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鴦掘摩的誓願(陳琪)

  鴦掘摩的誓願 

  陳琪 

     按照佛教的說法,任何人都有佛性,任何人都可以成佛。如《鴦掘摩經》中就記載了一個壞人變好人,並且最後證果的故事——

    在釋迦牟尼時代,有一個惡賊,名叫鴦掘摩。他時常害人、殺人,幹盡了壞事。後來,鴦掘摩受到釋迦牟尼的感化,放下屠刀出家,苦苦修行,證得阿羅漢果。因爲他曾經是臭名昭著的惡賊,傷害過許多人,結下了不少仇家,所以出去化緣乞食,幾乎總是要被人咒罵,甚至痛打。但鴦掘摩想到自己過去的罪孽,想到自己現在在修行,所以一點也不怨恨別人,罵他不還口,打他不還手。

    有一次,鴦掘摩出去乞食,見到婦人難産的痛苦,産生了“有情實苦”的同情。回來後,他把這一切向釋迦牟尼作了彙報。釋迦牟尼問他: “你想解除産婦的痛苦嗎

  ”鴦掘摩回答: “我確實很想解除産婦的痛苦,但卻沒有這個法力。”釋迦牟尼就要他立下真實誓言,說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幫助産婦。于是,鴦掘摩就立下哲願: “婦女們!我從歸依佛門以來,不曾再傷害衆生的生命,我願以我的生命保護新生的生命,只要妊婦能夠平安分娩。”

    爲了表示自己堅定的決心,鴦掘摩還口誦一首偈詩:

    我先殺害人,  今稱不害者。  我今名“真實”,  我不害于人。

    鴦掘摩從一個專幹壞事的惡賊,而成爲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並證得阿羅漢果,其中確實經曆了艱難曲折的磨練過程。他沒有去追求什麼轟轟烈烈的業績,而注重了解決婦女難産的痛苦,爲什麼呢?在醫學知識落後的古代,婦女分娩極爲痛苦,倘若遇到難産,就有送命的危險。而在當時,婦女的地位十分低下,很少受到應有的關心。鴦掘摩正是在這種社會背景下,提出要爲難産的婦女解除痛苦,實在是難能可貴。而且他自知法力不夠,求救于釋迦牟尼,立下了誓言。就憑這份熱情,這份真誠,就已經十分感人了。

    鴦掘摩所念的偈言道出了他從害人到不害人的變化,並下定決心、一心爲善,不再爲害于人。他的行動和他的偈言是一致的。他出家成聖,從此改名爲“不害”。這難道僅僅是更改名字的小事嗎

  釋迦牟尼感化鴦掘摩,使他不僅不再有殘殺傷害之心,而且能以慈悲爲懷,這是佛教中最著名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典範。

  摘自《人海燈》2002年第4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