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社會意義
---2007.12.12傳喜法師上海開示
明天我就要去印度了,很多弟子提出來很久沒有見師父了,想要見一面。其實,很多人我們才剛剛見過,可能是有些人有問題要問一問,要皈依啊,都想在我去印度前再見一面。
前面空擋滿大的,前面擠擠還可以坐很多人,昨天很多人給我打電話,說師父,我們來不了了,本來說好可以來的,後來又通知說人太多,坐不下,不讓來了。所以,今天來的應該都是幸運兒。 在坐的看到過我的網站的有多少?有,但不多,是少數。看來我的弟子中還是老太太老伯伯多,現在除了網站之外還開通了一個視頻聊天室。你們都拿到通知了。
佛教慧日視頻TV開通通知:
爲廣泛弘揚佛陀教育,爲更多居士信衆聞習佛法,依止叁寶,聞、思、修,循序漸進地步入解脫的欣慰軌迹。弟子們祈請傳喜法師在有因緣的情況下,于網絡上和大家見面,並開示信衆問答。大恩上傳下喜法師慈悲大衆,同意一有時間就會進入網絡爲大衆開示。
然而傳喜法師與海濤法師要在全球弘法,時間有限,無法在固定的時間裏進入網絡開示。因此,平時我們弟子就自己安排學修時間在網絡上學修。
這是一個好消息,有時侯我有空就會在視頻上與你們見面,我沒空的時候上面也會有課程、有開示。這就像一個小電視臺,但是那上面能上去的人不多的,大概200人左右吧。大家有條件就可以上去,其實200人也不少了,但如果以後人多,有要求,我們就再開一個,也才一千多塊錢。爲什麼要開這個視頻呢?一個是我有空可以上去,另外,我們當今弘法的腳步也越來越快,也算是弘法的一個主流,可以帶來主流的信息。
近來的國際大型佛教會議我都有參加,包括香港回歸十周年的祈福神州法會,還有臺灣的,我都有去。這次去印度,除朝聖之外,也會見聞或參與某些大型的法會,回來後我馬上要去北京參加國際慈善分會。我們見聞到的佛教界每年發生的大事,還有我們個人感受到的一些小事,都可以通過這個頻道傳播出去。
我們活動參加的多,接觸的人也多,東南西北的,每人都帶來信息,每天看到生老病死也多,感觸也多,這樣一個頻道大家能跟上來是很好的。
一開始我們辦了慧日網站,但慧日寺是個寺廟,而弘法主要靠人,慧日寺不可能去參與,很多活動都是我去參與。我個人活動太多也不好,打開慧日寺網站都是傳喜法師怎麼樣怎麼樣,這樣不好,後來就做了傳喜法師個人網站。佛法裏面也說了,佛法的弘揚還是要靠僧伽的力量,個人就比較靈活。
很多的時代最新聲音,我們衆生最新的方面,世界衆生共業動態反應最快,我感受到今年衆生孽障越來越重,後來世界衛生組織也發布了這個消息。四生六道中,世界人這個頻道的嘈雜音越來越多,幹擾信息也越來越多。特別是今年,07年,盡管我們都在努力做,在回向社會,在回向衆生,但孽障還是越來越重。
現在講和諧社會,所以我們覺得佛教有這樣推卸不了的責任,他對社會的結構 比任何社會機構更了解。和諧社會怎樣産生等,佛教都知道。
所以我們用佛法來幫助世界,因爲衆生共業指數呈現上升態勢,所以前一階段世界衛生組織也發出警告,說人類在近兩年可能會發生大型的瘟疫病毒。過去十六世紀有的病毒,現在都有,而且現在還有許多新的病毒産生,傳播的途徑又多。美國911之後人們收一封信也害怕病毒。以前是人爲的製造病毒、細菌,比如日本在抗日戰爭時期在我國東北地區搞的細菌戰,生物彈等,現在的恐怖分子也在製造災害,但恐怖分子製造的災害是有目標的,而現在衆生的共業在製造的災害危害就更大。不是某個人在製造,是衆生的共業在製造,傳播途徑多,速度那麼快。
現在每年乘飛機往來于世界的有21億之多,現在有的人就抗議,給飛機帖大字報。抗議這種交通形式,但飛機肯定不會停下來。
非典的時候,電梯裏、飛機裏最容易傳播,因爲是密閉的空間。裏面只要有一個病毒,就會有人被傳染上,然後再傳播出去。所以現在世界上令人憂慮的潛在的危機也越來越重。
這兩天在巴厘島召開研討地球變暖問題會議,世界各國都派人參加,現在還沒結束,參加會議的專家學者有一萬五千多人,專家們說:這值得全球全人類來注意,再不改變的話, 20年到50年之後,人類將會有滅頂之災。這好比人類被判刑一樣,科學數據都出來了。
20年之後上海由于海平面提高就可能會沒有了,這不是駭人聽聞的事。怎麼去改變,能改變嗎?能的,需要全人類注意,需要我們大家一起來改變。二氧化碳排放要減少,私家車要少用,製造汙染的東西要少用,小時候的菜籃子現在又提起了,不要用塑料袋,不要製造白色垃圾,提倡乘公交車。我們上海很早以前用電車,電車對城市來說非常好,他沒有排放汙染,後來慢慢變成汽車,汙染就大了,這說明上海以前的思路是對的,現在忽略了這個問題。
