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是真
慧伯
一
风画着了浪花;雨穿越风,落到大地,又书写着风的去向。在蓝天和白云之间,我看到风在无声无息地飞舞着最优美的姿势,明净得让目光穿透,与白云飞翔成同一姿势让你心如明镜,无语对视。
一朵朵芙蓉花,红的苞蕾、硕大的骨朵,高高地开在细瘦的青枝条上,三两片绿叶随意地点缀,爬出“老人石”的头。在寺院一角的飞檐黛瓦下,在少有人知的“幽处”,难道不是最美的景致?
看鸟在石上追逐蹦飞,放生池里的小龟,探头探脑,追逐着小红鱼,划乱一池蓝天白云,高塔亭榭。一边听着张继吟咏了多年的寒山寺钟声,让人直追思到唐朝,想那个举棹故里的文人学子,或许长须瘦削、长衫细指、鹅眉傲月。
看诗、读诗,有碑刻,黑纸白字,记述着诗人一刹那的感思灵想,让金佛古钟伴随着星宇河浪摇来摇去。也许你读不太清楚我的文字,但文字可以破除执着,一个不懂英语的人去参究字母、拼音,或象形文字、甲骨文之类的符号,总比胡思乱想、思想琢磨着干坏事好。你说在眼之所及的蓝天白云上,能驰骋放飞你多少美丽的梦想。
你可以想象花开的声音,你可以放飞无数的千纸鸽。在这个无影无形的大舞台上,你可以是最要好的观者,你也可以是最美的舞者,最美的诗总是在未来、远处。陶公渊明先生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意断言绝处,方知禅之真意。
如“火”字,火能烧饭、取暖;火光冲天,多言战争与火灾;如火如荼,多言火势之旺;怒火中烧,指情绪不良,也言怒之形、状,然而:到底是怒到什么程度,如何难受、苦恼及憎恶,如是等等,唯当是人心中有数,言语也难以表说究竟。故语言是外相。
穷究“火”,想到火红、热、烫;磷火,鬼?热火,干劲大;然欲究竟觉火之真味,非置身体于火中、细究感知,岂此一字,方可明了?
平淡是真。平淡是人生之真味,回归平淡,方究人生之真境,细参眼、耳、鼻、舌、身、意。
执着财色名利,亦如玩火自焚。特别是有人,占相当多的社会演艺人士非正常死亡——自杀!自杀的统计数字,令人触目惊心。
据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中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有两百万人自杀未遂。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八人自杀未遂。该中心主任曹连元同志介绍,自杀已经成为中国死亡原因中排序第五位。在十五岁至三十四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是首位的死因。(见2003年9月7日,《江南时报》)远如诗人屈原,近如翻译家傅雷,当代诗人顾城、海子,演星梦露、翁美玲以至陈宝莲,歌星张国荣等等。
台湾现代著名作家三毛,我深爱其作品的真挚、平实与人性感思,读之故如品茗。其《流星雨》,至今仍念我如历流星雨之间,扑面而闪,然三毛亦骇然险遭自杀之惨终,读来不能不令人惊悟!
文人墨客大多是生活中的致情中人,生花妙笔娓娓叙写风花雪月、鹰过无痕。诚然能使人感悟世事无常,万法皆空。平常心是道,正所谓坐看云起、闲观花落;平淡是真,大味则淡,平淡之大味非庸碌之辈所有缘感知;“淡有淡的味道”, 弘一大师有如是说。你品尝过喝白开水时“开瓶木塞香”的味道吗?歌星叶倩文唱过“潇洒走一回”中,有“才知道平平淡淡才是真”。要真正了悟平平淡淡,才算是一个智者所应该过的最真实的生活。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可得者即在当下。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生活应该有更多的感知,也应该为引导人们更好地生活担当起一份神圣而不可推卸的责任。文化出版部门在决定出版一本图书时,应该更多地考虑到这本书的社会价值,而不能片面地过分考虑经济利益。前天有朋友从“上海书市”过来,感慨地说现在文化成了一种贱卖的商品。
诚然,文化是一种商品,不管对于作者、编者还是读者来说。但是,片面地把文化作为一种商品,惟利是图,急功近利,无异于荼毒生灵,业难深重、苦不堪言。回忆前一阶段文化市场流行过的时尚文学,如三毛的散文、琼瑶的小说、顾诚和海子的诗。文学创作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活动,当以引导和教化世人更好地生活为己任,然而三毛、顾城和海子也不堪精神的沉重负荷而被精神之魔痛苦地绞杀!琼瑶的小说也不再流行。
文如其人,文品就是人品,试问一个连自己都无法在尘世间很好地生活的人,一个连自己都无法过正常人的生活、享尽天年的人,怎么会去拿文字教化大众,让人们在尘世间过正常的生活、更好地生活?不能不令人惊叹!
