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誠信大和尚開示

  誠信大和尚開示

  2008.5.22于天童寺

  (5月22日上傳下喜法師應甯波市佛教協會會長上誠下信大和尚邀請,爲《佛教協會教職人員的綜合素質培訓》會義做佛學報告,隨後上傳下喜法師帶領信衆前來拜見上誠下信大和尚並懇請給予開示。上誠下信大和尚慈悲的對在家居士如何學佛、修行給予了細致的開示)

  前幾年精力化在修建寺廟上這是第一,第二個是培養人才,我們是八零年出家的,文革以後的第一批,中斷叁十來年了,這些年國家飛躍(發展),慢慢的有一部分中青年人才培養出來,現在在管理比較大些的寺廟。大的事國家級的事開放比較早,維持的也比較早還好一些。

  現在我們國家政策也開放了,世界也太平了,這個太平盛世,建廟的也多了,每個村裏都想有個廟,因爲很多村子的信衆,覺得自己村裏有廟活動起來比較方便。不太願意到別處去,這種觀念。所以農村裏面普遍來講,每個村裏幾乎都有一個廟,現在中小的寺廟又恢複起來。所以象今年忙于一些關于建廟的事情。

  弘法是很重要的,佛法無人說雖慧不能了,沒人講佛經啊自己看不懂。象我們這些法師自己也要研究一些東西,.因爲還不了解,你們居士就更不用說了。佛法一定要有人來弘揚,從釋迦牟尼佛到現在,佛法都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的。

  傳到我們達摩祖師,印度二十八代來到我們中國。我們淨慶法師也在講嘛,然後是慧可、僧璨、道信一直傳到慧能,形成我們後面這個宗派,中國佛教的八大宗派。天童寺是禅宗裏面的曹洞宗的一個宗派,佛教這樣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現在到我們這一代。我們現在要來挑這個大事了。

  過去我們是小和尚,現在我們自己也當上管理了,是我們的一份責任。淨慶法師也很好,一邊管理一邊去弘法這也不容易。我們一個人的精力有限,你如果做管理,弘法的時間就少了。你要專門弘法還好,管理這面可能要放棄一些。現在人才還是很少,自己的精力有限也顧不過來,弘法我個人看法這非常重要。

  這些年,有些中青年法師佛學院培養出來以後,比較注重弘法,有時條件有限,有的寺廟還是把經忏看得重一點,對弘法方面就忽略一些,弘法是不能少的。雖然我們信佛學佛,如果不懂佛法,意義就不深遠了。

  所以我們四衆弟子,爲什麼叫四衆弟子,出家二衆比丘、比丘尼;你們在家居士優婆塞、優婆夷,所以我們四衆弟子都是佛的弟子。僧尼二衆是住持佛法的,我們佛教裏沒有僧尼二衆,佛法就不能傳承下來,叁寶就是這個道理。

  文化大革命對佛教的沖擊很大,僧才出現了斷層,想聽幾句佛法,想看幾本佛經,不容易找到,這是衆生的業力啦。現在我們國家政府允許了,我們人民有福報,佛法的因緣具足了,才能修建寺廟。我們才能聽到佛法。

  聽到佛法,我們想把它學好也不容易,包括我們師父也一樣,我們學的,在佛學院學的基本經典,基本的論。那叁藏十二部經典那麼多,要叁年看一遍,我有這個願,什麼時候成就還不知道,不容易的。我們學的還只是一部分,學了以後還自己能把它應用起來,那更不容易了。

  應用了實踐,實踐了要達到證悟,那就更難了,所以我們佛教說信、解、行、證四個階段。你要有信仰,有信仰還要理解,理解了還要去修行,修行才能達到一個證悟的境界。所以學佛是簡單起來很簡單,大家說信佛到廟裏拜拜,燒燒香是很簡單,如果真正把佛法學好那是菩薩了。

  你們在家也不少,我們出家可以當出家菩薩,那就不容易,但是我們慢慢學,雖然是難還是要學,你們在坐的聽法師講課,有因緣自己有時間的多聽一些佛法。“聞、思、修”叁無漏學,沒有“聞”不行,佛法沒有人講自己捉摸很難。這叫師承,師承很重要,就是有師父傳承給你,修行方法一定要有人教的。

  特別我們大陸這個金剛乘是非常重視師承,有師父的傳承你學起來就很快。不要說出世間法,世間法木匠也好,泥瓦匠也好,你要叁年才能出師,我們民間說叁年學徒,九年才能成就一個老師。

  那何況出世間法,出世間法更不容易,所以一定要有人教的。所以這個師承我們佛教非常重視,師承傳給你的你就不會走彎路。就像你們到天童寺來,不管從什麼地方來,知道這條路了就方便了,如果不知道路,你走得曲曲彎彎的,可能一早晨還來不了,或者走偏了繞到其他地方去了,再繞回來,那比較麻煩。

  所以我們修行跟這個道理一樣的,要有師父教你方法,你還要能一心一意。佛法是平等的,我經常聽居士問,我們修什麼法好啊?佛法都是平等的,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平等的,你修那個法都是一樣,只要你一心一意去修。如果不是一心一意的修,有句話說佛菩薩住在你的肚子裏面,也沒有辦法,還是要靠修的。

