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法是人類的希望

  佛法是人類的希望

  ——傳喜法師08.7.31日晚慧日禅寺開示

  這兩天熱帶的氣流,把高空的清涼,帶到我們地面上來。夏日的清涼、夏日的星空,這都是我們生命的享受。學佛有時候從表面上看,是很枯燥的,遠遠比不上世間繁榮熱鬧;但是因爲我們生命很多的煩惱、無明、惡業的圍繞;所以學佛就猶如夏日的涼風,夏天的雨一樣,讓我們苦退消掉。今天來自江西的師父,帶了幾位居士,跟大家介紹介紹吧!

  江西師父:阿彌陀佛!我來自江西雲居寺,這次回到老家上饒(上饒我自己有廟,原先在雲居寺當了幾年監院。去年退下後,就到上饒。)隨我們居士的因緣,到普陀山朝拜。我們居士在網站聽到法師的大名,這次因緣殊勝,我們昨天特地趕過來朝拜法師,阿彌陀佛!

  夏日涼風,到處都是喜歡的。雲居的夏日尤其不同,山頂比較風涼。過去修行人,夏天也沒有空調,他們都喜歡找山上。在我們中國禅宗裏面,雲居、大雪峰、終南山,過去終南山邊上還有一個太白山。太白山海拔將近3800米。所以佛、道教都喜歡那裏。終南山海拔還不算太高,大雪峰也是將近1000米。我們附近有天臺山那邊華頂也是將近1000多米,雲居山1000米。

  這都是避暑聖地,修行人摒棄世緣,遁進山林。自然而然的,由道德人感化,人就越來越多。過去的叢林修行人住的地方,大家聚在一起享受著佛法。

  

  我們慧日寺曆史是有上千年了,自古以來都是茅棚,慧日寺現在的規模算是最大了。以前也沒有出過很有名的,因爲這是一個茅棚。以前天童寺有一個巡山的和尚—松乘法師,他武功特別好。這是一個比較出名的,在佛教界裏面,很多人都知道海燈法師,傳說他倆的武功不分上下。

  我們知道海燈法師他武功比較有名的是一指禅、二指禅。松乘和尚他的硬功很好,他的手將石頭一點能點得動,他的手像刀一樣,很多東西一砍就能砍斷。

  七十年末,他在這邊圓寂,圓寂後這個廟就變成養豬場了,因爲這個老和尚圓寂之後,沒有出家人住。一直到九十年代末,臺灣有位師父,他小時候在這住過,他想回來把它修複起來。在曆史上今天這個廟算最大了,但跟天童、阿育王、雲居山比起來還是跟茅棚差不多。幾位居士也來給我們介紹一下吧!

  居士1:我們七位,都是朝普陀山下來的,也是在家裏光碟看到法師,就是爲了來見法師的。

  居士2:我也是在“虹光再現”中看到法師的,特別歡喜。所以非常渴望見到師父,但是不知道法師在哪,後來才知道法師在甯波。我跟大家介紹傳喜法師,大家也都生歡喜心,一定要來見見法師,昨天打電話過來,說法師在廟裏,所以就趕過來,向法師請法。

  人在深山,不會招惹世間。04年的時候,我們的海濤法師,一定要把我拖出去,跟他一起去弘法。有時候我們在海外,信衆很難得聚集在一起的,我也鼓勵他們對叁寶升起信心來,對佛法升起信心來。其實講容易,做難。佛法領域這麼清涼,縱使漫長一點,大家也會越來越享受到快樂;如果你說很苦,那是很難受的。

  我們來到廟裏,就不會感覺到城市的擁擠,紛雜,也不會感覺到農村的那種無聊,寺院裏面它有中心思想,它有靈魂,這麼多的殿塔、佛像、佛陀經典,每一個都會讓我們的生命變得很充實。努力的學啊學,在佛法的大海裏好像也看不到頭,生命就會覺得很有意義,就會不一樣了。慧日寺作爲我們修行的道場,我們常常談談天、聊聊心,對佛法的一些交流下。

  我這兩天在網上看到,今年少林寺知名度很大很高,永信和尚有思想、有魅力,他向銀行代款幾千萬,全部捐出去,把整個少林寺範圍內的居民區都整頓了,這個舉動是非常了不起的。現在從外面走進去幹幹淨淨。他對當地經濟産生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少林功夫也傳遍全世界。

  前兩年,組織朝拜的時候,我們去少林寺,永信和尚他帶我們看佛學院的初級班、本科班,那邊蓋著戒堂,當中很大的一個戒臺,很漂亮全部木結構所做的。過去武俠小說裏有《華山論劍》,少林寺這次也來一個叫《少林辯禅》,少林寺說禅。

  有叁個題目,這叁個題目是蠻厲害的。第一個:“不思而得已落第二,思而得之更落第叁,那什麼是第一?”(這要回答半天了)第二個:“萬法歸一,一歸何處?”第叁個:“萬法皆空,不空如來的如來藏空不空?”這叁個題目,大有辯頭。

  一個民族如果來思考這個題目,科學、哲學都有皈依處了,不是說我們人有皈依處了,我們人的思想,追求的科學技術,哲學都有皈依處。

  在今年初叁月份,在中國佛教協會舉辦了一次漢傳佛教講經交流。這次法會有叁十多個出家人參與。題目有《普門品》、《阿彌陀經》、《金剛經》、《普賢行願品》。

  評論的人都不錯,裏面叁十多位出家師父,大陸的、臺灣、香港的都有來參加。香港、臺灣很多都講的不錯,國內也有一些講的不錯,像我們甯波的一位代表也講的不錯。總的來說還是湧現了至少有十位出家人,讓大家知道對經典確實還是有領會的。

  但是講經,講的好是不容易的;一般講講佛學院出來,兩年也都可以講經,但是要講辯禅,很不容易!除了你要通達經論之外,首先要開悟,“萬法歸一,一歸于何處?”沒開悟這會很難。“不思而得已落第二,思而得更落第叁,那第一是什麼?”

