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邪淫”二字。萬惡淫爲首,對于一般人不要求象出家人那樣戒除淫欲,假如說邪淫者會失去人身的話,你也許會以爲沒有親眼看見而産生懷疑。但是由此而誘發的如顧城那樣的“殺妻滅門” 現報的事情古往今來真是不計其數。佛教的“五戒”是做人所要堅持的最基本的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要是真正能做到,或者就是時時心中有數加以檢點,你就可算是一個好人,一個在社會上受人尊敬的人,一個問心無愧的人,應該坦坦蕩蕩到“半夜不怕鬼敲門”的人,或者也不至于象顧城的一家那樣駭然慘終。要知道,財、色、名、利等,生命中的好多東西本來可以簡單到沒有,你可以、反而能更自在輕松以至于更真實地生活。放下之後,你回首望過去,才覺得那些個叫人心煩意亂的東西本來可以簡單到沒有嘛,或者本來就應該沒有才對呀,哈哈!
我真心祝願每一個來者會一生平安。
四
要知道你只是個小人物,除了你,天地轉了無數億年,你算得了什麼。人應該給自己定位,知道自己有“多重”,樂天由命,隨緣自在。如風吹過,聽樹響鳥鳴,而不見風。你的空間大著哩,在眼光所不及的天地外,去沈思冥想,夠您忙忽幾十天、幾個月,乃至幾十年。閉眼看人在天上飄,風在腳下走,盤腿在山崖晃悠,俯視星光從你的指尖點亮。
讓我打亂你平常的思維,讓你破除執著貪心。
你看到的是石頭,但石頭終歸有一天會碎。比如地震,地質年代的化石記錄了多少年前,地球上有恐龍出現,奇形怪獸;或現在某處又突然發生了地震。你不要放不開,認死理,認石頭就是石頭,多硬,多堅固,千萬別讓它打砸著了你。比如一種思想,一種情感傷痛,一份不滿與憤懑的情緒,算不了什麼。你的一生也只是轉眼一瞬,一眨眼之間,有多少生命來去。石頭只是個影子,影子折射到你的大腦,人倒有點如明鏡,什麼時候,可不要被什麼人或身外之物打碎。
比如愛情,愛情使人類社會得以生存和繁衍。誰都希望生活在美滿幸福溫情的家庭之中,享盡天倫。然而辯證法與佛教的無常、無我大有聯系。有生、有死;有愛、有恨;有得、有失。所以大人們都不願把好多真事告訴給七、八歲,十來歲的孩子:你總要死的。盡管讓小孩子們看著年老的祖上在歲月中老去,或許小孩們也會跟在大人們之後哭幾聲,但孩子們對死亡的感知,還遠沒有大人們明白得深切。大多數父母選擇無言,或故意打幾句閑岔,不忍心過早地讓含苞未放的孩子們知道生死的個中之真,甯願選擇讓他們漸漸在成長中去聞思感知。中國老百姓有句古話,養兒才報父母恩。生兒育女,是爲人父母者付出了死的代價後,才知道爲人的不易與深切!生命本在生死的每一個腳步起落間行走,凡是亦然。
初戀如夢中影,霧中花;如惱人的秋天,天邊的落霞;如墮五味醬缸,不知其所。一切皆是緣中聚散。成家立業,人類社會幾千年的傳統,不明不白的,不知其所以然地你也走了進去。又有幾個真正知曉,真的如當初般花前月下,白頭偕老?所以,你剛踏進婚姻門檻的第一步:擡腳進去,聚、愛、喜、美,心心相印,落腳時須准備好有朝一日的某一刻,散、恨、憂、醜,冤家對頭。遲早的事件,你終會感知,我敢以生命保證我說的都是大實話。
所以如買菜時,你必須帶上一只竹藍,並預備盛裝生活的五光十色、歡樂傷悲。別到時措手不及,丟了自己!並且想竹籃打水一場空,始終保持平和的心態,泰然處之。生活中最美麗的花籃總是在人類生命的傳承中常開不敗。面對生活,不可能一年四季春光燦爛、百鳥和鳴。但你可以在冬天裏多穿件漂亮的花棉襖,你細品個中真味,想你會受益匪淺。
在求學、就業、成家,成家之後,跟著感覺,你可以在因緣和合之下,再次重新品味另外一份愛情,完全可以,你心中有數。但現實的生活,實實在在,正如魯迅先生所言,人不可能揪著自己的頭發飛離地球。有人選擇獨身、離婚或分居等,但其中被妄情所傷、精神上所付出的慘痛代價,又豈只是道德、法律所能徹底承受得了的。
精神,虛幻渺茫的情感,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從何處之來去?你能說個明白。 地球繞著太陽轉,月亮看著地球轉,太陽系、銀河系、恒河沙無量無邊世界,多麼浩渺的星宇,無有窮盡。心到底有多大?一個拳頭大小,能幹什麼,看你究竟能到什麼地步?
