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吉祥經》講記▪P3

  ..續本文上一頁六度之首,既布施波羅密有施才有得。如有人舍不得一點錢不願到老師家來拜見,那你怎麼能得師口傳,你以爲無上妙要能于網上會嗎!喲喲破我執了,排除千難來一次我相信感受頗深吧!沒有路費那點施,你怎麼可得更多口傳呢!西藏常講,布施即是存錢不是把錢扔掉了,是存起來了將來翻得更多。你要雪中送炭,不要錦上添花。如此,你就有得,得什麼?“好品德”!大家會稱譽你。所謂千夫所指,無病自死。而大家都說你好,你要得多少加持力呢!!!所以布施好品德,有好品德才有口碑。才會得大衆認可才能立得住腳!而對無緣的人,你做不到,那就先從親人做起。即“幫助衆親眷”,不要“窮在大街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親朋好友,那是你過去生中結緣者,不要今生弄成惡緣。好了,今日講此.

  《吉祥經》講記(八)

  接著講"行爲無暇疵,是爲最吉祥"有人待己寬要求別人特嚴這是不對的戒律是要求自我的,不是你拿來看別人的!!!如,有人自己不守戒,卻去整天看別人的戒這怎麼行呢!不能對己過輕輕放過,對他人錯狠狠抓住。我們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只有自己行爲無暇,才有資格去指責人。你自己行爲有斑點,有陰影,憑什麼去教導人呢!所以,佛說"行爲無暇疵,是爲最吉祥"。“邪行須禁止,克己不飲酒,美德堅不移,是爲最吉祥。”“邪行須禁止”,這是說,君子面臨窮苦不改其志,我常說,我們生活是爲了學佛,而不是學佛是爲了生活!!!不要把這個搞錯掉了。小人則是,面臨困境,就無所不爲。君子是有所爲有所不爲,即君子有可以做的,有的是不能做的。噶當派大德常說:“現在是分清人獸之時了”。誰是人之發心,誰是動物特性,于事中可見。沒有事的時光,大家都冠冕堂皇唱高調,但一遇到事,則人獸立見分別!我們得次寶貴人身,如不抓緊用它去修寶貝的佛法,而是抓緊去用它造業,那真是枉得此人身!所以,“邪行須禁止”。不能用不正當手段去做事,如你殺其子供其母,其母能吃得下嗎?相同道理,你用盜奪得來的財物,供佛佛也不會接受的!君子不受嗟來之食,何況是佛!何況是佛所極不喜之事!“克己不飲酒”,其實,最大的力量,那就是克己的力量!儒家講“克己複禮”,一個英豪能征服天下,但他難征服自我。佛是先征服自我,而後再去教導別人的。此即所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不要把這道理搞反了,先去覺他,而後再去自覺,這是不可能的。你不會遊泳,卻去教人遊泳,只有傻子肯跟你。克己的一個表現,就是把自己的毒瘾忌了!所以,佛舉不飲酒之例。“克己不飲酒”。五戒之中,酒爲第一大戒。佛說,酒戒一破,五戒全犯!有人說,“酒壯英雄膽”,其實,應當是“酒壯惡行膽”你平時不敢做的事,酒醉了,都敢說敢做。你們看,有多少糊塗事,是被迷惑本性後做下的!當然,一切能迷惑本性的,都如同酒,都應遮止。如吸毒,吸煙,等等。總之,就是把自己的不良嗜好,都改正過來。克(製自)己複(歸)禮(教)“美德堅不移”對于美德的東西,我們要堅定不移的去做,不要看人家做不做,他下輩子想去地獄留學,你也要去嗎!我們說,一個人一生做一件善事,那是容易的;但要一個人堅定不移的去一生行善,則有難度。這個“堅不移”很難,就決定了,你是大丈夫,還是一時之善心!“恭敬與謙讓,知足並感恩,及時聞教法,是爲最吉祥”。我一再強調,一切加持力,都由恭敬中來。試想,你對上師說:“喂,小子,給我點加持”。你想能得嗎?換言之,你想能不得嗎!態度決定一切。那麼,這個吉祥,也由謙讓中來。《易經》中,有六十四卦,每卦六個爻位,共有叁百八十四個爻,再加上乾坤二卦又各多了一個,計有叁百八十六個爻。有人以爲《易經》上都是說的好話,你錯了,易者,上日下月,象征日出月落,月起日沒,一個無常之道。易中,變化之字,最爲多也!那麼,易六十四卦沒有幾個是六爻都吉祥的,如要找,那只有一卦,那就是“地山謙卦”我過去有首道歌,其中有這樣兩句“莫道易學皆善言,六爻皆吉唯有謙”。你不要認爲易經就是騙人的,我有資格否定你,我過去是易經研究會負責人,我有資格說這個話!若說盡弄好卦,哄你開心,那是你自己那樣想,要知道,易中六爻都吉的只有一個謙卦而已!爲何謙卦吉呢?孔子說(他做的注)謙謙君子吉。你不謙,你就不是君子,那就不吉祥。有人學到一點點,就到處賣弄,那點德水都灑沒了,呵呵!怎麼去滋潤身心呢!!!這裏,就不多講了我不久在講完這個後,會于易學高級群開“六十四卦功德”一課,詳盡解說。

