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教的社會意義▪P2

  ..續本文上一頁倒的,掉在陰溝洞裏的人不是淹死的,是被廢氣熏死的,倒黴的黴氣熏了人會暈過去。外面是假的,裏面髒的不得了,農村也是這樣,前兩天到香港去講課,路過廣東,看到到處是垃圾,廣東的汙染比這裏更嚴重,到處是白色垃圾,我就號召居士們從你做起,撿垃圾,我這樣講,但我知道有多少人會去做呢?現在的垃圾不是一點點,而是歎爲觀止啊,嚇死人了,遍地都是垃圾。

  我們小時候不是這樣的,農家肥不髒的,稻草灰什麼的不髒的,我們小時候就去玩踩地雷,玩的很開心,弄得頭上身上都是灰,也沒什麼。回到上海來後,上海的遊泳池,一開始還能遊泳,後來說有傳染病,遊泳池也不敢去了,這世界變得越來越髒。

  所以我們要去印度朝聖,全世界都喜歡印度,印度又窮又落後,這個落後也很奇怪,落後落後就變成先進了,他們沒汙染, 人和動物與大自然是那麼和諧,印度人看上去不像我們這樣,我們非常注意外表,搭配衣服,用化妝品等。 印度人不像人,就跟猴子一樣。這是贊美印度人,不是罵他們,他們和狗、猴子、牛生活在一起,他們的馬路上很有意思的,豬狗都睡在馬路邊,牛也睡在馬路邊,有一只小鳥停在牛身上,開心的理著毛,人和動物很和諧,人是不會去侵犯動物的,野生動物到處是,人就是大自然的一份子,人活的很成功。

  印度人的智慧是全世界第一的,印度人罷工的話,微軟就不行了,在美國微軟公司裏,60%是印度人,印度人的智商是最高的,所以我們在高科技方面比不過印度。但他們的生活很簡單,他們甚至沒有碗筷,餐巾紙他們也不用。特殊情況下,你問他要,才給你一張,他們對環境的意識自古以來就這樣,就像佛對我們說的那樣。我們佛教徒吃飯還有個缽,印度人早晚吃飯的時候也用碗,但不是我們那個碗,我們是用瓷器——china,他們是用樹葉,幾張樹葉用模型一壓,新鮮的樹葉做的,吃完了就扔,然後豬狗就來吃,豬牛狗可以吃的,實在不能吃,放在野外就變成肥料,筷子也不要,就用手一捏,吃了很香。

  很奇怪的,我們第一次去印度的時候,回國時想找一個大賣場買一點禮品帶回來,找不到,大商店都沒有。後來我們想象了一下,印度人鞋也不要,一件衣服可以穿好多年,吃飯不要碗筷,他們要買什麼東西呢?他們沒有消耗品,要商店幹嘛?

  我們才真正叫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他們自己不煩自己,很簡單,一天吃一頓就可以了,上午十點上班,下午兩點下班。早上打開電視看,成千上萬的人跟著導師做練習,我們叫練氣功,觀想,打坐,呼吸,做瑜伽。瑜伽在印度是最厲害的了,體育場和大廣場上都坐滿了人。在那邊,導師在上面教導動作、語言,教他們觀想等。各個宗教都有電視臺,導師在引領大家,過的就是修行的生活,整個印度到現在還是這樣。所以佛降生在那邊。

  在那邊講佛法他們聽得懂,在我們這就是燒高香炒股票。佛法並不是沒有,但我們現在大多將佛法和巫婆神漢天神地鬼混淆在一起,不知道講什麼東西。佛教不是講這些東西的,佛教是講最科學的東西,講生命的真谛的,教我們覺悟的。而我們卻到佛法中去求怎麼迷惑,怎麼執著。跑到佛那裏去求,求錯地方了。

  反過來也說明我們這裏追求表面的、物質的東西,我們追求感官的東西,表面上我們顯得很聰明,甚至我們也跑的很快,發展的很快,但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我們中國人智商也蠻高的,但是有時候我們的智商不用在正道上。我們追求和自己毫不想幹的東西,對生命的品質沒有多大利益的東西。有的人開始想學佛了,但很難學習,佛教徒只有聽佛經、聽開示聽多了 ,才能慢慢降伏其心,把這些欲望降伏。把我們狂妄的心降伏住。把我們心猿意馬的心拉回來。

  我們現在講唐僧的話題講的特別多、特別熱。教授講,電視上講,出家人也講,我們出家人也有重走西行路。

  這條路是什麼路?這條路是我們每個人的心靈之路。

  我們真想要回歸西天,找尋真理的話,我們每個人都有九九八十一難。我們每個人都還有個孫悟空豬八戒在裏邊,有的一聽要做什麼事情,就說“師父,這辦得到的嗎?”這聲音就是豬八戒的聲音。“師父,不行的,我還是算了,不學了”這也是豬八戒的聲音。“師父,師父我還是回高老莊去了”。我們每個人心裏都有個豬八戒,這個角色占很重要的地位。

  貪嗔癡:要好的吃喝,好的享受,這就是豬八戒。有分別的意識,一個跟頭十萬八千裏,那就是孫悟空。我們每個人的惰性就是豬八戒,我帶的你們這些徒弟,如果你心裏沒有正念,那就是豬八戒了。所以我們人要有志氣,自我要有淩雲之志,如果這個超越缺點,超越人性的黑暗的毅力沒有的話,動力沒有的話,怎麼成爲人?怎麼成爲大丈夫?不是男的可以成爲大丈夫,女的有志也是大丈夫。男人沒有志氣也不是大丈夫。

