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在一想念間,他的身體不能同時到達最少超過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土的話,我就不成佛。
附記1:在我們凡夫來看,在一念頃身體同時到達十方無量國土,簡直不可思議;但極樂世界的衆生,人人都是在蓮花中化生的聖者,他們的身是意生身,又叫做法性生身,能身如其意,來去自如,毫無障礙,所以在一念頃到達十方佛土,一點也不奇怪。佛世時,佛十大弟子之一的目犍連,就有這樣“神足通”的功夫,而號稱“神通第一”。
附記2:有了“神足通”又有什麼好處呢?一個人要成佛必須福慧具足,有了神足通便可以在一想念間同時到達十方佛國去聽聞諸佛講經說法,大開圓解,那是修慧;又可以隨意供養十方諸佛,及到十方世界去教化衆生,利樂有情,那是修福。如此福慧雙修,便不難在極短時間內福慧具足而成佛了。
附記3:有人或會問:極樂衆生,徧至十方,爲什麼不來我們這個世界,讓我們看一看?答案是:不是他們不來,而是我們只有肉眼看不見罷了,這好比天上有明月,盲人卻見不到一樣。但只要你有緣,加上心水淨,就會見到的。北魏時的昙鸾大師,立志專修專弘淨土法門,求生西方,晚年感得龍樹菩薩現身對他說:“我就是龍樹,現居淨土,你是同道,特來相見。”又唐朝時的道綽大師,有一日共修的時候,大衆都看到昙鸾大師乘坐在七寶船上,並告訴道綽說:“由于你精進修行,你在極樂世界感得的宮殿樓閣已經完成了,只是你還有一些業緣未盡。”當時化佛徧滿虛空,種種妙好的天華從天空飄下,大家都贊歎不已!
10.不貪計身願(又名漏盡智通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若起想念貪計身(14)者,不取正覺。
若我成佛,國中的衆生,對世出世間一切法,如果還會生起分別,對身體也還會生起執著的念頭的話,我就不成佛。
附記1:“貪計身”就是認爲人有一個真實的我體而貪愛計較,亦即我執。凡夫妄執四大假合之身爲我,貪愛計較,處處爲我著想,順者生愛,逆則生瞋,以致造業受輪回。往生的人,因有彌陀本願威神的加持,已斷我執,故我的念頭不會再生起來,正如《金剛經》之所說:“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四相俱泯。
附記2:一切煩惱皆因我而起,一往生極樂,即斷除我執,一切煩惱自然跟著煙消雲散,化爲烏有。因爲貪計身體的存在是不了解“緣生法”,是一種無明,有無明才有煩惱。煩惱是“漏”的別名,往生極樂的人,已不貪計身,已無煩惱,故此願又叫做“漏盡智通願”。
◎注釋
①設我得佛 設若我成了佛。
②地獄 ①六道中最苦的地方,因其位置在地下,故名地獄,分爲叁類:一名根本地獄,有八熱及八寒之別,是爲十六大地獄。二名近邊地獄,即八熱四門的十六遊增地獄。叁名孤獨地獄,在山間、曠野、樹下、水濱、場所無定,爲各人別業所感,因此苦報壽命,亦各不同,若論受苦,根本最甚,近邊次之,孤獨又次之。②所處的地方,若只有苦受而沒有喜樂的環境,皆可比喻之爲地獄。地獄的業因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之僧與瞋恚心很重等等。
③餓鬼 六道之一,即時常遭受饑餓的鬼類。其中略有威德的,成爲山林冢廟之神,能得祭品或人間的棄食,無威德的,則常不得食,甚至口中因渴而出火。餓鬼的業因就是悭貪、吝啬不舍。
④畜生 六道衆生之一,即常被人殺或互相吞食的飛禽走獸。畜生道的業因,即犯戒私竊、負債不還、殺生、不喜歡聽受經法、愚癡妄想的心很重等等。
⑤不取正覺 是不成佛的意思。
⑥叁惡道 又名叁惡趣、叁途,即畜生、餓鬼、地獄。
⑦宿命 即宿命通,是一種能知道自己和一切衆生過去世所作種種善惡的能力,爲六通之一。
⑧那由他 大數目單位。據說即一億,亦有說爲千億的,各說不同。
⑨天眼 即天眼通,是一種不論粗細遠近都能看見的能力。
⑩天耳 即天耳通,是一種不受遠近限製能夠聽到一切聲音的能力。
(11)他心智 即他心通,是一種能知一切衆生心想的能力。
(12)神足 即神足通,又名神境智證通,或心如意通,是一種具有飛行、分身、速到、變化自在的能力。
(13)一念 (喻)極短的時間。有說六十刹那爲一念,有說九十刹那爲一念,又有說一彈指頃便有六十念。
(14)貪計身 貪受計較人有一個實在之我體存在,亦即我執。
11.必至滅度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住定聚①,必至滅度②者,不取正覺。
若我成佛,國中的衆生,如果有人不住于正定之聚,必定到達滅度的境界,得到常樂我淨之佛果大涅槃的話,我就不成佛。
附記:正定聚,乃叁聚之一。聚是聚類的意思,一切衆生分爲叁類,叫做“叁聚”。必定證悟的一類,叫做“正定聚”;畢竟不證悟的一類,叫做“邪定聚”;介于上二類之間,有緣則證悟,無緣則不證悟的一類,叫做“不定聚”。往生的人,皆住于正定之聚,所以必定成佛。佛的這一個願,是向世人保證,只要成功往生,一定成佛,人人必證常樂我淨之佛果大涅槃。至于怎樣才能成功往生呢?淨宗九祖藕益大師有句名言:“得生與否,端賴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于此可知,能否往生,關鍵即在于我們有無深信阿彌陀佛和切願往生極樂世界。至于往生後品位的高下,那就要看我們平日念佛的功夫深淺而定了。
