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回過患小結開示(叁)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六道輪回都有痛苦,一處也沒有安樂。所以,我們一定要脫離輪回,脫離痛苦。脫離輪回了,我們才能脫離痛苦。我們每個人都要下決心、做決定:今生一定要解脫!解脫越早越好、越快越好,不能一拖再拖,不能拖到臨終。“我臨終往生就行”,不能那麼說。臨終往生是我們最起碼的目的,但是解脫越早越好、越快越好。
大圓滿法是即生成佛的方法,也是活著往生的方法。一說往生,好像就要死似的。不是,我們活著可以往生,不用死。活著怎麼往生呢?每個人心裏都有一片淨土,清淨心修出來了,淨土就修出來了。心淨土淨,心淨了,土自然而然就淨了。心不淨,土永遠都不會淨的。
我們不管是修大圓滿法還是往生法,都是修淨土的,都是念佛的。學佛的人就是修淨土的人,學佛的人就是念佛的人,學佛的人都念佛,學佛的人都修淨土。那麼多宗派是怎麼回事?就是方法不同——念佛的方法、修淨土的方法有的地方不同。比如我們都要到拉薩,一個目標、一個方向,但是采取的方法不一樣。有的坐飛機,有的坐火車,有的坐汽車,還有的走路。根據自己的條件,你連坐車的條件都沒有,那你就走過去。你有坐汽車的條件,你就坐汽車。你有坐火車的條件,你就坐火車。你還有坐飛機的條件,那就坐飛機,那就快了,方便多了。學佛也是一樣,都是一個目標、一個方向,但是采取的方法不一樣。所以,速度和方便肯定都不一樣。有的快,有的方便。有的慢,有的不方便。到拉薩,走過去,那多慢啊,那什麼時候到啊!路上肯定有很多的麻煩,要很辛苦。別的沒有,就這麼個差別。都是學淨土的,都是念佛的。修習大圓滿法也是念佛的,也是修淨土的。大圓滿法是即身成佛的方法,一種最快速、最方便的方法。
破瓦法是最便捷、最快速的一種往生的方法。破瓦法分很多種,有法身破瓦法、報身破瓦法、化身破瓦法、叁想破瓦法和超度破瓦法。我們現在要修的破瓦法叫叁想破瓦法,是到臨終往生的一種方法。破瓦法真正修好了,到臨終的時候,通過自己的修行的功夫,直接通過中脈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六道裏,得到人身是一種福報。我們現在做人都這麼難、都這麼苦,地獄、惡鬼、傍生的苦就不用說了。解脫的事不能等到來世、來世的來世,今生一定要解脫。越往後越不好解脫,越往後越不好成就。末法時期,法弱魔強,佛力越來越弱,魔力越來越強,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解脫的希望也越來越弱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抓緊時間,今生一定要解脫。最好是即身成佛,最起碼到臨終的時候要往生。所以,我們要學大圓滿法、往生法。
要修大圓滿法,要具足叁個條件:第一業障小,第二福報大,第叁對上師有具足的信心,能得到上師的竅訣。在這樣的條件下,你當下可以圓滿,立即可以成佛。這是即身成佛、活著往生的方法。
臨終往生的方法,第一種是破瓦法,這是最殊勝的。蓮師曾經說:通過精進的修行能夠解脫的方法誰都有,不通過修行就能夠解脫的方法只有我有。是什麼方法?就是破瓦法。修破瓦法,對破瓦法得有信心。具體的修持方法,也要知道。
臨終往生的方法,第二種是具足臨終往生的四個條件。第一個是發菩提心;第二個是具足資糧;第叁個是念佛;第四個是回向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發菩提心特別重要,發菩提心是大乘一切修法的前提。淨土宗也講:發菩提心、念佛念到一心不亂。然後多積累資糧,再就是念佛。
念佛,念哪尊佛都是一樣。現在很多人都怕念雜、怕修雜。什麼叫雜修雜念?你念的咒多、念的佛號多、誦的經多,這不叫雜修雜念。那什麼叫雜修雜念?第一種,沒有次第的,這樣也是雜修雜念。應該是有次第的,先發出離心,再發菩提心,最後證悟空性。如果沒有次第,連出離心都沒有,你直接去發菩提心;連出離心、菩提心都沒有,你直接去修證悟空性,這叫沒有次第的修法。我常說,按次第來修。叁士道:第一個是爲了今生暫時的利益、人天的福報;第二個是爲了自己的解脫;第叁個是爲了一切衆生的解脫。相續中連出離心都沒有,你修菩提心、證悟空性這些高深的法,這也是一種雜念,也是一種雜修,因爲你沒有次第,永遠都不會解脫、成就。我總打這個比喻:你根本不會站,你想跑,這是不可能的。你得先學會站,然後再學會走,再學會跑。你先修出離心,然後再修菩提心,然後再修證悟空性的智慧。你修行沒有次第,這就是盲修瞎煉,這就是雜修雜念。
真正的雜修雜念是什麼?有分別的念是雜念,有分別的修是雜修。沒有分別的念、沒有分別的修,這是真正的專修專念。念佛,念一尊佛也行,念一千尊佛也行。實際上,念一尊佛就是念一千尊佛,念一千尊佛就是念一尊佛,因爲叁世諸佛是一體的。比如,一個人念一尊佛,一個人念一百尊佛,也許兩個人都是雜修雜念,也許兩個人都是專修專念。爲什麼這麼說?你念一尊佛,就想“我只要念一尊,我不能念別的;我只能修一尊佛,我不能修別的”,這就是有分別了,這就是雜修雜念。但是也可能是專修專念,“叁世一切諸佛都是一體的,我念一尊佛等于念一切佛,我修一尊佛等于修一切佛。” 你真正弄明白了這些道理了,就是專修專念。
“我念一尊就是一體,我修一尊就是一體”,念一百尊也是一尊——自己的本尊,“我念哪尊佛都是念阿彌陀佛”“我念哪尊佛都是念觀音菩薩”“我念哪尊佛都是蓮花生大士、金剛薩垛”,這就是專修專念。念一尊也是專修專念的,念一百尊也是專修專念的。如果有分別的念,怕這個菩薩不高興,就念這個;又怕那尊菩薩不高興,然後又念那個。他沒有認爲“一百尊就是一尊,一尊就是一百尊”,像這樣有分別的修,有分別的念,就是雜修雜念。
現在很多人心裏有這個障礙。真正的雜修雜念,是你有分別地念、修。“我得念阿彌陀佛,不念阿彌陀佛的話,怕臨終的時候不能往生”。你不念阿彌陀佛,念東方藥師佛,但是你願意去西方極樂世界,到時候阿彌陀佛不來接你,這不是阿彌陀佛有嫉妒心了嗎?你願意去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你的願嘛,阿彌陀佛能不滿你的願嗎?不可能吧!
