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飛天虹橋——成就的密訣▪P3

  ..續本文上一頁個擺渡船那,擺過去擺過來,擺過來又擺過去,你聽船說過煩死了,我不擺了麼,就是這樣猶如渡船之心。這個是我們要去訓練的。意義:如船心即對上師的事,無論承擔多少,無論如何來往奔走都無厭倦的這種善良的狀態。你要找哦,像米勒日巴侍奉上師一樣,上師不管怎麼樣對他,然後就問他:你對上師有邪見的心嗎?“沒有沒有”一邊哭著一邊說沒有。上師給的事,怎麼樣子奔波勞累沒有這種厭患的,這是非常非常偉大的一種心的狀態。總之:荷負上師事業重擔之後,當如是行持:

  一、以任何違緣不能動搖。

  二、受行穢業、心無雜疑。雖然交給你的事情很重很髒,但是一點點這種不好的心態、疑惑的心態都不能有。

  叁、斷盡傲慢。

  四、歡喜承擔。

  五、上師毀罵不起憤恨。

  六、數數勞作心無疲厭。

  這個“集學論”這種論就是把所有的佛講的經典,就是後來的祖師把這種經典的要義集合在一處,這種就叫作論。所以論不出于佛講之外,他是把佛講的很多的,散見于各處的集中在一起,叫“集學論”,以九心總攝一切親近意樂的關要。

  親近就是親近善知識啊,親近善知識的這種意樂。你是以怎樣的心態來親近的,最關鍵的就是這九種心啊,全部都總攝在一起了。而且把九心歸納爲四點。第一個是舍棄自己的自由隨善知識的意願而行,這是入門的第一步,修如孝子心。

  這個是這四點當中入門的第一步,這些修法要出家人,在家沒有辦法了,出家可以,既然已經出家了辦道了應該就發這種心。所以叫長遠心、恒長心。但是現在末法時代,爲什麼末法?你看,我們有幾位能發起這種心啊?

  第一步修,如孝子心,要在內心和行爲上兼修。行爲上也這樣做,心上也這樣觀照。如果以前凡是以自己爲主,並沒有把自己舍于善知識,隨善知識的心意而行,現在就應將不孝之心轉爲如孝子的心。所以按這個來衡量呢,你看社會上有幾個孝子,有幾個孝女啊?大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意願來行爲的。有幾個會是“爸爸媽媽,你們認爲怎麼樣?”那很少的。

  這個拜師父也是這樣的,很少的。像我以前,我做什麼事都會跟師父講,請師父同意,我認爲得到加持了,然後再去做。從小的時候我就有這個習慣,哪怕到鄰居家、到朋友家去玩,進去的時候跟別人打招呼,走的時候我也打招呼,別人還諷刺我。那時候小小的,我到現在還記得。

  出去也喜歡跟家裏大人說,哦我到哪裏去喽,回來的時候說回來喽。到別人家也是這樣,走的時候都會打一下招呼再走。有的人還諷刺,那個時候心靈上面受很大的刺激,所以到現在還記得。但是我依然還是這樣,這也可以說是一種習氣。

  

  如果什麼事都以自己爲主,並沒有把自己舍給善知識,就像有的人到這跪著說:師父,我把身口意都供養給師父。可到後來身還是身、口還是口、意還是意啊,還是自己的。就沒有舍,就沒有供養給善知識,就是沒有隨善知識的心意。

  你要是供養給善知識,你的就不是你的了,善知識是什麼樣子的?你應當怎麼樣去實行、去實踐?如果沒有這樣的話就應該轉過來,把這個不孝之心呢把它轉爲如孝子的心。而且在行爲上也要有所體現。除了這個心意識之外,行爲上也要體現,這才是修如孝子心。

  第二對善知識的心意如金剛般堅固,學人應對照自心修正。比如,以往高興時就說要生生世世依止,不高興時就認爲善知識不重視我,還是離開更好。有時恭敬隨順,有時則違背教言。這些都是心態不穩固的表現,現在必須改變這種如浮雲般變化無常的心態,而且行爲上要有所體現。