五
忍而不能忍,遂自殺。想一了百了,以一時之慘烈解痛生命之苦狀?
佛教以爲自殺者並不會以生命終了而了結精神上的痛苦,恰恰相反。其死時,慘痛欲絕不絕之慘,會令死者神識沈淪惡道,凡一念之間,萬死萬生,複遭此慘烈之痛,永無絕期。中國老百姓有句古話,好死不如賴活,多麼明白通曉,誰都懂。“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然佛法中有益人身心的精神食糧還是一片汪洋大海,有待大善知識們去開拓、教化大衆,令衆人身心清涼,得超純淨、至善的芳草地。
俗語說:人身難得,生命屬于人只有一次。既然能連死都不怕,敢于面對死亡,爲什麼不能直面眼前,好好地生活?我們要學會穿越,穿越精神的沙漠,生命的綠洲就鋪展在你的眼前,只要我們還活著,閉上眼睛看看那些魔王魔女是怎樣在你的眼前起舞?或者做一名觀者,精神的世界飄忽不定,握緊雙手、站穩腳跟,看著他能把你怎麼樣,以不變應萬變 。我佛釋迦牟尼世尊成道前不也曾經降伏了以魔王波旬爲首的八萬魔軍嗎?說透了就是要管住自己的精神,注意觀想每一個起心動念,把煩惱轉化成菩提。我常常聽老禅師對剛學禅的小法師說,看好自己的野馬,捉住自己的猴子,指的就是要管住那顆不安分的心啊。在爲了避免做出愚蠢的舉動前,一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付之于行動,因爲既使是再罪大惡極的意念只要不付之于行動,也就是說人的思想不在人本身的身體作用下去付之于行動,是不會産生現實的行爲結果的。這似乎不至于讓你到自殺這一步。但是最主要的還是要從思想上著手,才是根本的解決方法,所以佛教強調人的每一個起心動念的重要性。所以說: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生活中有好多煩惱和恐懼是我們太執著,沒有看破、沒有放下,所以不得自在如意。比如看到“死亡”二字,第一個反應一定是某個生命結束了,或者誰都心中有數:誰都會死亡的,總有一天,包括我自己。有個哲學家說過,死亡本身比由死亡産生的恐懼心理來得更可怕。是的,我也總有一天要死亡的,並且,什麼時候、如何死法等等一般都是不可預知、不可計劃、無法把握和不可逃避的。于是,在這個“太陽村”、“地球旅館”裏,人們各有各的活法,上演著各自不同的故事。我相信記不清是誰說過一句話,大體上是:假如讓我重新再活一次,我肯定會成爲偉人。對此,我深信不疑。所以,對于生活,我們不妨重新換一種思維,你同樣會發現一個全新的自我,過另外一種更有意義的生活。比如:看到“桌子”二字,你會自然想到辦公桌、學生桌或者餐桌等等,這很正常;而英國人或者美國人或者可以叫它“desk”等;同樣不懂英語的中國人看到“desk”,並不會自然想到辦公桌、學生桌或者餐桌等等,這也很正常;所以,我們的思維常常受外界的被自己約定俗成的諸如文字符號般的東西所左右,我們常常在生活中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細心地想,禅不立文字,並不是不要文字,文字如船,借船上了岸,並不要不抛開它不放,否則會妨礙你在又一個春光裏一路遠行。
