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生活中的佛教 从现代医学看禅与身心健康▪P3

  ..续本文上一页在儒家叫“恕道”。我们还要用赵朴初居士常说的“知恩报恩”之心来对人,用感恩之心、用爱心对人。这也就是佛学所讲的“一切众生是我过去世的父母,未来诸佛,”我们怎么可以对他们不好呢?实际上这是一种养生之道,不管怎样,有感恩心、原谅心,还要有表达自己个性的勇气,这不仅习禅者可以做到,即使不参禅的人如能学一学,放开“我执”,你的心情也会变得非常愉快,这确实是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有好处的,疾病也会远离而去。

  6、疾病与三世因果的关系 学佛的人当然相信因果,对不信佛的一般人来说,可能会认为这是佛教徒的偏见,但这个问题是一位美国华人学者,叫雷久南的提出的。她是在夏威夷大学毕业后,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深造,在取得化学博士后,到美国德州大学癌症中心工作十年,是专门从事研究癌症的预防和治疗的专家。1981年,她曾在中美学术交流的课题下,由美国科学院派到北京,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的肿瘤所合作,研究河南林县食道癌与微量元素的密切关系,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她说:“佛法是世界上最深奥的一门学问,佛法也可以说是人生化学,因为佛法讲因缘——缘起,一切事情都是许多不同的条件所结合而造成的结果,也就是因果报应。如果你学过化学就知道,不同的化学成分是由不同能的元素组成的,经过不同的变化后,会改变而造成不同射的结果,所以佛法可以说是人生化学。疾病是什么因缘造成的呢?一般说来,你在前世或多世以前伤害别人的话,好杀生,你所得到的结果,其中之一可能就是身体不好。佛法讲五戒或十善,基本道理就是不伤害人。尤其是五戒中的不杀生,就是不伤害动物,不偷盗也是不伤害人家,不妄语、不邪淫、不饮酒,这样就不会伤害到自己,可以说是真正健康基本的来源。”

  7、非但不食肉还应护生、放生 因为我们的病是切断别人的生命所造成的,你现在尽量使动物生命延长,就是造了自己长寿的因,这是自他两利的事。

  雷久南博士还说到,一个人的寿命结束有三个因素:一是你的福报享尽了,二是你的恶业成熟了,三是你的生命力结束了。你知道自己快要死的话,可以找解救的办法:如果是福报享尽的话,你就赶快多积福,多做些帮助人家的事情,也就是行善。不管哪一方面,真正为人家去做、去想的都是善业,都有福报。如果恶业成熟的话,你想使身体健康,你就要忏悔。忏悔可以用拜《观音忏》、《大悲忏》、《八十八佛洪名宝忏》等方式进行。她还认为发菩提心,也是一种消业的最好方法。

  她更认为谈健康也不能不谈到死,因为每一个人都要面对死。她说根据佛法讲:一个人的缘尽了,他就要离去。人不知死了多少次,所以生生死死不是没有,如果你能真正去观察的话,就像换一个家,换一个房子,换一个肉体。如果你知道可能有一个很好的来生的话,那么你对死的恐惧就会慢慢减少。如果你在临死时,充满了爱心、慈悲心、善良心,你一定会有一个很好的来生,而且那时候,最好能够想到佛菩萨,你就能得到佛菩萨的迎接,自然有个好死。

  雷久南博士在她所着《身心灵整体健康》的最后举了两个实例,说明所谓心灵对健康的影响。一是她在1987年正离开美国的时候,有一个患肺癌的病人去找她,此人大肠里的瘤已经除掉了,但在肺部中还有一个,要等一两个月后再开刀。雷博士特别为他讲明要注意两方面的事:第一、在饮食上必须吃素;第二、在心理上尽量从各方面发挥自己的兴趣,如绘画、音乐等等,用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在此同时还应念佛。结果不到一个半月,他打电话给雷博士说:“医生取消了我的开刀,因为肺部的瘤已不见了。”另外雷博士在1988年到中国时,碰到一个四个月前见过面的肺癌病人,当时她也要求病人同样应注意、并做到上面所说的几点,此次碰到时他已没有病了。