  第叁如大地般荷負上師的一切事業重擔,若對照此項反省自己,或許會發現,發心和行爲離如大地的心要求相去甚遠。

  這個她就反觀想自己啦,雖然她跟了我五年了,大家也看到了,慧明、智信兩個人年紀都這麼大了兢兢業業。但是她自己回光返照,她說離如大地一樣的心的要求還是相去甚遠。

  比如上師要你負責任時,便馬上回避。或者要稍負責任就不願意承受,這就是如草芥的心,給它一點點重量,哦就軟掉了,就讓開了,如草芥心。即稍稍負荷就無法承受,只要稍稍施加點重力,它就沒辦法承受。要調整內心,然後改正行爲,這樣才能逐漸成爲賢善的弟子,一個好的弟子啊。

  好弟子是有標准的哦!荷負重擔後如何修行,對此也應自我反省。若已做到,則應修歡喜。如果做到了這個就是你的法喜呀,策勵自己更進一步,若未做到就應發願早日圓滿。依師的意樂,有九心,先在內心觀想,然後付諸實行。如果能切實的做到九種觀想與加行,就是到達聽聞了知的彼岸。

  聽聞佛法再多,你沒有做到這些,你等于沒有聽聞。如果這些你明白了,再付諸實行,那你已經把所有的佛法的精華要義聽聞到了,而且産生思維的智慧了,你已經可以再也不需要聞思其他的了,你按照這個去做就可以了,直到成佛,很快的,即身成佛,竅門就是這樣。

  所以前面我們講怎麼樣師父徒弟這樣相應,達到那樣子的境界的話才超越語言、推論、邏輯。像米勒日巴尊者一樣,下冰雹之前,走路的時候啊,看到地上有一個牦牛的頭角啊,腐爛掉了,臭臭的,他叫惹瓊巴把那個角背著。惹瓊巴剛從印度取經回來哦,身上背了那麼多經書,這個破牛角有啥呦,我從印度取來了最珍貴的教法啦,這個偉大任務我已經完成了,我這麼長途跋涉,取來了那麼好的經文。你還讓我背臭牛角,心裏面就不是很樂意,不願意去背,看看,“師父那個臭牛角有什麼呢,不要了,我要背這麼多東西太累”。

  師父就說:“哦,那你不要背了,我背”。他就把那個臭牛角背在身上。徒弟就背著從印度取回來的最殊勝的教法。過了一會兒啊,天空陰雲密布,雷聲滾滾,一會兒冰雹從遠而近,噼裏啪啦的下過來了。師父把牛角往地上一放說:你看,現在牛角有用了吧!你背那個經書有什麼用?我背牛角才有用!那牛角也沒變大,米勒日巴也沒變小。就看,一個沒有變大、一個沒有變小的兩個物質竟然溶在一起,米勒日巴尊者躲在牛角裏面正好避冰雹,很開心的說:“徒弟啊,你進來呢,你也來避避”。這個匿瓊巴兩個手怎麼樣摳這個牛角也摳不大,自己也變不小,沒辦法鑽進去。

  結果冰雹劈頭蓋臉就砸下來喽,師父在裏邊安然無恙,這個徒弟頭上一個大包,一個大包,趕快把經在頂在頭上,免得挨砸。你看,這個時候經書也不能當饅頭吃,也不能當避風港。就這樣子哦,師父給他顯現了這個,他還不覺悟的哦!

