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我們都學習了輪回過患,知道了六道輪回都有什麼痛苦。我們爲什麼要修持輪回的過患?爲了斷除對輪回的貪戀。如果我們對輪回、對世間法,還有貪戀之心的話,我們就不能解脫。
出離心就是對輪回沒有絲毫的貪戀,對世間的法沒有絲毫的貪圖。我們不是要脫離輪回,而是要脫離輪回的苦。學佛修行就是脫離這些痛苦的方法。我們學佛、修行了,不是不做人了,也不是不辦事,不生活,不工作了。佛也轉,凡夫也轉,但是佛是因慈悲心而轉,凡夫是因貪心而轉。一個叫涅槃,一個叫輪回。一個是自由的,一個是不自由的。不自由的,他就痛苦。自由的,他就不痛苦。我們在也能感覺得到,自己願意做的事情,做起來也不覺得累。自己不願意做的,就覺得特別累。就是這麼個道理。
我們說要脫離輪回,要脫離世間的八法的意思是,我們要脫離世間的這些苦,脫離輪回的這些苦。什麼叫脫離?我們可以不感受這些痛苦。我們解脫了,也有因果,但是我們不受因果。什麼叫不受因果?比如,脫離生死是脫離生死的苦。我們真正解脫了,那個時候我們也有生死,但是我們沒有生死的苦,我們不受生死的影響。什麼叫不受它的影響?比如說,有一個人罵你,你也聽見了,但是你不知道他罵的是你,那個時候你心沒有動,你沒有受他的影響。當然這不是你解脫了,而是你不知道他罵你了。如果你知道他在罵你,他那麼憤怒的說不好聽的話,“哎呀,這是跟我說的”,然後我執就來了。那個時候你就受他的影響了,你就心裏邊特別的難過、痛苦,然後就生氣,然後就跟他爭。其實這都是如幻如夢的,都沒有什麼可靠的,都沒有什麼真實的,你真正懂得了這些道理以後,你就不會受它的影響,你就不會煩惱、不會痛苦。
我們要遠離世間八法。世間八法裏有快樂和痛苦,我們不是不要痛苦,我們也不是不要快樂。學佛的目的就是脫離痛苦,獲得安樂。“要遠離”,是什麼意思?我們不能執著快樂與痛苦。我們現在特別執著痛苦,甚至還想逃避;我們特別執著快樂,甚至還想追求。你執著痛苦,然後去想逃避這個痛苦,這個時候,它就抓著你,離你越來越近,你根本脫離不了它。只有你不執著痛苦,不想逃避痛苦的時候,它自然而然會遠離。本來這就是自找的,你不去找的時候,它就沒有了,它就離開你了。快樂也是一樣,你越去追求,越去執著它的時候,它就離你越來越遠。你不執著、不追求它的時候,它自然而然就來了。這就是一種快樂,這種快樂是無比的快樂。這些道理已經超越了我們思想的範圍,有的地方不能完全想得到,不能完全理解,實際上確實是這樣。
世間八法裏還有贊歎和誹謗,遠離贊歎和誹謗。不是學佛的人不要贊歎,也不是學佛的人要脫離誹謗。學佛的人不要逃避誹謗,學佛的人要獲得贊歎和贊美,但是我們不執著這些。我們不執著贊歎,不追求這些。我們不執著誹謗,不想逃避這些,它就自然而然會離開。
現在我們說,“我們要脫離輪回啊”,這是什麼意思?什麼是輪回?不自由的轉,這叫輪回。我們不能不自由的轉,我們要自由的輾轉,這叫弘揚佛法、救度衆生。怎麼救度衆生?我們每做一件事的時候,就給別人表法,使別人感化,讓別人也學習佛法,修持佛法,這叫救度衆生。
我們不能對輪回有貪圖和執著。如果有了,我們就遠離不了輪回,遠離不了痛苦。所以,我們首先要學習輪回的過患。
我們正在學的是四外加行,人身難得、壽命無常,輪回過患、因果不虛。然後有皈依、發心,然後是消業,積福、修上師瑜珈,最後是證悟大圓滿的真理。我們要發慈悲心、發菩提心,基礎是什麼?基礎是出離心。如果我們沒有懂得六道輪回的存在,沒有懂得輪回的過患,沒有懂得因果不虛,這樣你的出離心根本發不出來。沒有出離心,發慈悲心、發菩提心都很難。所以,首先我們必須要把這些道理都弄清楚,然後我們再去學修別的,就容易了。我經常說,要一步一步的來,如果沒有次第的話,不會有任何成就。你想空中蓋樓是不可能的,你連站都不會站,你想跑?這是做夢!不可能的事!