  法是平等的,不管顯教、密教、都是一樣的。佛教裏面叫持之以恒。這非常重要的。一句佛號,跟一部《華嚴經》、《楞嚴經》、《金剛經》功德是一樣的,怎麼能夠讓這個方法,自己受用得到利益。所以佛教講專一修一法,這個很重要。師父教你什麼方法了,你就一直用下去,不要懷疑就會成功的。

  有時我們師父也是一樣,這個方法不好用,用用另一個方法看。就是對自己信心還不夠。自己信心夠了你就一法用到底。不管你誦《金剛經》也好、《地藏經》也好、其他法門也好就是一輩子堅持下去,總有一天會成就的。

  修法的弊病——“我是不是心不夠虔誠”?“那個方法是不是快一點”?總是這樣去琢磨,所以信心非常重要。我們持之以恒去修,絕對有感應有成就。我們師父也有煩惱,比較起來比你們少一些。也有煩惱的,管理寺廟也有很多事情,但是比較起來比你們居士還是少一些,管理寺廟也有煩惱,有的師父想自由一點,你要對他嚴一點,按規矩來做,他心裏也不舒服,這就是說各有各的難處。

  有難處是有難處,我們學佛的人還是要以佛的智慧、佛的言行來做,要慢慢來淨化自己。因我們大家都是凡夫,所以要學佛,越是這些老菩薩老法師越慈悲,爲什麼?他對佛法已經融會貫通了,我們還沒學會還沒通,你也不能去怪他人不好,每個人都是有優點也有缺點。因爲他對佛法還沒學透,還沒有領會佛法,所以他有不對的地方。你要用佛的眼光標准來衡量,那個個是凡夫,就不能成佛了。對自己嚴點,對別人寬點,這才對。

  我們很多人有時候對別人要求很高,對自己要求不夠。這樣看別人看的都是缺點,沒有看到別人優點;只看自己的優點,缺點沒看到,這都是我們凡夫的一個短處。我們要把別人當成菩薩,把自己當成凡夫,菩薩戒裏頭有講。凡夫顛到了,看到別人的短處,看不到別人的長處,老是批評別人,別人的優點你不去表揚、贊歎他,看不到別人的長處,這是我們凡夫不夠的地方。

  我們學佛就是學佛的行爲,只懂佛學還不夠,懂佛學簡單,理論的東西。佛學學好,按佛的言教來做, 這是很不容易的。在佛教裏身教第一,理論要學,就像看地圖和走路一樣,地圖看看簡單,一分鍾世界地圖就看懂了,美國在哪裏,英國在哪裏。但是想走到那裏就不容易了。

  理論就像看地圖一樣,修行就像走路一樣,美國在哪個位置你看看就知道,我們禅宗裏面講,“理可頓悟,事則漸修”。理論方面你一下子就會明白,像看地圖一下就看懂了,事要慢慢去修的,修行要慢慢一天一天的培養,要“長養聖胎”,佛教的專用語言,就是要成就自己的道業。

  聖人的胎衣,要慢慢的保護,慢慢的長養,像我們在家居士十月懷胎,我們佛教裏叫“長養聖胎”,佛法的新人這種根基要慢慢培養,培養以後才能夠成就,這不容易。懂得佛法的道理後,要慢慢穩步去修,急也急不來,佛法的修行說長是很長的,叁大阿僧祗劫,才能夠成就。我們不知道自己修了多少世。

  當你開悟明白了,我已經修了多少時間了,如果只差這一輩子那就快,這一輩子可能就會成就。就像走路一樣,你在自己的家門口,還沒走出多遠,那就還有很長時間。所以我們要有信心來修,叁寶裏面“盡形壽皈依佛、法、僧叁寶”。

  我們出家也是一輩子。但是宗教信仰自由,如果你不當師父,回去也可以,我們大部分師父還是會用畢生精力來學佛法,這條路把它找好、找到,這是不容易的。看起來很簡單。有些人認爲師父是很尊貴的,師父也不好做的,把寺院管好,把佛教這個擔子要挑下去。

  剛才我們淨慶法師也講,已經到我們手裏我們還要傳下去,現在我們管理,管理幾年我們要把這個擔子移交別人,別人再管下去。從我們修行來講,希望這一輩子有點成就,但是不容易的,修行不是很簡單的,也許我們叁十年、五十年修下來,我們都感覺不到效果也有。當然有些師父、居士會有些領悟、有些成就,要很隨緣、很穩步的。不能急于求成,又不能散漫,不學也不行。

  我們四衆弟子都一樣,學佛要慢慢學,懂得這個理念以後。就是自己持之以恒慢慢的找,跑路一直跑不行,跑累了你就堅持不了了,不想走也不行,學佛要保住怎樣的一個心態,我認爲這很重要。不要懷疑佛法,絕對不能懷疑的。佛講的每句話都是真理,都是正確的,就是我們凡夫自己懷疑自己,我們不能去懷疑佛法。我們的心不專一、不清淨,那麼感應的力量就小了,成就也就少了。

  古代的一些禅師一些法師專門修行的不管事務,躲到深山老林去修,那才有點成就啦。現在我們事情太多,你一個人就是那麼些的精力,這個佛法你要鑽研下去,過去的一些祖師大德閉關修行就是這個道理,真正要下實功夫才行,不下實功夫啊,道業上很難成就。

  做些普通的一些事物好像利益別人,真正從這個修道來講,你沒有十年幾十年的苦功夫下去,象大海撈針一樣還弄不 清楚。在佛法裏簡單起來也很簡單,只要你一心一…

《誠信大和尚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