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71、我們都在做夢。晚上做的夢是黑夢,白天做的夢是白夢。晚上的夢很容易醒過來,但是白天的夢很難醒過來。醒過來了就叫覺者,沒有醒過來叫迷者。
72、無常分兩種,一個是粗大的,相續之無常;一個是細微的,刹那之無常。刹那無常和空性是一個道理,真正明白了這個道理才能證悟空性。證悟無常,是證悟空性的因。
73、舍,就是舍棄。舍棄對親朋好友的貪戀心;舍棄對仇人、敵人的怨恨心。
74、面對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煩惱,這叫看破。你要知道,沒有恒常,沒有長久。順境要安心,逆境還是要安心。
75、能讓自己快樂、自在,這是真聰明、真能幹;能讓自己和他人解脫煩惱與痛苦,這是真智慧、真慈悲。
76、看住這個心,這叫修禅;把自己的心從執著妄想的牢獄中解放出來,這叫修密。
77、我們不傷害衆生,這就是斷惡。不僅不傷害,而且還能讓他們高興,利益他們,這叫行善。
78、我們可以享受福報,但是不能浪費福報。浪費自己的時間、財産、功德和一些好的機緣,都是浪費福報。
79、什麼叫法弱魔強?精神世界越來越落後,正知正見越來越弱,這叫法弱;物質世界越來越發達,邪知邪見越來越強,這叫魔強。
80、佛法是完全平等自由的,八萬四千法門都是脫離痛苦的方法,你根據自己的條件、根基、福報和緣分來選擇。關鍵是,你學哪個法門都得認真,修哪個法門都要堅持。
81、不懂因果的人,就是不懂佛法的人;不取舍因果的人,就是不修持佛法的人;不相信因果的人,就是不相信佛法的人。
82、我們隨喜他人的功德,就能夠得到他人所做的功德。如果對他人所做的惡業也有歡喜心,同樣也有罪過。
83、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片淨土,你把清淨心修出來,讓心中的淨土顯現出來,你就活著往生了、到淨土了、到西方極樂世界了。
84、你的身體是壇城,要愛護你的壇城,莊嚴你的壇城,讓衆生能生起歡喜心。
85、你面對的所有的事情,都是你修行的對境。
86、什麼叫法供養?你發心爲衆生學佛,發願爲衆生成佛,按上師的要求盡心盡力地學,如理如法地修,這叫法供養,這叫法布施。這是對上師叁寶最大的供養,也是對父母衆生最大的布施。
87、怎麼判斷自己有沒有修行?煩惱、習氣減少了,慈悲心、菩提心增加了,對上師叁寶真有堅定不移的信心了,那你才是真有修行了。
88、讓別人一步,實際上是讓自己一步。
89、放下了一切衆生,這是大徹大悟;不放棄一個衆生,這是大慈大悲。你真正明白了,這叫開悟;你真正做到了,這叫解脫。
90、我們的生活圓滿了,工作圓滿了,這才是真正的圓滿。如果我們的生活沒有圓滿、工作沒有圓滿,另外得到一個圓滿有什麼用?
91、有無我的智慧,才可能有菩提心。如果不能把“我”忘掉,你想完全爲衆生是很難的,口頭上說說而已。
92、真正有修行的人,見解越高,取舍因果的行爲越細。
93、如果你的煩惱、習氣減少了,沒有什麼可追求的,也沒有什麼可放下的,內心裏真的輕松了、自在了,那你就成就了。
94、佛已經將脫離痛苦的方法教給我們了,我們按照佛的要求去做,然後再把這個方法告訴別人,也讓別人這樣去做,這叫弘揚佛法。
95、你有看不慣的事,說明你還沒有慈悲心。你有看不起的人,說明你還沒有智慧,你的修行還沒有到位。
96、菩薩眼裏沒有看不起的人,沒有看不慣的事。你想成佛,先學當菩薩。連菩薩都當不好,還能成佛嗎?
97、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夠,別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來的,你不挑哪有那麼多毛病?
