智慧有消除煩惱的力量,爲五力之一。
【慧日】 (喻)佛的智慧如日能照明一切黑暗。
【慧可】 北魏洛陽人,初名神光,後在嵩山少林寺拜達摩爲師,改名爲慧可,承接達摩的衣缽,爲禅宗之第二祖。
【慧目】 智慧的眼目。
【慧足】 見二足條。
【慧門】 通入智慧的法門。
【慧命】 把智慧當生命。修行人全靠智慧,所以修行人把智慧當做生命。
【慧能】 唐朝高僧,系中國禅宗之第六祖。見惠能條。
【慧根】 智慧的根性,爲五根之一。
【慧學】 叁學之一。
【慧劍】 (喻)智慧鋒利如刀劍,能斬斷一切的煩惱。
【慧遠】 中國東晉時人,居廬山,與劉遺民等同修淨土,爲淨土宗之始祖。
【慧印】 又名智印,即是決定不變的意思,如來的智慧,因契合諸法的實相,而決定不變,所以叫做慧印。
【慧印叁昧】 産生慧印的禅定。
【慧炬】 智慧的火炬。
【慧炬叁昧】 法華經所說十六叁昧之一,入此叁昧,能興發智慧之火炬,照明世間的險難。
【慧無減】 十八不共法之一。
【憍】 憍慢自大。
【憍慢】 自大高傲的心理。
【憍陳如】 五比丘之一,也就是佛最初的弟子。
【摩頂】 佛用手撫摩弟子之頂。通常佛不是爲了付囑大法而撫摩弟子之頂,就是爲了授記而撫摩弟子之頂。
【摩頂授記】 摩頂是佛用手撫摩弟子之頂,授記是授將來成佛的預記。
【摩诃】 譯義爲大、多、勝。
【摩诃衍】 摩诃衍那的簡稱,華譯爲大乘。
【摩诃衍那】 華譯大乘。
【摩诃薩】 摩诃薩埵的簡稱。
【摩诃薩埵】 華譯爲大心,或大有情,指有作佛之大心願的衆生,亦即大菩薩。
【摩诃摩耶】 即摩耶夫人,她是淨飯王的夫人,也是釋尊的母親。
【摩诃迦葉】 摩诃迦葉波的簡稱,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以頭陀第一著稱。
【摩诃目犍連】 簡稱目犍連,或目連,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以神通第一著稱。
【摩诃般若】 華譯爲大智慧,即佛照了諸法實相的智慧。
【摩诃般若波羅蜜多】 華譯爲大智慧度,意謂乘此大智慧則能由生死苦海渡到涅槃彼岸。
【摩诃般涅槃那】 華譯爲大滅度,或大圓寂入。見大般涅槃條。
【摩觸】 學法女六法之一。
【摩觸戒】 八波羅夷之一。見八波羅夷條。
【摩呼洛伽】 又譯作摩侯羅伽,八部衆之一,即大蟒神,其形人身而蛇首。
【摩侯羅伽】 見摩呼洛伽條。
【摩醯首羅天】 華譯爲大自在天,在色界的最高處。
【敷具】 袈裟的別名。
【數門】 數息門的簡稱,即數息觀。
【數息門】 六妙門之一。
【數息觀】 默數呼吸的出入以停止心想散亂的觀法,爲五停心觀之一。
【樂】 遇好緣好境而心情愉快。
【樂神】 即乾闼婆,爲八部衆之一。
【樂邦】 安樂的邦土,通常是指西方極樂世界。
【樂果】 至樂之果,即涅槃。
【樂受】 叁受之一。
【樂說】 四無礙之一。
【樂說無礙】 見無礙解條。
【樂說無礙智】 見四無礙智條。
【樂變化天】 欲界六天中之第五天名。
【潔齋】 謂停止淫事及斷除酒肉。
【熟酥味】 見五味條。
【熱惱】 因痛苦而身熱心惱。
【熱鐵地獄】 以熱鐵造成的地獄。
【嗔】 惱怒打罵傷害別人,爲叁毒之一。
【嗔火】 怒火。
【嗔心】 嗔恚無忍的心,爲叁毒之一。
【嗔毒】 叁毒之一。
【嗔病】 叁病之一。
【嗔縛】 叁縛之一。
【嗔恚】 叁毒之一。
【嗔恚火】 1.怒火。2.(喻)怒火能將人的一切功德燒毀。
【嗔恚使】 五鈍使之一。
【緣】 1.事物的相涉關系,如因緣。2.攀附的意思,如攀緣。
【緣力】 助緣的力量。
【緣心】 攀緣事物的…
《佛學常見辭彙 十叁畫~十五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