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覺囊教法總義--摘錄(阿旺·雲登桑布)▪P2

  ..續本文上一頁,傳授給他的兒子堆夏穹哇。堆夏穹哇又傳授給兒子绛曲桑布。绛曲桑布曾任印度最出名的寺院之一那爛陀寺的上座,被人稱爲“佛子那爛陀巴”。他去迦濕彌羅(今克什米爾)一帶宏法時,把時輪教法毫無保留地傳給了他的弟子班欽·達哇貢布(月怙主)。

  叁.在西藏的傳播與發展

  (一)開始傳播

  班欽·達哇貢布是迦濕彌羅人,出身婆羅門族,幼年從父受學婆羅門教,後改學佛教。經長期苦修,證悟第四支持風瑜伽。進藏區宏法,成爲把《時輪根本續》爲主的密宗續部帶入西藏的主要人物之一。

  當時,翻譯《時輪根本續》的譯師有二十多名,其中最完善的爲卓譯師和惹譯師的兩種譯本,其傳承被稱爲卓、惹二系或卓、惹二派。卓派傳承重在實修,惹派傳承較看重辯論。本書介紹的覺囊派屬于卓派傳承。

  班欽·達哇貢布在藏區的弟子無數,持卓派的心傳弟子有卓·貢卻松(拉傑貢巴)、召敦·南拉孜巴等。其後的傳承弟子依次有

  域摩·彌覺多吉

  達摩夏惹(曲傑旺秋)

  南喀俄熱

  麻吉拉准的化身覺本

  賽莫且哇·南喀堅贊

  绛賽哇·喜饒俄熱

  更欽·卻古俄熱

  更蚌·圖吉尊哲

  …………

  (二)覺囊派的産生與發展

  1.覺囊寺的建立

  更蚌·圖吉宗哲于1243年生于後藏拉堆绛,早年即博通顯密教義,依止更欽·卻古俄熱後,修習時輪圓滿次第而得證悟。應十二大護法仙女之一藥林母的邀請,到覺囊溝建造了覺囊寺,親自主持二十一年,大量攝授弟子,廣傳時輪教法,于1313年仲春無疾而終,享年71歲。後來從該寺發展出的寺院教派,被稱爲“覺囊派”。

  更蚌·圖吉尊哲的傳承者有绛森·嘉哇益西、克尊·雲登嘉措等。

  2.更欽·笃布巴

  《大法鼓經》、《涅槃經》和《尊勝母陀羅尼經》等中皆有授記,《涅槃經》中說:

  如來從此涅槃後,

  緩過世界七百年,

  大河右旋之南面,

  名帶佛號大比丘,

  百年吹號揚法旗,

  供施事業勝如來。

  更欽·笃布巴于第五勝生周水龍年(公元1292年)生于阿裏地區笃布迦尤日的班倉村中。父名益西旺秀,母名楚臣堅。幼年時依止過吉當巴等大德爲師,所學學問無不精通。十一歲時授沙彌戒,取名爲“喜饒堅贊華桑布”,意爲智幢賢德。年輕時遊遍衛藏各地寺院,因博通佛學、能言善辯,被十方大德稱爲“更欽”(遍知)。叁十一歲時來覺囊寺,依止雲登嘉措上師,精進苦修時輪密法,圓滿證悟六支瑜伽中的第叁支命力瑜伽。後成爲覺囊寺主持。在建造吉祥大佛塔時,出現種種殊勝景象。一生著有《了義海》、《時輪章節》、《佛母旁注》等七十多種著作。元朝皇帝及雜日國、巴日國、降哇國、大車國等國的國王先後向他發出邀請,但他除了以法身顯身並給皇帝、國王傳一點法外,皆未前去。

  當更欽·笃布巴圓寂時,大地發生震動,西邊的落日又回到東方,雅魯藏布江一度停止流動。遺體火化後,背椎骨變成一尊時輪金剛,額骨、臂骨、腿骨、腕骨等上顯有馬頭明王、不動佛、度母、金剛杵、六字真言等多種圖案花紋。