98、有也行,沒有也行;即不追求,也不拒絕。來去都是自然,都是應該的。沒有什麼可高興的,也沒有什麼可傷心的,都是演戲,緣來緣去,很正常,已經看透了,已經都弄明白了,不會爲這些動心,這叫如如不動的心。
99、饒益衆生實際上是饒益自己,所有的功德、福德和善根都是自己的。你只想著饒益自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利益,因爲你所想的和所做的正好相反,惡的因是永遠不可能得到善果的。
100、衆生是不停的輾轉輪回,佛是不停的輾轉淨土。一個是由對輪回的貪念心轉來的;一個是由對慈悲心轉來的。
101、佛讓你對所有的一切都不能有執著,不能有分別。但是你非要去執著上師叁寶,然後又分別上師叁寶。你這樣還是沒有學佛。
102、你學得不好,你是剛學的,所以才要認真學。如果總是用這些理由原諒自己,那你永遠沒有辦法精進修行,更難以在今生解脫。
103、修行不能等待,因爲死亡不會等待。我們學佛、修行,一定要趕在死亡的前面。
104、一定要好好地修忍辱。如果不修忍辱,心裏哪怕有一刹那的嗔恨,也會摧毀你在一千個大劫當中積累的福慧資糧。
105、很多人形式上學佛、念佛,實際上求名聞利養。不要只看眼前利益,目光放遠一些,少發俗願,多做利益衆生的事。
106、活沒有信心,死沒有決心,世間上也沒有什麼成就,出世間上也沒有什麼成就,這種人怎麼都不行。你能脫離輪回,能擺脫痛苦,能解脫成佛,救度更多的衆生,這才是真正的人。
107、自己光念佛、光誦經,不顧家,也不顧孩子,讓他們起煩惱,讓他們痛苦,這也是惱害衆生。
108、有欲望就有失望,有盼望就有絕望。欲望越大失望越大,盼望越大絕望越大。
109、放不下的原因是什麼?就是害怕——害怕離開,害怕失去,害怕得不到。真正弄明白了什麼是放下,那個時候才不會害怕,才能放下。
110、我們真正有出離心了,真正能夠放下了,那個時候我們不用放棄一件事,不用放棄一個人,一切都可以接納。
111、佛法是恒順,佛法是圓融,佛法是容納。真正放下了,才能恒順一切,才能圓融一切,才能容納一切。
112、上師叁寶不在別處,就在心中。你的恭敬心,你的誠心,你的善心,你的信心,就是佛力的加持,就是上師叁寶的加持。心不善,心不誠,怎麼求、怎麼拜都沒有用。
113、你的眼淚是爲衆生流的嗎?
114、無常面前,不分老少,人人都是平等的。
115、我們都是凡夫,每天會犯很多戒。犯戒不怕,怕不忏悔,怕不會忏悔。你不忏悔,這就是過失;你會忏悔,這就是修行。
116、一講輪回的過患,都不愛聽,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你不愛聽也是這樣,愛聽也是這樣。佛講的是道理,不是講故事,輪回確實是這麼苦的。
117、靠緣分尋找上師,靠根基尋找法門。你選擇一位有緣的上師,選擇一個相應的法門,這不是分別,這是一種修持的方法。
118、當你真心實意想學、想修時,解脫是最容易、最簡單的事。
119、讓自己的心胸像天空一樣廣闊,像大海一樣寬容,像大山一樣穩定。
120、業力沒有顯現的時候,我們可以轉變因果,可以改變命運。業力現前的時候,像洪水一樣,誰也攔不住。那個時候才相信輪回的痛苦,已經晚了。
121、結緣是爲了了緣,只有好好地結緣,才能好好地了緣。什麼叫了緣?不管小事大事,樣樣事都認真、用心去做。小事你也別嫌棄,大事你也別害怕。
122、把所有的方便都讓給別人,把所有的困難都留給自己,這是我們修行的一種方法。
123、你的內心裏還是不輕松,還是不自在,還有煩惱,還有痛苦,這不叫解脫。
124、你會學佛,你才能成佛;如果你不會學佛,你永遠不會解脫,永遠不會成佛。
125、你所謂的敵人、仇人才是你真正的善知識、上師,才是你最大的恩人。他通過很多方式指出你的毛病,讓你知道自己的缺點,這是最好的竅訣。
126、不可能任何人都喜歡你,也不可能任何人都討厭你;不可能任何人都贊歎你,也不可能任何人都誹謗你。你自己不動心就行了。
127、有正知正見才能對付邪知邪見。沒有邪知邪見才沒有煩惱,沒有煩惱才不造業,不造業才不用感受痛苦。
128、什麼叫無僞的慈悲心?對每一個衆生都一樣。對自己兒女的感情和對一切衆生的感情是一模一樣的;對自己父母的感恩和對一切衆生的感恩是一模一樣的。
129、你好好地表法,好好地表演,這才是度化衆生的善巧方便。
130、沒有平靜的心,就不會有清淨處,也不會有平平安安的事。
131、整個宇宙就是我的家,所有的衆生都是我的家人。
132、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處都是好處,這才是解脫。
133、真正的快樂不是你擁有的多,而是你計較的少。
134、把每時每刻都當成自己的臨終。每時每刻都提醒自己:假如這是我的最後時刻……
135、不出家不能真正學佛、修行。這裏說的出家不是身出家,而是心出家。心出家就是有出離心。
136、什麼是敢面對、敢承擔?不管好壞,任何時候都不動心,心不隨境轉,心不動搖。
137、世界上沒有什麼完美,想開了、想通了,就是完美。
138、如果把對生活、對工作的精力用在學佛修行上,那你一定能解脫,一定能成佛。
139、你真正能發出來菩提心,那個時候我們都成爲僧人了,我們都是叁寶之一,都可以說是一切衆生的怙主、皈依處。
140、你不敢相信你是佛,這就是你的業障,別的哪有什麼業障?
141、如果你有一顆恭敬心、虔誠心,實物供養和意幻供養沒有任何區別。
142、實際上任何人都有佛性,如果你真正認識到了,那個時候你就解脫了。
143、只有善的起心動念才能成爲得到各種資糧和福報的因。有了足夠的福德資糧才能成就世間和出世間的一切。
144、我們不是要逃避,而是要面對,我們敢面對、敢承擔的時…
《2008 達真堪布法語 365條》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