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回顧與前瞻▪P4

  ..續本文上一頁、觀察;雖後列二地,曾有多人請傳靜坐,開示密法,且有雲數年前擬請余前往傳授,恐未能離開臺港而罷,但仍未願倉卒傳授,留待異日因緣而已。

  

   二十 推廣文化

  

  嘗謂佛教不論顯密,因屬宗教,而其所敷陳之教理,包涵科學、哲學、玄學等之文化甚高。民六十八年以于香港成立學會而外,臺北、臺中、南雄亦均成立學會,無上密法,民國而後始能普及民間,故多以問難,如是選菩提道次第廣論,及大幻化網導引法等開示之,但不能遍及臺灣各會,更不能遍及港臺。因思以一般密法應有之常識,成爲瑜伽者之共識。

  

  金剛乘李刊:系應諸弟子之請求于已未歲(民六十八年)十月初一日開始,印五千份,索閱即贈:而正月,四月、七月、十月之初一日發行,迩來度過第八年矣。編排,校對等,惟锺棣湘主其事,助者不多。文稿雖有而不多,主編則余主其事。助印款雖有,不能應其求,惟香港會總其成;人力,財力如此困難,而本刊從內容、印刷、頁數均能維持,願力爲之也。合訂本第叁輯快付訂矣。

  

  密法初階:季刊出後數年,弟子中有認爲于初機行人方便研習,乃發願選出命各密法初階兩本,印行贈板,讀者便之。

  

  金剛乘全集:又以季刊內容,祇是普及,而不及專精,因擬將多年研藏前代及現代大德如宗喀巴大士、貢噶上師所示或所譯之珍本,列爲藏書。若銳之及本會同人所譯所編所寫者爲叢書,精選五本爲一輯、印製精美,,諸同好,使此絕學,不致失傳。先于本刊第五期發表,竟接得某君來信責罵,並以將聯合密乘先進一致聲討,以爲恐嚇。及朝師于嘉德滿德,請示全集應否印行,葆大嘉許,獎勵備至,並致函各中心介紹,使能幫助。原英文信及漢譯均見本刊第七期。

  

  全集之印行,爲利便弟于深造之資,今已發行叁輯,亦苟完苟美矣。叢書除入全集外,尚有二十種,內容詳簡介不贅,且另有在編印中。

  

  藏書另有「梵漢藏文合璧聖妙吉祥真實名絆」梵冊精燙黑金本,爲吾 師最喜愛者,詳見前文不贅」。

  

  法寶有陀羅尼經被,爲吾 師指定遵照那也東初本尊叁昧耶物製成殊勝可想。

  

   二十一 會章信條

  

   本會標幟之章:上爲金色之金剛杵下爲紅色蓮花。

  

   金剛杵代表西藏大乘,金色表金剛之堅利。

  

   蓮花代表所自生,如無上密爲大乘之母。紅色表漢俗所表之紅教。

  

   杵表方便,蓮表智慧。

  

   本會信條:爲「重才重修重法,此所謂願菩提心。」「出錢出力出心,此所謂行菩提心。」

  

   本會學人修持四原則:

  

  (一)發菩提心:佛事他事,重于個人私事。

  

  (二)正見正知:勿著名利,嫉邪見如仇雠。

  

  (叁)嚴守戒律:謹言慎行,日當叁省吾身。

  

  (四)精進修持:研讀經論,由聞而思而修。

  

   二十二 財團法人

  

  六十年 法駕初莅香港,頒賜蓮師湯嘉九幀,以珍貴非常,什襲珍藏而已。

  

  越年複承 頒賜甘朱壹百函,香港會地方俠小,祇有珍存,無法莊嚴陳列。其後遷居臺北,乃于廳中仿如西藏以敷陳。時有某師兄到坐,诘以何不放在臺北學會中?以此爲師賜之法身舍利,應爲永久鎮會之寶 五間學會之所共有。若祇于此會陳列。易致該會同人,誤認爲該會所有,反啓爭端,是烏乎可?

  

  萬方多難,誰是樂邦,香港租借,既已定期歸還,誰敢謂臺灣是長治久安之局,然無辦法中求辦法,故于七十叁年修臺中建學會,特饬將蓮師湯嘉九幀,堅固安奉于佛殿對面,庶不敢于混亂時,可以信手拈來,挾持即走也。

  

  自經護持師賜法寶,已盡心焉,然此仍非善法,蓋全部固定,不如流通公諸同好。閱讀研求之爲佳也,用舊存漢文大藏經,善本之華嚴經,大般若經、大智度論、瑜伽師地論等。藏文有,師賜甯瑪巴十萬續全部,師著作全部四十八冊,宗喀巴大士叁師徒全集,多笠清尊者所贈無垢光尊者著作全部,此皆顯密經典而已。

  

  銳之幼承家教,謬爲人師,中年避難香江,教書以爲糊口。貧至此,傳家應有一經,惟不斷播遷,儒書已所存無幾矣。

  

  法寶之傳下,應依據于博承,我 師年五十叁,已將傳承叁表賜下;我年已七十四,仍需覓付傳人。又憶法駕第一次離港時,曾囑隨時准備隨侍嘉德滿都,接受二叁個傳承;第二次離港時,亦以此見诏,傳承改爲六個;朱雨田且以新款錄音機見贈,使更逞功。每憶前塵,不勝惘怅。

  

  本來傳承爲一事,法寶傳持又爲一事。若將來傳承不祇一人,則法寶傳持,將成討論;故六祖一花五葉,衣缽則止付不傳,當可借鏡。

  

  我國有「財團法人」之製度,成立者必須爲文化、教育、藝術、學術等團體,不牟利之組織,可接受他人之捐助,收支絕對公開,且受政府嚴格監督者,共同管理,以群策群力,務求其進步,達其成功,不會營私,更不爲己,如確不能,則轉移到同樣組織有成績者接辦,真法良意美也。

  

  去年底余以准備赴美、及星、馬、澳洲弘法,無暇兼顧。已饬林崇安,蕭慶秋將本會申請登記辦理爲財團法人,是教育基金部份。今後將所有師賜法寶,及余多年積存漢、藏文之經典,漢文儒學書藉(不多)全部送出,因我有子女二,現有內外孫子女五人,雖不至數典忘祖,但已近父書不願多讀之邊緣,將來仍是送交有名氣之圖書館代存,不如及早自辦金剛乘學會財團法人之爲善也。

  

  將來法人成立董事會,余充董事長,香港臺灣各會之長充董事,並推舉負責得力,如辦會計等允董事,並掄選通達圖書館學者充執行董;成立漢藏圖書館,每星期開放多天,館址暫借臺中會址,全部接收後,因緣成熟,再作遷居。

  

  我之子女,分別充董事,將來孫兒長成,再作處理,古人雲:「人遺子,金滿籯,我遺子,惟一經。」今祇我私人所遺存下漢藏文善本之經典,也不至太寒吧!這是我之前瞻,也是學會之前瞻。

  

《回顧與前瞻》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