  《吉祥經》講記(九)

  我們要學會知足常樂,因爲欲望沒有滿足的時候,例如今日當了大臣,明天又想當皇帝,可真當上了皇帝,也還不滿足!他還要不死,如秦始皇求長生不老.所以,要想吉祥,一味的貪求下去,那是沒止境的。要知足常樂。人家對你好,你要知感恩,不要以爲人家欠你的。有的人,一天不論見到誰,那表情好象都是催債的,大家永遠欠他的。這怎麼能吉祥呢?有一點福報,也都是你前生所余,今生不修福,你來生可就危險了!“及時聞教法,是爲最吉祥”。所以,佛說,你們要盡早學佛,多聞佛法。如果早學佛,那麼早知道人間事故聞法要早修持莫遲!人生不到百,莫做千年想。你想,既使你活百歲,除去吃飯,睡覺,上廁,閑談,工作,等等時間,你真正在學佛上是多少呢?一日24小時,你有幾小時,或幾分鍾是在正念上呢?依密法來講,時不我待,除非你已正金剛體性,不然,叁歲後開始氣脈損壞,每叁天有一條脈老化,七天有一條脈失去作用。你不抓緊修,修正身體都來不及,還談什麼即身成佛?“及時聞教法,是爲最吉祥”。請大家珍惜寶貴的時間。及早信佛,及早得救,如同一個人她向我請假,說老師我退休之後,一定好好學佛,現在工作忙。我無語,難道每天隨著同事出去玩的時間,就不能學嗎?你真的沒一點時間!她後來沒等退休,就去世了。我能等,可你自己有沒有等的時間,你自己要知道。勿以百年身,而作千年之計劃!忍耐與順從,得見衆沙門,適時論信仰,是爲最吉祥。忍耐是一種力,忍辱是一種修行,六波羅密中有忍辱波羅密。其實,忍是一種心智之訓練,耐力由忍得來。忍耐是一種極好的抗打擊力的,我們現實生活不是生活在溫室中,是五濁惡世,你要能經受各種風雨!過去,有一人長壽,四世同堂,家中富貴,人皆羨慕,連皇帝都向他請問,他寫了一百個“忍”字,就是著名的“張公百忍”。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忍耐是堅持力,是能打長久戰的。順從,是柔和力,佛亦恒順衆生。我們講作明佛母已講過,柔和力,此處不多講。“得見衆沙門”。沙門,是梵語,漢語爲“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你能“忍耐與順從”,就能“得見衆沙門”。與出家人之功德想去不遠了。出家人都稱沙門。你們很羨慕出家人,但要你出家,你又沒決心,那就試試這個忍耐與順從得見衆沙門。我常笑說:“活著沒信心,死了沒決心”。你們這個心要調伏,那是很難的。“適時論信仰,是爲最吉祥”,有的人,屬佛教憤青,激進派,見人家不學佛,他急得不的了,一天想法去勸人。其實,他不懂佛,他懂佛,就要知道因緣,小草沒長大,你用大水去沖它,不是給它養分,是害他。佛要我們“適時論信仰”,就是適當時機的與人談論信仰問題,不是何時何地,與何人都談。如,你走在大路上,見到人就講佛法,你只有一個結果,別人說你“精神病”,你自己也會落得很郁悶!他們怎麼都沒善根呢?你還不服,呵呵。其實你善根才不大呢!不知應病與藥,不懂應機說法。長久了,這樣會瘋掉,以爲衆人皆醉你獨醒!就你一個聰明人,還不容于世,那只有輕生了!!!這就是,不懂“適時論信仰”。所以,他就不會最吉祥。而佛指出的是“適時論信仰,是爲最吉祥”。我很討厭滿身佛氣,不論到哪裏,手拿念珠,口念佛號,張口別人業障,閉口自己功德。這樣的人,真是給佛門丟臉。佛是用來修的,不是用來口講的。要真實去做,不要給別人裝樣子!