  一生攝授弟子無數,正傳弟子就有上千,最出名的弟子有喬列南傑、更噶華等十四人,宗喀巴大師曾向喬列南傑和更噶華求學過不少顯密教法。

  其後來的傳承依次如下:

  更噶羅主

  貢卻桑布

  南喀秋穹

  南喀華桑

  冉那紮巴

  更噶卓卻

  隆仁嘉措

  多羅那他

  …………

  多羅那他是藏傳佛教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于1575年生于前後藏連接地帶覺囊寺附近的魯赫達河畔,四歲時就被認定爲覺囊寺主持並迎入座床,八歲時正式出家。二十歲時任覺囊寺主持,擴建寺廟,添置佛像,整頓寺規,把覺囊派搞得生氣勃勃。四十歲時在覺囊寺附近修建了達丹丹曲林寺,僧人多達兩千五百名。

  多羅那他一生著作極爲豐富,對後世影響很大,由于第五世達賴的政治措施,許多著作已經失逸,現在藏哇寺還保存有他的二十二部叁百八十一種著作。

  他的弟子衆多,最出名的有仁青嘉措、羅主南嘉、更噶華丹、程勒旺母等二十多位大德。

  四.在康多地區的傳播發展

  (一)在木雅的傳播

  木雅舊譯弭藥,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以北道孚以東地區,爲康多地區六高地之一。

  出生在這一帶地區的強巴長吾且·木雅·羅聖紮巴,很小就出家。前往衛藏地區尋師求學時,在覺囊寺依止了更欽·笃布巴,苦修六年後,按更欽·笃布巴的囑咐,返回康多地區宏揚時輪金剛教法。

  臨別之際,更欽·笃布巴對長吾且今後的事業作了授記:

  生于康區意樂善根者,

  醒悟宿業強巴長吾且,

  多聞茂盛暇滿功德樹,

  已到返回康多宏法時。

  將能平安返回康多區,

  到達康多一切如此行,

  將有一時康多孜多地,

  百名商人引入正佛道。

  佛母化身深藍面婦女,

  白面毛驢肩胛左與右,

  吉祥結與珍寶雙毛相,

  托著茶與酥油及蜂蜜。

  毫無猶豫收下其供養,

  此爲法會寶藏所顯現。

  重要一天利用此毛驢,

  托上這部經典趕著它,

  隨它如何走去如何趕,

  毛驢躺下之地吹海螺。

  向我祈禱把我當怙主,

  將會堅固高揚法勝幢,

  出現我教比丘無數計,

  除惑人道衆生也無數。

  當地金剛六兄地方神,

  將會服從命令維護你,

  見多識廣強巴長吾且,

  速往康多饒益衆有情。

  就如更欽·笃布巴授記的那樣,強巴長吾且回到了康多地區,在金剛六兄聖地的俄崗噶定上建造了一座名叫“講修了義如意珍寶洲”的宏法基地,廣泛弘傳了時輪金剛法。

  在康多木雅地區傳播時輪金剛法的第二位大德是生于木雅熱崗一帶的堪欽·仁青桑布,曾在覺囊寺誦持時輪根本咒十二年,回木雅後在長吾且所建的“講修了義如意珍寶洲”寺裏管理僧人與寺規,後來他在惹得溝裏建起一座修學時輪的美麗寺廟。

  其後在木雅地區弘傳時輪金剛法的大德是坎欽秀摩東巴·秀裏華,以“降秋寺”和“吉熱寺”兩座寺院爲弘法基地,攝授弟子無數。

  (二)在壤塘的傳播發展

  1.壤塘寺的産生

  關于壤塘寺的産生,各界學者各有其說。在此依曾任壤塘藏哇寺金剛上師的阿旺·羅主紮巴所著《吉祥覺囊派法源史佛法明月燈》與《覺囊法源補充》的詳細論述,壤塘寺于第七勝生周陽木蛇年(公元1425年)轉變爲覺囊派寺院,並取名爲“東方壤塘如意珍寶洲”,距今已有五百七十多年曆史。

  2.後來如何傳播發展

  (1)仲·冉那西日略傳

  蓮花生大師和更欽·笃布巴大師皆有授記,蓮花生大師的授記說:

