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如般若、華嚴、大集、大品、法華、涅槃、金剛、心經等,莫不是“一心”之異名。乃至“山川沼澤,地水火風,悉是心名形”。即不僅是有情衆生,而且作爲無情之物的山川草木也是“一心”的顯現。能忍從“一心”的立場出發,將中國佛教業已存在的“無情佛性”說又推進了一步。
爲說明在“一心”基礎上的佛與衆生的統一,《成等正覺論》還引用了裴休的《傳心偈》的“即心即佛、佛即衆生”說,並進一步解說雲:
經曰,常正其心,不尚余學。夫心常正真,本自玄虛。道全是心,心全是道。乃令志當歸一,不尚余學。虛明自現,全體不變色,牛頭不失芬。如是開示,可謂把行人手,直至薩婆若海。若信受之人,可謂不動塵勞,頓成正覺。
即強調宗教行爲“信受”的重要性。這裏的“信”即信受“心即是佛”。在能忍看來,這是佛創立佛教的本懷,也是達磨西來的正意。只有虔誠信受,心無旁骛,才能頓悟。能忍沒有從哲理的層面去開掘“一心”的內涵,而是強調“信受”的重要性,這與達磨宗作爲新興的宗教團體吸引更多信衆的現實需要密切相關。
第叁部分“所求即成”,是宣揚信仰達磨宗的殊勝功德。即只要崇敬達磨祖師,信受“自心即佛”,就有以下功德:
滅罪生福,除災與樂,現生後報殊勝,所求悉地,只此宗力也。
意即只要信受達磨宗,就能依靠此宗的力量離苦得樂。爲了說明信受達磨宗所得功德的快捷,能忍還引用了《纂靈記》中關于《華嚴經》“唯心偈”的靈驗故事。故事梗概是:京兆人王氏生前不曾修善,死後將入地獄,得地藏菩薩開示,頌“若人欲了知,叁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的偈語而得出地獄。能忍在引用這段故事後雲:
貴賤所求,是雖萬多,皆以離苦爲志。言下離苦得樂,全不假方便。是則息災招福,甚速疾也。地獄重苦,言下得離,況諸余息災乎?佛果最極,言下得證,況諸余地乎。
“唯心偈”的靈驗故事最早見于澄觀的《華嚴經疏演義鈔》,顯示“唯心偈”在華嚴學體系中的極端重要性。後經《纂靈記》以及永明延壽的《宗鏡錄》的引用而影響愈大。能忍的思想深受《宗鏡錄》的直接影響,這一故事遂成爲論證“所求即成”的最佳論據。即只要誦念四句“唯心偈”,言下即有離苦得樂的無量功德。
五、日本達磨宗與中國禅宗
如上所述,能忍得法于臨濟宗大慧派的拙庵德光,達磨宗也長期供奉據說爲大慧宗杲所傳的袈裟。所以從傳承系譜看,達磨宗屬于中國臨濟宗的楊岐派之下的大慧派。但從達磨宗的理論和實踐看,似乎又與大慧派沒有太大關連。如德光繼承了自荷澤神會以來的傳統,主張“頓悟漸修”,即在“頓悟成佛”的同時,還要參禅辦道。而大慧派的參禅最大特色是“看話頭”。據《佛照禅師奏對錄》的記載,德光在大慧的座下,也是參“竹篦話”而得悟。但在達磨宗中卻看不到大慧派的思想、特別是“看話禅”的任何痕迹。雖然在強調“見性成佛”和“唯心”思想方面,與大慧派一脈相承,但這幾乎是中國禅宗所有宗派共同的理念,從這裏看不出雙方在宗風上的繼承性。
又如,大慧派具有強烈的臨濟宗的宗派意識,如大慧曾“定楊岐宗旨”而德光在向宋孝宗說明自己的宗風時,曾舉出“臨濟因緣”、“臨濟骨髓”等。但達磨宗則以達磨信仰爲中心,主張本宗的宗風接續自佛祖至德光的五十代佛祖,並沒有明確的臨濟宗的宗派意識。對拙庵德光和大慧宗杲的崇敬,更多的是作爲本宗的先祖來供奉,以說明達磨宗在傳承上的正統性,在思想上則幾乎沒有關連。
以參話頭爲特征的大慧禅,強調自證自悟,就個人解脫而言,強調自力的因素。而從達磨宗強調對“衆生即佛”的“信”,以及宣場“唯心偈”而“言下離苦”的說法看,達磨宗有著強烈的他力信仰的傾向。道元批判達磨宗人“各自理會”、“無師獨悟”,也隱含了對達磨宗他力信仰因素的批判。
從《成等正覺論》對中國禅宗典籍的引用看,引述最多的是永明延壽的《宗鏡錄》。如前面提到的“敬白”文的表現,就多采用《宗鏡錄》的文字。《宗鏡錄》爲永明延壽961年所著的百卷巨著,試圖從教禅一致的立場統一唯識、華嚴、天臺、禅等諸宗派,建立綜合性的佛教體系。本書曾入宋版大藏經,很早就傳到日本,在寬治八年(1094)永超的《東域傳燈目錄》中就有《宗鏡錄》之名。寬元叁年(1245),聖一國師將《宗鏡錄》獻于嵯峨天皇。建長七年(1255)證定所著的《禅宗綱目》對《宗鏡錄》也多有引用。《本朝高僧傳》的“能忍傳”記載“鎮西聖光,來忍會下,質宗鏡錄要文”,可見能忍是從達磨宗的立場出發,選擇性地吸收《宗鏡錄》的唯心思想來爲我所用。
六、結語
榮西與能忍將宋代禅傳到日本,是禅宗在日本的文化土壤生根發芽的開始。正是他們以及後來的道元等的努力下,中國的禅宗才在日本開花結果,形成有日本特色的禅宗流派及蔚爲壯觀的禅宗文化。能忍及其達磨宗雖然在很長的曆史時期被邊緣化,並不是日本禅宗的主流,但在日本禅宗發展史中仍然有特殊的地位。達磨宗對確立禅宗在日本作爲宗派的獨立地位,以及推動達磨信仰和禅宗在庶民階層的傳播方面功不可沒。達磨宗的一支最後融入到日本曹洞宗,他們的信仰形態也影響到後來曹洞宗的發展。而達磨宗對禅宗祖師舍利的信仰實踐,也成爲舍利信仰這一日本曆史上獨特的信仰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通過對日本達磨宗與中國禅宗的比較,也可以發現,達磨宗雖然源于中國,甚至在傳承系譜上直接承襲中國禅宗的法脈,但因爲日本特有的文化風土和民族特性,達磨宗在宗風上表現出迥異的性格。通過考察達磨宗的思想和實踐特質,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把握中日禅宗的不同面貌。
(信息來源:摘自《佛學研究》)
《日本的達磨宗與中國禅宗》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