二
到底是金钱重要,还是文化重要?肉体的伤害倒无所谓。
比如手被碰伤了,被狗咬了,开阑尾了,待伤口慢慢恢复之后,肉体不再疼痛,俗语有“好了伤疤忘了痛”的说法,也是很有道理的。即使对一个战胜病痛、从死亡线上挣扎过来的幸运之人,对生命会有更深深的感恩:活着真好,穷人没病就是福啊。
而较之于精神所遭遇的伤害,对一个活着的人来说,却远非能如此地潇洒、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
民间有“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之说。我前些天不小心被一条平常还算友善的狼狗给咬了几口,幸好及时地注射了狂犬疫苗。如今,还有一针没有打完,手上被狗咬了的伤口已不再疼痛。而我现在越发怕狗了,乃至于听到门外的狗吠,第一个反应会想到门有没有关紧,那畜生会不会扒开我的窗户,着实让我胆战心惊。
老实说那天被狗咬着,是我心情也不好,说我无意间逗了它,也不一定冤枉我。归根结底是由于我自己的起心动念不慎,而那狗偏偏在那一刻盯着了我,且冲着我站立狂吠、挣脱开拴在树一端的绳索径直向我冲将过来,我无法躲闪,被逼到宝塔一角,一面牛着胆与那畜生搏斗、慌乱中还是被咬抓多处。
由一念起种种无明,起惑造业。佛教讲“一切唯心造”,包括人的身体,即色身,都是精神的产物。可见人的精神在人一生中的重要。而佛教从一开始就是着手从精神上解决人在世间所面临的种种困惑。
欲壑难填,过分地渲染七情六欲,尤其在好多花儿还在开放之时,去过分地铺展现实生活中本不可能存在的花花世界,无疑会给多少纯洁、天真无暇的青春少年,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上,造成怎样难以弥合的伤痛。不要说,可能会在人生的黄金岁月荒费了学业,而且会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上,他们会发觉苦苦追寻的爱情是子乌虚有,而且会对现实的生活无法投入。这无疑会给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形成的崇尚以家庭为根本的社会生存方式,罩上了一层可怕的阴影。你会在走上社会以后发觉生活怎么不是书本上如琼瑶的小说般所描写的那样,而且会让你在现实生活中久久困惑、无法面对。
青春年少之时,正是一朵朵祖国的花儿刚绽开好奇的心、睁大眼睛看世界的时候。青春的朦动、神秘与一切不可知、缤纷飘渺的梦想,给年轻的心展开了多少无边无际的美妙画卷。而正如琼瑶的言情小说般的时尚文学,如无声的风雨很快席卷了校园内外,一切毫无遮拦、无法抗拒。我在想所谓的幻想中的纯情世界,是否是在为每一颗年轻的心灵打开了通向未来的天堂?回过头来看看,我在感觉那些可怕的文字,是怎样在清纯如阳春白雪的花季少年的心扉上,煽动起七情六欲,污浊着每一根年轻生命的琴弦?吸毒、酗酒乃至于“非典”还可以扼制住,而在年轻的心灵上所造成的精神伤害,会是怎样痛苦地在毒蚀着每一个人的身心。难怪连三毛、顾诚和海子等文化名人,连自己所著作的梦想的天堂,在地球上也无法找到立锥之地,也不堪忍受生命的困惑、而被精神之魔痛苦地绞杀。
一念,竟此一念。正是由于在此一念之间闪失,于是,精神指导肉体实施自杀(即思想指导行为,由躯体实施),遂失去了生命。所以佛教强调精神至上,乃至谨慎于每一个起心动念,对于属于人只有一次的生命是何等重要。假如说就在一念间,或者说我们不要对一个死去的人说三道四,要尊重一个人对自己生命的选择,可是我要大声说:不!假如说他的诗文是人类不朽的精神财富,那么他的死,将是全人类的损失,也许他会为人类留下更为辉煌、更多的文化遗产,英年早逝,不能不叫人扼腕叹息!对于生者,这种无视生命的选择,难道我们不应该大声疾呼说:不?
死者去已,生者当从这个血红色的惊叹号中惊醒!
三
到底是金钱重要,还是生命重要?是要钱还是要命?回答无疑是后者,生命!
可是,社会上有好多人在为了攫取金钱而做着伤害人命的、毒蚀灵魂的杀手。鼠目寸光、片面地把文化作为一种商品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文学作品真实地记录了一个作者的心路历程,应该以引导和教化大众更好地生活为己任。我认为对一个不能安享天年、缺少社会责任感、抛开还有那么多大众也和你一样需要度化、正痛苦地活着的人不管、撒手而去者,不能说是一个高尚的人。人不能光自私到为自己一个人活着,要知道你的生命是属于全社会,正是由每一个人的存在,在每一个角落的无私奉献,才构成了整个社会得以良性循环。细想起来,一个不能善终的所谓作家、诗人等,他的文字或者艺术也同样记录了他对生命不解的困惑和走向自杀的心路历程。说他也在利用文字自觉或不自觉地给别人造成困惑、引导着别人走向非正常死亡,也不无道理。所以,为了慎重起见,我认为读他们的作品得另外长个心眼!一个连自己都无法坦然面对生活、珍惜属于人只有一次的生命;一个自私、卑微得只为自己一个人活着而死去的人绝不是什么伟人!用不着为他们浪费白纸。他们是人类灵魂的隐形杀手。
我在想象一个如顾城那样的所谓叫诗人的人,是怎样丧尽天良、灭绝人性地举起锋利的斧头砍向自己挚爱的妻儿!说白了,他是一个罪犯,是一个杀手!
…
《平淡是真(慧伯)》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