  雷博十在《身心灵整体健康一百问》这本书的《序》中,说身心灵保健十项守则是:

  1、保持爱心,避免一切伤害他人之言行,特别是杀生 健康的第一原则是不杀生,包括间接杀生,如吃鸡鸭鱼肉等,因为大自然的根本定律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原则能做到,则其他促进健康的方法都容易收效。

  2、饮食之道,自然为要 饮食以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种子、核果、豆类与海菜为主。中国有一句古话:“病从口入”。能避免有害身体的饮食,身体自然健康。以植物为主食,既合乎现代医学界最新的资讯,也合乎上述第一原则。

  3、抛开旧伤、新痛、愤怒与悲哀 一切现象如梦幻泡影,常作无常观、空观。能保持心情舒畅、开心,是健康的主因,如怀恨在心、冤屈不平,就是吃得最合乎健康原则,也难健康起来。相反,一个人如果开开心心,即使粗菜淡饭,吃得差一点也会健康。

  4、从事利益他人的工作 人生如果只为自己而活,会枯燥无味,如果所作所为有益于社会,自然人生会充实满足。如果所作没有意义,那真是浪费时间,真可惜!

  5、置身于关爱和护持自己的环境中 人都需要温暖,生活在亲朋环绕中,会促进健康;孤独的人,或处在对自己有敌意的环境中,都容易生病。要想得到温暖,我们先要给予人温暖。病人有时不能改变不温暖的环境,最好避开一下,到一个温暖的环境中去养病。

  6、依自己的能力放生、护生病重的人,必须积极地去救其他生灵,才能得以延寿,这也是改命的方法。保护生命除了不杀生,还要积极劝人不杀,劝朋友为病人一个月中也吃几回素食,少吃一餐鱼虾,也是保护生命,是既省钱又延寿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7、消除业障过去所有一切伤害他人之事,不管大小,必须诚心忏悔。可依佛法:拜“三十五佛”、修《大悲忏》、《八十八佛洪名宝忏》、《地藏忏》和持八关斋戒等方法,消除往昔的过错。

  8、皈依佛、法、僧三宝疾病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冤家附身,西方国家如美国,有很多这方面的资讯。一批心理学家也观察到了这种现象,如果可请冤家离开,则病情会立即好转。皈依佛、法、僧三宝,是请冤家离开的最好方法。皈依佛、法、僧三宝后,观想自己全身被三宝之金光照着,每一个细胞都被照亮,默想:“我们得佛光的加持、保护、超度,附在身体内的众生,藉这光可得到解脱。”

  9、持诵慈悲真言:唵嘛呢叭弥畔咒有大威力,同时声音可影响我们的身心,特别是六字大明咒,有提高能量的功效。不能出声念,默念也可。

  10、随喜自己、他人和佛菩萨的功德 随喜的功德不可思议,这是积聚福报最容易的方法。想到自己或他人过去、现在、未来所作一切利益他人的事,心生欢喜,这就大大提高能量;想到佛菩萨所作一切利益众生的事,心生欢喜,更是不可思议。福报大的人,做事自然“心想事成”。

  雷久南博士认为:身心灵整体健康的理念,主要是从治本上下手,其间接效果也是治标。所谓“病”只是标,而不是本。她举了一个例子:好比吸烟的人会有口臭、肺气肿、气喘、肺癌、心脏疾病等不同的病,如果针对这些不同的病去治,既费神又没什么效果。但是一旦戒烟,则所有这些现象都会消失。同样道理,对许多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癌症、风湿症、高血压、肾脏病、肝病等等,如果能将饮食改为自然素食,则病况都会有改善,也不必再问不同的病应该有什么不同的治疗方法。

  结 语

  上文我已从现代医学的研究方面,谈了不少保持人的身心健康与预防疾病、治疾病的有效方法,从这个结论再对照一下禅及习禅者的所持心态与生活,就不难明白为什么真正的禅者、历代的高僧大德,他们生活那样清苦而多健康长寿的原因了,佛教界的长期实践与现代医学研究的两者所得出的结论,不是可以相互佐证了吗?

  

《生活中的佛教 从现代医学看禅与身心健康》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