  他說師父你不珍惜我嘛,你也要珍惜這些經書啊!這些法寶多珍貴啊!我走的時候,你把你所有的黃金都給我,拿這些黃金供養上師換來的。他心裏還是覺得這些經書很重要。經書是很重要,法是諸佛之師啊!但是在真正的師父面前,法是在師父的心裏的。所以師父要是沒有了,你這個經書堆成山,這個世界上還有沒有佛法了?沒有的,經書堆在那邊,魔的力量強啊,恍然之間讓它變成白紙。

  經過這個事,惹瓊巴還是不覺悟。冰雹過去了,師父從牛角裏出來了,身體也沒有濕,頭也沒砸到包。這徒弟身上又濕,頭上又是包,凍得冷冷的。西藏就是這個樣子,身上如果濕掉了,風一吹,喔,那可冷喽!凍得直哆嗦,好不容易趕到了師父修行的山洞裏面。“好了,你好不容易取回來的經書就放在這吧,師父給你看著,師父肚子也餓了,你大概早就又餓又渴了吧?拎點水來,我們燒點水,煮點吃的”。惹瓊巴把經書放在洞裏面,拎了個牛皮水囊啊提水去了。

  提水要過一個山坡,山坡那邊才有水。就在翻山坡的時候,奇怪了,遠遠的看到有一匹馬過來生下小馬,然後其中的小馬長成大馬,一下子又生了五百只小馬,五百只小馬頃刻間又長成大馬,跟著這個馬媽媽到處奔跑哦,惹瓊巴看得眼都直了,這一輩子從來沒見過這樣的事啊,他就看呆掉了,看的那個牛皮水桶都掉下來了,他還不知道,還在看。看著、看看忽然想到要拎水呢,趕快把皮桶拎起來去提水,水拎回來,離那個洞遠遠的就聞到紙的焦糊味,他想怎麼回事?怎麼有紙的味道?那個紙燒了它是會有味道的。就看到從那個修行的洞裏面飄出一陣陣的煙,趕快往洞裏沖哦!沖進去一看,他的經書沒了,化爲一灘灰燼。

  他把水往地下一扔就哭啊!在地下打滾哦。他說:你不把我當人麼,你還珍惜你那黃金呢。我好不容易帶著你的黃金去啊,好不容易找到老祖師啊!好不容易傳了法,我背回來。竟然你一把火燒掉啦。哇,那個哭哦,又哭又打滾。米勒日巴尊者看著他在那發泄,打滾啊,哭啊,鬧啊!等他稍微哭不動的時候啊,師父跟他說了,我叫你去打水的,打個水老久也不回來,我以爲你走在半路死了,被狼吃了呢!如果你死了,你背回來的那些書要它幹嘛?是你要背回來的,你看的,我又不要看,我以爲你死了呢,就把它燒掉了。

  徒弟說我是去了很久,我是看到什麼什麼,那麼好玩的事情我就看呆掉啦。師父跟他說了,那個馬媽媽生孩子,小馬長大,這有什麼好玩的?那師父給你點看看,師父坐在那邊,頃刻之間人變成透明的,然後七輪現出來,七輪裏面的壇城本尊,每一個本尊有衆多眷屬圍繞,天樂齊鳴啊,佛淨土的一輪一輪的七輪都現出來,師父問這個才好玩嘛。

  但是惹瓊巴就是執著哦,經書燒掉了,他就是轉不過來,說不好玩,我還是要我的經書,你有本事把我經書還我。師父因爲最寶貝這個徒弟嘛,他說:好了,好了,不要生氣了你帶回來的經書我知道的,我已經早就證得了,有幾個我這裏已經有法了,有幾本對你有用的,我現在再取回來哦,恍然之間幾本經書又變到手上來了。

  師父說還有幾本,你現在看了也沒用的,對以後的衆生或許有用,所以我已經交給火部空行叫他們保存起來,適當的時候再返回人間。惹瓊巴拿到了幾本,看到書傷心程度稍微減少了一點點,但是對師父還是很生氣,一直到第二天還是跟師父賭氣。

  師父就逗他說:走走走,這個山洞裏這麼憋悶,哇,你看你個臉那麼長,帶你出去玩去。他不願意去,師父硬給拖外面去,正好看到一只老鷹飛過來,師父說你看那只老鷹飛得高還是我飛的高?他也不管,看看老鷹,那肯定老鷹飛的高喽!米勒日巴尊者把披單,那個白色的圍裙往天上一抛抛上去,然後自己騰身飛起來抓住披單,如鷹一般翺翔在空中:“你看,好玩吧”。這徒弟還生氣呢,眼睛看看上面說:我那個法也能夠做到。師父說那你飛呀,惹瓊巴憶念他在印度求的法,怎麼蹦也飛不起來,還摔到地上,飛不起來。

