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說沙彌十戒之功用
明空
通過學習了沙彌十戒,我們懂得了戒是防非止惡之義,能使我們免于陷入泥潭,出汙泥而不染,給予我們冷靜的理智、安定的心靈。因爲我們心中有了它,就不會也不願意做那些爲非作歹的事情,我們就能從局中之迷跳出局外,對世間一切悲劇,鬧劇、醜劇,從上場到結局都看得透徹!
戒是我們的根本,可以從思想上警醒于人,達到道德的升華。縱觀古今中外,無論哪個傳統的宗教都是以道德作爲立教之本。佛教更能體現其完善與圓滿,且看沙彌十戒就能夠明白!偉大的世尊在涅槃前悲心切切地囑咐弟子們要“以戒爲師”。這是何等的意味深遠啊!
江澤民主席曾提出“以法治國”的思想是何等英明呀!佛教戒律正是適合這一方針。我們熟悉的五戒戒殺、戒盜、戒淫、戒妄、戒酒即是沙彌十戒的部分內容,同時也是戒律之本。凡犯此戒對出家人來說就是犯了惡法,縱然不受佛戒,于世間國法亦易冒犯。
身在末法,根性陋劣的我們學習了沙彌十戒,不禁驚歎于佛陀圓滿無礙的智慧。他對維護當今社會的安定有很強的現實性和普遍性。比如戒殺,不僅指戒殺人一類,還包括一切有生命的衆生。“非典”過後人們不得不警覺、反思。據說林業部等十四個國家部委共同製定的聯合國通知中明文規定,今後將一律禁止食用野生動物。這一大善舉又不知能挽救多少生命瀕危的生靈,從而增長人們的善根,消除人們的業障。再如戒盜,不僅是不偷他人財物;也包括那些貪汙、受賄、挪用公款、吃人回扣等一切非法收入,也在戒偷之內。戒淫,佛製出家人不得淫,在家居士不得與夫妻以外的人行淫,還包括異性之間有悖于倫理道德的一切非本分之舉,當今社會婚外戀等流弊不得不讓世人警覺。再如,戒妄不僅是不說假話,還包括那些汙蔑誹謗、造謠中傷、傳播小道消息等不善之舉。還有戒酒主要是防止亂性,防止失去理智誤事,增加罪業。總之,沙彌十戒在很大程度上含蓋了最基本的道德戒律,沙彌十戒不愧爲比丘戒之階梯,還不愧爲菩薩戒之根本。如果我們能夠嚴持戒律,則一生受益無窮;在家衆如若能嚴持前五戒同樣可以從自己的心靈深處道德上改變自己,因爲佛陀製戒時不只是消極的防範,更多著重于積極的正向善導!
戒是長鳴的警鍾,戒是醒世的湯藥,戒是反躬自省的正舟之舵,戒是不欺暗室的定心之魂。只有將戒學常存心間,就能約束自己並激勵我們“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踏踏實實走好人生每一步,在放縱與節製中處理好消長、平衡的關系,實現道德的完善,人格的升華。正如《華嚴經》雲:
戒是無上菩提本,
應當具足持淨戒。
若能堅持于淨戒,
是則如來所贊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