  巨大忠誠佛智慧,

  始終留心于佛法,

  接近五濁世界時,

  康多插哇絨地區,

  名化冉那瑜伽者,

  護持密法度衆生,

  深現英勇而慈悲,

  七字佛法救衆生,

  製服虐人入密教。

  如是,仲·冉那西日于第六勝生周陽鐵虎年(公元1350年)生于康多擦哇絨(今阿壩州金川縣與壤塘縣交界地帶)。從小出家,受沙彌戒後取名“仁青華”,梵名“冉那西日”,譯名“吉祥寶”。十八歲時去衛藏各地依師求學,來到覺囊寺後,依止了更欽·笃布巴的繼承者喬列南嘉,經十年苦修,圓滿證悟了時輪生圓次第。

  按師囑返回康多地區後,于第七勝生周陰(陽?)木蛇年(公元1425年)在壤塘建立起一座“東方壤塘如意珍寶洲”寺,簡稱壤塘寺。

  他的繼承者有:

  堪欽·貢秋堅贊

  澤布基·冉那格得

  阿格·尼瑪俄熱

  錯爾基·秀勒堅贊

  錯爾基·嘉哇桑布

  …………

  (2)錯爾基寺的産生及發展

  錯爾基寺是壤塘寺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分離成的錯爾基寺、澤布基寺、藏哇寺叁大寺之一。該寺第一代活佛錯爾基· 嘉哇桑布生于公元1419年,圓寂于1483年,享年64歲。

  其轉世活佛錯爾基·嘉哇桑格華覺桑布,曾有蓮花生大師的授記,公元1509年生于擦絨河上遊“芝隆”的多西欽。很小出家,十叁歲時就因精通各派教義而名聲遠揚。受沙彌戒後取名“華覺桑布”。在嘉絨西熱的“拉孜寺”裏閉關六個月就證悟了本性。

  二十叁歲時任壤塘寺主持,大量攝收弟子,廣弘時輪教法,把無數信衆帶領到明亮的善道上。因聲傳四方,曾受大明皇帝及蒙古可汗、霍爾國國王、绛國國王、贊拉惹丹王等的多次邀請,受贈金印、金包等珍貴聘禮。

  在壤塘寺裏先後修建了“仁康極樂講修吉祥大殿”和“康瑪”大佛殿,竣工開光時出現種種瑞相,空中傳來悅耳動聽的樂聲和偈言。

  七十二歲圓寂,出現大地震動、空降花雨等神奇現象。

  一生中建造了以“康瑪”爲主的一百一十叁座壤塘寺分廟和一百一十叁座大佛塔。

  其傳承依次爲:

  惹绛哇(1587-1615)

  紮巴俄熱(1618-1670)

  果嘉哇·倫珠紮巴(1674-1737)

  丹巴達吉(1742-1776)

  晉美華桑(1788-1835)

  丹貝尼瑪(1885-1958)

  (3)澤布基寺的産生及發展

  A.上澤布基的産生

  澤布基寺是壤塘寺分成的叁大寺中最早成立的一個。因該寺最早兩位上師活佛轉世的世系不同,故形成了上下兩個澤布基。

  上澤布基的第一代上師是冉那格得,又名仁青紮巴,是更欽·笃布巴的化身,冉那西日的心傳弟子。勤奮好學,終生苦修,通達智慧無礙了知他心等殊勝悉地。現在澤布基寺的大經堂所在地就是當年冉那格得終身靜修之地。由于當年一個上弦月初十日蓮花生大師曾親自顯身爲寺僧供養茶齋油燈等供品,後該寺每年這一天都舉行供養活動以作紀念,該寺亦被稱爲“初十寺”(即澤布基寺)。

  冉那格得的轉世依次爲

  嘉哇·多吉丹珍

  惹甲嘉錯

  噶瑪·伊多丹佩

  更噶·仁青紮巴

  …………

  B.下澤布基的發展

  下澤布基的第一代上師爲阿格·尼瑪俄熱,是冉那格得的師弟。顯密圓通,尤得內風心自在,隨時能控製外界氣候,在爲師兄冉那格得負責修建吉祥大佛塔時,爲了完成最後一點建築,曾把腰刀插在日影上,使太陽一直停留山頂不墜,等拔出腰刀時已是半夜時分。拔刀之處流出一股冬不結冰的聖水,至今仍在流淌,被當地稱爲“成就水”。