比如看到“死亡”二字,假如是一個不懂中文的外國人;或者在一個不懂英語的中國人面前有“death”,他們同樣不會由此而産生種種關于死亡的想法。或者會抓緊有限的生命中不多的時光去做更多有益的事情。我在想我們何妨不能換一種思維,我曾經對一位老師說過:你看那些陽光裏美麗的種子,一把把從農民粗糙的手掌裏飛出五指尖,飽滿的谷殼閃著樸素的黃光,一路翻滾、“習習簌簌”地在泥土中著床。一年四季,種下去希望,收獲著喜悅。種子還是種子,肥碩的小麥、金黃的稻谷,春種秋收,一年四季、周而複始。每一季的五谷,它們怎麼就不會死亡?難道不是人作繭自縛嗎?無數美妙的生命波浪起伏,在永無止境的長河中歌唱同一個色彩斑斓的故事。換一種思維,你會重新發現自己,充滿愛心地去生活,騰出更多時間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啊。生活中好多美好的情感本來是多麼值得我們去由衷地贊歎,美妙的生命猶如一次次從曉夢中醒來、如花開的聲音在陽光下歡聲笑語,春華秋實,生命猶如五谷般不過是在變幻著無數面孔和文字(姓名只是一種人爲的符合)!
六
翻開手頭的報刊雜志,哪一天、哪一篇能沒有和“殺、盜、淫、妄、酒”有關的內容?我不想再多說什麼,只是提醒你,有緣讀到這些文字的人去研究研究佛教吧。爲什麼幾千年來能流傳下來,也從不爲了謀取金錢,而有如《大藏經》般浩如煙海的佛教典籍,仍然能在人類兩千五百多年的曆史長河中流傳至今普利有情、廣度衆生?寒山寺秋爽大和尚升座以來,十分重視佛教文化的弘揚,培養、引進僧才;提倡禅淨雙修、嚴持戒律;購進裝修500平方米弘法大樓集電腦網絡、多媒體講堂、編輯部、檔案室和圖書館等部門于一體;單倡印贈送的佛教文化書刊就有數十種之多,尤其正常出版發行的《寒山寺佛學》和《寒山寺》,得到了社會廣泛好評。而且現在全國正如有象《寒山寺》這樣的近百種通俗易懂的佛教刊物,只要您提供地址,都會有人郵寄贈送給你。
我們正在爲淨化人心、利益大衆,爲你生活得更好而堅持不懈,我們知道我們還做得很不夠,希望您的參與。
我們寒山寺香齋堂樓上正廳,寫了“當思來處”四字。前天我陪客用齋時想起唐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粒米皆從辛苦得,寸薪不是等閑來。僧人常住寺院,修學佛法,吃的都是十方供養,信衆是我們的衣食父母;佛滅度後以戒爲師,嚴持淨戒,斷除私欲,息貪嗔癡,當念衆生與我同體大悲,生大慚愧,時時勤加警策如何從精神上解除衆人的苦惱,讓人們生活得更好?這正是我們念念以求的願望與追求。
星宇在無限廣渺的時空運轉,所以生存。太近了毫無阻礙,便會失去了應有的軌道,世界便不複存在。人在天地間,所以我還是奉勸你小心,可別毀滅了自己或砸傷了別人。
所以遭遇不幸時,要學會遠離,尋覓、回歸自己心靈之中的一方自由空間,看、想,地球、月亮、太陽,有多麼廣闊的空間任你去棲息,自在漫遊。罪從心起將心忏,心若滅時罪亦忘,心忘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爲真忏悔。
珍惜生命,熱愛生活,讓生活平淡如風,酌飲個中真味。
關愛他人,關愛自己,讓生命燦爛如飛花,一路缤紛。
握手、揮手、微笑,讓最美的那一刻永存記憶,如沐星光。
美屬于你我他,既然來到這個世界,誰也無權戕害生命,讓我們攜起手,共度險風悲雨苦,讓生命之光盡情地搖曳在曠渺的星河,世界斑斓若焰花開放!
祝福你我他,我們握緊手。
《平淡是真(慧伯)》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