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南宗禅的解脫之路(韓鳳鳴)

  南宗禅的解脫之路 

  韓鳳鳴 

  禅宗的中國化是在整個佛學的中國化的過程中發生的。禅宗的以心傳心、見性成佛、自證自度方便法門在許多方面不同于佛教其它宗派,既是對佛教各宗派形式與內容有所變化,又是與儒、道等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內容及體悟方法的進一步結合,體現爲中國化的宗教又一流派。由于魏晉玄學的崇尚玄思清談,老莊哲學的自然無爲,儒家的入世主義和重視世俗生活,以及自給自足的社會經濟基礎上的廣大勞動人民的求解脫的精神願望,大乘般若學與涅槃學的結合,使得中國化的禅學展開了。達摩來華,其禅法圍繞“安心”展開,“安心”的一個重要的內容是“壁觀”,以觀牆土色之單一使心地清淨,或說使人心如壁,無取無舍。宗密《禅源諸诠集都序》載:“達摩以壁觀教人安心,外止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後來南宗禅多以“心如牆壁”、“心如玩石頭”、“心如木石”等喻其清淨。達摩還啓示了“理入”、“行入”兩種“安心”法。慧可的資料很少,其“真實”的言行所表的禅法心語不多。一般認爲慧可的思想承魏晉以宋體用本末一如的思辯方式及《維摩經》生死涅架不二、自性清淨身佛不二、虛宗與真性不二、般若學與佛性論不二的思想,把達摩外于心的道拉向內心。把佛、法、僧叁寶統歸于一心,這種簡化的、直契人心的禅淪是以後禅宗即心即佛、頓悟成佛論的先河。關于“安心”,道信提出“離心無別有佛,離佛無別有心。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這是坐禅守心、觀心看淨的法門;道信同時也提倡隨心自在、無取無得的方便法門,“身心方寸,舉足下足,常在道場,施爲舉動,皆是菩提”的自在無礙的修行生活,最重一“心”(同具如來藏清淨心、真心、當下心),在修行方法上要隨心自在。由此道信提出兩種方便修行法門,一種是觀心看淨的漸修法門,後爲神秀北宗繼承;一種是不念佛、不捉心、去住自然、念念不斷而得正覺的修行法門,此爲惠能南宗所繼承。弘忍的《最上乘論》的主題是“守心”,圍繞守心回答了所守之心爲何心、爲何守心、如何守心等問題。他認爲所守之心爲“自性圓滿清淨心”、“本來清淨……此是本師,乃勝十方諸佛”,此心也常被稱做“我心”、“真心”、“本心等。”

  從達摩的靜坐壁觀到弘忍的靜坐守心,體現了達摩系禅法由萬法一如到萬法唯心的變化,是“法”還在,其有所“主”是明顯的。僧璨道信認爲息妄即是顯真,而弘忍受《大乘起信論》的一心二門的影響,認爲息妄與顯真有分,有妄可息、有真可顯,如著眼于“行”則是“息妄修心”,著眼于“證”則是“直顯心性”,爲後世北秀的“息妄修心宗”與南宗“直顯心性宗”立法之源。《最上乘論》中關于迷悟、經教的看法與前期禅宗相比有進一步的發展,預示著南宗“無主”禅法的産生。法融牛頭禅是以般若叁論系爲依據,趨向對空寂之禅心的證語,強調心境本寂。宗密言其教“以本無事爲悟,忘情爲修”,鑒于無心可守、無境可觀,以不安不觀不守爲禅修,法融提小心境本寂、絕觀妄守、“一切莫作”等無修而修之修證方法和“頓悟”說。惠能的“本來無一物”、“人心不思,本來空寂”與此十分相似,顯示心性論和解脫論上的繼承。

  同時,發展廠的南宗禅也多少學習了與六祖同時的其它法系的禅法,包括北宗禅法。神秀的禅法是依《楞伽經》與《大乘起信論》而設立的,上要特點是觀心看淨,同時開方便法門。五方便是觀心的展開,把當下坐禅之心與“真心”看到處,返照清淨心而得自證白悟。《觀心論》認爲“心者,萬法之根本也”,自心起用而起染淨諸法,因此心既是衆善之源也是萬惡之主,通過觀心而明了有染淨二心,依淨心得解脫,依染心受苦,除染而還淨、息妄而顯真便能離苦得解脫。因此“息妄”是神秀禅的特色,正如其偈,宗密把神秀爲代表的北宗歸爲“息妄修心宗”是確切的。神秀認爲觀心之念佛有口誦和心念,了知自性清淨爲正念,執著言聲是邪念:神秀反對“修伽藍、鑄形象、燒香”等形式佛事。其觀心也講頓悟,但是建立在漸修的觀心息妄禅定的基礎上,而不是南宗直了心性的“頓悟”,可稱爲“漸修頓悟”,但不管怎麼說,在南宗禅的實際中這種頓悟是存在的,在某一角度說是更爲普遍的存在。同時從相輔相成的角度上說,有北宗的“漸”才有南宗相對的“頓”。

  但無論如何,惠能系以前和以外的禅宗在禅法上基本都是有所“主”的,或主“入、觀”,或主“坐、默”,或豐“自然”,或主“看”等等。“真心”、“淨”、“解脫”總是有的,仍然是有所“主””和有所“依”。

  惠能禅的解脫已完全走向內心,主體內離一情念而心千靜自在,“心地無離自性慧,心地無私自性定,”達到自然定慧:主體外離一切法相,無拘無束“來去自由,通用無滯”;主體完全超越主客,而與宇宙自然通用爲一:“心量廣大,適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切。一切即一,一即—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惠能禅及以後衍生的強大的南宗禅將爲傳統佛禅的“解脫”落實到門心,讓實際的生活走向解脫境界。

  摘自《甯波佛教》2005年4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