  禅宗本身它是不可說,不可說而要說,這是非常不容易的。禅是教外別傳,不離文字。每一個祖師明白後,表達的都不一樣。喜笑怒罵,行住坐臥無不是無上禅。

  要參學的人,得長期的依止善知識。像六祖大師,不光只是在五祖弘大師這住八個月,不僅僅如此。法傳給他之後就叫他隱蔽起來,好好的修這個法,他一隱就隱了十六年,他一直跟師父在一起,因爲法就是師,師就是法。

  雲居山虛雲大師,十九歲出家,那麼有善根,一出家就住山,永泉寺剃度之後跑到後山去住山,住了將近叁年多。廿十多歲住在山裏,就已經修得非常好了,衣服破破爛爛,頭發很長很長,臉都不洗,聽別人說天臺山這個地方,修行人多。

  在古代我們佛教界裏有一句不成文的說法:普陀山的佛林,觀世音菩薩有求必應。天臺山的僧林,天臺山自古以來修行人住茅棚,過去華頂有七十二個茅棚。

  過去說不開悟的不住茅棚的,不開悟一個人住在山裏,天天跟鬼打交道。外面有鬼,心裏也有鬼,無明的狀態;開悟了才可以,開悟裏面級別還很高,要開悟就要破參,不破初參不閉關。閉關就是破參,就是開悟了,才住關。接下來就是朝山,朝山要很厲害的,要明白道理,自己也有修證了,叁年的關,叁個月一期,十二個期,坐關坐下來,從理上有也,修上也有了。

  佛法分兩種教、證二理,教與理義通達,證有實際的經驗,出關可以去參學了。天下叢林,善知識門口去參學。因爲參學不是看表面的。不是說這個廟風水怎麼樣?這個廟吃的怎麼樣?是看表面的東西的。過去懂的人,遠遠的看進來就知道這個地方有沒有道氣,再進到山門來感受就不一樣了。

  閉關之後才朝山去,依止的師父說:“好可以去了,去看天下的這些老和尚在說什麼,怎麼樣接引衆生。”就像在《華嚴經》裏面的善財童子得了根本智,文殊菩薩說:“好!你可以跟某人去學,你現在已經有資格了。”

  到那邊學了之後,再介紹另外一位再學。最後理論、實踐都有了,參學也參學了,可以住山修了,最後一才是坐下來,坐破蒲團,把所有的都在自己心中裏成就。

  就像阿彌陀佛,以前還在做國王時,遇到當時的佛給他介紹之後,他國王也不做了,出家做法藏比丘。發了菩提心後,請師父來給他示現種種諸佛國的清淨功德,然後他師父再給他看那麼多那麼多的佛國的功德,這就是參學,參好後他說我要成就裏面最好的,廣積資糧。

  願也發好了,菩提心也發了,該看到的樣子都學到了。就可以好好修了,然後成就極樂世界。

  過去在天臺山是很容易的,有的人不按照規律來,所以過去天臺山住關著魔的也比較多。以前老和尚們講在華頂住茅棚,常常有人魔著身之後滿山跑啊喊啊,出了差錯,因爲他沒有按照這個次序修。

  當時虛雲老和尚參到了天臺之後,先是住國清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在叢林,住了一段時間後,就去天臺山朝拜融靜老法師。

  融靜老法師看到他當時的樣子就問他:“你是出家人還是道士?”虛雲老和尚他是出家受過大戒的,他就說:“師父,我是比丘。”

  “你是比丘,頭發那麼長,衣服那麼破爛,連你穿的是僧袍還是道袍,我都看不清啊!你到底是佛是道,你到底是俗人還是出家人?我都看不清楚。你要到我這裏學習,去把頭剃好,衣服換的幹幹淨淨的。”

  虛雲老和尚當時廿十多歲就很慚愧,就去找衣服,頭發剃的好好的,圓頂方袍,現出出家人的本來面目,再去拜見老和尚。他親近老和尚有一兩年時間,學天臺教觀。有時候也住在國清寺,常常在這幾個叢林國清這些,主要是依止融靜老和尚。

  這時候虛雲老和尚才才慢慢平淡下來,剛出家是非常有勇猛心的。在老和尚這裏了之後才比較圓融。這時候不僅僅打坐參禅,甚至連法會都學。

  所以虛雲老和尚什麼都懂,禅宗更不用說了,其他的講經、說法、傳戒,傳戒裏面老和尚好幾種戒法,不止叁壇戒。曾經傳過羅漢戒,各種戒法,各種佛事,各種忏儀,虛雲老和尚全部通達,這確實是非常了不起的。

  後來才到普陀山去朝山,朝山也有很多感應,在百步沙的這邊親自看到有龍,龍隨著大水沖到海岸上,大家都去看,後來龍又遊回大海。有多大,虛去老和尚自己也寫過。見到龍還有見到其它一些顯現,在這個地方感念自己生下來沒有見到母親,爲了報母恩,決定從普陀叁步一拜,拜到五臺,曆經將近叁年。這樣拜是很慢的,比大拜還慢。這是老和尚他老人家的一些事迹。

  在我們浙江特別是甯波被稱爲叁佛地…

《佛法是人類的希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改造命運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