  所以我常常提醒大家,我自己也常常提醒自己。閉關的時候我常常求對叁寶的信心永遠不變,無論遇到怎樣的情況。看上去好像很簡單,其實不然。大家皈依叁寶的是不是永遠不退,遇到任何情況都能不退?這需要常常提醒自己的,不提醒的話什麼時候退掉還不知道。

  在我們人生中,你往高處走,就如同去西天取經一樣,你要往高處走就會有很多磨難的,你有沒有毅力和堅持,有沒有下定決心往高處走呢?這個很重要的。就像西天取經一樣的,這些道理大家仔細想一想就能明白。

  我剛才講了印度來給大家作比較,以後你們有機會的話可以看到,印度人和和其他國家的人有什麼兩樣?不一樣的。印度人看上去很圓滿。臉相頭相都很圓滿。這就是差別。上次來上海,大家請我到新錦江印度餐廳吃飯,結果一進去,要360元一個人,再走出來也不好意思,結果幾個人吃掉2000多,吃的倒是沒什麼,但是聽印度音樂太美了,後來來了個很難看的印度女人,居然跳出了印度最精美的舞蹈。印度的歌曲舞蹈文化你看不出來的,印度那麼破那麼窮,像原始的一樣,居然産生這樣的文化,精神世界是那樣的豐富,那樣的高享受。

  很奇怪,你看印度人的一般生活是這樣的,但做出來的五星級賓館是其他國家不能比的,像皇宮一樣。同樣是石頭,印度的石頭就不一樣,很漂亮,所以很多人到印度去買寶石。賓館都是用那些石頭做的,氣派很大 。

  皇帝給他妻子造的陵墓叫泰姬陵,造好了居然成爲了世界七大古文明遺産。那建築看上去是很美的,全部是漢白玉的雕刻,用手電筒一照,光都反射出來,建築了不得。佛經描寫的極樂世界就是這樣。七寶合成,金沙鋪地。走進印度的大型賓館就像來到中世紀那樣。但如果與佛教相比,泰姬陵算什麼呢?佛教作爲一個文化建築,是無形的,整個的屹立在地球上。

  我常常想,我們中國有許多地方沒發展,現在就成了旅遊勝地了。比如烏鎮、周莊等,反而保護起來。廣西、桂林等地方幾十年不變就成寶貝了,成爲旅遊聖地了。反過來經濟發展好的地方反而不倫不類的。你們看蕭山的房子都是一模一樣的,一個頂一個鐵球,呆呆的,太難看了,不中不西的。

  什麼是好?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有自己的特色。這是一個追求多元化的世界,世界因爲多元而美麗。中央的一位領導就說,對文化的保護就是對文化人的保護,對文化人的保護就是對文化人生活習慣的保護。傳統的生活習慣是不能改變的,你改變了,一種文化就消失掉了。

  這個世界越來越需要我們去思考,我們有些人只追求時髦,比如今年流行月亮眉,就都拿個模型畫,真受不了,自己的眉毛都拔掉,再去畫,真的不要,要假的。管他正八字、倒八字眉,是自己的爸媽給的都是好的。

  所以人要有正覺,佛教提出的無上正等正覺。不要說無上,也不要說正覺,我們凡夫有凡夫的正覺的。我們擰你,你會痛的,吃辣椒會辣的,喝醋會酸的,這就是凡夫的正覺,哪個人沒有正覺?這個正覺都是無量光無量壽的。

  凡有情者皆當念佛,有形無形皆有佛性。修不是修其他的,是修你自己的佛性。

  文化,藝術美都是從佛性來的,反過來說醜陋罪惡苦難都從迷失自己的佛性,虛妄造惡業産生的。所以回歸佛性之路就是回歸人生命極樂之路,迷失佛性,就是背覺合成,苦難痛苦有漏黑暗之路。這個不是靠擁有多少美金儲量,我現在有多少股票,我是什麼股東能解決的,和這個不相幹的,一個人的幸福指數決定你的正覺的狀態。

  有的人就明白這個道理,大藝術家胡子邋遢的,有些藝術家還喜歡旅遊,現在旅遊愛好者有的叫驢友,背著包天下到處走的叫驢友,他不一定有多少錢,但他的生活品質能引領別人,他創造的東西能感染別人,引領社會潮流,不單自己幸福,他的幸福還能揚溢出來,感染別人,這是從內在裏來的。

  爲什麼我們現在的社會法製不健全?因爲即使健全也有漏洞,因爲上面有法,下面就有對策,爲什麼呢?就因爲人自身道德的淪喪,自身道德爲什麼會淪喪,就是對自我的良心的淪喪,自我良心爲什麼會淪喪,就是正覺淪喪。不知道念佛。如果你知道念佛,你知道你的心是第一位的,就不會找任何理由來汙染你的心。叫你占小便宜不要占的。

  我常常舉那個例子,我小時候,我家住在西藏北路七層樓那裏,七層樓下有百貨店,我常常到百貨商店買零食,有一天拿了2塊錢買東西,營業員思想開小差,給了我東西還找我4塊多錢,搞錯了。以爲我給的是五塊錢,我開心死了,把錢和東西都藏到口袋了。小孩子天生愛占便宜。但是一直都後悔,因爲我的貪小之心,營業員就要貼錢了。我吃了他東西還多拿他的錢,就不好了。我平時也常撿到錢。這次在香港我吃完飯抽獎就抽到頭等級,吃頓飯兩千塊,抽獎抽到一千塊,又吃了一頓,白吃。人中獎就高興,股票跌了就不高興,但是這個不好,人貪小心裏就會有陰影,這是人不好的品德。不要說四塊多錢,四百塊,四千塊到現…

《佛教的社會意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叁皈依的意義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