面對這樣的危機,我們現在應該要有緊迫感了,全世界都要注意這個問題,剛才來這裏的路上,堵在高架上,高架上都是車,這就好比蝗蟲來是吃小麥,而汽車是在吃空氣。耗用氧氣,放出二氧化碳,一輛汽車耗用的氧氣,我們多少人都比不過它。每年二氧化碳排放數量驚人,使得空氣結構改變,大氣層也改變了。臭氧層越來越薄,空洞越來越大,更多的紫外線湧入地球表面。海水的溫度升高,海洋環流的結構也被打破。水的數量也被改變,以前被儲存在南極和北極的水,現在大量外移。地水火風都在改變,外界在改變,我們人也在改變,身體變得越來越脆弱,抗病能力也越來越脆弱,地球也越來越脆弱。
所以佛經裏也說道:國土危脆,人命無常。所以我們要弘揚佛法,對佛教中講的那個苦集滅道,我們要有所認識。首先這個苦,是和我們自己息息相關的,我們要少用塑料袋,多乘公交車,維護公共設施,少製造廢物。我們要善護身口意,我們要善于保護地球,保護自己的家園。
這次澳大利亞總統當選的最重要的政治口號就是簽署京都協議書。關于全球環境問題,在巴厘島之前就開過好幾次會了,在加拿大開過一次,在京都開過,那時簽下京都協議書。就是按照人口數,二氧化碳排放量不能超過一定量,簽署協議後就必須遵守這個准則。當初檢討這個問題的時候,許多國家從自身經濟發展的角度考慮,不願意簽,但是領導人如果不簽,國民臉上無光,人類面臨共同困難。我們怎麼能只圖眼前利益,不顧整體的生死存亡呢,所以澳大利亞總統答應簽署京都協議書後大家都選他。
因此,我們要常常反省自己,要做一個理智的人。佛是智慧,佛教就是理智的教育,佛不但有理智,有究竟的智慧。佛還有無邊的慈悲,他把主觀的自私自利變成利益他人的堅定信念。佛菩薩利益衆生,也是要付出代價的,但是無論怎麼樣他都願意。所以他有無上的智慧之外,還講慈悲的精神。
在當今世界上,在二十一世紀的社會裏,佛教會被大家去學習,去尊重,在整個世界上越來越興盛。同時我們也要努力,要讓中國也越來越興盛。中國這麼多的人如果沒有佛教的世界觀,人生觀,如果不知道怎麼來克己複禮,那就不好了。克己複禮中的己就是指自私自\利,禮是什麼呢?我們把他引申一下,在這裏可以理解爲理智。什麼是理智?自私自利産生的是痛苦,産生快樂是要掌握規律的,只有掌握了産生快樂的規律,我們才能獲得快樂。那麼規律是什麼呢?多替別人來考慮,從別人的角度來考慮。
很多小孩子讀書考試,想到的就是將來社會需要什麼,我們去學習什麼,那麼就業機會多些,工資高一點。我們自我定位也是這樣,恰恰爲對方考慮就是能獲得快樂之道。這個就是理智。這個理和人的本能是不一樣的,人的本能恰恰是自己要獲得快樂,如果你什麼都以自私自利的原則去做的話,就産生痛苦。不單單自己帶來痛苦,也給別人帶來痛苦。常看到一些媽媽在講自己小孩時會說:看到自己很多小孩,其他小孩都好,就發現有一個孩子特別自私自利,很煩心。你看,自私自利的小孩連媽媽也不喜歡,其他人就更不喜歡了。
西方有個關于天堂和地獄的故事:說的是在地獄的餐桌上放著許多美味的食物,但是因爲刀叉都是很長的,地獄裏的人都不能將食物送到自己嘴裏。在天堂的餐桌上同樣放著許多美味的食物,也是很長的刀叉,但天堂裏的人都吃的津津有味,爲什麼呢?區別就是,天堂裏的人用很長的刀叉叉了食物後互相送進別人的嘴裏,而地獄裏的人都是拼命地往自己嘴巴裏邊送。這故事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相互幫助就是天堂。
我們佛教裏面講自私自利是痛苦的源泉,利他是快樂的源泉。在這點上東西方文化的概念都是一樣的。這是生命中非常簡單的一個道理。但是人生下來爲了要自己快樂有時候會傷害別人。今天,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就要懂得利益他人才是能獲得真正快樂的源泉。對自己是需要克製,所以克製自己才能複禮,尊重別人才能産生相互利益。
我們人類走到現在,用科技汙染環境。所以我們自身也需要淨化,古代的老祖先內心很清淨,每個人在受到教育,做文明人時,他們的果報是很幸福的。
我現在走到任何一個地方時,都要想象一下一百年前這裏是怎麼樣的?一百年前,沒車,沒汙染,還是擡轎子時候,非常開心的。沒有汙染的,只要有水就有魚,就能喝。我們小時候還是這樣,我的爸爸媽媽下放,帶我們到農村去,口渴了任何地方都能喝水,蠻舔的。現在不行了,魚都死了,農藥化肥使得小動物都沒有了,很刺鼻的化肥,以前都沒有的。以前用農家肥,環境打掃得非常幹淨,我們可以光腳在地上跑。現在都不能想象,現在誰敢這樣,到處都是玻璃,過去沒有玻璃沒有白色垃圾。
現在城市的幹淨是假的,條條路有陰溝洞,那裏很臭的。放出來的氣會把你熏…
《佛教的社會意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