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定慧之路(致光法師)▪P4

  ..續本文上一頁不出來。應該是一進去就快點出來,然後,再快點進去快點出來。一直重複做,做到你很熟練了,很清楚如何入定後,才來加強定力,所謂加強定力就是

  進去了不要馬上出來。

  

  在練習加強定力時,要在定裏多久呢?初學者入初禅千萬不要太久,五分鍾就好了。在裏面呆五分鍾就要出來,但是不要下座,然後再進去五分鍾後出來。爲什麼呢?因爲在

  初禅裏呆得太久,心念可能會更細而離開初禅。甚至于深入到更高禅定,呼吸更細,心念更細,也更快樂。于是你對初禅心念的粗細混亂不清。也就是說練習加強初禅定力時,你

  在入初禅半小時內,要出入定六次。這樣不但修了半小時的初禅,而且懂得出懂得進。當每次出入定五分鍾做得很熟悉,很有把握了,你就去入定十分鍾或者十五分鍾。十五分鍾

  有把握了,你就去坐一小時。就這樣地加強定力。當你覺得這個定很穩固了,然後才能設法進入另外一個禅定。這就是所謂入定的技巧。

  3.解除入定的障礙

  

  剛才說修禅定有一些障礙。一個是五蓋的煩惱,另外是身體的某些障礙。

  

  氣脈阻塞--造成身上的疼痛

  

  關于身體的障礙,一個在胸前,一個在後背。在靜坐的時候,身體裏會有氣的運轉。就是說,當你精神專注在你所觀的境時,你必然會全身放松。身體一放松,你身體的氣就

  會運轉起來。氣功師會說是在練氣功。其實不是,我們在專注修定。

  

  但是因爲你的心專注在一個境裏面,對身體不理會,你的身體就會放松,身上的氣就會運轉起來。當它運轉的時候,如果你身上有一些氣脈阻塞,氣運轉到那裏就會疼痛。于

  是禅定就修不好。一般受寒的阻塞都在後背,一般呼吸或心理的問題會造成前胸阻塞。憂郁、勞心、嗔心等就會感覺胸口悶。還有一個就是胃的部位,有些人胃寒,他坐到一定時

  候就會打嗝。

  

  當你靜坐到身上氣感發動的時候,若身上有疼痛,而不是酸痛,表示你靜坐坐的好。爲何說好?原因是身上有病痛,你平時不知道,你靜坐的時候,氣要打通病竈而痛。你要

  去處理病痛,如果你不去處理,氣就會幹擾你。如果你不去處理它而每天堅持坐,慢慢的也會自動打通,但是要花很長的時間。

  

  如果你們發現任何的疼痛,都要將它處理掉,不要認爲出現病痛是老師教錯,或者是修錯。過去在靜坐時若受到驚嚇,以後每次靜坐就會胸前痛,你要找醫生或者氣功師幫你

  調理,以免繼續幹擾靜坐。要記得,在靜坐的時若受驚嚇,不要立刻就睜眼動身。應該靜下來,吞口水或者將氣引到丹田,過後找人處理。

  

  背後有幾個部位,就是會陰、命門、肺腧、大椎、玉枕等。靜坐時會有氣通過這些脈輪穴位,如果這幾個部位阻塞會造成一種冷熱現象。一個是在肚臍背後的命門冷,會導致

  腿冷麻。還有胸口背後的肺腧穴一旦受寒,就會冷疼。感冒的時候,大椎往往會冷痛阻塞。如果是大椎阻塞,你靜坐的時候,會覺得背後很熱很熱,但頸項以上涼涼的,這是氣不

  能上來的緣故。如果是腦後的玉枕阻塞,你會覺得整個頸項發燒,頭重重的。這也是氣不通、阻塞。有這種現象,你一定要去處理它。處理不了,只要長久地坐,雖然被困擾一個

  時期,最終它也會通。

  

  當氣自動調理過去造成的病竈而痛,說明你靜坐有進步,所以說坐久出現痛是好事,不明白的人就會因痛打退堂鼓。

  

  頭上留氣--久了造成頭痛

  

  大多數人靜坐幾天後太陽穴和眉心這一帶痛脹,這是靜坐時不小心造成的。爲什麼呢?因爲靜坐時氣會升到頭上,很多人沒有覺察有氣留在頭上就休息了,一次留一點點,用

  功幾天後,就會疼痛。情況嚴重時,嘴唇裂,舌頭生瘡,睡不著,虛火上升。這些都是氣留在頭上造成虛火病氣。好多出家人都遇到這方面的問題,自己被氣幹擾成病,對修煉時

  的氣無知而修成“虛火外道”,卻罵氣功是外道。

  

  所以,每次靜坐之後,頭上某些部位會有氣,你如果有把握處理這些氣的話,可以用任何方法處理,處理氣的阻塞是不分佛道或外道的,外道有好辦法也可以采用。不然的話

  ,最好循古人的規矩,靜坐完了之後,先搓熱手掌,以爪梳頭、以掌洗臉、以指按摩身體手腳。按摩的時候要注意,不要立刻睜開眼睛。按摩完了之後,才能睜開眼睛。

  

  按摩就是讓你將積在頭上或身上的氣疏散掉。另外有些人,靜坐完了就去睡覺,這是要不得的。這樣容易造成頭疼。如果這些問題你都懂得處理,你就不會被氣幹擾。不然,

  靜坐到最後,你會因周身不舒服而心灰意冷。

  

  靜坐到了一定時候,敏感的人都會發現有氣在運轉,大多數人都經驗過太陽穴會發漲。這是爲什麼呢?原來我們修心養性會産生清淨的氣,貪嗔淫欲會産生汙濁的氣,清淨的

  氣向頭上升,越清淨的氣升得越高。汙濁的氣往下降,越汙濁的氣降的越低,最高到頭頂百會穴,最低到小腹下的會陰穴。

  