你真想學、真想修的話,按次第來。先把這些道理都弄明白,把這些都修好,然後再去學別的。“我是上等根基的人,我是利根者,我不需要修加行,我不需要修這些基礎的修法。”你真是利根者,你真是上等根基的人,那就行了。那什麼叫“上等根基的人”?什麼叫“利根者”?你得看在你的相續中有沒有出離心。修行者的根基分上中下叁等,上士者、中士者、下士者。第一個是爲了今生的利益,第二個是爲了自己的解脫,第叁個是爲了一切衆生的解脫。你連出離心都沒有,所以你就是下等根基的人。你學得再好、修得再精進,也只能得到人天的福報、暫時的利益,得不到解脫成佛圓滿的功德。中等根基是有出離心的人,對輪回沒有貪戀,真正想解脫,但是他沒有考慮衆生,考慮自己。“輪回真苦,我再也不能輪回,我要學佛、修行”,他從內心裏面對輪回沒有貪戀。這樣學修,你學得再好、再精進,只能得到聲聞、緣覺的果位,暫時的解脫,也不能徹底、永久的解脫。那怎麼辦?爲了一切衆生的解脫去學、修,這才是上等根基者,這樣才能徹底解脫,得到圓滿的功德。
觀察自己的相續,有沒有出離心?如果還沒有出離心的話,我們還是個下等根基的人,我們還要學輪回的過患,解脫的利益,人身難得,壽命無常的道理。這些都是四外加行的修法,是爲了生起出離心。我們真正有出離心了,但是我們還沒有想過衆生,只是自己想解脫,想往生,但是沒有考慮過衆生,不是爲了衆生的解脫而成佛。那樣的話,我們就是個中等根基的人,不是上等根基的人,我們還需要修慈悲心、四無量心。通過這些修法,才能在相續中産生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我們相續中真有了利益衆生、救度衆生、爲衆生想成佛的心,那我們就是上等根基的人了,我們可以直接去修菩薩的學處,學習這些方便的法門、廣大的智慧。這個得看根基。
下等根基裏也分上中下根基。中等、下等根基裏也分上中下根基。這都大概的分,但是衆生的根基無數的,所以八萬四千法門也是大概說的。佛法無邊,衆生的根基也是無邊的。
還有一個修顯、修密的問題。現在一接觸藏傳佛教,就說“他學密了”,“我學密了”。漢傳佛教裏也有小乘和大乘,顯宗和密宗。藏傳佛教裏也有小乘和大乘,顯宗和密宗。比如甯瑪派裏,整個佛法分九乘,這裏沒有人天乘,最開始就是聲聞、緣覺乘,菩薩、波羅密乘,然後就是密乘,密乘分事部、行部、瑜珈部,瑜珈部也分瑪哈瑜珈、阿努瑜珈、阿底瑜珈。不是一接觸藏傳佛教,就是學習密法了。
你真正修習密法的時候,你就是大根基的人了。修習密法最起碼得有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的修法,如果沒有兩個次第的修法,你念咒念得再多,也不能成就,只是暫時能治治病,暫時得到一點點的利益,得到神通、神變等,不能解脫。要想解脫,最起碼得有兩個次第的修法。兩個次第的基礎是什麼?是五種圓滿。密宗裏講,一切都要觀爲清淨。如果有不清淨的心,就有罪過。大乘顯宗波羅密乘裏,要求你不能有自私自利的心,如果有自私自利的心,你就犯戒了。小乘裏講,你不能對輪回、對世間法有貪戀。如果有了,就犯戒了。犯戒也分很多種,有根本戒和支分戒。犯支分戒通過忏悔就行,如果犯了根本戒,就要重新受持。
我們進入佛門了,肯定會犯很多錯,也會犯很多戒,但是這都不要緊。以前我們造業了,不知道要忏悔,所以特別危險。現在我們知道自己犯錯了,我們也有很多忏悔的方法,忏悔就行了。
佛陀說過,兩種人可以解脫,可以成就。一個是不犯戒的人,一個是犯戒後會忏悔的人。但是不犯戒的人很少很少,以前也有一兩個吧。普賢王如來是從來沒有迷過的,他表示一切法的本性,我們的自性,也就是法身,他肯定沒有犯過戒,其他的肯定都犯過。但是沒有事,你會忏悔就行了。你不忏悔,這就是過失;你會忏悔,這就是修行。
我們常說,不經過磨難,不能成就。同樣的道理,你不經過犯錯,你不會忏悔的。你犯戒了,然後忏悔了,這也是一種修行,也是一種進步,所以這都沒有事。現在很多人都是,“我不敢受戒啊”,就怕犯戒,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你不受戒的話,永遠解脫不了。戒定慧,有戒才有定,有定才有慧。你受戒了,犯戒,這是很正常。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肯定會犯戒,你會忏悔就行。再犯,再忏悔,慢慢就少了,不像以前那麼強烈了。比如說,剛開始的時候一天犯十次,通過忏悔,一天犯五次,逐漸就一天犯一次、好幾天犯一次、幾個月犯一次、幾年犯一次,慢慢就不犯了,這是修行的一種過程。
一講輪回的過患,都不愛聽,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你不愛聽也是這樣,愛聽也是這樣。佛講的是道理,不是講故事,輪回確實是這麼苦的。我們很多人都感覺活得累、苦。六道輪回裏頭,人和天是一種福報,比起來地獄的苦,餓鬼的苦,傍生的苦,人的苦不算苦。但是我們做人都那麼難,人身都這麼苦,那我們能受得了其他的苦嗎?雖然我們現在感受不到,在我們的相續中也有這些業力。我們有一天肯定會感受到,那個時候已經晚了。我們真正感受到了地獄的痛苦、餓鬼的痛苦,那個時候我們已經下地獄了,已經投生餓鬼了。那個時候你知道也沒有用,著急也沒有用,後悔也沒有用,一切都是因業力所現,因業力所感,已經顯現了。
業力沒有顯現的時候,我們可以改變因果,可以改變命運,可以脫離痛苦。業力顯現的時候,像洪水一樣,誰也攔不住。真正我們體會到了、感受到了,那個時候已經晚了。我們現在肯定肯定體會不到,但是我們也可以反複的學、反複的修。這樣…
《加行班小結 輪回過患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