你以前念的是藥師佛,你想去西方極樂世界,別的條件都具備了,現在就是阿彌陀佛來不來接你的問題。如果他不來接你,那就是有他嫉妒心了。這是不可能的事。阿彌陀佛會來接你;藥師佛也有這個能力,把你送到西方極樂世界。
主要是願,阿彌陀佛的願和你的願相應。什麼叫相應?你想去,阿彌陀佛想接。阿彌陀佛不願接你,那你就沒法去了。你不願意去,阿彌陀佛也沒辦法接你去。你願意去,阿彌陀佛願意接,你們就相應了。你的願和阿彌陀佛的願兩個願相應了,別的條件具備了,就一定能往生。
比如我們到一個地方,那邊得有人接,並且我得想去。出國的時候也是,兩個國家,這邊得讓你去,那邊得讓你來。去西方極樂世界也是一樣,你得想去,阿彌陀佛得來接你,這樣兩個願就相應了。阿彌陀佛也沒有說“只能念我的名號”啊,《阿彌陀經》裏說的?還是《無量壽經》裏說的?阿彌陀佛說的是“要念佛”,沒有說“要只念阿彌陀佛這一句”。念佛,就行了。然後,你發菩提心、積累資糧、念佛,最後回向發願到西方極樂世界。四個條件具備了,一定能往生。如果四個條件沒有具備的話,你念佛念得再好、修行修得再精進,你也不能往生。做早課晚課,做會供,受八關齋戒,這裏都有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四個條件,這也是一種往生的把握吧。我們破瓦法修好了,那就更好了,往生有把握了。如果破瓦法沒有修好,我們還有往生的四個條件,四個條件具備了,我們也一定能往生。
有分別的念、修,就是雜修雜念;沒有分別的念、修就是專修專念。我們現在每天也念很多,也念阿彌陀佛,也念藥師佛,也念蓮花生大士,也念金剛薩垛,但是念哪尊都是念自己的本尊。念一尊也是一切,念一切也是念本尊。這個道理得懂。這樣修、這樣念才是真正的專修專念,之前不會有專修專念的。
一門深入也特別重要。一門深入是只能修一個法門?別的就不能學了、不能修了?不是。你得學會,你得修成。你學會了,你修成了,這叫一門深入。這些道理都得懂。
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亂,什麼叫“念佛念到一心不亂”?真正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亂,你必須得開悟、證悟以後才有一心不亂。現在有的人說“我一邊幹活一邊念佛”,這是不可能的。你以爲這邊幹活,然後念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叫一邊念佛一邊幹活。那你心裏念的是佛還是活?你心裏根本沒有念活,那你怎麼幹活啊?如果你沒有想就能幹活,那可太神奇了。“我心裏頭想的是活”,那你心裏想的是活,嘴裏念的是佛,那這個根本不叫念佛。念佛,嘴裏念的和心裏想的一定要相應,如果你心裏沒有念佛,那還是沒有念佛。
那什麼叫“念佛念到一心不亂”?真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亂的話,我幹活本身就是念佛的,不是必須要念“阿彌陀佛”四個字。活兒本身是佛,明白的幹活,這就是念佛,這樣才有念佛念到一心不亂。不管吃飯還是走路,不管睡覺還是工作,都是念佛的,這才是念佛念到一心不亂,之前不可能。你心裏想著“阿彌陀佛”四個字,那你怎麼生活、怎麼工作啊?你吃飯的時候,連吃飯的念都沒有啊?你休息的時候,連休息的念都沒有啊?你工作的時候,連工作的念都沒有啊?這些念都沒有了,你還能做,這可能嗎?
我們日常的生活就是修行,把所有的生活都變成修行,這才是解脫。如果有智慧的話,都是修行的。早晨一起來的時候,你爲了什麼起床,看看你的發心和動機。那麼馬馬虎虎的起來,你起床的這個行爲也不是善,也不是惡。你起床的時…
《加行班小結 輪回過患叁》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