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祥和灑脫之路 論述篇▪P9

  ..續本文上一頁等。他在瓦官寺前後數年,受到陳宣帝及其官僚和僧徒的敬服。陳太建七年(575)他和弟子慧辯等20余人入天臺山建草庵說教修禅,居住10年。陳至德二年(585)應後主之請重回金陵,講《大智度論》、《仁王般若論》、《法華經》等。此時他已以《法華經》爲宗要,以《大智度論》爲指針,並參照諸經論組成了他的學說系統。陳亡後他又遊化荊、湘二州,並曾往廬山講經說法。隋開皇十一年(591)應晉王楊廣之請爲其授菩薩戒,從上受“智者”之號,故又稱“智者”大師。

   智顗一生著作甚富,據《大唐內典錄》(卷五)說他有“十五部,八十七卷”。今據普陀山淨旻法師統計,實有著作39部159卷。他的著作中多數是“說”的,後經弟子灌頂筆錄成書,撰者只占小數。他的重要著作有:

   《法華玄義》 十卷

   《法華文句》 十卷

   《摩诃止觀》 十卷

   以上叁部即被稱爲天臺宗奠基著作的《天臺叁大部》。

   《四教義》 十二卷

  《四念處》 《大唐內典錄》認爲本書爲灌頂著作 四卷

  《法界次第初門》 叁卷

  《淨名義疏》 二十八卷

  《維摩經玄疏》 六卷

  《維摩經文疏》 二十八卷

  《仁王經疏》 五卷

  《金光明文句》 六卷

  《觀音義疏》 二卷

  《菩薩戒經義疏》 二卷

  《阿彌陀經義記》 一卷

  智顗的學說除了繼承和發展了慧文、慧思的一心叁觀之外,在教義上吸取了南朝盛行的“叁論”、“涅槃”二系的思想,批判和攝取了“南叁北七”的十家判教之長而倡導圓頓教觀。所以智者實爲天臺宗的宗祖。

  此外灌頂在《隋天臺智者大師別傳》裏還說:“大師所造有爲功德:造寺叁十六所,大藏經十五藏,親手度僧一萬四千多人,造旃檀、金、銀、銅、素畫像八十萬軀;傳弟子叁十二人,得法自行,不可稱數”。

  總之智者大師“發轸南嶽,弘道金陵,托業玉泉,遁迹臺嶺,叁十余載,盛弘一乘”。

  他著名的弟子有灌頂、智越、智躁等。

  灌頂 灌頂(561—632)俗姓吳,祖籍常州義興(今江蘇宜興),後遷臨海章安(今屬浙江椒江),7歲出家于攝靜寺,20歲受戒。從陳後主至德六年(583)入天臺山拜智顗爲師起,到隋開皇十七年(597)智顗圓寂時止,常隨智顗,成爲智顗創建天臺宗的得力助手。他又稱“章安大師”,是天臺宗的五祖。

  灌頂承智顗之學,于開皇十八年(598)創建國清寺,敷講師說,他的主要著作有:

  《觀心論疏》 五卷

  《涅槃經疏》 二十叁卷

  《天臺八教大意》 一卷

  《涅槃玄義》 二卷

  《智者別傳》 一卷

  《國清百錄》 四卷

  《真觀法師傳》 一卷等

  在他的著作中,進一步闡明了智顗的思想觀點,如智顗講《觀心論》,灌頂就寫《觀心論疏》。智顗有《四教義》,灌頂就著《八教大意》。灌頂寂于唐貞觀六年(632),時年72歲。

  在這裏順便提一下,就是國清寺內的隋梅相傳就是灌頂所植,至今年有1300余歲,仍枝葉繁茂,爲一勝迹。

  智威 智威(

  —680)唐代僧人,天臺宗六祖,俗姓蔣,處州缙雲(今屬浙江)人。家世業儒,18歲出家投天臺山國清寺灌頂爲師。受具足戒後谘受心要,定慧俱發,即證法華叁昧。他晝講夜禅,手寫藏典,學者衆多,習禅者300,聽講者700余人。著有《桃岩寺碑》與《頭陀寺碑》,嗣法弟子爲慧威。

  慧威 慧威(634—713)唐代僧人,天臺宗七祖,俗姓劉,婺州東陽(今屬浙江)人。年幼出家、受具足戒。聽說智威大弘天臺教義,前往受業,刻志禅法,晝夜勤修叁觀法門,爲智威入室弟子,有“小威師”之稱。後歸止東陽,深居山谷,登門求道者不計其數。傳法弟子爲玄朗。

  玄朗 玄朗(673—754)是天臺宗八祖,俗姓傅,婺州烏傷(今浙江義烏)人。9歲出家,21歲遠至光州(今河南潢川),從岸律師受具足戒。先學律,後博覽經論,尤精《涅槃經》。又到會稽妙喜寺與印宗禅師研學禅要。曾從天臺宗七祖慧威法師學《法華經》、《淨名經》、《大智度論》、《摩诃止觀》等,精通天臺教義。後依恭禅師重修觀法,“博達儒書,兼閑道宗……雖通諸見,獨以止觀爲入道之程,作安心之域”。隱居左溪岩,世稱“左溪尊者”。撰有《法華經科文》二卷。有弟子湛然繼後,此外有高徒法融、理應等。

  湛然 湛然(711—782),天臺宗九祖。俗姓戚,系常州(今屬江蘇)人。世居晉陵荊溪(今江蘇宜興南),世稱“荊溪大師”。“家本墨儒”,“年20余,受經于左溪”。唐玄宗天寶七年(748)38歲時始于宜興淨樂寺出家,又到越州(治在今浙江紹興)從昙一學律,後在吳郡(今江蘇蘇州)開元寺講“止觀”。玄朗寂後,師“挈秘藏,獨運于東南”,住天臺山佛隴。他的著作有:

  《法華玄義釋簽》 二十卷

  《摩诃止觀輔行傳弘決》 四十卷

  《法華文句記》十卷 (以上爲“叁大部”注釋書)

  《止觀大意》 一卷

  《金剛錍論》 一卷

  《十不二門》 一卷

  《法化叁昧行事運想補助儀》 一卷

  《始終心要》 一卷

  《摩诃止觀搜要記》 十卷

  《五百問論》 叁卷

  《略維摩疏

  .....

  

《祥和灑脫之路 論述篇》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