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生活中的佛教 從現代醫學看禅與身心健康▪P3

  ..續本文上一頁在儒家叫“恕道”。我們還要用趙樸初居士常說的“知恩報恩”之心來對人,用感恩之心、用愛心對人。這也就是佛學所講的“一切衆生是我過去世的父母,未來諸佛,”我們怎麼可以對他們不好呢?實際上這是一種養生之道,不管怎樣,有感恩心、原諒心,還要有表達自己個性的勇氣,這不僅習禅者可以做到,即使不參禅的人如能學一學,放開“我執”,你的心情也會變得非常愉快,這確實是對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有好處的,疾病也會遠離而去。

  6、疾病與叁世因果的關系 學佛的人當然相信因果,對不信佛的一般人來說,可能會認爲這是佛教徒的偏見,但這個問題是一位美國華人學者,叫雷久南的提出的。她是在夏威夷大學畢業後,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深造,在取得化學博士後,到美國德州大學癌症中心工作十年,是專門從事研究癌症的預防和治療的專家。1981年,她曾在中美學術交流的課題下,由美國科學院派到北京,與中國醫學科學院的腫瘤所合作,研究河南林縣食道癌與微量元素的密切關系,並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她說:“佛法是世界上最深奧的一門學問,佛法也可以說是人生化學,因爲佛法講因緣——緣起,一切事情都是許多不同的條件所結合而造成的結果,也就是因果報應。如果你學過化學就知道,不同的化學成分是由不同能的元素組成的,經過不同的變化後,會改變而造成不同射的結果,所以佛法可以說是人生化學。疾病是什麼因緣造成的呢?一般說來,你在前世或多世以前傷害別人的話,好殺生,你所得到的結果,其中之一可能就是身體不好。佛法講五戒或十善,基本道理就是不傷害人。尤其是五戒中的不殺生,就是不傷害動物,不偷盜也是不傷害人家,不妄語、不邪淫、不飲酒,這樣就不會傷害到自己,可以說是真正健康基本的來源。”

  7、非但不食肉還應護生、放生 因爲我們的病是切斷別人的生命所造成的,你現在盡量使動物生命延長,就是造了自己長壽的因,這是自他兩利的事。

  雷久南博士還說到,一個人的壽命結束有叁個因素:一是你的福報享盡了,二是你的惡業成熟了,叁是你的生命力結束了。你知道自己快要死的話,可以找解救的辦法:如果是福報享盡的話,你就趕快多積福,多做些幫助人家的事情,也就是行善。不管哪一方面,真正爲人家去做、去想的都是善業,都有福報。如果惡業成熟的話,你想使身體健康,你就要忏悔。忏悔可以用拜《觀音忏》、《大悲忏》、《八十八佛洪名寶忏》等方式進行。她還認爲發菩提心,也是一種消業的最好方法。

  她更認爲談健康也不能不談到死,因爲每一個人都要面對死。她說根據佛法講:一個人的緣盡了,他就要離去。人不知死了多少次,所以生生死死不是沒有,如果你能真正去觀察的話,就像換一個家,換一個房子,換一個肉體。如果你知道可能有一個很好的來生的話,那麼你對死的恐懼就會慢慢減少。如果你在臨死時,充滿了愛心、慈悲心、善良心,你一定會有一個很好的來生,而且那時候,最好能夠想到佛菩薩,你就能得到佛菩薩的迎接,自然有個好死。

  雷久南博士在她所著《身心靈整體健康》的最後舉了兩個實例,說明所謂心靈對健康的影響。一是她在1987年正離開美國的時候,有一個患肺癌的病人去找她,此人大腸裏的瘤已經除掉了,但在肺部中還有一個,要等一兩個月後再開刀。雷博士特別爲他講明要注意兩方面的事:第一、在飲食上必須吃素;第二、在心理上盡量從各方面發揮自己的興趣,如繪畫、音樂等等,用不同的方式表現自己,在此同時還應念佛。結果不到一個半月,他打電話給雷博士說:“醫生取消了我的開刀,因爲肺部的瘤已不見了。”另外雷博士在1988年到中國時,碰到一個四個月前見過面的肺癌病人,當時她也要求病人同樣應注意、並做到上面所說的幾點,此次碰到時他已沒有病了。

  雷博十在《身心靈整體健康一百問》這本書的《序》中,說身心靈保健十項守則是:

  1、保持愛心,避免一切傷害他人之言行,特別是殺生 健康的第一原則是不殺生,包括間接殺生,如吃雞鴨魚肉等,因爲大自然的根本定律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個原則能做到,則其他促進健康的方法都容易收效。

  2、飲食之道,自然爲要 飲食以五谷雜糧、蔬菜、水果、種子、核果、豆類與海菜爲主。中國有一句古話:“病從口入”。能避免有害身體的飲食,身體自然健康。以植物爲主食,既合乎現代醫學界最新的資訊,也合乎上述第一原則。

  3、抛開舊傷、新痛、憤怒與悲哀 一切現象如夢幻泡影,常作無常觀、空觀。能保持心情舒暢、開心,是健康的主因,如懷恨在心、冤屈不平,就是吃得最合乎健康原則,也難健康起來。相反,一個人如果開開心心,即使粗菜淡飯,吃得差一點也會健康。

  4、從事利益他人的工作 人生如果只爲自己而活,會枯燥無味,如果所作所爲有益于社會,自然人生會充實滿足。如果所作沒有意義,那真是浪費時間,真可惜!

  5、置身于關愛和護持自己的環境中 人都需要溫暖,生活在親朋環繞中,會促進健康;孤獨的人,或處在對自己有敵意的環境中,都容易生病。要想得到溫暖,我們先要給予人溫暖。病人有時不能改變不溫暖的環境,最好避開一下,到一個溫暖的環境中去養病。

  6、依自己的能力放生、護生病重的人,必須積極地去救其他生靈,才能得以延壽,這也是改命的方法。保護生命除了不殺生,還要積極勸人不殺,勸朋友爲病人一個月中也吃幾回素食,少吃一餐魚蝦,也是保護生命,是既省錢又延壽的事,何樂而不爲呢?

  7、消除業障過去所有一切傷害他人之事,不管大小,必須誠心忏悔。可依佛法:拜“叁十五佛”、修《大悲忏》、《八十八佛洪名寶忏》、《地藏忏》和持八關齋戒等方法,消除往昔的過錯。

  8、皈依佛、法、僧叁寶疾病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冤家附身,西方國家如美國,有很多這方面的資訊。一批心理學家也觀察到了這種現象,如果可請冤家離開,則病情會立即好轉。皈依佛、法、僧叁寶,是請冤家離開的最好方法。皈依佛、法、僧叁寶後,觀想自己全身被叁寶之金光照著,每一個細胞都被照亮,默想:“我們得佛光的加持、保護、超度,附在身體內的衆生,藉這光可得到解脫。”

  9、持誦慈悲真言:唵嘛呢叭彌畔咒有大威力,同時聲音可影響我們的身心,特別是六字大明咒,有提高能量的功效。不能出聲念,默念也可。

  10、隨喜自己、他人和佛菩薩的功德 隨喜的功德不可思議,這是積聚福報最容易的方法。想到自己或他人過去、現在、未來所作一切利益他人的事,心生歡喜,這就大大提高能量;想到佛菩薩所作一切利益衆生的事,心生歡喜,更是不可思議。福報大的人,做事自然“心想事成”。

  雷久南博士認爲:身心靈整體健康的理念,主要是從治本上下手,其間接效果也是治標。所謂“病”只是標,而不是本。她舉了一個例子:好比吸煙的人會有口臭、肺氣腫、氣喘、肺癌、心髒疾病等不同的病,如果針對這些不同的病去治,既費神又沒什麼效果。但是一旦戒煙,則所有這些現象都會消失。同樣道理,對許多病如心髒病、糖尿病、癌症、風濕症、高血壓、腎髒病、肝病等等,如果能將飲食改爲自然素食,則病況都會有改善,也不必再問不同的病應該有什麼不同的治療方法。

  結 語

  上文我已從現代醫學的研究方面,談了不少保持人的身心健康與預防疾病、治疾病的有效方法,從這個結論再對照一下禅及習禅者的所持心態與生活,就不難明白爲什麼真正的禅者、曆代的高僧大德,他們生活那樣清苦而多健康長壽的原因了,佛教界的長期實踐與現代醫學研究的兩者所得出的結論,不是可以相互佐證了嗎?

  

《生活中的佛教 從現代醫學看禅與身心健康》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