  他的轉世依次爲

  尼瑪俄日華

  多丹

  程列惹丹

  丹碧尊美

  …………

  (4)藏哇寺的産生及發展

  從覺囊寺來壤塘寺開創藏哇寺的第一代上師羅主南甲,是多羅那他與仁青嘉措的心傳弟子,生于第十勝生周土馬年(公元1618年),勤奮好學,圓通顯密,曾向第五世達賴應考過時輪法與中觀他空見,得到到達賴的好評與贊賞。

  後按白度母和更欽·笃布巴的指示前往壤塘,在康多地區弘法十二年,攝收弟子無數。五十歲時返回後藏長期閉關,六十六歲圓寂。由于他是從日喀則地區來壤塘寺開創藏哇寺的第一位上師,故壤塘所建寺院被冠于此稱(藏區稱日喀則爲“藏”,“哇”表示“男性的人”,“藏哇”的含義即是“日喀則來的人”),至今已有370多年曆史。

  他以後的傳承者依次爲

  阿旺·丹增南嘉(1691-1740)

  克尊達吉和群佩

  更桑·成勒南甲(1740-1789)

  尼丹·倫珠嘉措(1790-1837)

  阿旺·群佩(1788-1865)

  喇嘛·更噶華旦(1829-1891)

  阿旺·卻覺嘉措(1846-1910)

  阿旺·克珠旺秋(1862-1914)

  阿旺·丹巴薩協(1878-1953)

  阿旺·措裏嘉措(1880-1951)

  更噶·阿旺(1872-1936)

  贊巴·摩浪桑布(1887-1953)

  阿旺·多吉桑布(1893-1948)

  阿旺·貢卻達吉(1900-1966)

  阿旺·羅主紮巴(1920-1976)

  以上傳承序列中,更桑·成勒南甲和尼丹·倫珠嘉措兩位是阿旺·丹增南嘉的轉世活佛,他當今的兩位轉世活佛爲阿旺·晉美多吉和阿旺活佛,與藏哇寺現任金剛上師阿旺·雲登桑布共同主持寺務。

  五.覺囊派寺廟介紹

  分布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內的覺囊派寺廟有:

  亞日堂寺(班瑪縣亞日堂鄉)

  浪巴寺(班瑪縣亞日堂鄉)

  隆迦寺(甘德縣下貢麻鄉)

  藏貢麻寺(甘德縣清珍鄉)

  智噶寺(甘德縣清珍鄉)

  藏噶麻寺(甘德縣)

  董河寺(甘德縣德昂鄉)

  江木達寺(久治縣蘇乎日麻鄉)

  康賽甯友覺囊寺(久沽縣康賽鄉)

  分布在四川省阿壩藏羌自治州內的覺囊派寺廟有:

  孜浪寺(阿壩縣上阿壩甲爾多鄉)

  賽寺(阿壩縣)

  卓格寺(阿壩縣下阿壩)

  塔爾麼寺(阿壩縣下阿壩)

  阿華寺(阿壩縣下阿壩)

  那伊寺(阿壩縣下阿壩)

  巴浪寺(馬爾康縣)

  康沙寺(馬爾康縣)

  巴旺如寺(馬爾康縣)

  哲格哇寺(馬爾康縣)

  華旦紮西崗寺(馬爾康縣)

  亞氏四(馬爾康縣)

  育氏寺(馬爾康縣)

  浪達寺(馬爾康縣)

  沙熱寺(馬爾康縣)

  紮浪寺(馬爾康縣)

  江崗寺(馬爾康縣)

  噶惹寺(金川縣)

  分布在西藏日喀則地區的覺囊派寺廟有:

  雄欽寺(昂仁縣)

  多羅寺(昂仁縣)

  覺囊寺(拉孜縣)

  

《覺囊教法總義--摘錄(阿旺·雲登桑布)》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