  所以當心念清淨到接近初禅的時候,你身上清淨的氣就會升到眉毛的這個水平。是一個水平,不是眉心一點。在二禅的時候,會有一股清淨的氣升到發際這一帶,就是頭發和

  額頭之間。在叁禅的時候,會有一股清淨的氣在百會裏。如果你到四禅,那股氣就會在頭頂外面了。細心的修禅定者都會發覺這種現象,就是靜坐後這幾個部位會有氣。因爲不了

  解這種現象,所以不曉得處理這些氣,造成有些人會有不同部位的頭疼。

  

  回歸平時狀態--下座前要按摩頭和身體

  

  你每次靜坐完了,一定要讓這些氣降下來。有些人很敏感,他會知道,有些人不敏感就不知道。不敏感的人靜坐之後,要好好的按摩,以避免氣留在頭上。如果你用按摩處理

  不了,就要做一些觀想,觀想氣慢慢地從頭上降下來。你可以用手掌心面對自己的頭慢慢地慢慢地向下拉。向胸前中間拉,拉到丹田,重複做這個動作。如果還是不行的話,你可

  以拍打來處理留在頭上的氣,用空心掌拍打。拍後會覺得你頭上的氣粘在手上,要將它甩掉。

  

  如果這些你都懂得處理,要進禅定是不難的。有些人已經坐很久了,雖然沒有什麼雜念了,總是不能入定,沒有樂受。爲什麼呢?多數原因是身體有病,造成心無力集中,于

  是沒辦法入定。因爲禅定是很強的心力集中,如果心力集中達不到相當強度,就沒辦法入定。也就是說你的心力無法集中到所需要的能量,所以,身體比較虛弱的人,靜坐前就要

  吃一些補氣的藥。

  4.靜坐的氣場

  

  很多人有這樣的經驗,他到某個地方很容易就心靜下來了。總覺得到這個地方靜坐很快就入定了。其實是那個地方的氣場很好,對他有幫助。雖然外在的氣場對修行有幫助,

  但是,靠外在的氣場,不如靠自己本身的氣場,就是長期靜坐後,你也會形成本身的氣場。至于氣虛的人,要吃一些補氣的藥來加強,他的靜坐才會進步;身體健康的人就少吃補

  爲妙。

  

  你靜坐的場所不要整天換來換去,如果你在家裏,最好每天在同一個座位坐,你會在此座位上形成一個氣場。以後你再回到同一個座位,就很快能夠定下來,這是環境的影響

  。還有,你周圍的同學坐得好的,靠近他你會沾光。就是說,他的氣場對你有幫助,而你的氣場對他會有幹擾。如果他的氣場很強,你對他的幹擾就會很微小,沒什麼影響。如果

  他本身的氣場不是很強的話,你的氣幹擾了他,敏感的人就會心煩了。有病者的氣場,會幹擾身邊的同修者,所以,當你覺得坐在這個位置非常不舒服,可能換個位子就好了。

  5.修定時間的長短

  

  修禅定一座要坐多久?不一定非要堅持坐完一枝香,爲什麼呢?如果你沒有昏沈、掉舉、散亂,你就必須堅持。如果你有很嚴重的昏沈、掉舉、散亂,那麼,你就要自己去衡

  量時間。如果開始十五分鍾坐得很好,過後昏沈、掉舉、散亂,每次都如此,我勸你不要堅持。

  

  應該怎麼做呢?就是坐走交叉修。因爲靜坐開始的五分鍾你坐得很好,十五分鍾以後的效率就差了。那麼,你就坐十分鍾,經行十五分鍾,然後再坐十五分鍾,再經行十五分

  鍾。如果你這樣修,也就是說四個十五分鍾裏,你都能正念清楚的,那樣修行就很有效果。如果說,你坐了十五分鍾之後,因爲精神不好,心無法集中地堅持到一小時,那是浪費

  時間。

  

  不要聽人家說,硬要坐完一柱香就是好事,不見得啊!每個人都不一樣,如果你今天精神很不好,睡眠不足,或其它原因造成疲勞,那麼,我勸你快去睡覺。如果不是煩惱而

  是精神疲勞,睡飽了再來坐效果會更好。

  

  入定是否入得越久越好呢?不一定!如果你要深入禅定,就必須坐得越久越好。如果不是,千萬不要坐得太久。爲什麼?禅定坐久了,會貪。貪什麼呢?就是他每次一進去就

  不想出來。一旦你入定就不想出來,這就是貪。因此,修禅定時,在入定之前最好先規定出定的時間。假如你要進初禅,你就自我規定:現在我要入一小時的初禅。這樣,你入定

  後堅持一小時之內,不要上更高的定,也不要下。如果我現在要在入初禅十五分鍾,那麼十五分鍾後一定要出來。

  6.修禅定有叁種自在

  

  就是入定自在、出定自在和在定自在。

  

  什麼叫入定自在?入定自在就是任何時候我想入哪個定,就能夠入哪個定,這叫入定自在。比如我要進初禅,就一口氣之間進初禅。我要進叁禅就一口氣之間進叁禅,這叫“

  入定自在”。

  

  如何是“在定不自在”呢?如果我要留在初禅,心念老是要溜上二、叁禅,結果自動到了叁禅,這是你的初禅在定不自在。

  

  什麼叫在定自在呢?如果我要入二十分鍾,我進去出來,就是二十分鍾,這叫在定自在。如果我說進去二十分鍾,一小時了才出來,就是貪著禅定。明白了嗎?就是說,你入

  定前,要定下我現在要入定多久,然後到…

《定慧之路(致光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做個座位來打坐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