  《吉祥經》講記(十)

  今日是此經之最後一講,噶當大德說:“首尾二作,最爲重要”。首爲發心,尾即回向。我們作事,要有始有終。聽法亦是如此,因緣不易得入,第一次你不能聽到,最後一天沒圓滿,沒有善終。所以,請大家收好結尾。我開篇就講了,吉祥是你做出來的,不是求來的。“自製淨生活”,比如,就是此意。開心的人會看雨景,天下雨,覺得涼爽,不開心者,會覺得怎麼又下雨了?真討厭!同樣的雨,會引生不同人之覺受,這不是雨的分別,而是人心之分別!所以,我常說,我們不能控製天氣,但我們能調節心情。我們要順天應人,而不是要外界改變來適應你!吉祥是自己營造出來的,不是上天掉下來的!那怎麼樣去做,才合于淨生活呢?會吉祥呢?就是下一句,佛已指明了,“領悟八正道”。要想最吉祥,就要學八正道,八正道是叁十七道品中重要一節,既是密法無上大威德,也是叁十七手足來表此,不能脫離叁十七道品。什麼是八正道呢?八正道由正見始,沒有正見一切皆不正,再怎麼精進也是邪精進,這點我早有專文刊發《正精進釋論》論壇裏有,大家可自去看。接下,你才可正思維,正確的思維(聞思修之思)。正語,有正確的言談,有人開口就是不如法的言語,要知言談動人心,不但自己種種子,別人也感受。過去講:“有道沒有道,開口便知道”。你一說話,就知你幾斤幾兩了!正業,正當之行爲。正命,以正當手段養活身命。正精進,要如法精進,損人利己之精進不是。我語文中重談此,結果我文中談的那人,現已不信佛了,沒正精進就是如此。正念,不要一上座是佛,一下座是魔,要隨時保持正念。最後得正定。當然,定能生慧,接下就是無礙之覺悟了!所以,佛講不以得定爲足,當然,你們定也得不到,呵呵!我私下兩次講過《修定要訣》有緣的可參看。不以定爲足,怎麼講呢?就是,要最後得阿褥多羅叁藐叁菩提,無上正等正覺!所以,接下佛講,要“實證涅槃法”。什麼是涅槃?涅槃不是死呀!這個你們不要搞錯!涅爲不生,盤爲不滅,涅槃就是不生不滅之境界!就是實證空性!常人,是隨生死流轉,而死期不定,生往何處又不知,我們知道的“林妹妹”,也去世了,莫道老來才會死,人命就在呼吸間。而佛不同,他是解脫如意,有十種自在,密宗叫“十相自在”。如解脫自在,他要何時解脫就何時,投生自在,他要投到哪裏就是哪裏。另外,涅槃分有余和無余之兩種,有余就是當下已得解脫,但壽命未盡,依然留有色身,用此報體去行佛事業。無余呢?就是此身與此世界之緣已盡,舍身滅度,如釋迦佛現在。“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汙染,甯靜無煩惱,是爲最吉祥。”我們不快樂,多是爲八種風所吹,八風又名八法,指世間扇動能令人心不安的八種:利(可意事),人來人往,皆爲利往。無利不起早,無利不辦事。一個名一個利,害苦了多少人!但要知道,有得意時,就有失意時,所謂“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利不能保久的。衰(失意事)有得便有失。毀(背後毀謗),人前誰人不說人,人後誰人不被說!哎!我們還是“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經”吧。譽(背後稱贊),有的人,受不了重話,但你一捧殺他,他就被你舒服地殺死了。而喜譽者,我慢心大!稱(當面贊美)這個更不得了,如你們,老師好,老師早,老師不得了!呵呵。常把稱挂口上,而內心有幾分老師呢?譏(譏諷)看人不行,去嘲弄人家,君子尚且不爲,汝等佛子更不可做!苦樂這些合爲八風。有四順,四逆,但不論順逆,都是染你心之外境,應調伏之!但要真實去做,不可只流于口頭上,如蘇東坡自稱“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臺”。自己寫後很滿足,讓人拿給他的朋友佛印法師看。佛印法師見後,爲破他執,在原信上寫了一個“屁”字。那人拿回,蘇一看,惱火了,乘船過江去寺裏,找佛印理論。佛印見他怒氣而來,未等他開口,就說:“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來”。呵呵。你看,八個風都吹不動你,不是你個屁風就把你吹過江來了嗎!能說不能行,不是真修行。做到這些,你就可以“無憂無汙染”。不執著故無憂,所謂“人到無求品自高”。心清靜就無染,不染如蓮花!!!“甯靜無煩惱”,甯是安甯,靜是定。安甯才可得定,能定必少煩惱。最後,佛指出,也是本經之總結,“依此行持者,無往而不勝,一切處得福,是爲最吉祥”。依以上這些去行持,沒有辦不到的事,“依此行持者,無往而不勝”。一切時,一切處,都會得福,“一切處得福,是爲最吉祥”大家信受奉行去吧。吉祥經講解至此圓滿。

  

《《吉祥經》講記》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