  但是這個徒弟的心哦還是不轉回來,還是不悟道。師父是最主要的,不要說法了,師父代表十方諸佛啊。米勒日巴尊者看著他還是在生氣,就越飛越遠,越飛越遠,飛到看不見了。這徒弟蹦得累了,坐在地下看師父越飛越遠,消失在天邊了。這時候才有所感覺,如果哪一天我看不到師父了怎麼辦?忽然一下傷心了,哭了,師父啊,你不要走啊!我想你啊!哇,在那嚎啕大哭了,忏悔業障了!師父師父,您才是叁世諸佛啊!您是一切叁寶的總集啊!我錯了,忏悔了。這時候米勒日巴尊者又慢慢飛回來了,他真的忏悔了,這時候尊者就從天上飄然而落,在他面前說:你真的忏悔了?弟子說:我真的忏悔了!哦,那眼睛哭的桃子似的。

  “那好,現在你拉著我吧”。惹瓊巴拉著師父的披單,一起飛起來了,如兩只雄鷹一般在天上翺翔。你看,頃刻之間的,這就是信心啊,但是這個所謂的信心是甚深的那種,不是在這講的信心信心。

  所以我們在《華嚴經》裏看,這個信心要分十個品呢,分十信呢!十信、十行、十回向、十住、十地,信還要分十個品位呢!這真正是修法的一種最秘密的,最秘密的。如果明白這個了,你所有的聞思和了知,已經達到彼岸了。“聽聞”你已經聽到最精華的東西了,“思維”你思維也已經及格了,是很難很難的。

  爲什麼我們現在是末法時代?就是因爲這個。人心不古,人的心不再像古人那麼淳樸,長遠心難發啊。堅強,強韌的毅力難以生起來。這個苦行,不是說苦行本身能夠求到什麼,是苦行本身能夠鍛煉我們一種意志,能給我們發長遠心那,能荷擔如來家業奠定一個基礎。

  就像那個六祖大師在磨房裏搗米八個多月。然後他身上背著的那塊石頭都磨平掉了。五祖弘忍來,一看到這一幕就覺得法應該傳給他。爲了搗米都能忘卻生命啊!都能不顧自己,那個腰都磨破掉,磨出老繭來,不將身體疲勞放在心上,這樣的人給他法,他才會爲法忘軀。

  所以說法器法器啊,如果你不是法器,天下都是法跟你不相幹的。如果是法器了,哪怕真是個凡夫師父,釋迦佛在經典裏說:你如果對上師如法的俸持,哪怕你師父再愚昧。他說我會現善知識的形象,會現你師父的形象來加持你,給你開智慧,我是親自讀到這個經典。

  如果不如法,你遇到法王如意寶,遇到釋迦佛,你是你,他是他,所以這一點很重要。所以今天她發來的短消息我看了,我覺得蠻有好處。所以有些經法是要看的,不看你不知道。

  首先我們在坐的啊,我提倡大家最好是把明旸法師寫的《佛法概要》你們看也可以,或者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道廣論》也可以看,或者是現在華智仁波切根據我們甯瑪的這些精華總結在一起的《大圓滿前行》,就是《普賢上師言教》去看也可以。

  系統的去了解一些佛法,系統的了解了以後,再分重點的,一個一個去,就像讀書一樣的,你讀了一個星期你就收獲,你讀了一個學期你就能升級。以前我說的要戴小蓮花,升級了就一個蓮花、兩個蓮花、叁個蓮花,從銅的到銀子的,從銀子的到黃金的。哪怕沒有真的戴,但是每個人他是會有品位的,不一樣的。學過和沒學過不一樣的。

  妙積整理記錄

  

《飛天虹橋——成就的密訣》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放生之殊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