12.光明無量願
設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若我成佛,光明是有限量的,連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土都照不到的話,我就不成佛。
附記1:佛的光明有兩種,叫做“二光”。二光有兩種的二光,即:一、色光和心光。色光又名身光,即佛身上所發出來的光,吾人的眼睛能夠看得到;心光是佛心所發出來的光,它恒常照護著一切的衆生。二、常光和神通光。常光是佛身上時常發放的光,如釋迦佛一尋之光是;神通光是佛以神通力所發放的光,如釋迦佛在說本經時特以神通光照遍十方無量諸佛國土是。
附記2:這裏所說的光明,兩種的二光都有,而且是無量無邊,所以阿彌陀佛才被稱爲無量光佛。釋迦佛在本經裏說:“無量壽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又在《觀無量壽佛經》中說:“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複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衆生,攝取不舍。”由此可見,阿彌陀佛,不但光明無限,慈悲也無限,時常放光注照一切念佛衆生,一個也沒有漏掉。
附記3:阿彌陀佛的慈光,徧照十方,爲什麼我們從來沒有見過呢?原因是我們乃凡夫,凡夫有見思、塵沙、無明叁種煩惱的障礙,所以見不到。例如日光普照大地,盲者便見不到,豈可因爲自己見不到而說沒有光明?如果誰想見到佛的光明的話,請你努力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叁昧現前,回複了清淨眼,就會豁然見到!《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裏說:“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連佛都能見到,何愁見不到佛光?
13壽命無量願
設我得佛,壽命有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
若我成佛,壽命如果是有限量,少到只有百千億那由他數劫的話,我就不成佛。
附記1:佛有叁身,即法身、報身、應身。法身壽命,無始無終;報身壽命,有始無終;應身壽命,長短不等,佛佛各異。這裏所說的壽命,是專指應身的壽命說的。法藏比丘發願所成的法、報二身的壽命,是無量的無量,他要他的應身也是有量的無量,所以說“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
附記2:由于阿彌陀佛應身的壽命無量,往生的人的壽命也必然同應身佛的壽命一樣無量,壽命長可以一生成佛,不須要經過他生。而且,往生的人,在蓮花中化生,得到清虛之體,不像我們這裏是四大假合之身,有生老病死,變化無常,所以壽與佛齊。
14聲聞無數願
設我得佛,國中聲聞③,有能計量④,乃至叁千大千世界⑤衆生⑥,悉成緣覺⑦,於百千劫,悉共計校⑧,知其數者,不取正覺。
若我成佛,國中的聲聞聖衆,如果有人能計算得出他們的數量,乃至所有叁千大千世界的衆生都成爲緣覺,他們用百千劫那麼長的時間一起來計算在我國聲聞的人數,能夠確知其數目的話,我就不成佛。
附記:此願的願文是說,法藏比丘成佛以後,他所成就的極樂世界有著無量無數的聲聞聖衆。但《往生論》卻說,極樂世界是大乘善根界,二乘種不生。經與論的說法是否相違呢?我們且來聽聽創立天臺宗的智者大師怎麼說,智者大師在《觀經疏解》裏說:“習小之人,本不得生,如果不是定性二乘(編按:定性二乘指定性聲聞和定性緣覺。定性者,只有聲聞或緣覺其中之一種種子的衆生,若兼具兩種或叁種之種子的衆生,則叫做“不定性”。)由彼臨終,發大乘心,亦可得生。以慣習小,順其先習,聞法遂證小果,而已發無上菩提心,況得近佛,不久自當證大。這樣,經舉聲聞,是暫有;論說不生,是畢竟無,互不相違。”大師所言,極之有理。須知,諸佛說法向有藏通別圓之四教,在聲聞藏中,佛從來不說西方有阿彌陀佛和極樂世界,如今既然聽到了,且能信佛念佛,往生彼國,他已經不是小乘根器,而是大乘的根器了。所以極樂世界雖有聲聞之名,其實不是聲聞,而是菩薩。
15壽命自在願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命無能限量。除其本願⑨,修短自在⑩。若不爾者(11),不取正覺。
若我成佛,國中的衆生,壽命無有限量,而且能隨往生者的本願,要長就長,要短就短,長短自在,沒有阻礙。如果不是這樣的話,我就…
《佛說無量壽經白話淺釋 九 發大誓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